周弼點點頭,接著說道,“那關於攝政一事,二位有什麽意見呢?不妨暢所欲言!”
王、方二人臉上雖然還是思索的表情,心頭卻已經直泛苦水。
千百年來,官場就是這麽的鬧心。官大一級壓死人,上官要是問下屬意見,下屬是相當痛苦的。
下屬要是保留意見不說,那麽就會落下一個目無上官、胸無主見的惡名,以後仕途生涯要想進一步,恐怕就是白日做夢了!
下屬要是說了,後果也不見得比沒說強。如果說的意見符合上官的意見,那麽上官一高興,提拔也是有可能的,可是如果說的意見和上官相左,那下場也好不了哪去,說不定落得個沒有眼力勁兒的名聲回家種地去了!
當然,周弼能位至一品重臣,人品還是說得過去的,王直和方崇煥也相信周弼不會坑他們。
可是話又說回來了,這個意見其實真的特別、特別、極其特別的容易提。
永和皇帝現存的皇子一共就兩個,太子克、漢王律!
攝政之事,理所當然的會落在了太子楊克的頭上,這種事情好像沒有必要鄭重其事的、大晚上的拿出來議論吧?
王直心中的念頭轉了幾轉之後,開口了,“周大人,下官以為,太子克居東宮之位,且封太子以來,兢兢業業……咳咳,攝政一事名正言順,理當能勝任!”
原本為了論證太子克的名正言順,王直打算加一些讚美之詞,可是不知道想到了什麽,到嘴邊的話生生的咽了回去,隻是匆忙的給他的話做了總結,即:王直他認為,太子克攝政!
王直會說出這句話來,也沒有什麽奇怪,他王直嚴格說起來也算是太子一黨,雖然黨爭一向被皇帝痛恨,可是皇帝卻也不可能阻止。
王直一向都是在不違反為人原則的基礎上支持太子的,還有一點,王直的姐夫……親姐夫是太子克身邊的重要臣子,在太子克的心目中地位很高。
攝政皇子對於日後的登基有些無以倫比的優勢,所以王直選擇了站在名正言順的太子一方!
對了,順便提一句,王直的姐夫很有名……大隋朝上柱國,複姓宇文名明揚!
王直覺得周弼可能也隻是需要一個出頭之人才好下決定,所以心甘情願的當了這個出頭之人,他相信,太子克攝政一事就是板上釘釘的事!
事實會是這樣的嗎?
“可是”這兩個字再次用它倒黴的形象讓事情出現了不可逆轉的後果……
第二百二十八章 陡生變故 [本章字數:2130 最新更新時間:2013-11-21 11:35:04.0]
從周府到坐在萬春宮裏,周弼一直覺得這次的召集有些蹊蹺,尤其是來了萬春宮發現召集人居然是總管太監王德順之後,這種蹊蹺感越發強烈。
一個宦官召集朝廷三大佬商量攝政王子的事,聽上去都有點玄。
周弼認為,王德順會做出這個舉動,原因無外乎兩個:一是王德順越俎代庖、欺君罔上,自作主張的召集了三大佬。
至於第二個原因,很可能是,王德順得到了陛下的授意才這麽做的!
總之不管是哪個原因,其實導致的後果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太子克失去他理所應當得到的攝政皇子地位,而漢王楊律將獲得攝政之位!
周弼是個老實人,不敢用邪惡用心去揣測高高在上的陛下以及忠心耿耿的王德順,所以,他覺得王德順的意思應該是陛下的意思。
老實人也是有小九九的,比如周弼,周弼從內心深處還是希望這個攝政皇子的頭銜能落到漢王楊律的頭上,除了因為楊律性情耿直、是非分明加上文韜武略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周弼不希望宇文明揚因為太子克的攝政之事而飛黃騰達、更上一層樓!
為什麽?
按理說,周弼是丞相,宇文明揚是上柱國,雖說品級差不多,可是一個是權職一個是虛職,怎麽說也不至於產生這麽大的衝突啊!
可是,事情壞就壞在,周弼是權職,宇文明揚是虛職!
上柱國一職,位列勛銜十一等的第一,換句話說,這個上柱國啊,結結實實是個天底下最大的閑職,光拿俸祿不幹活!
可是宇文明揚這個人,老當益壯、老驥伏櫪、老不正經,愣是把一個響噹噹的閑職給當成了一個權臣。
三省六部中除了太監掌管的中書省,其它的機構多多少少、大大小小都有他的門生啊、親家什麽的,有些人私底下傳播著一句話:上柱國就是另一個丞相,沒有這個丞相的點頭,周弼這個丞相的號令都出不了尚書省!
由此可見,宇文明揚是多麽的厲害!
宇文明揚是厲害了,威風八麵,可是正派丞相周弼就悲催了!
就跟傳言裏說的一樣,周弼的指令如果不符合宇文明揚的心意,根本連尚書省都出不了,別說是全國實施了,這讓周弼滿腹的報國之心無從施展。
所以,別看周弼見到宇文明揚的時候恭敬得不行,其實他的心裏巴不得宇文明揚趕緊倒黴!
從這點事兒就能看出來,周弼是極其特別、相當不願意太子當這個攝政皇子的!周弼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打壓宇文明揚的機會,說不定藉助這個機會,能直接把宇文明揚打得沒有翻身的機會呢?
想到這,周弼沉寂已久的抱負開始復舒,沉澱已久的熱血開始沸騰,他目光輕輕的一瞥方崇煥,然後垂下了眼瞼。
王、方二人臉上雖然還是思索的表情,心頭卻已經直泛苦水。
千百年來,官場就是這麽的鬧心。官大一級壓死人,上官要是問下屬意見,下屬是相當痛苦的。
下屬要是保留意見不說,那麽就會落下一個目無上官、胸無主見的惡名,以後仕途生涯要想進一步,恐怕就是白日做夢了!
下屬要是說了,後果也不見得比沒說強。如果說的意見符合上官的意見,那麽上官一高興,提拔也是有可能的,可是如果說的意見和上官相左,那下場也好不了哪去,說不定落得個沒有眼力勁兒的名聲回家種地去了!
當然,周弼能位至一品重臣,人品還是說得過去的,王直和方崇煥也相信周弼不會坑他們。
可是話又說回來了,這個意見其實真的特別、特別、極其特別的容易提。
永和皇帝現存的皇子一共就兩個,太子克、漢王律!
攝政之事,理所當然的會落在了太子楊克的頭上,這種事情好像沒有必要鄭重其事的、大晚上的拿出來議論吧?
王直心中的念頭轉了幾轉之後,開口了,“周大人,下官以為,太子克居東宮之位,且封太子以來,兢兢業業……咳咳,攝政一事名正言順,理當能勝任!”
原本為了論證太子克的名正言順,王直打算加一些讚美之詞,可是不知道想到了什麽,到嘴邊的話生生的咽了回去,隻是匆忙的給他的話做了總結,即:王直他認為,太子克攝政!
王直會說出這句話來,也沒有什麽奇怪,他王直嚴格說起來也算是太子一黨,雖然黨爭一向被皇帝痛恨,可是皇帝卻也不可能阻止。
王直一向都是在不違反為人原則的基礎上支持太子的,還有一點,王直的姐夫……親姐夫是太子克身邊的重要臣子,在太子克的心目中地位很高。
攝政皇子對於日後的登基有些無以倫比的優勢,所以王直選擇了站在名正言順的太子一方!
對了,順便提一句,王直的姐夫很有名……大隋朝上柱國,複姓宇文名明揚!
王直覺得周弼可能也隻是需要一個出頭之人才好下決定,所以心甘情願的當了這個出頭之人,他相信,太子克攝政一事就是板上釘釘的事!
事實會是這樣的嗎?
“可是”這兩個字再次用它倒黴的形象讓事情出現了不可逆轉的後果……
第二百二十八章 陡生變故 [本章字數:2130 最新更新時間:2013-11-21 11:35:04.0]
從周府到坐在萬春宮裏,周弼一直覺得這次的召集有些蹊蹺,尤其是來了萬春宮發現召集人居然是總管太監王德順之後,這種蹊蹺感越發強烈。
一個宦官召集朝廷三大佬商量攝政王子的事,聽上去都有點玄。
周弼認為,王德順會做出這個舉動,原因無外乎兩個:一是王德順越俎代庖、欺君罔上,自作主張的召集了三大佬。
至於第二個原因,很可能是,王德順得到了陛下的授意才這麽做的!
總之不管是哪個原因,其實導致的後果都是一樣的,那就是太子克失去他理所應當得到的攝政皇子地位,而漢王楊律將獲得攝政之位!
周弼是個老實人,不敢用邪惡用心去揣測高高在上的陛下以及忠心耿耿的王德順,所以,他覺得王德順的意思應該是陛下的意思。
老實人也是有小九九的,比如周弼,周弼從內心深處還是希望這個攝政皇子的頭銜能落到漢王楊律的頭上,除了因為楊律性情耿直、是非分明加上文韜武略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周弼不希望宇文明揚因為太子克的攝政之事而飛黃騰達、更上一層樓!
為什麽?
按理說,周弼是丞相,宇文明揚是上柱國,雖說品級差不多,可是一個是權職一個是虛職,怎麽說也不至於產生這麽大的衝突啊!
可是,事情壞就壞在,周弼是權職,宇文明揚是虛職!
上柱國一職,位列勛銜十一等的第一,換句話說,這個上柱國啊,結結實實是個天底下最大的閑職,光拿俸祿不幹活!
可是宇文明揚這個人,老當益壯、老驥伏櫪、老不正經,愣是把一個響噹噹的閑職給當成了一個權臣。
三省六部中除了太監掌管的中書省,其它的機構多多少少、大大小小都有他的門生啊、親家什麽的,有些人私底下傳播著一句話:上柱國就是另一個丞相,沒有這個丞相的點頭,周弼這個丞相的號令都出不了尚書省!
由此可見,宇文明揚是多麽的厲害!
宇文明揚是厲害了,威風八麵,可是正派丞相周弼就悲催了!
就跟傳言裏說的一樣,周弼的指令如果不符合宇文明揚的心意,根本連尚書省都出不了,別說是全國實施了,這讓周弼滿腹的報國之心無從施展。
所以,別看周弼見到宇文明揚的時候恭敬得不行,其實他的心裏巴不得宇文明揚趕緊倒黴!
從這點事兒就能看出來,周弼是極其特別、相當不願意太子當這個攝政皇子的!周弼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打壓宇文明揚的機會,說不定藉助這個機會,能直接把宇文明揚打得沒有翻身的機會呢?
想到這,周弼沉寂已久的抱負開始復舒,沉澱已久的熱血開始沸騰,他目光輕輕的一瞥方崇煥,然後垂下了眼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