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鍾以後,我到國防人民委員那裏。他笑著對我說:我知道,你表示不願擔任總參謀長的職務。剛才史達林同誌給我打來了電話。現在你回軍區去,盡快到莫斯科來。基爾波諾斯上將受命接替你當軍區司令員,但你不必等他,暫時讓軍區參謀長普爾卡耶夫代理司令員職務好了。"
簡直是梅列茨科夫身上發生過的事情再次重演。也是被委以重任的候選人請求不要任命自己,而史達林又一次要求立刻就職,為了以防萬一,如果工作幹不好的話,還答應替他換一個職務。
但是,自相矛盾的地方就在這兒,在朱可夫同意史達林的任命後--恐怕連他自己也不知道,很可能,就是救了自己的一條命。退一步說,如果朱可夫1941年1月沒有當上紅軍的總參謀長,那麽他的仕途完全有可能很快走下坡路。要知道,如果當年哈拉哈河上的英雄繼續擔任基輔軍區司令的話,那麽,他很有可能會重蹈基爾波諾斯的覆轍--將軍於1941年9月在衝出基輔重圍時壯烈犧牲。或者,樂觀一點想,也會成為德國人的俘虜。說實話,在戰爭最初的幾個月裏,大將也有可能被任命為更高一級的職務,如西南方麵軍的總司令。但這種任命未必就能預防西南方麵軍主力在第聶伯河悲劇的發生。史達林直到最後還試圖保住基輔並從未考慮過撤退。當然,也可能把失敗的責任歸咎到朱可夫身上,也不排除接下來史達林勉強任命他為方麵軍的總司令。可是,坐在總參謀長的職位上朱可夫就顯得安全多了。史達林懂得,把戰爭最初幾個月的失敗歸咎於國防人民委員部中央機關的領導是要冒風險的--在人們的意識裏,想到國防人民委員和總參謀長,也就會想到史達林本人。
一再拖延的"大雷雨"計劃
1941年1月31日,朱可夫完成了在基輔的交接工作來到莫斯科,並於第二天開始走馬上任。他的當務之急就是訓練紅軍做好準備,以迎接即將到來的戰爭。遺憾的是,朱可夫並不是在所有的方麵都一帆風順。
正好在1941年2月開始組建20個新的機械化兵團,雖然此前第一批組建9個機械化兵團的工作並沒有完成--還在1940年夏天就開始了它的組建工作。朱可夫作為總參謀長,無論如何也沒有反對這一措施。同時,很顯而易見的是,寧肯擁有數量少一點、但配備完整齊全的兵團,也不要那些數量很多、但武器和裝備的配備完全跟不上的兵團。但是,脫離實際的追求巨大規模是蘇聯軍事組織和軍事計劃所特有的。
新的機械化兵團所擁有的坦克數量是原先的2倍(1031∶560)。通信聯繫手段的數量沒有增加,而個人的素養水平更低了。要管理這樣的兵團實際上是不可能的。衛國戰爭一開始,它們就變成了包袱。幾百輛壞坦克堵在路上,隻能影響部隊其他坦克的運行,隨後就變成了敵人輕而易舉獲得的戰利品。其中一個坦克師的師長c.n.波格丹諾夫--後來當上了裝甲坦克部隊元帥,在戰前就曾十分公正地斷言,他的坦克師會變得比坦克旅還要弱,這是因為:"穿甲彈太少了。每組平均有1~2個新戰士。在組建師建製時,經驗豐富的坦克手都擔任了中級指揮人員職務:坦克指揮員成了排長,機械師和駕駛員成了分管技術的副連長。還在兩個月以前,團司令部就變成了營司令部……如果一瓶酒裏麵攙進了三瓶水,那這已經不是酒了……"出現了自相矛盾的情形:紅軍越是緊張的為戰爭做準備,它就變得越是沒有戰鬥力;坦克和飛機的數量不斷在增加,可是熟練駕駛員的數量在持續下降。燃料繼續匱乏,這也不允許用像樣的模式培養飛行員和坦克駕駛員。鐵木辛哥和朱可夫不能夠並且也不想使蘇聯武裝力量發展中的危險趨勢發生急劇的改變。
1941年2月,動員計劃被通過,它有一個可怕的名字"大雷雨"(它的最後修正拖延到了戰爭開始)。對於進入戰時準備狀態以及按照戰時紅軍大部分兵團的編製進一步展開,它設想了一個完全充滿幻想的時間表。比如,在西線的第一梯隊,它包括114個師和一線構築軍事防禦區,以及防空部隊的85%的兵力,所有的空降兵部隊,空軍超過3/4的部隊,及預備役總指揮部的34個炮兵團自動員令發布之日起,應在2~6小時內完成動員。這一命令的完成,要依靠附屬部門的號召及利用最近地區的汽車運輸工具。第二梯隊的58個師應於2~3晝夜完成動員。其他60個師應在4~5晝夜內完全進入戰時準備狀態,其餘71個師在6~10晝夜內完成。空軍應在3~4晝夜內完全動員完畢,其他所有直接為他們服務的後勤部門及防空部隊的第一梯隊自動員令發布之日起,應在2~4小時內進入戰時準備狀態。所有這些日期在戰爭剛一開始顯得很荒謬,要知道,當時,服兵役的人才從不久前合併的領土上各自回家,有的人甚至遷移到了德國,當地的汽車很不適合使用,而許多飛機還沒來得及起飛,就已經壞在飛機場上。
------------幾項特別重要的任務------------
並不能說,關於動員的後勤保障供應不足的問題一點兒也沒有向總參謀部反映。比如,1941年1月2日,基輔特別軍區司令部--當時還是朱可夫任司令員,就曾向總參謀部報告:"基輔軍區的彈藥活動備件倉庫十分匱乏。它的儲備量甚至不能保證軍區部隊第一階段戰役的需求量……軍區根本沒有炮兵武器和步兵武器材料的活動備件倉庫。沒有任何指示要求儲存這類物資以保障戰爭的前幾個月所需。"14在其他邊境軍區情況也並不樂觀。比如,在1941年4月1日之前,國防人民委員部倉庫裏的燃料的潤滑油的儲量才剛剛是動員要求定額的20%多一點。通信手段的保障方麵情況更糟。汽車備件嚴重不足。隸屬全體人員的情況也不容樂觀。在1941年6月初,西部軍區的幾個師甚至沒有新兵的花名冊,戰時動員時,雖然給了他們花名冊,但是卻不包括動員時應徵入伍的戰士。但是,軍隊機關領導-也包括朱可夫在內,根本不重視這樣的小事,仍然繼續準備進攻德國。
簡直是梅列茨科夫身上發生過的事情再次重演。也是被委以重任的候選人請求不要任命自己,而史達林又一次要求立刻就職,為了以防萬一,如果工作幹不好的話,還答應替他換一個職務。
但是,自相矛盾的地方就在這兒,在朱可夫同意史達林的任命後--恐怕連他自己也不知道,很可能,就是救了自己的一條命。退一步說,如果朱可夫1941年1月沒有當上紅軍的總參謀長,那麽他的仕途完全有可能很快走下坡路。要知道,如果當年哈拉哈河上的英雄繼續擔任基輔軍區司令的話,那麽,他很有可能會重蹈基爾波諾斯的覆轍--將軍於1941年9月在衝出基輔重圍時壯烈犧牲。或者,樂觀一點想,也會成為德國人的俘虜。說實話,在戰爭最初的幾個月裏,大將也有可能被任命為更高一級的職務,如西南方麵軍的總司令。但這種任命未必就能預防西南方麵軍主力在第聶伯河悲劇的發生。史達林直到最後還試圖保住基輔並從未考慮過撤退。當然,也可能把失敗的責任歸咎到朱可夫身上,也不排除接下來史達林勉強任命他為方麵軍的總司令。可是,坐在總參謀長的職位上朱可夫就顯得安全多了。史達林懂得,把戰爭最初幾個月的失敗歸咎於國防人民委員部中央機關的領導是要冒風險的--在人們的意識裏,想到國防人民委員和總參謀長,也就會想到史達林本人。
一再拖延的"大雷雨"計劃
1941年1月31日,朱可夫完成了在基輔的交接工作來到莫斯科,並於第二天開始走馬上任。他的當務之急就是訓練紅軍做好準備,以迎接即將到來的戰爭。遺憾的是,朱可夫並不是在所有的方麵都一帆風順。
正好在1941年2月開始組建20個新的機械化兵團,雖然此前第一批組建9個機械化兵團的工作並沒有完成--還在1940年夏天就開始了它的組建工作。朱可夫作為總參謀長,無論如何也沒有反對這一措施。同時,很顯而易見的是,寧肯擁有數量少一點、但配備完整齊全的兵團,也不要那些數量很多、但武器和裝備的配備完全跟不上的兵團。但是,脫離實際的追求巨大規模是蘇聯軍事組織和軍事計劃所特有的。
新的機械化兵團所擁有的坦克數量是原先的2倍(1031∶560)。通信聯繫手段的數量沒有增加,而個人的素養水平更低了。要管理這樣的兵團實際上是不可能的。衛國戰爭一開始,它們就變成了包袱。幾百輛壞坦克堵在路上,隻能影響部隊其他坦克的運行,隨後就變成了敵人輕而易舉獲得的戰利品。其中一個坦克師的師長c.n.波格丹諾夫--後來當上了裝甲坦克部隊元帥,在戰前就曾十分公正地斷言,他的坦克師會變得比坦克旅還要弱,這是因為:"穿甲彈太少了。每組平均有1~2個新戰士。在組建師建製時,經驗豐富的坦克手都擔任了中級指揮人員職務:坦克指揮員成了排長,機械師和駕駛員成了分管技術的副連長。還在兩個月以前,團司令部就變成了營司令部……如果一瓶酒裏麵攙進了三瓶水,那這已經不是酒了……"出現了自相矛盾的情形:紅軍越是緊張的為戰爭做準備,它就變得越是沒有戰鬥力;坦克和飛機的數量不斷在增加,可是熟練駕駛員的數量在持續下降。燃料繼續匱乏,這也不允許用像樣的模式培養飛行員和坦克駕駛員。鐵木辛哥和朱可夫不能夠並且也不想使蘇聯武裝力量發展中的危險趨勢發生急劇的改變。
1941年2月,動員計劃被通過,它有一個可怕的名字"大雷雨"(它的最後修正拖延到了戰爭開始)。對於進入戰時準備狀態以及按照戰時紅軍大部分兵團的編製進一步展開,它設想了一個完全充滿幻想的時間表。比如,在西線的第一梯隊,它包括114個師和一線構築軍事防禦區,以及防空部隊的85%的兵力,所有的空降兵部隊,空軍超過3/4的部隊,及預備役總指揮部的34個炮兵團自動員令發布之日起,應在2~6小時內完成動員。這一命令的完成,要依靠附屬部門的號召及利用最近地區的汽車運輸工具。第二梯隊的58個師應於2~3晝夜完成動員。其他60個師應在4~5晝夜內完全進入戰時準備狀態,其餘71個師在6~10晝夜內完成。空軍應在3~4晝夜內完全動員完畢,其他所有直接為他們服務的後勤部門及防空部隊的第一梯隊自動員令發布之日起,應在2~4小時內進入戰時準備狀態。所有這些日期在戰爭剛一開始顯得很荒謬,要知道,當時,服兵役的人才從不久前合併的領土上各自回家,有的人甚至遷移到了德國,當地的汽車很不適合使用,而許多飛機還沒來得及起飛,就已經壞在飛機場上。
------------幾項特別重要的任務------------
並不能說,關於動員的後勤保障供應不足的問題一點兒也沒有向總參謀部反映。比如,1941年1月2日,基輔特別軍區司令部--當時還是朱可夫任司令員,就曾向總參謀部報告:"基輔軍區的彈藥活動備件倉庫十分匱乏。它的儲備量甚至不能保證軍區部隊第一階段戰役的需求量……軍區根本沒有炮兵武器和步兵武器材料的活動備件倉庫。沒有任何指示要求儲存這類物資以保障戰爭的前幾個月所需。"14在其他邊境軍區情況也並不樂觀。比如,在1941年4月1日之前,國防人民委員部倉庫裏的燃料的潤滑油的儲量才剛剛是動員要求定額的20%多一點。通信手段的保障方麵情況更糟。汽車備件嚴重不足。隸屬全體人員的情況也不容樂觀。在1941年6月初,西部軍區的幾個師甚至沒有新兵的花名冊,戰時動員時,雖然給了他們花名冊,但是卻不包括動員時應徵入伍的戰士。但是,軍隊機關領導-也包括朱可夫在內,根本不重視這樣的小事,仍然繼續準備進攻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