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專家認為,恭陵建在景山,與地理位置、環境優美不無關係。“步彼景山,鬆柏丸丸。”景山處於伊洛河與萬安山之間,古時遍山鬆柏,鬱鬱蔥蔥,實乃偃師南部的一道東西走向土嶺,這裏有古時通洛陽、連西安、入登封的大道,晉建安七子之一、獨占天下八鬥才的曹植,曾經於此流連,寫下著名的《洛神賦》:“……餘從京城,言歸東藩,背伊闕,越過軒轅通穀,陵景山。日既西傾,車殆馬煩。爾乃稅駕乎蘅皋,秣駟乎芝田,容與乎陽林,流眄乎洛川……”曹植背離伊闕,回東方的藩屬之地,越過軒轅經過通穀,登上了景山。到此以後,已是紅日西傾,人疲馬乏,於是就在長著杜蘅的岸邊停車,在長有芝草的田地裏飼餵馬匹,而後縱目四望,在陽林一帶遊玩。


    在緱氏當地民間,關於恭陵還有另外一種傳說。


    ------------


    驚動國務院的盜墓大案:群賊盜恭陵(2)


    ------------


    武則天二次進宮輔政,傳說全靠王子晉的幫助。武則天剛參政,滿朝文武大臣議論紛紛。有位大臣曾難為武則天說:“一夜之間能叫後花園牡丹競開才叫本事。”數九寒天,鮮花何以盛開?武則天發了愁,整夜昏沉不能入寐,朦朧中做了一個夢,有個仙童駕鶴提壺來為後花園的牡丹澆水。臨走時武則天問他叫什麽,隻聽仙童說:“家住緱山,名晉也!”就不見了,天還不亮,忽有宮女向武則天稟報,後花園的牡丹開花了。武則天高興地自語:“這真是天意啊!”從此這位未來的女皇開始理政。李弘死後,武則天把陵墓選在了南應升仙觀,西臨仙鶴觀的景山上,一是為了陪伴她的大恩人王子晉,二是渴望李弘也能升仙。


    恭陵建成後,洛州特地恢復緱氏縣,以管“恭陵”,此時的仙鶴觀經過皇帝下令重修,觀內尼姑三千,整日香客如雲,它和恭陵連在一起,形成較大的建築群。相傳當時緱氏縣衙就設置在恭陵,本來平靜的景山,有了恭陵和仙鶴觀,開始熱鬧繁華起來。


    唐恭陵的修建


    恭陵位於偃師市緱氏鎮滹沱村西南的景山之巔。南依嵩山,北臨洛河,東南群山環抱,西北崗巒疊起,山川如畫,景色宜人。


    據說李弘的陵址是他的母親武則天親自選定的。一天,武則天帶領眾大臣前來看塋地,路途歇息時,在現在的偃師中宮底村下駕。隨從的大臣問武則天:“太子的靈台封土堆多高?”武則天隨口答道:“這裏能看見為止。”身邊大臣低聲議論:“這還了得,此處是深溝,就是把陵墓建得再高也看不見。”有個大臣想了個使她金口玉言能夠變為現實的辦法,為此還專門請了個“風水先生”,“風水先生”對武則天說:“皇後再向北走5裏,遙望太子塋地最為吉利。”武則天遂又移駕到現在的安灘即偃師安灘村。臨回宮,大臣們又問武則天:“靈台封土多高?”武則天說:“不是說過了,這裏能看見為止!”大臣們領到了新聖旨。用了三省民工,花了三年時間,費了億萬兩黃金,恭陵建成現在的模樣。巧的是,若是朗朗晴空,站在現在的安灘村北堤坡上,剛好能看到大塚的塚尖。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當年所修的唐恭陵規模是何等的宏大,氣勢是如何的雄偉。據說,當年隻是唐恭陵的神道就有50多米寬,好像現代的馬路一樣。神道兩側立有兩列石象生。最南端的望柱至北神門外坐獅,總長800餘米,恭陵的靈台封土呈長形覆鬥狀。現存東西長164米、南北寬146米,殘高23米。經探查,靈台封土四周經千年風雨侵蝕及人為墾殖,每邊均被損掉10米左右,原封土的長、寬應分別為180米、160米左右,靈台高度按唐代天子禮“依漢長陵故事,漢長陵高九丈”,合今天27米,恭陵的靈台封土為高黏度紅膠泥土質,且經過夯築,堅硬密實,經過千餘年的風雨侵蝕,其高度僅損失5米左右,基本保持了原貌。


    恭陵俗稱“太子塚”。陵園坐北朝南,平麵正方形,建築規劃工整,長寬均為440米,四周原有神牆圍護。


    根據文物鑽探,牆基保存尚好,基槽寬1米,紅褐色生土夯築。神牆四角有角闕。地麵以下有磚石牆基,地麵以上今存夯土台基,高3~4米,長寬均10餘米。陵園四角當年有角樓建築。四麵神牆中部各置神門,以喻青龍、白虎、朱雀、玄武。


    恭陵的陵塚為覆鬥形,長163米,寬147米,高50米。整個陵墓布局極為嚴整。陵側有唐高宗親自撰書的《孝敬皇帝睿德記》石碑一通,高6.1米,寬1.95米,厚約0.4米,文33行,每行82~89字。陵園東北角50米處有一方錐形土塚,是哀皇後陵墓,俗稱“娘娘塚”,底邊長寬各40~50米,殘高13米。陵墓周圍有12個小土丘係當年的門闕和角樓。南神門寬30米,門闕外10米有立獅一對、石人三對,飛馬、華表各一對,其餘三神門外分別為一對坐獅。


    唐恭陵不同於昭陵、幹陵等“依山為陵”的陵墓規則,而是在平地上用紅褐色土夯築靈台“號墓為陵”。近年來隨著考古工作者的研究發現,唐恭陵神秘的麵紗才被逐步揭開,據專家考證,夯築靈台所用紅膠泥土不是緱氏本地土質,而是來自東南方向50公裏開外,這是一個龐大的工程。想想吧,即使按現在的規模,恭陵東西長164米,南北寬146米,高23米,皇後陵50米見方,外加4個角樓、8個闕台都需要土;除此之外,恭陵地宮中的行沙,從8裏外的伊洛河,人挨人、人傳人,傳到恭陵,炒幹後倒入,僅搬運工作該有多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盜墓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子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子今並收藏中國盜墓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