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把他老爸趙弘殷安葬在鞏義,還有更深的考慮,那就是為遷都洛陽做準備。


    趙匡胤生於洛陽的夾馬營,深知洛陽和開封作為首都的優劣:開封無險可守,洛陽固若金湯。但當趙匡胤提出遷都洛陽時,卻遭到了臣下的反對。遷與不遷的理由都很充分。反對遷都者認為“汴京得運河漕運之利”,有通往江南之便。趙匡胤則認為,城中所需物資全仗水路由外地運送,萬一開封被圍,後果難以想像。


    群臣的諫阻都不能動搖趙匡胤遷都的決心,可是他的弟弟趙光義說得妙:“在德不在險,何必一定要耗費民力遷都呢?”一句“在德不在險”讓宋太祖啞口無言,他隻好長嘆:“不出百年,中原人民嘆也。”行伍出身的趙匡胤隻好豢養一支龐大的禁衛軍來保衛開封,於是乎“舉天下之兵宿於京師”。


    無計可施的趙匡胤隻好把洛陽作為陪都,他幻想著,總有那麽一天能遷都洛陽。正是從遷都洛陽出發,他決定將皇陵建在離洛陽很近的鞏義。


    北宋皇陵的修建


    皇家無小事,事死如事生。


    窮一國之財力、物力,集中天下能工巧匠所營建的帝陵,並沒有盡歸於土。開封地上的磚木皇宮早就灰飛煙滅了,鞏義的皇堂還安睡於地下。


    鞏義諸陵的皇堂,無論從建設難度、用工數量、耗費錢財等方麵來看,都不會遜色於開封的皇宮。據史料記載,皇堂高20多米,麵積約3000平方米。一個皇堂至少像現在的3幢7層高、3個單元的居民樓加在一起那樣大!鞏義市的地下埋葬著8個這樣的龐然大物。皇後、親王、大臣的地宮規模稍小一些,但數量極大,有1000多座。


    北宋的陵寢建造大體上沿襲了唐初的製度,隻是改變了漢唐皇帝一即位就建陵的做法。北宋的陵寢在皇帝死後才開始建造,而且全部工程必須在7個月內完成。由於時間緊張,宋代的陵園規模不如唐代。即便如此,皇室的投入也是巨大的。


    據有關史料記載,修建哲宗的永泰陵時,僅取石材一項就動用工匠4600人,石27600塊。又動用士兵9744人、民夫500人,把這些石頭從二三十公裏之外、崇山峻嶺之中的偃師粟子山(這兒的石頭“岩棱溫潤,罕與為比”,雖日光長久照射也不容易風化)運到陵區。


    公元1100年,哲宗患病,“不數日死去”。農曆二月初十,採石隊伍集結後抵達工地。為了“七月而葬”,五月十一必須完成採石工作。工程大、工期緊,山陵使等官員督工急如星火。因為勞動條件差,又無飲用水,於是,在風餐露宿的工地上陸續病倒了1700多人,死者日日不斷。這些死者多被棄屍於荒野亂石之中。據《採石場碑記》載:“居山土人皆雲,至久積陰晦,常聞山中有若聲役事之歌者,意其不幸橫夭者,沉鬼未得解脫,逍遙而然乎。”修建永定陵時,雕刻侍從人物及象、馬等動物的石頭用了62塊,門石用了14塊,皇堂券石用了27377塊。


    嘉佑八年(公元1063年)10月,葬仁宗趙禎於永昭陵,調集全國能工巧匠、民夫無數,僅調集修陵的士兵就多達46700人,耗銀50萬兩,錢150萬貫,絲絹250萬匹,耗費占當時北宋國庫年收入的一半。可以想見,斥舉國一半之資修築的陵墓該是多麽富麗堂皇。送葬的隊伍,從當時的首都汴京到鞏義,約需10天才能到達,其中光拉靈柩的就有1000多人,車馬浩蕩,綿延數十裏。今天,站在重新修復的永昭陵大門,看遙遠天際,仿佛可見當年浩蕩的送葬隊伍正緩緩走來,那聲聲哀樂依稀又穿越時空,向世人宣示著大宋王朝的皇家氣派。


    ------------


    內外勾結的範例:劉豫盜鞏義北宋八陵(2)


    ------------


    皇帝生前所享有的東西,死後也要在皇陵建築中體現出來。皇帝生前有皇宮,死後有陵宮,建築結構如同皇宮一樣,四周有護神牆,神牆四隅有角闕,四麵正中開門,門兩側設有闕台。進入皇宮有三道城門把守,而進入皇陵也同樣有鵲台(也稱鵲門)、乳台(也稱乳門)、山門(也稱神門)三道關口。


    皇帝活著時進皇宮所走的路稱禦道,皇帝死後要進入皇帝寢陵的路叫神道。在神道兩側對稱排列著象徵皇帝死後還要統治萬事萬物的石刻造像。當年在這幾萬畝的肥沃土地上,建設的殿宇櫛鄰次比,陵園墓塚星羅棋布,石刻林立,寺觀遍地,鬆柏如織,既莊嚴肅穆,又陰森可畏。可以說,北宋皇陵是我國現存規模龐大的著名陵墓群,可與北京十三陵、陝西兵馬俑相媲美的大型文物景觀。


    宋陵被盜劫過程


    欽宗靖康元年(1126年)十一月十五日,金帥粘罕率軍自孟津渡過黃河。十七日,搶掠、焚燒了會聖宮(宋仁宗天聖八年建,內供奉太祖、太宗、真宗“三聖禦容”。舊址在今偃師市山化鄉寺溝村)。永安、鞏縣守軍聞風投降。二十七日,金兵帥府進駐永安縣城,粘罕旋即帶領將士察看永安諸陵。他們看到上宮建築金碧輝煌,下宮祭器耀眼奪目,便產生了搶掠的念頭。但粘罕卻假惺惺地下令,禁止諸軍搶掠陵廟器物,還備置大禮,派人祭弔永定陵和永昭陵,以掩眾人耳目。


    同年閏十一月二十五日,金兵攻陷東京,北宋滅亡。金兵勝局已定,也就開始了對永安諸陵的搶掠。他們首先哄搶下宮、獻殿及各禪院的金銀玉器、古玩字畫、衣服什物等;繼而又挖墳掘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盜墓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子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子今並收藏中國盜墓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