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時,溫韜在長安做了7年官,把自己管轄範圍內的唐陵都盜了。這其中,唐太宗的昭陵最為堅固。溫韜從埏道進入地宮,看見地宮的規模、裝飾和人間的沒有什麽差別。地宮的中部是寢宮,東西兩邊是石床,床上擺著石函,石函裏麵還有鐵函,盛放著歷代的典籍,以及鍾繇、王氏父子的書法作品。這些書法都保存得像新的一樣。溫韜把這些東西都搬了出來,流傳人世。這些唐陵中,隻有幹陵因為風雨大作才免於被盜。
溫韜因瘋狂盜墓而名著一時。後周太祖郭威也感嘆“李家十八帝陵園,廣費錢物人力,並遭開發”,因此對於自己身後葬製,多次強調“瓦棺紙衣”的薄葬原則。後唐閔帝李從厚下葬不過4年,陵墓就被盜掘。
當時參與溫韜一同盜陵的還有涇陽鎮將侯莫陳威,史稱其“與溫韜同剽唐氏諸陵,大貯瑰異之物”。侯莫陳威的全部盜陵所得,因其被殺,被永平軍(長安)節度使張筠攫取。溫韜所盜的圖書,在他及兒子們死後則歸其外甥鄭玄素所有。鄭玄素,京兆人,薈萃有古書千卷,內有鍾、王法帖,就是從他的舅舅溫韜的遺留中得來的。
再說溫韜所盜的大唐諸皇陵珍寶,去向一直是人們所關注的問題。為了保官保命,他在風雨飄搖的人生路上一路施賂,打點各方於已有用的“神聖”,其絕大部分後來落入他人之手。
昭陵六駿
昭陵六駿即選用青石石材雕刻的六匹戰馬。1300多年前,秦王李世民在戰馬上東闖西殺,南征北戰創立李唐王朝萬世基業的時候,這六匹戰馬立下了汗馬功勞。社稷既定,掛甲卸鞍,以文治國,李世民不由地對自己騎過的戰馬,產生深深的敬意。
由於昔日長期征戰,他養成了酷愛戰馬、善認駿馬的習性,每當談論自己的不凡戰功時,每每提起陪自己戰鬥而死的六匹駿馬,便禁不住感慨落淚。這六匹馬分別為:
特勤驃
此馬毛色黃裏透白,故稱“膘”,“特勤”是突厥族的官職名稱,可能是突厥族某特勤所贈。李世民在619年乘此馬與宋金剛作戰。“特勤驃”在這一戰役中載著李世民勇猛衝入敵陣,一晝夜接戰數十回合,連打了八個硬仗,建立了功績。唐太宗為它的題贊是:“應策騰空,承聲半漢;天險摧敵,乘危濟難。”
颯露紫
這匹純紫色的戰馬在畫麵上前胸中箭。牽著戰馬正在拔箭的人叫丘行恭。公元621年,唐軍和王世充軍在洛陽決戰。年少氣盛的李世民殺得性起,與後方失去聯繫,被敵人團團包圍。正酣戰間,“颯露紫”胸前中箭,在這危急關頭,幸好丘行恭趕來營救。他把坐騎讓給李世民,自己一手牽著颯露紫,一手持刀呼喊砍殺,保護李世民突出重圍。為了紀念這一事件,唐太宗特意下令把丘行恭與這匹戰馬刻在一起。他給颯露紫的贊語是:“紫燕超躍,骨騰神駿,氣三川,威淩八陣”。
白蹄烏
是有四隻白蹄的純黑色戰馬,李世民與薛仁杲作戰時的坐騎。公元618年,唐軍初占關中,立足不穩。割據蘭州、天水一帶的薛舉、薛仁杲父子便大舉進攻,與唐軍爭奪關中。相峙兩月之後,李世民看準戰機,以少量兵力正麵牽製誘敵,親率主力直搗敵後,使薛軍陣容大亂潰退。李世民趁機追擊,催動白蹄烏身先士卒,銜尾猛追,一晝夜奔馳200餘裏,迫使薛仁杲投降。石刻“白蹄烏”昂首怒目,四蹄騰空,鬃鬣迎風,儼然當年在黃土高原上逐風奔馳之狀。唐太宗給它的贊詩為:“倚天長劍,追風駿足;聳轡平隴,回鞍定蜀。”
青騅
是一匹蒼白色戰馬,李世民與竇建德作戰的坐騎。當時,唐軍扼守虎牢關,占據有利地形。李世民趁敵方列陣已久,飢餓疲倦之機,下令全麵反攻,親率勁騎,突入敵陣,一舉擒獲竇建德。石刻中的青騅作奔馳狀,馬身中了五箭,均在衝鋒時被迎麵射中,但多射在馬身後部,由此可見駿馬飛奔的速度之快。唐太宗給它的贊語是:“足輕電影,神發天機,策茲飛練,定我戎衣。”前三句形容馬的矯捷輕快,後一句道出這一戰役的關鍵性意義。
什伐赤
“什伐”是波斯語“馬”的音譯,這是一匹來自波斯的紅馬,也是李世民在洛陽、虎牢關與王世充、竇建德作戰時的坐騎。石刻上的駿馬淩空飛奔,身上中了五箭,都在馬的臀部,其中一箭從後麵射來,可以看出是在衝鋒陷陣中受傷的。唐太宗給它的贊語是“澗末靜,斧鉞申威,朱汗騁足,青旌凱歸。”在這一重大戰役中,李世民出生入死,傷亡三匹戰馬,基本完成統一大業,“青旌凱歸”流露出他的興奮。
拳毛
這是一匹毛作旋轉狀的黑嘴黃馬,李世民與劉黑闥作戰時的坐騎。公元622年,李世民率領唐軍與劉黑闥在今河北曲周一帶作戰。唐軍先阻塞水(即漳河)上遊,然後誘劉黑闥渡河決戰,正當劉軍主力渡河時,唐軍從上遊決壩。唐軍趁機掩殺,奪得勝利。石刻上的拳毛身中9箭,說明這場戰鬥之激烈。唐太宗為之題贊:“月精按轡,天馬橫空,弧矢載戢,氛埃廓清”。自這場戰爭後,唐王朝統一中國的大業便宣告完成了。
------------
盜墓最多的節度使:溫韜盜唐朝諸皇陵(3)
溫韜因瘋狂盜墓而名著一時。後周太祖郭威也感嘆“李家十八帝陵園,廣費錢物人力,並遭開發”,因此對於自己身後葬製,多次強調“瓦棺紙衣”的薄葬原則。後唐閔帝李從厚下葬不過4年,陵墓就被盜掘。
當時參與溫韜一同盜陵的還有涇陽鎮將侯莫陳威,史稱其“與溫韜同剽唐氏諸陵,大貯瑰異之物”。侯莫陳威的全部盜陵所得,因其被殺,被永平軍(長安)節度使張筠攫取。溫韜所盜的圖書,在他及兒子們死後則歸其外甥鄭玄素所有。鄭玄素,京兆人,薈萃有古書千卷,內有鍾、王法帖,就是從他的舅舅溫韜的遺留中得來的。
再說溫韜所盜的大唐諸皇陵珍寶,去向一直是人們所關注的問題。為了保官保命,他在風雨飄搖的人生路上一路施賂,打點各方於已有用的“神聖”,其絕大部分後來落入他人之手。
昭陵六駿
昭陵六駿即選用青石石材雕刻的六匹戰馬。1300多年前,秦王李世民在戰馬上東闖西殺,南征北戰創立李唐王朝萬世基業的時候,這六匹戰馬立下了汗馬功勞。社稷既定,掛甲卸鞍,以文治國,李世民不由地對自己騎過的戰馬,產生深深的敬意。
由於昔日長期征戰,他養成了酷愛戰馬、善認駿馬的習性,每當談論自己的不凡戰功時,每每提起陪自己戰鬥而死的六匹駿馬,便禁不住感慨落淚。這六匹馬分別為:
特勤驃
此馬毛色黃裏透白,故稱“膘”,“特勤”是突厥族的官職名稱,可能是突厥族某特勤所贈。李世民在619年乘此馬與宋金剛作戰。“特勤驃”在這一戰役中載著李世民勇猛衝入敵陣,一晝夜接戰數十回合,連打了八個硬仗,建立了功績。唐太宗為它的題贊是:“應策騰空,承聲半漢;天險摧敵,乘危濟難。”
颯露紫
這匹純紫色的戰馬在畫麵上前胸中箭。牽著戰馬正在拔箭的人叫丘行恭。公元621年,唐軍和王世充軍在洛陽決戰。年少氣盛的李世民殺得性起,與後方失去聯繫,被敵人團團包圍。正酣戰間,“颯露紫”胸前中箭,在這危急關頭,幸好丘行恭趕來營救。他把坐騎讓給李世民,自己一手牽著颯露紫,一手持刀呼喊砍殺,保護李世民突出重圍。為了紀念這一事件,唐太宗特意下令把丘行恭與這匹戰馬刻在一起。他給颯露紫的贊語是:“紫燕超躍,骨騰神駿,氣三川,威淩八陣”。
白蹄烏
是有四隻白蹄的純黑色戰馬,李世民與薛仁杲作戰時的坐騎。公元618年,唐軍初占關中,立足不穩。割據蘭州、天水一帶的薛舉、薛仁杲父子便大舉進攻,與唐軍爭奪關中。相峙兩月之後,李世民看準戰機,以少量兵力正麵牽製誘敵,親率主力直搗敵後,使薛軍陣容大亂潰退。李世民趁機追擊,催動白蹄烏身先士卒,銜尾猛追,一晝夜奔馳200餘裏,迫使薛仁杲投降。石刻“白蹄烏”昂首怒目,四蹄騰空,鬃鬣迎風,儼然當年在黃土高原上逐風奔馳之狀。唐太宗給它的贊詩為:“倚天長劍,追風駿足;聳轡平隴,回鞍定蜀。”
青騅
是一匹蒼白色戰馬,李世民與竇建德作戰的坐騎。當時,唐軍扼守虎牢關,占據有利地形。李世民趁敵方列陣已久,飢餓疲倦之機,下令全麵反攻,親率勁騎,突入敵陣,一舉擒獲竇建德。石刻中的青騅作奔馳狀,馬身中了五箭,均在衝鋒時被迎麵射中,但多射在馬身後部,由此可見駿馬飛奔的速度之快。唐太宗給它的贊語是:“足輕電影,神發天機,策茲飛練,定我戎衣。”前三句形容馬的矯捷輕快,後一句道出這一戰役的關鍵性意義。
什伐赤
“什伐”是波斯語“馬”的音譯,這是一匹來自波斯的紅馬,也是李世民在洛陽、虎牢關與王世充、竇建德作戰時的坐騎。石刻上的駿馬淩空飛奔,身上中了五箭,都在馬的臀部,其中一箭從後麵射來,可以看出是在衝鋒陷陣中受傷的。唐太宗給它的贊語是“澗末靜,斧鉞申威,朱汗騁足,青旌凱歸。”在這一重大戰役中,李世民出生入死,傷亡三匹戰馬,基本完成統一大業,“青旌凱歸”流露出他的興奮。
拳毛
這是一匹毛作旋轉狀的黑嘴黃馬,李世民與劉黑闥作戰時的坐騎。公元622年,李世民率領唐軍與劉黑闥在今河北曲周一帶作戰。唐軍先阻塞水(即漳河)上遊,然後誘劉黑闥渡河決戰,正當劉軍主力渡河時,唐軍從上遊決壩。唐軍趁機掩殺,奪得勝利。石刻上的拳毛身中9箭,說明這場戰鬥之激烈。唐太宗為之題贊:“月精按轡,天馬橫空,弧矢載戢,氛埃廓清”。自這場戰爭後,唐王朝統一中國的大業便宣告完成了。
------------
盜墓最多的節度使:溫韜盜唐朝諸皇陵(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