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我國的考古工作者對漢梁孝王墓群進行保護性發掘,在這個三國時代就被盜過的墓群中,仍發掘出了金縷玉衣、大型玉璧等珍貴文物2萬餘件,許多文物價值連城。可以想像,這個巨大的寶藏,對當時缺衣少食的曹操軍隊來說,是一個多麽大的誘惑。
盜墓盜得多了,曹操就悟出了厚葬容易招來盜墓者這個道理。於是,曹操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提倡“薄葬”的統治者。公元218年,他頒布了一道《終令》,提出死後不要厚葬,要將自己埋葬在貧瘠的土地上,依照地麵原有的高度作為壙基,陵上不封土,不植樹。金玉、珠寶、銅器等物,一概不要隨葬。
要知道,當時曹操雖未稱帝,但權力與地位不亞於帝王,為什麽他不但提倡“薄葬”,而且身體力行呢?推想原因有二:
其一,他一生主張節儉。據說,他對家人和官吏要求極嚴。他的兒子曹植的妻子因為身穿綾羅,被他按家規下詔“自縊”。宮廷中的帷帳屏風,破舊之後縫補一下再用,不可換新的。
其二,為了防止盜墓。大概是因為自己早年曾幹過盜墓的勾當,也曾親眼目睹了許多墳墓被盜後屍骨縱橫,什物狼藉的場麵,他不願重蹈覆轍,所以一再要求“薄葬”。這個說法比較可信,他的兒子曹丕就曾分析過諸侯墓被盜的原因:“喪亂以來,漢氏諸陵無不發掘,至乃燒取玉匣金縷,骸骨並盡,是焚如之刑,豈不重痛哉!禍由乎厚葬封樹。”郭太後也說:“自喪亂以來,墳墓無不發掘,皆由厚葬也。”
在力主和實踐“薄葬”的同時,他還採取了“疑塚”的措施。傳說,在安葬他的那一天,鄴城所有的城門全部打開,72具棺木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同時從城門抬出。從此,曹操之墓的千古之謎隨之懸設。這72座疑塚,哪座是真的呢?千百年來,盜墓者不計其數,但誰也沒發掘出真正的曹操墓。
麵對“曹墓不知何處去”的感嘆,人們對曹操的奸詐多疑有了更深的認識。但是從另一角度看,曹操一生節儉,帶頭“薄葬”,是有積極意義的。在那戰亂頻仍、社會動盪的時代,身居高位的他,用隱秘的辦法處理後事,也是迫不得已。這樣做,既保護了自己,也使盜墓者無從下手,這也不失為一個明智之舉。一千多年過去了,曹操的真正陵寢仍未現蹤跡,也許永遠是個謎中之謎。
墓中珍寶招來群賊如潮
曹操以後的近兩千年間,漢梁王墓附近到底發生了多少事?又有多少盜墓賊進入過漢梁王墓?這些我們已無法考證。但是就是在頻繁被盜的情況下,梁孝王墓裏剩餘的財物仍然可以讓現在的盜墓分子鋌而走險。
1995年春,在芒碭山發生了一起盜墓大案,一夥盜墓賊炸開了夫子山上的漢梁王墓,盜走價值連城的玉璧等寶物數百件。案件發生後,國內外文物販子雲集永城,準備重金購買這些寶物。
接群眾舉報後,時任永城公安局刑警大隊副大隊長的王學習為了盡快破案,化裝成一個從廣東來的文物販子,打入盜墓賊內部。他先從一個小文物販子入手,經過一層層的介紹,找到了芒山鎮前窯村的一個盜墓賊馮化連。王學習與馮化連商定,以58萬元的價格購買馮化連從夫子山一個漢代梁王墓室裏盜出來的玉璧、玉衣片、玉環等文物300多件。
盜墓賊給王學習蒙上眼,把他領到一個農戶家中。看了文物後,王學習又被蒙上眼睛帶了出來。最後雙方商定:1995年9月7日上午,在永城市薛湖鎮一個窯場內交貨付款。9月7日那天,王學習帶著兩名扮成保鏢的刑警,開著一輛廣東牌照的三菱吉普車,提著58萬元現金去赴約。王學習把現金放到窯場讓盜墓賊們檢驗,自己帶著一個刑警到兩公裏以外的一個村莊去驗貨。當時,另外有14名警察扮成走親戚的人,在薛湖鎮陳寨村內接應。在驗貨現場,幾個歹徒身捆炸藥包,手裏緊握開關,那架勢很清楚:如果交易不成,就同歸於盡。
王學習把歹徒們引到院子中間時,看到有人身上帶著槍。臨出門時,王學習突然拔出手槍,頂住帶槍那人的頭部,繳了他的槍。然後他鳴槍示警,院外的民警迅速衝進房內,當場抓住5人。
此次行動中,警方追回夫子山3號墓出土的漢代文物309件。這個抓盜墓賊的故事後來被拍攝成6集電視連續劇《追蹤309》。這個盜墓大案被偵破後,盜墓賊們並沒有停止冒險,此後的一段時間內,芒碭山漢梁王墓葬群依然經常被盜。
漢梁孝王陵墓出土文物
漢代梁王生前奢侈腐化壓榨人民群眾,死後又都夢想繼續過天堂般的生活,故不惜重金裝飾自身歸宿之地宮。兩地墓室的陪葬品都極為豐富。
1971年12月保安山北側漢墓發現一套金縷玉衣,玉片精美,金絲的串結超過河南滿城漢墓。
1986年夏僖山漢墓出土了一套完整的金縷玉衣被列國寶。
1989年,前窯漢墓發現比較粗糙的玉衣片可能為銀縷或銅縷玉衣。
在夫子山一、二號漢墓附近群眾還拾到很多玉衣片。
------------
軍隊的“副業”:曹操盜掘漢梁孝王墓(3)
------------
另外,在梁孝王王後墓僅車馬坑一次就出土珍貴文物鎏金銅車馬器等近2000件。柿園漢墓除被專家認定的國寶:巨幅彩繪壁畫外,尚有陶器、225萬枚銅錢、車馬器和兵器等萬餘件文物出土。
盜墓盜得多了,曹操就悟出了厚葬容易招來盜墓者這個道理。於是,曹操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提倡“薄葬”的統治者。公元218年,他頒布了一道《終令》,提出死後不要厚葬,要將自己埋葬在貧瘠的土地上,依照地麵原有的高度作為壙基,陵上不封土,不植樹。金玉、珠寶、銅器等物,一概不要隨葬。
要知道,當時曹操雖未稱帝,但權力與地位不亞於帝王,為什麽他不但提倡“薄葬”,而且身體力行呢?推想原因有二:
其一,他一生主張節儉。據說,他對家人和官吏要求極嚴。他的兒子曹植的妻子因為身穿綾羅,被他按家規下詔“自縊”。宮廷中的帷帳屏風,破舊之後縫補一下再用,不可換新的。
其二,為了防止盜墓。大概是因為自己早年曾幹過盜墓的勾當,也曾親眼目睹了許多墳墓被盜後屍骨縱橫,什物狼藉的場麵,他不願重蹈覆轍,所以一再要求“薄葬”。這個說法比較可信,他的兒子曹丕就曾分析過諸侯墓被盜的原因:“喪亂以來,漢氏諸陵無不發掘,至乃燒取玉匣金縷,骸骨並盡,是焚如之刑,豈不重痛哉!禍由乎厚葬封樹。”郭太後也說:“自喪亂以來,墳墓無不發掘,皆由厚葬也。”
在力主和實踐“薄葬”的同時,他還採取了“疑塚”的措施。傳說,在安葬他的那一天,鄴城所有的城門全部打開,72具棺木從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同時從城門抬出。從此,曹操之墓的千古之謎隨之懸設。這72座疑塚,哪座是真的呢?千百年來,盜墓者不計其數,但誰也沒發掘出真正的曹操墓。
麵對“曹墓不知何處去”的感嘆,人們對曹操的奸詐多疑有了更深的認識。但是從另一角度看,曹操一生節儉,帶頭“薄葬”,是有積極意義的。在那戰亂頻仍、社會動盪的時代,身居高位的他,用隱秘的辦法處理後事,也是迫不得已。這樣做,既保護了自己,也使盜墓者無從下手,這也不失為一個明智之舉。一千多年過去了,曹操的真正陵寢仍未現蹤跡,也許永遠是個謎中之謎。
墓中珍寶招來群賊如潮
曹操以後的近兩千年間,漢梁王墓附近到底發生了多少事?又有多少盜墓賊進入過漢梁王墓?這些我們已無法考證。但是就是在頻繁被盜的情況下,梁孝王墓裏剩餘的財物仍然可以讓現在的盜墓分子鋌而走險。
1995年春,在芒碭山發生了一起盜墓大案,一夥盜墓賊炸開了夫子山上的漢梁王墓,盜走價值連城的玉璧等寶物數百件。案件發生後,國內外文物販子雲集永城,準備重金購買這些寶物。
接群眾舉報後,時任永城公安局刑警大隊副大隊長的王學習為了盡快破案,化裝成一個從廣東來的文物販子,打入盜墓賊內部。他先從一個小文物販子入手,經過一層層的介紹,找到了芒山鎮前窯村的一個盜墓賊馮化連。王學習與馮化連商定,以58萬元的價格購買馮化連從夫子山一個漢代梁王墓室裏盜出來的玉璧、玉衣片、玉環等文物300多件。
盜墓賊給王學習蒙上眼,把他領到一個農戶家中。看了文物後,王學習又被蒙上眼睛帶了出來。最後雙方商定:1995年9月7日上午,在永城市薛湖鎮一個窯場內交貨付款。9月7日那天,王學習帶著兩名扮成保鏢的刑警,開著一輛廣東牌照的三菱吉普車,提著58萬元現金去赴約。王學習把現金放到窯場讓盜墓賊們檢驗,自己帶著一個刑警到兩公裏以外的一個村莊去驗貨。當時,另外有14名警察扮成走親戚的人,在薛湖鎮陳寨村內接應。在驗貨現場,幾個歹徒身捆炸藥包,手裏緊握開關,那架勢很清楚:如果交易不成,就同歸於盡。
王學習把歹徒們引到院子中間時,看到有人身上帶著槍。臨出門時,王學習突然拔出手槍,頂住帶槍那人的頭部,繳了他的槍。然後他鳴槍示警,院外的民警迅速衝進房內,當場抓住5人。
此次行動中,警方追回夫子山3號墓出土的漢代文物309件。這個抓盜墓賊的故事後來被拍攝成6集電視連續劇《追蹤309》。這個盜墓大案被偵破後,盜墓賊們並沒有停止冒險,此後的一段時間內,芒碭山漢梁王墓葬群依然經常被盜。
漢梁孝王陵墓出土文物
漢代梁王生前奢侈腐化壓榨人民群眾,死後又都夢想繼續過天堂般的生活,故不惜重金裝飾自身歸宿之地宮。兩地墓室的陪葬品都極為豐富。
1971年12月保安山北側漢墓發現一套金縷玉衣,玉片精美,金絲的串結超過河南滿城漢墓。
1986年夏僖山漢墓出土了一套完整的金縷玉衣被列國寶。
1989年,前窯漢墓發現比較粗糙的玉衣片可能為銀縷或銅縷玉衣。
在夫子山一、二號漢墓附近群眾還拾到很多玉衣片。
------------
軍隊的“副業”:曹操盜掘漢梁孝王墓(3)
------------
另外,在梁孝王王後墓僅車馬坑一次就出土珍貴文物鎏金銅車馬器等近2000件。柿園漢墓除被專家認定的國寶:巨幅彩繪壁畫外,尚有陶器、225萬枚銅錢、車馬器和兵器等萬餘件文物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