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鐵錐到“洛陽鏟”,是北方盜墓賊使用地下探測工具的一個飛躍。北方特別是洛陽、關中地處黃土塬區,水深土厚,“洛陽鏟”的鏟夾寬僅2寸,寬成u字半圓形,鏟上部裝長柄,把此鏟每向地下鑽插一下,就可以進深三四寸,往上一提,就能把卡在半圓口內的地土原封不動地帶上來。這樣不斷向地下深鑽,盜墓賊對提取的不同土層的土壤結構、顏色、密度和各種包含物進行分析,如果是後人動過的熟土,地下就可能有墓葬或古建築。如果包含物發現有陶瓷、鐵、銅、金、木質物,就可以推斷地下藏品的性質和布局。經驗豐富的盜墓賊憑洛陽鏟碰撞地下發出的不同聲音和手上的感覺,便可判斷地下的情況,比如夯實的牆壁和中空的墓室、墓道自然大不一樣。


    使用洛陽鏟勘測土層、土質的變化,是考古人員的基本功之一。長期以來,洛陽鏟在中國田野考古中廣泛運用,形成了中國獨特的考古鑽探技術。弔詭的是,洛陽鏟最初是盜墓者為了方便在沒有墓碑等標誌物的情況下探測古墓而發明使用的。


    關於洛陽鏟的由來,洛陽流傳著這樣的故事:


    洛陽邙山馬坡村,有個農民叫李鴨子,從小就以盜墓為生。在民國十二年(1923年)間的一天,他到十幾裏外的孟津縣趕集。有個來自偃師縣馬溝村的熟人正在搭棚子,準備賣煎包子。雙方見麵打個招呼,他見這人忙著用一把筒瓦狀的短柄鐵鏟在地上挖了一個豎直的小圓坑,以便插入棚柱。這人用此鏟往地下一戳,提上來時帶出不少土,這種情形一下子觸發了他的“靈感”:這傢夥比鐵杴挖盜洞輕巧靈便,特別是能帶上原土,利於判斷地下不同地層情況。於是他找了張紙,貼著鏟夾畫出一張原大圖樣,回家後馬上找鐵匠按圖打造,一試果然得心應手,效果不錯。其他盜墓者紛紛仿效,洛陽鏟於是得到廣泛“推廣”。


    ------------


    魔高一丈:常見的盜墓手段(2)


    ------------


    隨著時間的推移,一般的洛陽鏟如今已經被淘汰,用的鏟子是在洛陽鏟的基礎上改造的,分重鏟和提鏟(也叫泥鏟)。由於洛陽鏟剷頭後部接的木桿太長,目標太大,所以棄置不用,改用螺紋鋼管,半米上下,可層層相套,隨意延長。平時看地形的時候,就拆開,背在雙肩挎包裏。


    同樣的,挖的墓不同,盜墓工具也不同。探漢墓用洛陽鏟演變而成的重鏟,挖唐墓時用扁鏟(類似魯智深的月牙鏟),進入漢墓墓室(漢墓多為墓坑,多已塌陷)搗土時用滾叉和撇刀。


    南方地區的盜墓賊


    與北方洛陽、關中等地不同,南方許多地方土薄石多水位高,“洛陽鏟”無用武之地。當地盜墓賊“因地製宜”,經過長期不斷摸索總結,形成一套覓寶、識寶的方法和技巧。湖南學者劉鴻伏先生與民間古玩文物販子打交道多年,藉機了解、研究解放前長沙周圍地區盜墓賊的方法和技術,歸納為“望”、“聞”、“問”、“切”四字訣。


    “望”是望氣看風水。老盜墓賊經驗豐富,又多擅長風水之術,每到一處,必先察看地勢,看封土已平毀的古墓坐落何處,隻要是真正的風水寶地,一般都是大墓,墓中寶物必多。以風水術指導地麵無標誌的墓址的確定,幾乎百發百中。據說民國年間長沙一蔡姓盜墓高手極擅風水之術,他若出門選點,從者必雲集左右。一次他到寧鄉縣走親戚,行至一風景甚佳處,指著一塊水田對同行人說,此田下必有大墓,墓中寶物可使你我驟富。同行者均不信,此人於是打賭:若無古墓,自己輸一千美元;反之,墓中出了寶物自己獨占七成。眾人賭興大發,遂暗約鄉民數十人於夜間發掘,至半夜果然掘出磚室大墓,墓壁彩繪死者生前生活圖景,墓內有寶劍、寶鼎、玉璧、漆器、金餅、硯、竹筒等物。後來他們賣給美國傳教士,得大量美元而暴富。


    “聞”即嗅氣味。有此奇術的盜墓者專練鼻子的嗅覺功能。他們在盜掘前,翻開墓表土層,取一撮墓土放在鼻下猛嗅,從泥土氣味中辨別墓葬是否被盜過,並根據土色判斷時代。據說功夫最好的可以用鼻子辨出漢代墓土與唐代墓土的微妙氣味差別,準確程度令人驚嘆。


    長沙剛解放時曾槍斃一個老盜墓賊,他將一生所盜文物國寶全部賣給了外國人。此人即是“聞家”,專盜漢唐大墓,出土器物隻要一聞,便可準確斷代。有個盜墓賊拿來幾件古舊漆器,說是出自一個王侯墓中。他倚在煙榻上,邊抽鴉片邊拿起一件漆器,放到鼻下一嗅,便笑著說:“仁兄,你這漆器是在尿坑裏漚泡過的,取出的時間應在七個月前左右。”此人大驚失色,連稱:“得罪!得罪!”


    “問”就是踩點。善於此道者,往往扮成風水先生或相士,遊走四方,尤注意風景優美之地和出過將相高官之處。他們一般能說會道,善於與長者老人交談講古。每到一處,均以算命先生或風水先生身份拜訪當地老人,從交談中獲取古墓信息與方位。這種人有些本事,口才又好,很容易取得對方信任。一旦探聽到古墓確切地點,便立即召集群賊在夜間盜掘。


    “切”即把脈之意。有三層含意:第一是指發現古墓之後,如何找好打洞方位,以最短的距離進入棺槨,這種功夫不僅需要豐富的盜墓經驗,而且要有體察事物的敏銳感覺。擅長此道者往往根據地勢地脈的走向,如給人把脈一樣很快切準棺槨的位置,然後從斜坡處打洞,直達墓室棺頭槨尾,盜取葬品,前些年曾國藩墓即被此法盜掘。第二指鑿棺啟蓋後,摸取死者身上寶物。從頭上摸起,經口至肛門,最後到腳。摸寶物如同給病人切脈,要細緻冷靜,講究沉靜準確,沒有遺漏。第三指以手摸觸出土文物,其中的高手過手文物不計其數,所以往往不需用眼審視,隻要把物品慢慢撫摸一番,即知何代之物,值價幾何。他們常以此技與人賭輸贏,勝算很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盜墓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王子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王子今並收藏中國盜墓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