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港發動從戰略上說“不合邏輯”的襲擊。


    自一九四六年以來,已經有十多本書重新提出也許是整個第二次世界大


    戰中最使公眾感到興趣的一個方麵。有幾本書曾謀求為金梅爾海軍上將和肖


    特將軍開脫罪責,他們成了這場災難的替罪羊,被他們在軍中的上級解除了


    職務,而這些上級也許反而應負有更大的罪責,五十年代初期的修正派史學


    家——主要人物有查爾斯·卡倫·坦西爾,著有《通向戰爭的後門:羅斯福


    的對外政策,1933—1941 年》和羅伯特·西奧博爾德,著有《珍珠港的最終


    秘密。華盛頓對日本襲擊作出的貢獻》——提出了(他們著作的標題所表明


    的)如下論點:羅斯福蓄意挑動,或者是他隱瞞了即將發動襲擊的警報,為


    的是使美國有個“作戰的理由”參加英國的反希特勒鬥爭。另外一些人從既


    成的事實來分析認定他有罪。這種“星期一早上發號施令”的危險性,羅伯


    塔·沃爾斯泰特曾強調過多次,她的著作《珍珠港:警告和決定》為美國在


    一九四一年十二月的那個早晨怎樣大吃一驚的事提供了(迄今為止)最可靠


    的解釋和最詳盡的敘述。她對國會聯合委員會一九四六年得到的證據作的精


    辟解釋得出了以下的重要結論:“事件發生之後如此清晰叮聞的有關信號,


    在事件發生之前會有一部分被周圍的喧囂聲所淹沒..。”


    沃爾斯泰特枚授的理論已經為人們普遍接受,認為是最終導致珍珠港事


    件的確定說法。但是這些說法距第一次公布以來已經過了將近二十年了,其


    中的大部分重要的情報資料都是根據一九四五年公布的、經過審查的“魔術”


    小組文件,當時仍然在位的某些非常顯赫的美國高級司令官和政治家特別急


    於維護自己的聲望。現在,戰時的主要人物除了極少數的人外部已去世,這


    件事與國家安全局最近幾年來作出決定,開始公布已經堆積如山的截獲情


    報、綜合材料和分析材料恐怕並非無關。存放在國家檔案局十三層樓上庫房


    裏,成排未加標籤的灰色紙箱內,那些捆得很緊的原始縮微膠捲的靜電複製


    本是秘密情報戰勝負的逐日記錄,那是美國的密碼破譯工作者和特工人員在


    第二次世界大戰射出第一顆子彈,或投下第一枚炸彈以前若幹年就已經開始


    了的。


    別人的信件


    考慮到史汀生國務卿在不到十年前還堅持認為“君子不互看信件”,那


    麽美國的無線電情報專家們早在一九四○年就避免了這種道義上的指責,其


    精明幹練實在令人驚異。這份材料由二十五萬頁至今仍然列為機密的材料組


    成,從“黑室”的報告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日本和德國的電訊譯文和情報摘


    要都有。這就是一九八一年夏季洪公開查閱的新證據的範圍所及。等待撤銷


    保密規定的材料還有很多,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項工作需要的時間幾乎與


    當初密碼破譯小組的工作花費的時間相同。每一份文件都必須經國家安全局


    的官員們審查,他們把仍然認為是高度機密的材料抽去。


    翻閱“魔術”小組每天截獲的日本與駐國外大使館和領事館往來的外交


    信件,就不難理解海軍op20g 克雷默少校手下七名疲憊不堪的工作人員和陸


    軍逼信情報處威廉·弗裏德曼上校手下同等人數的小組所麵臨的問題了。他


    們不得不查看截至一九四一年年底所截獲的一萬零五百二十八頁信件。平均


    每周略超過二百頁,而實際上在發生珍珠港事件的前幾周,外交活動頻繁,


    數量當然還要更多。與此同時,其他單位還將破譯出的德國和俄國的外國信


    件加進薩福德中校為海軍情報局,奧蒂斯·薩德勒上校為陸軍情報局查看的


    材料中去。除此之外,還有跡象表明——雖然在國家安全局迄今已公布的材


    料裏仍然很少見到——美國人也在澤讀英國的外交和軍事密碼,其熟練程度


    不亞於他們監聽軸心國的通訊,更不必說他們對此的興趣了。


    現在可以很容易地看出,在珍珠港事件之前的那一段時間,美國軍事情


    報工作失敗的主要原因何以會是由於工作量過大,無法從事充分的評價工作


    了。吸取了這些教訓,這兩個軍種的密碼分析、譯電和評價人員的隊伍在一


    九四二年迅速擴大,人員訓練雖然需要時間,但是海軍部隊達到了這樣的高


    效率,使他們在六個月之內就為中途島的勝利奠定了基礎。陸軍也在次年春


    天做到破譯了日本陸軍密碼。海軍和陸軍部幫助建立了一些單位,使用英國


    提供的密碼飢,監聽德國埃格馬密碼通訊,盟國在戰場上的勝利由密碼破譯


    者取得的部分,倫敦公共檔案局和華盛頓國家檔案局的架子上現在堆積的大


    批材料就是衡量的尺度,“尤爾特拉”——英國和美國都這樣稱呼他們的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太平洋戰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英]約翰·科斯特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英]約翰·科斯特洛並收藏太平洋戰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