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春煊也不氣惱,隻淡淡地講:“你方才所言既對也不對。我召你二人前來。調和固然緊要,其他事也不可忽視。”
說罷,他命隨從拿出兩張肖像畫:“這是近日偵緝所獲的兩張肖像,雖不似照相傳神,但眉宇神情間已經八九不離十,你們是否熟悉?”
兩人接過來一看。搖搖頭,然後滿腹狐疑地對望一眼,再仔細一看,仍然是搖頭,表示認不出來。
“那本欽差就提醒一下。”岑春煊指點著一張畫,“根據密探情報,此人係日本間諜機關漢口組的重要成員”
“漢口組?”
這是什麽組織,兩人目瞪口呆。忽地。李維格像是想起來什麽似地:“大人,我記起來了,此人我前次見過一麵,眉宇神情已經有些淡忘。但此人鼻翼邊有一顆黑痣倒是明顯。前來洽談礦石輸日之時,他是日方隨員。為人極為恭順。”
被這麽一提醒,陳念礽也記起來了:“對,對,像,像,就是此人!……”
既然第一個目標獲得確定,那第二
也就容易辨識。少頃,兩人辨識出另一人似乎是日人士不知,但絕對不是本地人。
李、陳二人茫然不知所措,望著岑春煊問道:“不知岑大人拿此兩張肖像有何深意?”
岑春煊一字一頓地講道:“此人詭稱陳會辦心腹,前來檢舉揭發李總辦在鐵廠經營中所犯六宗罪。”
六宗罪?待得岑春煊將前因後果一一到來,陳念礽已怒不可遏!
“汙衊,絕對是汙衊!”陳念礽憤憤不平,“我與李總辦在公事上確有矛盾,但都是人所共知之事,哪裏會行此齷齪下流之舉?”
李維格亦道:“陳會辦與某言語爭論間不無可商榷之處,但如他來檢舉,我是不信地。退一萬步而言,餘之總辦職務在張文恭公擔任鄂督時便已定下,倘若有此劣跡,那時為何不言?退一萬步說,陳會辦係張督愛婿,李自恃無此本事可離間翁婿二人。”
“本欽差以為。這便是日方漢口組的目的,挑起你二人不和,造成鐵廠分裂,生產困頓,或者能以廉價購得大冶礦石,或者能獲得鐵廠控製權。總之,非弄垮鐵廠不可。”
兩人一起拜謝:“若無岑大人,幾墮日人圈套。”
“既然冰釋前嫌,那麽本欽差今日就做個和事佬,將矛盾一一化解。”岑春撚著鬍鬚笑道,“李總辦,為何商辦難行?”
“其一,張大人引商辦不是真商辦,乃是以商本濟官本,他最不知之事便是利潤合計,商人如何敢來?其二,官辦資本積年累月,為鐵廠投入甚巨,擔保亦重,現在所有借款都係官方責任,倘若商辦,官方支持不夠,商人便有賠本之虞;其三,……”
—
“好,這是商辦阻礙,等會再議,生產改良有何問題?”
“前幾年某已提出‘以鐵就煤’,如廠址不搬遷至萍鄉,也該設置在大冶等處,減少運輸成本、其他諸如‘烘爐加裝汽鍋’、‘生鐵爐徑送鐵水’、‘預備兩爐齊開’、‘自煉精’等四法,均係降低成本、節約損耗之具體方略,可供執行。”
“技術改良條陳某已閱覽,合理與否,還要請專家把關,本欽差不便專斷結論。”
“除技術改良外,公司管理亦要改良,需嚴明責任製,‘用人行政須有專一全權,事無巨細.+:病’。隻要做好了這個,總辦是不是由我擔當並不要緊,關鍵是事權不可不統一,用人勿疑!”
這幾條意見陳念礽都是原則上贊同地,所爭論者無非是時機和把握問題,是細節、微觀的爭論而非方略、宏觀的爭論。岑春煊擺擺手,示意他先不要著急,而是聽聽周學熙如何預備解決。
“倘若將漢冶萍現有官辦資本折價出售,可得幾何?”“
“前後投入約在900餘兩,現在贖回,起碼700兩,而且鐵礦、煤礦是盈利場所,如要出售,非溢價不可。”
“光鐵廠500兩會不會賣?”
“如陳大人拍板,當然會,他一直以來都嫌鐵廠損耗過大,虧空累累,巴不得能甩掉如此包袱。”李維格有些神情黯然,但隨即又堅毅地表示,“某卻一直以為,鐵廠基礎上佳,銷路尚可,如果改良得法,不但不會虧損,反而能夠有大盈利,隻是還需要追加投入。”
“追加多少?”
“最起碼500兩。”
陳念礽插話:“此所以我與李總辦所爭者,其實並非改良,而在於財政,倘若能憑空多得500資助,他所有改良之法,我均贊成。”
“毫不反對?”
“是!”陳念礽點點頭。
“以後也不反對?”
陳念礽斬釘截鐵:“我決不反對改良之法,我原本反對是因為財力不繼而行改良,如果解決,當然不反對。”
周學熙鼓掌大笑:“爽快。500,沒問題,我來解決。”
“啊?”兩人聽後大吃一驚,工商部有如此財力?
周學熙將他的計劃娓娓道來:“第一,出價500兩,回購部分湖北股份,幫助鄂省填補財政窟窿;第二,湖北其餘股份,計400萬兩,每年不論盈虧一律保證給予一成股利;第三,增加股份500兩,用於償還舊有債務,減輕包袱;第四,增加股份900兩,用於購買設備,改良流程。此四步完成後,漢冶萍公司原有股本從1100餘萬變為2500兩。其中新增股份1900萬兩,湖北股400萬兩,現有商股200兩,如果可能,還可另行招募商股,多多益善。”
說罷,他命隨從拿出兩張肖像畫:“這是近日偵緝所獲的兩張肖像,雖不似照相傳神,但眉宇神情間已經八九不離十,你們是否熟悉?”
兩人接過來一看。搖搖頭,然後滿腹狐疑地對望一眼,再仔細一看,仍然是搖頭,表示認不出來。
“那本欽差就提醒一下。”岑春煊指點著一張畫,“根據密探情報,此人係日本間諜機關漢口組的重要成員”
“漢口組?”
這是什麽組織,兩人目瞪口呆。忽地。李維格像是想起來什麽似地:“大人,我記起來了,此人我前次見過一麵,眉宇神情已經有些淡忘。但此人鼻翼邊有一顆黑痣倒是明顯。前來洽談礦石輸日之時,他是日方隨員。為人極為恭順。”
被這麽一提醒,陳念礽也記起來了:“對,對,像,像,就是此人!……”
既然第一個目標獲得確定,那第二
也就容易辨識。少頃,兩人辨識出另一人似乎是日人士不知,但絕對不是本地人。
李、陳二人茫然不知所措,望著岑春煊問道:“不知岑大人拿此兩張肖像有何深意?”
岑春煊一字一頓地講道:“此人詭稱陳會辦心腹,前來檢舉揭發李總辦在鐵廠經營中所犯六宗罪。”
六宗罪?待得岑春煊將前因後果一一到來,陳念礽已怒不可遏!
“汙衊,絕對是汙衊!”陳念礽憤憤不平,“我與李總辦在公事上確有矛盾,但都是人所共知之事,哪裏會行此齷齪下流之舉?”
李維格亦道:“陳會辦與某言語爭論間不無可商榷之處,但如他來檢舉,我是不信地。退一萬步而言,餘之總辦職務在張文恭公擔任鄂督時便已定下,倘若有此劣跡,那時為何不言?退一萬步說,陳會辦係張督愛婿,李自恃無此本事可離間翁婿二人。”
“本欽差以為。這便是日方漢口組的目的,挑起你二人不和,造成鐵廠分裂,生產困頓,或者能以廉價購得大冶礦石,或者能獲得鐵廠控製權。總之,非弄垮鐵廠不可。”
兩人一起拜謝:“若無岑大人,幾墮日人圈套。”
“既然冰釋前嫌,那麽本欽差今日就做個和事佬,將矛盾一一化解。”岑春撚著鬍鬚笑道,“李總辦,為何商辦難行?”
“其一,張大人引商辦不是真商辦,乃是以商本濟官本,他最不知之事便是利潤合計,商人如何敢來?其二,官辦資本積年累月,為鐵廠投入甚巨,擔保亦重,現在所有借款都係官方責任,倘若商辦,官方支持不夠,商人便有賠本之虞;其三,……”
—
“好,這是商辦阻礙,等會再議,生產改良有何問題?”
“前幾年某已提出‘以鐵就煤’,如廠址不搬遷至萍鄉,也該設置在大冶等處,減少運輸成本、其他諸如‘烘爐加裝汽鍋’、‘生鐵爐徑送鐵水’、‘預備兩爐齊開’、‘自煉精’等四法,均係降低成本、節約損耗之具體方略,可供執行。”
“技術改良條陳某已閱覽,合理與否,還要請專家把關,本欽差不便專斷結論。”
“除技術改良外,公司管理亦要改良,需嚴明責任製,‘用人行政須有專一全權,事無巨細.+:病’。隻要做好了這個,總辦是不是由我擔當並不要緊,關鍵是事權不可不統一,用人勿疑!”
這幾條意見陳念礽都是原則上贊同地,所爭論者無非是時機和把握問題,是細節、微觀的爭論而非方略、宏觀的爭論。岑春煊擺擺手,示意他先不要著急,而是聽聽周學熙如何預備解決。
“倘若將漢冶萍現有官辦資本折價出售,可得幾何?”“
“前後投入約在900餘兩,現在贖回,起碼700兩,而且鐵礦、煤礦是盈利場所,如要出售,非溢價不可。”
“光鐵廠500兩會不會賣?”
“如陳大人拍板,當然會,他一直以來都嫌鐵廠損耗過大,虧空累累,巴不得能甩掉如此包袱。”李維格有些神情黯然,但隨即又堅毅地表示,“某卻一直以為,鐵廠基礎上佳,銷路尚可,如果改良得法,不但不會虧損,反而能夠有大盈利,隻是還需要追加投入。”
“追加多少?”
“最起碼500兩。”
陳念礽插話:“此所以我與李總辦所爭者,其實並非改良,而在於財政,倘若能憑空多得500資助,他所有改良之法,我均贊成。”
“毫不反對?”
“是!”陳念礽點點頭。
“以後也不反對?”
陳念礽斬釘截鐵:“我決不反對改良之法,我原本反對是因為財力不繼而行改良,如果解決,當然不反對。”
周學熙鼓掌大笑:“爽快。500,沒問題,我來解決。”
“啊?”兩人聽後大吃一驚,工商部有如此財力?
周學熙將他的計劃娓娓道來:“第一,出價500兩,回購部分湖北股份,幫助鄂省填補財政窟窿;第二,湖北其餘股份,計400萬兩,每年不論盈虧一律保證給予一成股利;第三,增加股份500兩,用於償還舊有債務,減輕包袱;第四,增加股份900兩,用於購買設備,改良流程。此四步完成後,漢冶萍公司原有股本從1100餘萬變為2500兩。其中新增股份1900萬兩,湖北股400萬兩,現有商股200兩,如果可能,還可另行招募商股,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