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梁士出列奏對之語讓人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第二卷 席捲大江南北 第九十三章 步步緊逼
為原郵傳部尚書陳璧的得力助手,梁士身上慶黨色濃,加上津浦路查辦案中那桐千方百計對其回護、開脫的表現,足以讓人認為兩者間足夠“情深意重”,而那桐擔任郵傳部尚書後對梁士的倚重更是讓朝野上下所有人都視梁士為那桐心腹之人。
皇帝居然開口問梁士的評價,那不是緣木求魚麽?那桐和奕劻等人明顯鬆了口氣,對梁士的回話抱有異常高的期望;而好幾個言官臉上已有不忿之色,甚至中立派的官員都覺得大異常理。但岑春煊和端方卻很沉得住氣,臉上表情居然未發生一絲變化。
梁士回話的聲音並不響亮,但在所有人聽來卻無異於震天驚雷。
“臣自束髮受教以來,便知‘忠、孝、禮、義’四字為人立身之本,眼下雖西學大興,洋務時髦,然臣終不敢忘年幼所受之教誨。那大人與我相識多年,一直對予賞識有加,可謂有厚恩矣,如某有不利於其之言行,是不義也;君上拔擢臣於尋常,賞臣以功名,委臣以要職,今出言詢問,若不據實回答,是欺君罔上,即不忠也。忠孝禮義,忠字為首,臣寧居不義,不可不忠。”
此言一出,滿堂譁然。眼下又不是國子監授課辯論忠孝禮義時分,完全是半點差錯也不能有的朝堂政爭,梁士居然扯出“寧居不義,不可不忠”這麽大一番閑話來,用意深沉可見一般。
那桐到底是號稱“旗下三才子”的讀書人,當然聽得懂梁士的潛台詞。早已異常脆弱地心靈仿佛猛然被重擊了一下。臉色刷地變得蒼白,像極了那種上好地徽雲宣紙。
林廣宇沉住氣,嚴肅地說道:“朕聽說有義有大義小義之別。有重於泰山與輕於鴻毛之分。為一人之私恩而損天下公益雖也是義,卻是輕於鴻毛之小義;為天下蒼生之福而犧牲個人感情方是真義,是重於泰山之大義。今天理昭昭,卿直言便可。”
“即如此,臣便說了。”梁士揚起頭,帶著無限複雜的眼神掃視了奕劻和那桐一眼。穩穩說道,“端督所言大體屬實,那大人自出任郵傳部尚書後,與銀錢事極為熱衷,與政務卻毫不留意,臣苦勸再三仍是不聽。臣原本亦有檢舉揭發之意,隻因個人恩義所係一直猶豫至今,請皇上恕罪。”
言訖。淚如雨下,身形踉蹌,幾乎不能自持。
“什麽?”那桐幾欲昏厥,奕劻更是連連跺腳。
林廣宇心裏感嘆。當真不能小覷這批人物的演戲本領。梁士早在前次鐵路大修時期便已決定拋棄慶、那一黨,現在如此說來。倒像是猶豫再三、不離不棄地悔恨表現。“恕罪”兩字,一方麵點出他猶然忠於王事的姿態,另一方麵也襯托出他情非得已的“苦衷”——當真是公私兩便,怎麽說怎麽都是好人。
端方和岑春煊露出了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這兩日端方秘密拜訪了好幾次,不但成功得到了岑春煊的配合與支持,而且梁士、載澤這種潛伏棋子也開始浮上水麵。
果然不出所料,載澤上前一步,朗聲說道:“臣亦有本奏。”說罷便言辭鑿鑿地檢舉揭發那桐前次查處津浦路案件時的受賄情形,說得有鼻子有眼,活靈活現,簡直讓人不敢相信這是捏造之詞。
“臣附議。”禮部尚書榮慶同樣站了出來,他一一陳述了那桐不務正業、荒廢政務地事實。作為最刻板嚴謹的保守派,榮慶對那桐這種紈絝子弟深惡痛絕,其痛恨程度甚至更勝於開明派。套用他的話說:“假洋鬼子們畢竟還是辦了些實事的,得失姑且不論,至少是想幹好事。可有些人滿腦子的酒色財氣,比蛀蟲都要可惡幾分。”這有些人當中那桐便是榜上有名。
少頃,教育部尚書嚴修,新任軍機、司法部尚書戴鴻慈也發言聲討那桐惡行,這兩人近期在官製改革中沒少和那桐臉紅脖子粗,現在不反攻倒算,還等何時?端的是牆倒眾人推,朝堂一時之間變成了聲討那桐的批鬥大會,眾人七嘴八舌的罪行要是條條屬實,有十個那桐都不夠殺。
那桐早已渾身瑟瑟發抖,奕劻心裏發慌,又不便開口,隻能頻頻用眼神向徐世昌示意,意思讓他站出來擋駕一番。徐世昌起初裝聾作啞,後來實在捱不過去,硬著頭皮說道:“端方,張勳造反被誅,坊間皆風傳你與之有牽連,不知可有解釋?”
此言一出,奕劻大喜,慶黨人物精神為之一振,摩拳擦掌,大有捲土重來、反攻倒算之態勢。
端方臉上露出極其憤怒地神色,吼道:“張勳造反,某有識人不明之誤,絕無同流合汙之罪,我一片忠心,蒼天可鑑!”說到激動處,他直起身子、用手指著那桐高聲嚷道:“為示臣清白,臣極願待罪頤和園,與此人當麵辯駁,求皇上成全。”
這一招還是上次那桐對付盛宣懷所用的,沒想到循環報應如此。自連端兩個貪汙集團後,賞頤和園療養已是朝廷重臣們最為害怕之事,原本山清水秀、風光綺麗之處居然如地獄般讓人害怕。
沒有什麽比小罵大幫忙更厲害的勸解水平了,徐世昌的政治力在林廣宇心中又額外加了兩點,端方地回應更是老辣,招招直逼那桐的要害——前一天晚上徐世昌和端方就排好了雙簧。徐世昌地詰問看似步步殺機,實則有驚無險。
第二卷 席捲大江南北 第九十三章 步步緊逼
為原郵傳部尚書陳璧的得力助手,梁士身上慶黨色濃,加上津浦路查辦案中那桐千方百計對其回護、開脫的表現,足以讓人認為兩者間足夠“情深意重”,而那桐擔任郵傳部尚書後對梁士的倚重更是讓朝野上下所有人都視梁士為那桐心腹之人。
皇帝居然開口問梁士的評價,那不是緣木求魚麽?那桐和奕劻等人明顯鬆了口氣,對梁士的回話抱有異常高的期望;而好幾個言官臉上已有不忿之色,甚至中立派的官員都覺得大異常理。但岑春煊和端方卻很沉得住氣,臉上表情居然未發生一絲變化。
梁士回話的聲音並不響亮,但在所有人聽來卻無異於震天驚雷。
“臣自束髮受教以來,便知‘忠、孝、禮、義’四字為人立身之本,眼下雖西學大興,洋務時髦,然臣終不敢忘年幼所受之教誨。那大人與我相識多年,一直對予賞識有加,可謂有厚恩矣,如某有不利於其之言行,是不義也;君上拔擢臣於尋常,賞臣以功名,委臣以要職,今出言詢問,若不據實回答,是欺君罔上,即不忠也。忠孝禮義,忠字為首,臣寧居不義,不可不忠。”
此言一出,滿堂譁然。眼下又不是國子監授課辯論忠孝禮義時分,完全是半點差錯也不能有的朝堂政爭,梁士居然扯出“寧居不義,不可不忠”這麽大一番閑話來,用意深沉可見一般。
那桐到底是號稱“旗下三才子”的讀書人,當然聽得懂梁士的潛台詞。早已異常脆弱地心靈仿佛猛然被重擊了一下。臉色刷地變得蒼白,像極了那種上好地徽雲宣紙。
林廣宇沉住氣,嚴肅地說道:“朕聽說有義有大義小義之別。有重於泰山與輕於鴻毛之分。為一人之私恩而損天下公益雖也是義,卻是輕於鴻毛之小義;為天下蒼生之福而犧牲個人感情方是真義,是重於泰山之大義。今天理昭昭,卿直言便可。”
“即如此,臣便說了。”梁士揚起頭,帶著無限複雜的眼神掃視了奕劻和那桐一眼。穩穩說道,“端督所言大體屬實,那大人自出任郵傳部尚書後,與銀錢事極為熱衷,與政務卻毫不留意,臣苦勸再三仍是不聽。臣原本亦有檢舉揭發之意,隻因個人恩義所係一直猶豫至今,請皇上恕罪。”
言訖。淚如雨下,身形踉蹌,幾乎不能自持。
“什麽?”那桐幾欲昏厥,奕劻更是連連跺腳。
林廣宇心裏感嘆。當真不能小覷這批人物的演戲本領。梁士早在前次鐵路大修時期便已決定拋棄慶、那一黨,現在如此說來。倒像是猶豫再三、不離不棄地悔恨表現。“恕罪”兩字,一方麵點出他猶然忠於王事的姿態,另一方麵也襯托出他情非得已的“苦衷”——當真是公私兩便,怎麽說怎麽都是好人。
端方和岑春煊露出了一絲不易察覺的微笑。這兩日端方秘密拜訪了好幾次,不但成功得到了岑春煊的配合與支持,而且梁士、載澤這種潛伏棋子也開始浮上水麵。
果然不出所料,載澤上前一步,朗聲說道:“臣亦有本奏。”說罷便言辭鑿鑿地檢舉揭發那桐前次查處津浦路案件時的受賄情形,說得有鼻子有眼,活靈活現,簡直讓人不敢相信這是捏造之詞。
“臣附議。”禮部尚書榮慶同樣站了出來,他一一陳述了那桐不務正業、荒廢政務地事實。作為最刻板嚴謹的保守派,榮慶對那桐這種紈絝子弟深惡痛絕,其痛恨程度甚至更勝於開明派。套用他的話說:“假洋鬼子們畢竟還是辦了些實事的,得失姑且不論,至少是想幹好事。可有些人滿腦子的酒色財氣,比蛀蟲都要可惡幾分。”這有些人當中那桐便是榜上有名。
少頃,教育部尚書嚴修,新任軍機、司法部尚書戴鴻慈也發言聲討那桐惡行,這兩人近期在官製改革中沒少和那桐臉紅脖子粗,現在不反攻倒算,還等何時?端的是牆倒眾人推,朝堂一時之間變成了聲討那桐的批鬥大會,眾人七嘴八舌的罪行要是條條屬實,有十個那桐都不夠殺。
那桐早已渾身瑟瑟發抖,奕劻心裏發慌,又不便開口,隻能頻頻用眼神向徐世昌示意,意思讓他站出來擋駕一番。徐世昌起初裝聾作啞,後來實在捱不過去,硬著頭皮說道:“端方,張勳造反被誅,坊間皆風傳你與之有牽連,不知可有解釋?”
此言一出,奕劻大喜,慶黨人物精神為之一振,摩拳擦掌,大有捲土重來、反攻倒算之態勢。
端方臉上露出極其憤怒地神色,吼道:“張勳造反,某有識人不明之誤,絕無同流合汙之罪,我一片忠心,蒼天可鑑!”說到激動處,他直起身子、用手指著那桐高聲嚷道:“為示臣清白,臣極願待罪頤和園,與此人當麵辯駁,求皇上成全。”
這一招還是上次那桐對付盛宣懷所用的,沒想到循環報應如此。自連端兩個貪汙集團後,賞頤和園療養已是朝廷重臣們最為害怕之事,原本山清水秀、風光綺麗之處居然如地獄般讓人害怕。
沒有什麽比小罵大幫忙更厲害的勸解水平了,徐世昌的政治力在林廣宇心中又額外加了兩點,端方地回應更是老辣,招招直逼那桐的要害——前一天晚上徐世昌和端方就排好了雙簧。徐世昌地詰問看似步步殺機,實則有驚無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