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勳造反被誅、毅軍全體解散的消息不惟在新聞界掀起渲染大波,對直隸總督端方更似一層致命打擊……
第二卷 席捲大江南北 第九十一章 禍水旁引
得張勳造反被誅、米振標擅動軍械查辦、薑桂題畏罪整體解除武裝等一樁樁令人心驚肉跳的消息傳來,端方隻感到陣陣頭暈目眩,仿佛天崩塌了一角一般。這些天端方一直感覺自己的眼皮直跳,家人生怕有什麽不利變故發生,前天忽然停了,他還不以為然,隻當作是虛妄之說,哪想到居然發生了這樣的驚天變故。
若論常理,他原本該是慶幸的。張勳和薑桂題當時在謀求毅軍統領之位時都走過他的路線而且奉上了不菲的紅包,現在兩個當事人既都已身死,該是死無對證,再加又無旁人在場,他根本不必擔心受賄一事會抖露出來。但人多嘴雜,有個幕僚為盡責任,輕輕提醒說:“大人,本來此事可告一段落,但國防部通告頗有貓膩,值得回味,他們不說毅軍軍紀不行、查處不法,隻說張勳造反伏誅,這中間區別可就大了。巡防營照例是總督管轄,張勳更是大人帳下官員,雖然咎由自取,但與大人而言幹係實大。造反二字如何處理可大可小,小了,大人不過是用人不慎,按律訓誡幾句,扣上一年俸祿就了事,若是大了,有人趁機發難,大人恐怕就與造反行徑聯繫起來,輕則丟官去職,重則……”
幕僚沒有說完,端方臉色已由青變紫,再由紫變白。雖然表麵上極力想保持鎮靜,也極力壓抑著心頭的恐懼,但言語神態間的不自然還是讓人一覽無遺,幕僚從未見過端方如此失態。當下也被自己所言嚇得驚出一身冷汗、坐立不安。
端方地腦子轉得飛快。他極力在思索此事可能地演化過程,卻沮喪地發現毫無破解之法。張勳的行徑歷歷在目,要想抵賴都是不能。況且直隸方派去的官員就在當場,他不但親自聽到了張勳“將人殺幹淨”地叫囂,也目睹了毅軍武裝包圍酒樓的舉動——這不是造反又是什麽?雖說時間上王英楷等人暴起發難在先,但僅僅幾分鍾時間毅軍就能反彈如此,沒有事先預備好鬼都不信——可見早有預謀,端方作為疆臣竟然不知。昏庸到了何種程度?
驚懼之下,端方遍問從人:“有何良策可以穰之?”我,我看看你,商議來商議去,十餘人居然都想不出萬全之策,隻能麵麵相覷。這卻讓端方越想越慌,越慌越沉不住氣,越沉不住氣越是焦急。幕僚雖不過寥寥數語,但其所描繪的可怕後果卻如山一般劈頭蓋下來,令人幾欲抓狂。
“都啞巴啦?平時一個個號稱通徹經天緯地,到了關鍵時刻卻連一點主意都沒有。老子活活養了一批飯桶。”端方怒從心頭起,將眾人罵得狗血淋頭。
好容易等他喘氣歇息之時。有人戰戰兢兢地說道:“還是得進京一趟,看看朝廷重臣是什麽意思,最好能尋求他們諒解,將此案辦成一個疏於管教。不過國防部萬不可去,王英楷肝火正盛,前次練兵又多有,大人需慎之又慎。”
“誰願進京一行?”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無人挺身而出,端方大怒:“養著你們這批酒囊飯袋,關鍵時刻連替我一行之人都沒有麽?”
“不是某等不願行,實在是因為造反一節幹繫著實過大,人微言輕,縱能見到重臣耆老,對方未必肯實言以對,還得大人親自走一趟。”
眾皆附和:“非大人親往不可。”
端方一陣撓頭,半晌才擠出一句:“罷了,我就自個走一趟吧,隻是擅離職守,衙門事務如何打理,下麵如何交代?如果推說有病,大小官員必定前來探訪,反而暴露。”
“這事好辦,大人隻消說正在寫‘辯白書’,不便打擾,停止辦公日,來訪人一律擋駕即可。”
端方嘆息良久,最後下定決心:“也隻有如此了。”
當夜子時,總督府一輛馬車疾馳而出,朝向京師奔去。
端方以往在兩江任上,對京師要員孝敬頗多,慶親王奕劻又是重中之重,現在有事相求他第一個想見的就是大佬。馬車到京師後,端方熟門熟路地摸進了慶府,哪知遞了帖子、引進中堂之後前來會麵的不是奕劻而是載振。
“四叔,今兒當真不巧,我阿瑪還未從軍機處回來。”端方排行老四,平素關係好時,載振便稱呼四叔。
端方很不解,方才進門之時門房還報告說王爺今日沒去軍機處,這會兒怎麽又說沒回來?當下也不點破,隻把來意說了:“振貝子,眼下正是火燒眉毛之時,還請王爺指點一番啊。”
話是說了半天,可載振哼哼唧唧沒個明確話,不說行,也不說
更不提解決問題的辦法,隻管將寬慰地話來回說,甚些沒營養的葷話。端方惱了,他知道對方在打銀子的主意,可眼下正是人命關天之時,哪能如此計較?再說哪一年不給慶王父子“貢獻”眾多,今天一有事上門,反鬧出如此見外的一出,真是讓人傷透了心。他越想越火,顧不上那麽多,一跺腳,起身告辭,徑直去找徐世昌。
端方前腳剛走,奕劻就從內裏慢悠悠踱步出來。
載振不解地問他:“阿瑪,今日為何如此拒人於千裏之外?”
第二卷 席捲大江南北 第九十一章 禍水旁引
得張勳造反被誅、米振標擅動軍械查辦、薑桂題畏罪整體解除武裝等一樁樁令人心驚肉跳的消息傳來,端方隻感到陣陣頭暈目眩,仿佛天崩塌了一角一般。這些天端方一直感覺自己的眼皮直跳,家人生怕有什麽不利變故發生,前天忽然停了,他還不以為然,隻當作是虛妄之說,哪想到居然發生了這樣的驚天變故。
若論常理,他原本該是慶幸的。張勳和薑桂題當時在謀求毅軍統領之位時都走過他的路線而且奉上了不菲的紅包,現在兩個當事人既都已身死,該是死無對證,再加又無旁人在場,他根本不必擔心受賄一事會抖露出來。但人多嘴雜,有個幕僚為盡責任,輕輕提醒說:“大人,本來此事可告一段落,但國防部通告頗有貓膩,值得回味,他們不說毅軍軍紀不行、查處不法,隻說張勳造反伏誅,這中間區別可就大了。巡防營照例是總督管轄,張勳更是大人帳下官員,雖然咎由自取,但與大人而言幹係實大。造反二字如何處理可大可小,小了,大人不過是用人不慎,按律訓誡幾句,扣上一年俸祿就了事,若是大了,有人趁機發難,大人恐怕就與造反行徑聯繫起來,輕則丟官去職,重則……”
幕僚沒有說完,端方臉色已由青變紫,再由紫變白。雖然表麵上極力想保持鎮靜,也極力壓抑著心頭的恐懼,但言語神態間的不自然還是讓人一覽無遺,幕僚從未見過端方如此失態。當下也被自己所言嚇得驚出一身冷汗、坐立不安。
端方地腦子轉得飛快。他極力在思索此事可能地演化過程,卻沮喪地發現毫無破解之法。張勳的行徑歷歷在目,要想抵賴都是不能。況且直隸方派去的官員就在當場,他不但親自聽到了張勳“將人殺幹淨”地叫囂,也目睹了毅軍武裝包圍酒樓的舉動——這不是造反又是什麽?雖說時間上王英楷等人暴起發難在先,但僅僅幾分鍾時間毅軍就能反彈如此,沒有事先預備好鬼都不信——可見早有預謀,端方作為疆臣竟然不知。昏庸到了何種程度?
驚懼之下,端方遍問從人:“有何良策可以穰之?”我,我看看你,商議來商議去,十餘人居然都想不出萬全之策,隻能麵麵相覷。這卻讓端方越想越慌,越慌越沉不住氣,越沉不住氣越是焦急。幕僚雖不過寥寥數語,但其所描繪的可怕後果卻如山一般劈頭蓋下來,令人幾欲抓狂。
“都啞巴啦?平時一個個號稱通徹經天緯地,到了關鍵時刻卻連一點主意都沒有。老子活活養了一批飯桶。”端方怒從心頭起,將眾人罵得狗血淋頭。
好容易等他喘氣歇息之時。有人戰戰兢兢地說道:“還是得進京一趟,看看朝廷重臣是什麽意思,最好能尋求他們諒解,將此案辦成一個疏於管教。不過國防部萬不可去,王英楷肝火正盛,前次練兵又多有,大人需慎之又慎。”
“誰願進京一行?”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無人挺身而出,端方大怒:“養著你們這批酒囊飯袋,關鍵時刻連替我一行之人都沒有麽?”
“不是某等不願行,實在是因為造反一節幹繫著實過大,人微言輕,縱能見到重臣耆老,對方未必肯實言以對,還得大人親自走一趟。”
眾皆附和:“非大人親往不可。”
端方一陣撓頭,半晌才擠出一句:“罷了,我就自個走一趟吧,隻是擅離職守,衙門事務如何打理,下麵如何交代?如果推說有病,大小官員必定前來探訪,反而暴露。”
“這事好辦,大人隻消說正在寫‘辯白書’,不便打擾,停止辦公日,來訪人一律擋駕即可。”
端方嘆息良久,最後下定決心:“也隻有如此了。”
當夜子時,總督府一輛馬車疾馳而出,朝向京師奔去。
端方以往在兩江任上,對京師要員孝敬頗多,慶親王奕劻又是重中之重,現在有事相求他第一個想見的就是大佬。馬車到京師後,端方熟門熟路地摸進了慶府,哪知遞了帖子、引進中堂之後前來會麵的不是奕劻而是載振。
“四叔,今兒當真不巧,我阿瑪還未從軍機處回來。”端方排行老四,平素關係好時,載振便稱呼四叔。
端方很不解,方才進門之時門房還報告說王爺今日沒去軍機處,這會兒怎麽又說沒回來?當下也不點破,隻把來意說了:“振貝子,眼下正是火燒眉毛之時,還請王爺指點一番啊。”
話是說了半天,可載振哼哼唧唧沒個明確話,不說行,也不說
更不提解決問題的辦法,隻管將寬慰地話來回說,甚些沒營養的葷話。端方惱了,他知道對方在打銀子的主意,可眼下正是人命關天之時,哪能如此計較?再說哪一年不給慶王父子“貢獻”眾多,今天一有事上門,反鬧出如此見外的一出,真是讓人傷透了心。他越想越火,顧不上那麽多,一跺腳,起身告辭,徑直去找徐世昌。
端方前腳剛走,奕劻就從內裏慢悠悠踱步出來。
載振不解地問他:“阿瑪,今日為何如此拒人於千裏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