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說完,梁敦彥和張之洞便全都笑了,這傢夥的脾氣他們曉得呢,本來就是得理不饒人的貨色,再拿到這尚方寶劍還不上房揭瓦?勉強忍住笑,擠出“皇上聖明!”四個字。
1908年2月7日,中美發表聯合聲明,同意自即日起將中美外交關係由公使升格為大使;次日,美國國務卿得意洋洋地在華爾街宣布:“中國政府已同意簽署錦瑗鐵路借款正式合同,待合同細節完善後將舉行盛大的簽字儀式。”消息一出籠,德國人開始著急了……
自12國公使聯合弔唁並試圖試探中國政府今後外交方針走向的企圖失敗後,各國駐華公使便開始了單獨行動,但對中國在新形勢下的外交方向,普遍感覺茫然不知所措——中國現任皇帝不像原先的聖母皇太後那麽好糊弄,對各國的瓜葛和利害看得極其透徹,而外交部現任大臣不但是經驗豐富的職業外交官,而且口風極緊。
對中國的政局變異,德皇威廉二世收了駐華公使發來的情報:“中國現任最高統治者並沒有明顯的外交傾向,但可以肯定絕不是親俄法派,更不會是親日派——皇帝在10年前遭受了巨大的恥辱,很大程度上就是拜日本所賜。在前次義和拳土匪暴亂時,他是中國政要當中唯一幾個頭腦清醒、反對開戰的人物之一,幾天前,他又為幾位在暴亂時受到不公正對待的官員平反並予以褒獎。我認為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原本主管外交的大臣袁世凱在一場略顯可疑的火災中斃命,現在外交方針一概出自於皇帝並由職業外交官執行。雖然皇帝最近一直在表麵上褒獎袁,也追授給了他許多榮譽封號——但我的中國朋友告訴我,這些表麵消息並不可靠,袁和皇帝之間原本有異常強烈的對立情緒……我認為,如果引導得好,可以將皇帝對袁(他是典型的親英派)的強烈反感轉化為對英國的強烈反感。中國皇帝已經做出了‘廣行新政,加緊立憲’的保證,在這個方麵我們有太多的工作可以做……總之,忽略中國因素,將中國排除在德意誌的全球戰略之外是極不明智的。”
接到這份電報後,威廉二世原本已經逐漸淡忘的“中、美、德”聯盟設想又重新勾了起來,特別是中美關係明顯改善的消息傳出後,他愈發有些著急——中美接近原本是德國的倡議,現在中德、美德關係尚未顯著改善,中美卻已有了成果,德國難道要淪落到為他人做嫁衣裳的地步?——想睡覺偏有人送上枕頭,駐華公使向他匯報中國方麵有意派遣代表團考察德國禁衛軍編練事宜,一看到老熟人蔭昌的名字,威廉二世便笑了。
出行前,皇帝在養心殿秘密召集了蔭昌、載濤和溥偉。三人身著最新裁製的禁衛軍將校服,顯得威武而精神,小恭王溥偉的腰杆挺得筆直,走起路來馬靴錚錚,活脫脫的神氣樣。
“溥偉,論爵位你是親王,論軍銜你卻是上校,既然是去考察軍事,還是要遵守軍事的規矩,有事多聽蔭昌的,免得鬧了笑話。”
“皇上,我曉得哩。蔭大人是軍界前輩,貝勒爺是宗室的長輩(雖然載濤年紀和溥偉相仿,論起輩分卻是叔叔輩),出門在外我一定惟他們馬首是瞻,決不給國家丟臉,絕不給皇上添亂。”
“有這份見識便好,也枉朕這麽拔擢你。”皇帝笑笑,“知道這次去德國幹什麽呢?”
“考察德皇的禁衛軍。”
“這隻是小事。”皇帝神秘地笑笑,“國家有些大事不辦不行,靠老慶、那桐那批昏官再折騰30年也不行,朝廷要是靠他們,非全完蛋不可。這次去德國,明著是考察禁衛軍,實際朕大有深意……”
說著,皇帝便講出一大通話來……
第二卷 席捲大江南北 第十一章 憲政精髓
百日國喪既滿,諸般大事亦逐漸恢復往日模樣。京城最豪華的賓館六國飯店張燈結彩、喜氣洋洋,自清晨起便有人馬川流不息前來。印度門衛感慨:從未在此有過如此之多的中國人,亦未曾見過如此多的重臣要員。
原來,帝國憲政黨籌備期滿,將舉行成立大會,主會場便在六國飯店議事大廳。
自《預備立憲九年籌備綱要》頒行天下後,憲政聲勢一日大過一日,在皇帝的暗示甚至明諭下,各地立憲派紛紛擯棄門戶之見,開始聯合。特別是《帝國日報》創刊號當日刊登兩整版“民眾來電”所引起的強烈震撼,更是讓他們對聯合起來的前景憧憬不已。
為有效應對這一新生事物,善耆主管的民政部快馬加鞭,在原有《集會結社律》基礎上通過了《政黨律》,明確規定:
一、政黨建設取註冊主義,凡全國性政黨需向民政部預先申請核準登記,凡地方性政黨向所在各省申請預先核準登記,並報部備案,不經核準之政黨一律無效,不準參與國會及地方諮議局之選舉;
二、核準登記時應遞交政黨方針、章程、名稱、發起人等各項事宜,凡與《欽定憲法大綱》、律法相形牴觸的,一概不準;
三、政黨正式成立後三個月內應將會員名單(包括姓名、職業、籍貫、住所地等各種信息)匯聚成冊,報核準機關備案,以便有案可稽,一旦發現事實情形與登記事項不符者,視為違律而製裁之,但準予隨時提交修正文件;
1908年2月7日,中美發表聯合聲明,同意自即日起將中美外交關係由公使升格為大使;次日,美國國務卿得意洋洋地在華爾街宣布:“中國政府已同意簽署錦瑗鐵路借款正式合同,待合同細節完善後將舉行盛大的簽字儀式。”消息一出籠,德國人開始著急了……
自12國公使聯合弔唁並試圖試探中國政府今後外交方針走向的企圖失敗後,各國駐華公使便開始了單獨行動,但對中國在新形勢下的外交方向,普遍感覺茫然不知所措——中國現任皇帝不像原先的聖母皇太後那麽好糊弄,對各國的瓜葛和利害看得極其透徹,而外交部現任大臣不但是經驗豐富的職業外交官,而且口風極緊。
對中國的政局變異,德皇威廉二世收了駐華公使發來的情報:“中國現任最高統治者並沒有明顯的外交傾向,但可以肯定絕不是親俄法派,更不會是親日派——皇帝在10年前遭受了巨大的恥辱,很大程度上就是拜日本所賜。在前次義和拳土匪暴亂時,他是中國政要當中唯一幾個頭腦清醒、反對開戰的人物之一,幾天前,他又為幾位在暴亂時受到不公正對待的官員平反並予以褒獎。我認為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原本主管外交的大臣袁世凱在一場略顯可疑的火災中斃命,現在外交方針一概出自於皇帝並由職業外交官執行。雖然皇帝最近一直在表麵上褒獎袁,也追授給了他許多榮譽封號——但我的中國朋友告訴我,這些表麵消息並不可靠,袁和皇帝之間原本有異常強烈的對立情緒……我認為,如果引導得好,可以將皇帝對袁(他是典型的親英派)的強烈反感轉化為對英國的強烈反感。中國皇帝已經做出了‘廣行新政,加緊立憲’的保證,在這個方麵我們有太多的工作可以做……總之,忽略中國因素,將中國排除在德意誌的全球戰略之外是極不明智的。”
接到這份電報後,威廉二世原本已經逐漸淡忘的“中、美、德”聯盟設想又重新勾了起來,特別是中美關係明顯改善的消息傳出後,他愈發有些著急——中美接近原本是德國的倡議,現在中德、美德關係尚未顯著改善,中美卻已有了成果,德國難道要淪落到為他人做嫁衣裳的地步?——想睡覺偏有人送上枕頭,駐華公使向他匯報中國方麵有意派遣代表團考察德國禁衛軍編練事宜,一看到老熟人蔭昌的名字,威廉二世便笑了。
出行前,皇帝在養心殿秘密召集了蔭昌、載濤和溥偉。三人身著最新裁製的禁衛軍將校服,顯得威武而精神,小恭王溥偉的腰杆挺得筆直,走起路來馬靴錚錚,活脫脫的神氣樣。
“溥偉,論爵位你是親王,論軍銜你卻是上校,既然是去考察軍事,還是要遵守軍事的規矩,有事多聽蔭昌的,免得鬧了笑話。”
“皇上,我曉得哩。蔭大人是軍界前輩,貝勒爺是宗室的長輩(雖然載濤年紀和溥偉相仿,論起輩分卻是叔叔輩),出門在外我一定惟他們馬首是瞻,決不給國家丟臉,絕不給皇上添亂。”
“有這份見識便好,也枉朕這麽拔擢你。”皇帝笑笑,“知道這次去德國幹什麽呢?”
“考察德皇的禁衛軍。”
“這隻是小事。”皇帝神秘地笑笑,“國家有些大事不辦不行,靠老慶、那桐那批昏官再折騰30年也不行,朝廷要是靠他們,非全完蛋不可。這次去德國,明著是考察禁衛軍,實際朕大有深意……”
說著,皇帝便講出一大通話來……
第二卷 席捲大江南北 第十一章 憲政精髓
百日國喪既滿,諸般大事亦逐漸恢復往日模樣。京城最豪華的賓館六國飯店張燈結彩、喜氣洋洋,自清晨起便有人馬川流不息前來。印度門衛感慨:從未在此有過如此之多的中國人,亦未曾見過如此多的重臣要員。
原來,帝國憲政黨籌備期滿,將舉行成立大會,主會場便在六國飯店議事大廳。
自《預備立憲九年籌備綱要》頒行天下後,憲政聲勢一日大過一日,在皇帝的暗示甚至明諭下,各地立憲派紛紛擯棄門戶之見,開始聯合。特別是《帝國日報》創刊號當日刊登兩整版“民眾來電”所引起的強烈震撼,更是讓他們對聯合起來的前景憧憬不已。
為有效應對這一新生事物,善耆主管的民政部快馬加鞭,在原有《集會結社律》基礎上通過了《政黨律》,明確規定:
一、政黨建設取註冊主義,凡全國性政黨需向民政部預先申請核準登記,凡地方性政黨向所在各省申請預先核準登記,並報部備案,不經核準之政黨一律無效,不準參與國會及地方諮議局之選舉;
二、核準登記時應遞交政黨方針、章程、名稱、發起人等各項事宜,凡與《欽定憲法大綱》、律法相形牴觸的,一概不準;
三、政黨正式成立後三個月內應將會員名單(包括姓名、職業、籍貫、住所地等各種信息)匯聚成冊,報核準機關備案,以便有案可稽,一旦發現事實情形與登記事項不符者,視為違律而製裁之,但準予隨時提交修正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