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起來吧。這不是什麽錯,是朕讓張之洞告訴你的,詔命總要發的,慰勉的話他也說了吧?”
“臣全記下了,臣叩謝天恩。”梁敦彥說罷又跪下了。
“起來回話吧。王商,賜座。”
“臣不敢……”梁敦彥咬咬牙,“十二國公使現正在皇太後靈前弔唁,他們讓微臣轉告皇上,他們一定要求見,而且最好是今天……”
“這是為什麽?”
“他們想知道老佛爺以後究竟……”梁敦彥說到這裏忽然打了自己一個耳光,“臣該死,臣說錯話了……”
“你是不是想說老佛爺駕崩後是不是朕主政?”
“臣惶恐,臣大逆不道。”梁敦彥陪著小心說,“咱大清一直就是皇上主政。”
“梁敦彥,你可沒說實話。剛才還直言犯上來著,這會兒倒又言不由衷了。”林廣宇冷笑,“不錯,朕做了34年的皇上,但真正由朕自己作主的日子卻是一天也沒有。”
“皇上……”梁敦彥有點不知所措,這雖然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但皇上為什麽要親口說出來?旁邊的王商虎視眈眈,盯著梁敦彥的眼睛像要冒出火來。
“擺駕,朕就去見見這幫公使,看他們有什麽話說,你隨行吧。”
“起駕,皇上擺駕太和殿……”
十二國公使都來了,什麽意思呢?
第一卷 風起青萍之末 第十二章 唇槍舌劍
天涯倦旅,此時心事良苦。
……
“梁敦彥,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天你就敢給朕下馬威!”
“臣惶恐。這關係國家體麵,臣事急從權……”
“好一個事急從權,沒枉朕拔擢你做外務部的尚書。”林廣宇皺了下眉,“到底是哪十二國公使?”
“稟皇上,分別是英吉利、法蘭西、德意誌、俄羅斯、美利堅、奧地利、日本、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荷蘭和比利時十二國。”梁敦彥怕皇帝不知詳情,接著還補充一句,“是世界上最強大的12個國家的公使,其中有11國是《辛醜條約》簽字國,怕是來者不善。”
“朕知道。”林廣宇冷冷地說,“呆會朕回話,你隻管翻譯即可。”
太和殿裏,弔唁完畢,接到通知的12國公使已經在英國公使朱爾典的帶領下等候在此了。
“大清國皇帝駕到。”一聲吆喝,林廣宇穩穩噹噹地坐穩了殿中的位置,目光掃視著階下的眾人。
“請各國公使行禮。”一鞠躬、二鞠躬……一直到五鞠躬才算禮畢,中國人或許覺得洋鬼子沒有跪下磕頭是對皇帝的大不敬,可在外國人看來五鞠躬已經是超出常規的禮遇了。
“不知各位公使今日見朕是何來意?”
“稟告皇帝陛下,今天早晨,我們聽到了很多不幸的消息,包括貴國皇太後過世,皇宮著火殃及無辜等……我們12國作為大清帝國的友好邦國,特前來致以最真摯的問候和哀悼。”朱爾典作為中國通,已經能夠用流利的漢語進行對話,“方才我們集體前往貴國皇太後殿下靈前弔唁,表達我們最為沉痛的悼念。”
“各友邦的情意朕不勝感激,倘若先皇太後在九泉之下知道諸位對她的懷念,必定非常欣慰。”
“陛下,今天我們還聽到了好幾個不幸的傳言,迄今為止尚未得到證實,詢問外務部我們也得不到明確答案,希望您能夠幫助我們了解一下情況。”
“請講。”
“昨天深夜皇宮方向突然起火,火勢很猛,至今日拂曉方才熄滅,請問情況是否很嚴重?能否告訴我們是什麽原因引起的?”
典型的內政幹預!林廣宇心中惱怒,臉上卻是平和,緩緩說道:“昨夜大內確實起火,造成了一定的損失,數十間房屋被焚毀,10餘人在大火中喪生或受傷……其中包括軍機大臣、外務部尚書袁世凱。”
“啊……”眾人交頭接耳了一番,林廣宇卻心知他們是裝腔作勢,這幫無所不用其極的公使怕是早就得到風聲了。
“難怪我們剛才沒看見袁先生。”朱爾典忍不住開始用手帕擦眼淚,“袁先生是各國公認的,卓有建樹的外交官,深得各位外交使節的信任,對他的不幸遇難我謹代表整個公使團表示誠摯的慰問。”
“謝謝諸位的問候,朕也十分悲痛,已經傳旨厚葬袁公,並委託慶親王奕劻代表朕至袁家致以慰問。”林廣宇也不得不裝出十分悲痛的樣子。
“請問縱火的兇手抓住了麽?”
“兇手?不不,各位肯定弄錯了,這場大火是一場意外,朕的軍機大臣、內務府總管大臣已經為此引咎辭職。雖然起火原因並未查明,但沒有人相信這是一起蓄意縱火,特別是在戒備森嚴的皇宮裏這種情況根本不可能存在。”
“我們聽到傳聞卻說是有些不利於袁大人的勢力在巧妙主導整個過程。”
“希望各位不要聽信任何謠言。”林廣宇的拉下臉來,“在鄙國雖然有種種反對勢力存在,也確實在某些場合發生過意外(比如1905出洋考察5大臣挨炸彈事件,1907徐錫麟刺殺恩銘事件),但總的來說皇宮是非常安全的,擁有充分的安全保衛。”
“臣全記下了,臣叩謝天恩。”梁敦彥說罷又跪下了。
“起來回話吧。王商,賜座。”
“臣不敢……”梁敦彥咬咬牙,“十二國公使現正在皇太後靈前弔唁,他們讓微臣轉告皇上,他們一定要求見,而且最好是今天……”
“這是為什麽?”
“他們想知道老佛爺以後究竟……”梁敦彥說到這裏忽然打了自己一個耳光,“臣該死,臣說錯話了……”
“你是不是想說老佛爺駕崩後是不是朕主政?”
“臣惶恐,臣大逆不道。”梁敦彥陪著小心說,“咱大清一直就是皇上主政。”
“梁敦彥,你可沒說實話。剛才還直言犯上來著,這會兒倒又言不由衷了。”林廣宇冷笑,“不錯,朕做了34年的皇上,但真正由朕自己作主的日子卻是一天也沒有。”
“皇上……”梁敦彥有點不知所措,這雖然是眾所周知的事實,但皇上為什麽要親口說出來?旁邊的王商虎視眈眈,盯著梁敦彥的眼睛像要冒出火來。
“擺駕,朕就去見見這幫公使,看他們有什麽話說,你隨行吧。”
“起駕,皇上擺駕太和殿……”
十二國公使都來了,什麽意思呢?
第一卷 風起青萍之末 第十二章 唇槍舌劍
天涯倦旅,此時心事良苦。
……
“梁敦彥,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天你就敢給朕下馬威!”
“臣惶恐。這關係國家體麵,臣事急從權……”
“好一個事急從權,沒枉朕拔擢你做外務部的尚書。”林廣宇皺了下眉,“到底是哪十二國公使?”
“稟皇上,分別是英吉利、法蘭西、德意誌、俄羅斯、美利堅、奧地利、日本、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荷蘭和比利時十二國。”梁敦彥怕皇帝不知詳情,接著還補充一句,“是世界上最強大的12個國家的公使,其中有11國是《辛醜條約》簽字國,怕是來者不善。”
“朕知道。”林廣宇冷冷地說,“呆會朕回話,你隻管翻譯即可。”
太和殿裏,弔唁完畢,接到通知的12國公使已經在英國公使朱爾典的帶領下等候在此了。
“大清國皇帝駕到。”一聲吆喝,林廣宇穩穩噹噹地坐穩了殿中的位置,目光掃視著階下的眾人。
“請各國公使行禮。”一鞠躬、二鞠躬……一直到五鞠躬才算禮畢,中國人或許覺得洋鬼子沒有跪下磕頭是對皇帝的大不敬,可在外國人看來五鞠躬已經是超出常規的禮遇了。
“不知各位公使今日見朕是何來意?”
“稟告皇帝陛下,今天早晨,我們聽到了很多不幸的消息,包括貴國皇太後過世,皇宮著火殃及無辜等……我們12國作為大清帝國的友好邦國,特前來致以最真摯的問候和哀悼。”朱爾典作為中國通,已經能夠用流利的漢語進行對話,“方才我們集體前往貴國皇太後殿下靈前弔唁,表達我們最為沉痛的悼念。”
“各友邦的情意朕不勝感激,倘若先皇太後在九泉之下知道諸位對她的懷念,必定非常欣慰。”
“陛下,今天我們還聽到了好幾個不幸的傳言,迄今為止尚未得到證實,詢問外務部我們也得不到明確答案,希望您能夠幫助我們了解一下情況。”
“請講。”
“昨天深夜皇宮方向突然起火,火勢很猛,至今日拂曉方才熄滅,請問情況是否很嚴重?能否告訴我們是什麽原因引起的?”
典型的內政幹預!林廣宇心中惱怒,臉上卻是平和,緩緩說道:“昨夜大內確實起火,造成了一定的損失,數十間房屋被焚毀,10餘人在大火中喪生或受傷……其中包括軍機大臣、外務部尚書袁世凱。”
“啊……”眾人交頭接耳了一番,林廣宇卻心知他們是裝腔作勢,這幫無所不用其極的公使怕是早就得到風聲了。
“難怪我們剛才沒看見袁先生。”朱爾典忍不住開始用手帕擦眼淚,“袁先生是各國公認的,卓有建樹的外交官,深得各位外交使節的信任,對他的不幸遇難我謹代表整個公使團表示誠摯的慰問。”
“謝謝諸位的問候,朕也十分悲痛,已經傳旨厚葬袁公,並委託慶親王奕劻代表朕至袁家致以慰問。”林廣宇也不得不裝出十分悲痛的樣子。
“請問縱火的兇手抓住了麽?”
“兇手?不不,各位肯定弄錯了,這場大火是一場意外,朕的軍機大臣、內務府總管大臣已經為此引咎辭職。雖然起火原因並未查明,但沒有人相信這是一起蓄意縱火,特別是在戒備森嚴的皇宮裏這種情況根本不可能存在。”
“我們聽到傳聞卻說是有些不利於袁大人的勢力在巧妙主導整個過程。”
“希望各位不要聽信任何謠言。”林廣宇的拉下臉來,“在鄙國雖然有種種反對勢力存在,也確實在某些場合發生過意外(比如1905出洋考察5大臣挨炸彈事件,1907徐錫麟刺殺恩銘事件),但總的來說皇宮是非常安全的,擁有充分的安全保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