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戰場就是這樣,決戰的雙方投降的人數都非常的少,士兵、將軍都是決戰到死。投降的士兵非常的少見。而中原一帶的作戰不是這樣,順風時摧枯拉朽,失利時全體投降。大的戰役最後都會有數不清的投降或被俘人數。以至於勝利的一方會在短時間內擁有人數上的優勢,其實都是投降的士兵。


    表麵上的實力強大,其實都是虛的,隻能打順風戰,一旦戰局遭到不利時,士兵都會有逃跑、投降的想法。這是沒有辦法的事,誰讓士兵大多數都是被俘虜過來的,這樣的士兵,將軍能力強的話訓練抓緊一點還好,將軍能力差的話其實就是湊個人數。


    “老大,那麽說羅馬的戰鬥非常慘烈?”


    “是的!每次戰役都非常的慘,當然這是指羅馬的軍隊,其他國家的也是行,其作戰能力也差。當然,波斯也很強大的,不能小視。”


    “老大,為什麽羅馬的士兵作戰意誌會如此強大?”


    “大書法家,羅馬士兵如此投降的話,自己會被處於奴隸,會牽扯到家人遭殃。在西洋諸國的戰鬥中,俘虜的最後結局都是奴隸。不會象咱們皇帝那樣都釋放回去,這些奴隸都會到最危險、最艱苦的地方做體力活,隨時都會掛掉,投降的士兵會牽扯到家人,你說士兵願意當俘虜嗎?”


    中原皇帝數千年來,對於草原民族都是打打放放,俘虜都基本是釋放。從而讓草原民族不懼怕戰爭,反正被俘後能保命,甚至是假投降。等釋放回去後,過不上多少年再來入侵中原邊境地區,這幾呼成定律。如果中原皇帝不這樣,把俘虜都用來幹重體力活,堅決不釋放的話,甚至採取斬殺的強硬手段,草原民族真的不懼怕嗎?


    說白了還是所謂的儒家文化,其實都是酸儒、腐儒們弄出來的。國與國之間沒有仁義道德,隻有利益。而中原的酸儒、腐儒整天無事可做,就是大談什麽仁義道德,和敵人談仁義,不是扯淡是什麽。


    “老大,按你的說法羅馬長年征戰,難道國家經受得住嗎?”


    “大書法家,西洋諸國都喜歡把戰火放在別人的地盤上燒,根本不允許戰火在本國地盤上發生。遭到破壞的是別人的國家,不是本國受災受難。重要的是羅馬軍隊實行的是燒殺掠搶政策,每到一地方都會把所有值錢的東西搶光、燒光,有大把搶來的財富支撐,你說會窮嗎?羅馬的對外戰爭是越打國家越富裕,不會象咱們一樣越打越窮。”


    韋福嗣聽後苦笑道:“這羅馬人也太殘酷無情了,這是殺戮。”


    嗬嗬!


    “羅馬人對本國百姓非常的好,殘酷無情是對其他國家的百姓,這難道有錯嗎?咱們中原朝廷、皇帝整天都想著仁義道德,草原上數千年來,難道咱們仁義講的還少嗎?草原民族同樣年年對咱們邊境地區進行燒殺掠搶,別再用那迂腐的觀念看待問題。國與國之間沒有對和錯,更沒有什麽仁義道德,有的隻是利益,一切都是實力說話,士兵手中的弓箭、馬刀就是真理。仁義道德是對本國百姓所說,不能用在別國的人身上。”


    薑鬆的話很直白,對於眼前的當世高人都很震懾,他們曾經聽說過薑鬆的一些事,卻不知道薑鬆的觀點。這些話薑鬆隻和皇帝老兒說過,在朝會上說過。平時薑鬆是閉口不淡。


    薑鬆心裏明白,象杜淹、韋福嗣這樣的人傑,滿肚子都是四書五經,對於儒學是有高深認識的,要想一下子接受薑鬆的觀點是不可能的事。薑鬆也沒有想讓大家一下子全接受,隻是想影響一下。


    杜如晦道:“老大,你的觀點確實別具一格,有正確的一麵,也有不好的一麵。不好的就是在征伐下來的地方影響極壞,咱們中原人都成了凶神惡煞之徒。”


    嗬嗬!


    “兇殘是要看對什麽人?來犯之敵本來就兇殘,難道咱們還要溫柔嗎?殺戮很多時候都是不好的,絕對不能用在本國百姓身上。在對外戰爭中,殺戮同樣是一種非常好的手段和辦法,甚至是最有效的手段。什麽窮兵黷武?那是酸儒騙人的鬼話,是被征伐服者自己安慰自己的話,任何一名征伐服者都不會這樣認為。”


    第245章 終於看到陸地


    任何一個帝國的崛起都伴隨著血腥、殺戮、掠奪,這是鐵的真理。


    薑鬆的觀點讓杜淹、韋福嗣等人臉一陣綠,心中雖然不贊成薑鬆的觀點,卻無法找出更有說服力的論據。畢竟數千來的歷史事件擺在那裏,草原民族就是這樣行事的,薑鬆沒有說錯。草原民族就是打不贏就投降求和、裝孫子,等俘虜放回去後,發展一些年,實力增強了繼續入侵中原邊境地區。這樣的事已經延續了數千年,中原的儒家還天天在說什麽仁義道德,那不是對牛彈琴嗎?


    薑鬆嗬嗬一笑道:“知道你們接受不了這樣的觀點,不過你們都是當世人傑,想想數千來咱們的對外政策吧?難道你們就不覺得和草原民族講仁義數千年了,草原民族和你講過仁義嗎?當然,對於一些友好的民族咱們是要講仁義,這沒錯,但要分清楚是針對什麽樣的敵人,不同的敵人就得採用不同的應對之策,隻會講仁義道德,對方會覺得你就是懦弱,是被欺負的對象。隻有士兵手中的馬刀、強弓才能讓敵人信服,隻有血淋淋的殺戮才會讓對方懼怕,獲得和平共處的環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回到隋唐當好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泠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泠雨並收藏回到隋唐當好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