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給達明翰帶來了一個好消息,不久將有一支往大月氏城方向運輸補給的隊伍經過這附近,這對於一直手頭困窘的達明翰部隊來說確實是個大大的喜訊。春夏季的大災使得他們的畜群損失慘重,再維持一支軍隊實在太勉為其難了。
達明翰四十多歲,他是個性格堅毅的庫比倫人,身材高大,肌肉勻稱,長期戶外活動使得他臉色呈一種健康的黑紅的顏色,這也是多數長期在草原上遊牧的庫比倫人的正常臉色。
本來庫比倫人和其他少數民族的人全是遊牧民族,並沒有固定的住所,但是自從漢人開始築大城作為統治中心之後,牧民們為了反抗,也建造了一些像小型城堡一樣的寨子和塢堡,平時儲存一些物資,一遇到戰爭就將牲畜都趕進這些小型堡壘,雖然不能長時間堅守,但是對付那些亂兵、流寇防禦效果還是很顯著的,而一個村子的人往往因為季節性放牧地點不同而擁有幾座這種小堡壘,這也使得發生在雲州的戰爭既有典型的遊牧民族快速騎兵戰,也有漢人特色的攻堅戰,戰爭形式多種多樣,因此能在雲州生存下來的部隊不管是野戰還是攻堅都有其獨到之處。
吳憂這次帶了烏厲和秦書兩名小隊長來,其他人則一個都不讓跟來。他想看看這一支被烏厲評價甚高的部隊是什麽樣子的,同時也想近距離地觀察一下草原上的戰鬥特點。對於一個來自農業文明中心地區的人來說,需要學習的事情還很多。吳憂還沒有真的狂妄到自以為是所謂的天才。草原戰爭有其獨特的規則,吳憂希望能以一個第一線觀察者的身份獲得實戰經驗。
達明翰對於這個帶著十個人跑來的“徒弟”十分寬厚,不顧屬下們的懷疑和反對讓吳憂留了下來,並且堅持和吳憂兄弟相稱。吳憂的聰敏和睿智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且吳憂顯然有過指揮大規模戰役的經驗,這在吳憂這種年紀的人中是很少見的。吳憂問的問題都問在點子上,顯然對於帶兵打仗是行家。
驚嘆於吳憂的才氣,達明翰待吳憂以上賓之禮,對於吳憂想實地觀察草原戰爭的想法,達明翰也欣然同意。打過仗的人都知道,學習戰爭最好的地方就是戰場。
經過遊騎兵的偵察確認還有暗探送回來的情報,達明翰確定雲州一支一千人的部隊護送的輜重車隊將在正午的時候在離庫思寨二十裏的鬆樹鎮停留吃午飯。這是他們唯一的機會,因為鬆樹鎮以東是達馬各縣,屬於“夜叉”也速不該的勢力範圍,車隊再向西走就可以得到大月氏城駐軍的直接支援。這次雲州軍選擇這條路線,從南方曲折走來,就是為了避開實力雄厚的也速不該的勢力範圍,而其他的義軍還沒有放在他們眼裏。這支部隊已經緊張地走了半個月,沒出什麽大事情,馬上就要到達大月氏城必然會讓他們鬆懈下來。
就是針對這一點,達明翰製定了出擊的計劃。
吳憂本身認為這是沒什麽把握的一仗。首先,達明翰手下能用的兵不過一千人,看起來似乎和敵人數量相當,但是裝備方麵很差,不愧是“輕”騎兵,除了一張弓,四壺箭,用於近身纏鬥還有衝鋒的長短兵刃則是各式各樣,多數人用的是打狼的棍棒甚至套馬杆。防具更是稀缺,隻有幾位百夫長有完整的甲冑,相比較而言,吳憂帶來這十個人顯得闊氣得多。不但有全套裝甲,弓、槍、刀無一不是淄州工匠製造的精良製品,惹得那些裝備簡陋的士兵們眼紅不已。
根據達明翰的介紹,雲州軍的裝備雖然比不上吳憂他們這樣精挑細選,但是卻是遠勝於達明翰的部隊的裝備。還有那些守護輜重車的士兵,至少也有五六百人,這樣敵人在數量上就遠遠多於達明翰的部隊。鬆樹鎮離大月氏城不過七八十裏,最近的駐軍隻有二十裏,接到警報之後增援很容易。吳憂便裝考察過即將成為戰場的地方的地形,鬆林鎮是草原上一個小鎮,周圍是一片草原,幾個小山坡,無險可依,打埋伏都夠嗆。
最要命的一點就是達明翰的部隊損失不起,一旦失敗,就會被周圍虎視眈眈的勢力吃掉。
但是這一仗又非打不可,吳憂到了這裏才意識到這次地震和旱災給底層的百姓特別是牧民們造成的幾乎是致命性的打擊。麵對短促的秋季和即將到來的漫長冬季,牧民們隻有拚死一戰奪取他們所需的物資。
達明翰沒有和吳憂詳談作戰計劃,隻是讓他不要離開自己身邊,為此還特意給吳憂和從人每人加了兩匹駿馬。吳憂覺得自己和屬下的馬夠好的了,至少看起來比達明翰配給他們的馬強,不過還是接受了達明翰的好意。達明翰又提醒他們每人準備一塊蒙麵布。吳憂早就注意到士兵們每人都有蒙麵的黑巾,認為這大概是庫比倫人的習慣,當下也不以為意,照著達明翰的吩咐去做了。
雖說敵人中午才會到鬆樹鎮,但達明翰的騎兵天不亮就紛紛起身了,出征的時刻到來的時候,營地裏一片人喊馬嘶,更像是一個趕集的市場而不像是一個軍營。吳憂發現不同於內地的漢族騎兵一人一騎,達明翰的騎兵們每個人至少有兩匹馬換乘,一千人的騎兵全軍出動的時候有不下於三千匹馬同時出征。雖然人數不多,但是加上馬匹就顯得蔚為壯觀了。還沒發布出發的命令,年輕的騎手們不時策馬奔馳,靈巧地在幾匹馬的馬背上上下翻騰,顯示出純熟的馬上功夫,同時還做出射箭、劈刺等各種戰術動作增加難度。周圍稍微老成些的騎手們就在旁指出他們的動作哪裏還需要改進。集結地點不時傳來人們的嘈雜的喧譁聲和鬧笑聲。更多的人則是在最後一次檢查保養武器。
達明翰四十多歲,他是個性格堅毅的庫比倫人,身材高大,肌肉勻稱,長期戶外活動使得他臉色呈一種健康的黑紅的顏色,這也是多數長期在草原上遊牧的庫比倫人的正常臉色。
本來庫比倫人和其他少數民族的人全是遊牧民族,並沒有固定的住所,但是自從漢人開始築大城作為統治中心之後,牧民們為了反抗,也建造了一些像小型城堡一樣的寨子和塢堡,平時儲存一些物資,一遇到戰爭就將牲畜都趕進這些小型堡壘,雖然不能長時間堅守,但是對付那些亂兵、流寇防禦效果還是很顯著的,而一個村子的人往往因為季節性放牧地點不同而擁有幾座這種小堡壘,這也使得發生在雲州的戰爭既有典型的遊牧民族快速騎兵戰,也有漢人特色的攻堅戰,戰爭形式多種多樣,因此能在雲州生存下來的部隊不管是野戰還是攻堅都有其獨到之處。
吳憂這次帶了烏厲和秦書兩名小隊長來,其他人則一個都不讓跟來。他想看看這一支被烏厲評價甚高的部隊是什麽樣子的,同時也想近距離地觀察一下草原上的戰鬥特點。對於一個來自農業文明中心地區的人來說,需要學習的事情還很多。吳憂還沒有真的狂妄到自以為是所謂的天才。草原戰爭有其獨特的規則,吳憂希望能以一個第一線觀察者的身份獲得實戰經驗。
達明翰對於這個帶著十個人跑來的“徒弟”十分寬厚,不顧屬下們的懷疑和反對讓吳憂留了下來,並且堅持和吳憂兄弟相稱。吳憂的聰敏和睿智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且吳憂顯然有過指揮大規模戰役的經驗,這在吳憂這種年紀的人中是很少見的。吳憂問的問題都問在點子上,顯然對於帶兵打仗是行家。
驚嘆於吳憂的才氣,達明翰待吳憂以上賓之禮,對於吳憂想實地觀察草原戰爭的想法,達明翰也欣然同意。打過仗的人都知道,學習戰爭最好的地方就是戰場。
經過遊騎兵的偵察確認還有暗探送回來的情報,達明翰確定雲州一支一千人的部隊護送的輜重車隊將在正午的時候在離庫思寨二十裏的鬆樹鎮停留吃午飯。這是他們唯一的機會,因為鬆樹鎮以東是達馬各縣,屬於“夜叉”也速不該的勢力範圍,車隊再向西走就可以得到大月氏城駐軍的直接支援。這次雲州軍選擇這條路線,從南方曲折走來,就是為了避開實力雄厚的也速不該的勢力範圍,而其他的義軍還沒有放在他們眼裏。這支部隊已經緊張地走了半個月,沒出什麽大事情,馬上就要到達大月氏城必然會讓他們鬆懈下來。
就是針對這一點,達明翰製定了出擊的計劃。
吳憂本身認為這是沒什麽把握的一仗。首先,達明翰手下能用的兵不過一千人,看起來似乎和敵人數量相當,但是裝備方麵很差,不愧是“輕”騎兵,除了一張弓,四壺箭,用於近身纏鬥還有衝鋒的長短兵刃則是各式各樣,多數人用的是打狼的棍棒甚至套馬杆。防具更是稀缺,隻有幾位百夫長有完整的甲冑,相比較而言,吳憂帶來這十個人顯得闊氣得多。不但有全套裝甲,弓、槍、刀無一不是淄州工匠製造的精良製品,惹得那些裝備簡陋的士兵們眼紅不已。
根據達明翰的介紹,雲州軍的裝備雖然比不上吳憂他們這樣精挑細選,但是卻是遠勝於達明翰的部隊的裝備。還有那些守護輜重車的士兵,至少也有五六百人,這樣敵人在數量上就遠遠多於達明翰的部隊。鬆樹鎮離大月氏城不過七八十裏,最近的駐軍隻有二十裏,接到警報之後增援很容易。吳憂便裝考察過即將成為戰場的地方的地形,鬆林鎮是草原上一個小鎮,周圍是一片草原,幾個小山坡,無險可依,打埋伏都夠嗆。
最要命的一點就是達明翰的部隊損失不起,一旦失敗,就會被周圍虎視眈眈的勢力吃掉。
但是這一仗又非打不可,吳憂到了這裏才意識到這次地震和旱災給底層的百姓特別是牧民們造成的幾乎是致命性的打擊。麵對短促的秋季和即將到來的漫長冬季,牧民們隻有拚死一戰奪取他們所需的物資。
達明翰沒有和吳憂詳談作戰計劃,隻是讓他不要離開自己身邊,為此還特意給吳憂和從人每人加了兩匹駿馬。吳憂覺得自己和屬下的馬夠好的了,至少看起來比達明翰配給他們的馬強,不過還是接受了達明翰的好意。達明翰又提醒他們每人準備一塊蒙麵布。吳憂早就注意到士兵們每人都有蒙麵的黑巾,認為這大概是庫比倫人的習慣,當下也不以為意,照著達明翰的吩咐去做了。
雖說敵人中午才會到鬆樹鎮,但達明翰的騎兵天不亮就紛紛起身了,出征的時刻到來的時候,營地裏一片人喊馬嘶,更像是一個趕集的市場而不像是一個軍營。吳憂發現不同於內地的漢族騎兵一人一騎,達明翰的騎兵們每個人至少有兩匹馬換乘,一千人的騎兵全軍出動的時候有不下於三千匹馬同時出征。雖然人數不多,但是加上馬匹就顯得蔚為壯觀了。還沒發布出發的命令,年輕的騎手們不時策馬奔馳,靈巧地在幾匹馬的馬背上上下翻騰,顯示出純熟的馬上功夫,同時還做出射箭、劈刺等各種戰術動作增加難度。周圍稍微老成些的騎手們就在旁指出他們的動作哪裏還需要改進。集結地點不時傳來人們的嘈雜的喧譁聲和鬧笑聲。更多的人則是在最後一次檢查保養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