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二人閑來無事,鐵頭又給大頭和尚講:“一個小媳婦早晨起來如廁下了一個蛋,而且這個蛋還沒有皮問大頭和尚是怎麽回事。”那大頭和尚左思右想猜不出。鐵頭說:“那小媳婦頭天想背著她婆婆吃雞蛋,正巧她婆婆推門,這小媳婦一急就把整個雞蛋吞下了肚,所以第二天就下出了一個蛋,嘻嘻嘻……你明白了嗎。”大頭和尚憨笑著說:“這小媳婦運氣不好我看著笑話是你瞎編的。”鐵頭又講:“過了幾天那婆婆一早下出兩個蛋你能再猜猜這是怎麽回事嗎。”大頭和尚不假思索地說:“準時婆婆吃蛋時又被媳婦撞見了唄。”鐵頭問“那怎麽會是兩個蛋呢?”大頭和尚搖搖頭想不通,鐵頭說:“那婆婆前一天被媳婦撞見吞下蛋後轉天沒下出來,所以她就又吞下一個蛋往下頂,這樣不就下出兩個了嗎,這就叫因果相報,懂了嗎?”


    什麽因果相報,我看你是瞎扯淡。二人抬頭見長老走進院,再看長老身後鐵頭愣住了:“這不是爹嗎。”


    長老說:“還不快見過你爹發什麽楞。”石爺也愣在了那裏……,快一年沒見,鐵頭長高了一些、黑了許多。還是大頭和尚雙手合十道:“給石伯父請安。”鐵頭也學著給父親大人請安。長老笑著對石爺說:“怎樣?你兒子在我這有出息了吧。”


    石爺說:“他也沒少讓您費心吧,他頑皮得很。”長老說:“是呀,孩子嘛,不過他到聽我的話,孺子可教嘛,咱一會去地裏看看,看你兒子種的瓜,可比往年強多了真是果實纍纍喜人得很那。”大頭和尚上了茶,幾人閑敘一番,鐵頭問爹:“是不是來接自己回家?”石爺說:“是來接,不過回去後最好還是呆在家裏,不要太拋頭露麵,怕那日本人記恨以前的事。”鐵頭點頭答應。


    晚上石爺與長老秉燭長談說起了金爺的事,長老說:“日本人大張口要那麽多金條,咱就自當花這些金條買那些槍,這事要這樣想,你看是不是心裏就平和了一些。石爺說:“可去哪弄那麽多的金條啊。”


    長老說:“我這有一尊金佛你走時把他帶上還是贖人要緊那。”說著領石爺來到了佛堂,長老在一個個佛龕前看了又看,最後在一尊金佛前雙手合十嘴裏叨咕著……石爺一見這金佛正是那大肚彌勒,個頭足有半大瓜那莫大,估摸分量能抵三百顆金條,急忙對長老說:“這可使不得咱可不能把這麽好的寶貝送給日本人,說什麽也不成!”長老說:“是呀,這尊佛確實是這廟裏的鎮廟之佛,可咱還是救人要緊,不過你放心那日本人早晚會還給你的,到那時他還會回到這佛龕裏的。”


    石爺說:“這可能嗎您是不是等有了金條再把這佛贖回來,那日本人要是不還給咱那不就……”


    長老說:“我哪來的金條,這事你放心天機不可泄露哇。”說完便帶石爺去安歇。


    金佛顯靈(四)


    石爺和鐵頭要回家了,廟裏的眾僧人都來送行長老用一件僧衣包好那尊金佛,放在大車上,又叫大頭和尚挑來十幾個大西瓜也放在了車上。鐵頭依依不捨的和大頭和尚、長老告別。長老又囑咐石爺一定要把金爺救出來,金佛的事不要多想。石爺和鐵頭告別了眾僧人,告別了八大處。


    一路無事平安到家,鐵頭回到了離別近一年的家,家人們都圍攏過來問這問那鐵頭應付了幾句,就跑去找他那些小夥伴了,什麽鐵匠家的幾兄弟、木匠家的姐妹們,還有東北小丫頭大家說說笑笑的非常高興,石爺來到了孩子們跟前說:“鐵頭回來了,可是不能隨便亂跑尤其不能出這大院,還有就是日本人常來這院裏,到那時鐵頭必須要躲起來你們聽明白了嗎?”孩子們齊聲說:“聽明白了。”


    晚上石爺抱出那尊金佛放在桌子上左看右看,心想,要不是金爺這麽好的金佛怎麽會送給日本人。一連幾天石爺在大門外轉悠著,見過兩次翻譯官,也是欲言又止他真的是捨不得那金佛。


    一天瞎爺叫過石爺問:“是不是有什麽事啊,這天天轉來轉去的。”石爺隻好把金佛的事說了。瞎爺說:“既然長老囑咐您去救金爺,您就去吧找那日本人,還是先救人要緊。”


    晚上司令官和翻譯官來到石家,石爺把金佛擺在了桌上,司令官和翻譯官兩人都看傻了,這莫大一尊金光閃閃的彌勒佛!


    司令官問:“石先生你的真是想用這金佛來贖你那朋友嗎?”


    石爺說:“我沒有什麽金條,不過這尊金佛比得上三百顆金條,現在你把他拿去也算是你與這佛有緣希望你以後少作惡事。”


    司令官連忙說:“是的,是的,我們大日本的國民本來也是尊佛敬教的隻是這戰爭,……咱就不提這些了。翻譯官趕快陪石先生去把那金大王爺接回來。”


    臨走時又對石爺說:“你這院裏人很多糧食一定很緊缺明早我會讓人給你們送些糧食來。”


    石爺說:“那就不必了。”


    司令官樂樂嗬嗬的說:“有必要中日親善嗎,非常有必要。”


    金佛顯靈(五)


    石爺套車和翻譯官來到大牢,進了牢房老遠就聽金爺在唱,唱的是:老六板,漁翁樂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京城小子中國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嘻嘻%哈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嘻嘻%哈哈並收藏京城小子中國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