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人駕駛的戰機大空戰之前,就爆發了一場相當規模的獵殺無人機的空戰。美軍不再相信台軍的偵察係統,為了保持對戰場的全天候連續監視,出動了相當數量的無人機。美軍依仗其先進的航空技術和微電子技術,研製了多種型號的無人機,隻是能用於這個戰場的無人機並不多。因為美軍隻能從航母群或沖繩基地起飛無人機,距離戰區有相當的距離。美軍先後出動了24架新型的“獵人”無人機,其活動半徑150-300公裏,續航時間8-12小時,能正常起降,也可傘降。最大速度近200公裏/小時,實用升限4500米。用以在低空偵察在巴士海峽飄浮的“銀星”反射體上是否有超輕型戰機或直升機埋伏。
“蠓蟲-1”無人機是中情局重要的工具。機長5。7米,翼展12。8米,曾在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期間用於監視塞爾維亞部隊集結情況。裝設重52千克綽號“猞猁”的合成孔徑雷達,其解析度達到10厘米(u-2高空偵察機拍攝的圖像隻能分辨出0。3~1米的物體)。間諜衛星的解析度同“猞猁”差不多,但是衛星遠不如飛機機動靈活。“猞猁”可晝夜透過雲霧、雨幕,在7600米高空,從距離26千米以外得到像照片一樣的圖像。在理想情況下,甚至能發現留在沙灘、泥土等鬆軟地麵上的腳印。為抗幹擾,其頻率可調。美軍這次出動8架,以監視台島東部和南部的情況。
“海洋巡航者”艦載無人機是2002年服役的,本來是在海洋上收集氣象資料用於天氣預報。海軍看中它收集情報的能力。它機身長4。5英尺,翼展為10英尺,沒有尾翼,符合空氣動力學的特別設計,由gps係統導航,曾經以48小時從亞洲橫越太平洋飛到了美國,飛行了8000公裏。在船上發射和降落回收都很方便。配備了數字攝像機和紅外線照相機可以全天候工作。操作者可以操縱鏡頭掃視,或者鎖定物體。特混艦隊先後出動了6架,試圖穿越巴士海峽實時監視我軍的登陸艦隊。
“捕食者”無人機是無人機中的明星,最大續航時間60小時,實用升限7620米,動力為一台63。4千瓦的活塞機,巡航速度148公裏/小時,活動半徑可達5558公裏。裝有合成孔徑雷達、光電攝像機、紅外成像儀、全球衛星定位係統和慣性複合導航係統等高科技設備,原型可掛2枚“海爾法”反裝甲飛彈,b型可掛8枚呢。在任務區續航時間為32小時,通常採用常規輪式起飛和軟式著陸,緊急情況下也可用降落傘回收。具有全天候偵察能力和對地(海)攻擊能力。曾經在反恐作戰以掛載的“海爾法”反裝甲飛彈摧毀一輛敵方的吉普車。這次美軍出動了8架,來監視和攻擊台灣海峽的我軍登陸艦隊,有2架“捕食者”-b型各掛載4枚輕型反艦飛彈,準備試驗其海上攻擊能力。
“全球獵鷹”無人間諜偵察機,每架價值2500萬美元。機身長14。6米,翼展38。6米,比波音737客機的還長,飛行高度為1。95萬米。一台渦輪風扇發動機,飛行速度650千米/小時。機翼可裝6750公斤燃油,占了飛機總重量的60%。可以從基地飛行2250公裏,然後在目標上空穿梭飛行24小時,獲得雷達、紅外線和黑白圖象後再返回。其飛行距離與以往的無人機相比,有革命性的提高。2001年4月22日,“全球鷹”完成了從美國到澳大利亞的越洋飛行創舉,飛行了22。5小時,全程長達1。384萬公裏。它的主要偵察工具則是安裝在機頭裏的合成孔徑雷達,突出的機鼻裏藏著直徑達1。2米的天線。這種雷達通過特殊的方法掃描地麵目標,能獲得近似光學照相效果的目標圖象。雷達波能穿透雲雨等障礙,在夜間和陰雨天氣照常執行任務。可以逗留在某個目標的上空長達42個小時,以便連續不斷的進行監視。美軍出動了2架分別監視台灣島和台灣海峽西岸的戰場情況。
這些無人機深入敵區,自然需要大量的通訊信道,於是還出動1架太陽能飛翼――“太陽神”無人機,那又是一個無人機的神話。它在2003年實現了96小時不間斷飛行。76米的翼展比波音747還大,但隻重900千克,起飛時速不到50千米,最高時速160千米。飛行高度達3萬米,比絕大多數飛機都飛得高。由十幾個很小的螺旋槳發動機驅動,它們每個的功率與電吹風差不多。要5個多小時才爬升到3萬米,可向100多千米的地區內提供4000路高速數據通道。它被定點在台東市東南50千米處的高空,以支持戰區的飛機和無人機的通訊。
我軍對打擊無人機一向非常重視,在援越抗美戰爭期間,從1964年8月-1969年底,美軍無人機共入侵我國領空97次,被我軍擊落了20架。當時美軍動用的無人機能在1。7-2萬米高空飛行,時速達800千米,我軍飛行員照樣以殲-6把它們幹掉。在中印戰爭中又摧毀了大批的印軍無人機,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此類飛機大都很小,便於採取隱形措施,所以要點是準確地預測它們可能的活動區域,再實施嚴密的偵察以搜索、跟蹤、鎖定它們。它們的速度都不高,飛行高度大都也不高,以高速戰機攻擊它們難度比較大。我軍總部對美軍大量使用無人機的戰術非常重視,專門組織力量研究對付的戰術和裝備,並組織了專門的特別中隊進行訓練,以掃除這些無人機。無人機的最大弱點是自身缺乏能動性,一般不能與對手主動作戰,又極為依賴通訊鏈路。它們又必須深入敵區,等於是處於被動挨打的狀態。
“蠓蟲-1”無人機是中情局重要的工具。機長5。7米,翼展12。8米,曾在1999年的科索沃戰爭期間用於監視塞爾維亞部隊集結情況。裝設重52千克綽號“猞猁”的合成孔徑雷達,其解析度達到10厘米(u-2高空偵察機拍攝的圖像隻能分辨出0。3~1米的物體)。間諜衛星的解析度同“猞猁”差不多,但是衛星遠不如飛機機動靈活。“猞猁”可晝夜透過雲霧、雨幕,在7600米高空,從距離26千米以外得到像照片一樣的圖像。在理想情況下,甚至能發現留在沙灘、泥土等鬆軟地麵上的腳印。為抗幹擾,其頻率可調。美軍這次出動8架,以監視台島東部和南部的情況。
“海洋巡航者”艦載無人機是2002年服役的,本來是在海洋上收集氣象資料用於天氣預報。海軍看中它收集情報的能力。它機身長4。5英尺,翼展為10英尺,沒有尾翼,符合空氣動力學的特別設計,由gps係統導航,曾經以48小時從亞洲橫越太平洋飛到了美國,飛行了8000公裏。在船上發射和降落回收都很方便。配備了數字攝像機和紅外線照相機可以全天候工作。操作者可以操縱鏡頭掃視,或者鎖定物體。特混艦隊先後出動了6架,試圖穿越巴士海峽實時監視我軍的登陸艦隊。
“捕食者”無人機是無人機中的明星,最大續航時間60小時,實用升限7620米,動力為一台63。4千瓦的活塞機,巡航速度148公裏/小時,活動半徑可達5558公裏。裝有合成孔徑雷達、光電攝像機、紅外成像儀、全球衛星定位係統和慣性複合導航係統等高科技設備,原型可掛2枚“海爾法”反裝甲飛彈,b型可掛8枚呢。在任務區續航時間為32小時,通常採用常規輪式起飛和軟式著陸,緊急情況下也可用降落傘回收。具有全天候偵察能力和對地(海)攻擊能力。曾經在反恐作戰以掛載的“海爾法”反裝甲飛彈摧毀一輛敵方的吉普車。這次美軍出動了8架,來監視和攻擊台灣海峽的我軍登陸艦隊,有2架“捕食者”-b型各掛載4枚輕型反艦飛彈,準備試驗其海上攻擊能力。
“全球獵鷹”無人間諜偵察機,每架價值2500萬美元。機身長14。6米,翼展38。6米,比波音737客機的還長,飛行高度為1。95萬米。一台渦輪風扇發動機,飛行速度650千米/小時。機翼可裝6750公斤燃油,占了飛機總重量的60%。可以從基地飛行2250公裏,然後在目標上空穿梭飛行24小時,獲得雷達、紅外線和黑白圖象後再返回。其飛行距離與以往的無人機相比,有革命性的提高。2001年4月22日,“全球鷹”完成了從美國到澳大利亞的越洋飛行創舉,飛行了22。5小時,全程長達1。384萬公裏。它的主要偵察工具則是安裝在機頭裏的合成孔徑雷達,突出的機鼻裏藏著直徑達1。2米的天線。這種雷達通過特殊的方法掃描地麵目標,能獲得近似光學照相效果的目標圖象。雷達波能穿透雲雨等障礙,在夜間和陰雨天氣照常執行任務。可以逗留在某個目標的上空長達42個小時,以便連續不斷的進行監視。美軍出動了2架分別監視台灣島和台灣海峽西岸的戰場情況。
這些無人機深入敵區,自然需要大量的通訊信道,於是還出動1架太陽能飛翼――“太陽神”無人機,那又是一個無人機的神話。它在2003年實現了96小時不間斷飛行。76米的翼展比波音747還大,但隻重900千克,起飛時速不到50千米,最高時速160千米。飛行高度達3萬米,比絕大多數飛機都飛得高。由十幾個很小的螺旋槳發動機驅動,它們每個的功率與電吹風差不多。要5個多小時才爬升到3萬米,可向100多千米的地區內提供4000路高速數據通道。它被定點在台東市東南50千米處的高空,以支持戰區的飛機和無人機的通訊。
我軍對打擊無人機一向非常重視,在援越抗美戰爭期間,從1964年8月-1969年底,美軍無人機共入侵我國領空97次,被我軍擊落了20架。當時美軍動用的無人機能在1。7-2萬米高空飛行,時速達800千米,我軍飛行員照樣以殲-6把它們幹掉。在中印戰爭中又摧毀了大批的印軍無人機,積累了豐富的實戰經驗。此類飛機大都很小,便於採取隱形措施,所以要點是準確地預測它們可能的活動區域,再實施嚴密的偵察以搜索、跟蹤、鎖定它們。它們的速度都不高,飛行高度大都也不高,以高速戰機攻擊它們難度比較大。我軍總部對美軍大量使用無人機的戰術非常重視,專門組織力量研究對付的戰術和裝備,並組織了專門的特別中隊進行訓練,以掃除這些無人機。無人機的最大弱點是自身缺乏能動性,一般不能與對手主動作戰,又極為依賴通訊鏈路。它們又必須深入敵區,等於是處於被動挨打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