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陳隊長呢?”帶隊的一名中校問道。


    “他正在指揮處理那些整肅出來的傢夥,是否讓他馬上來?”一名憲兵少校問道。


    “不用了,警戒都部署好了嗎?”


    “請放心!”


    不過飛彈部隊的這位中校顯然還不放心,留了那輛龍騎兵防衛車在營門口。車隊所到之處每個岔路口有憲兵,在進入神秘的15號洞庫前,就沒有憲兵了,由中校帶來的1個班接管了警戒,指揮車讓到了一邊,下來的人以電子鑰匙開了門,一些工作人員率先進去,接著是10輛飛彈運載車魚貫而入。最後一輛車入庫不久,變故就發生了。這個庫在小山穀的底部,那個警衛班隻是注意進口處,突然間從陡峭的山坡上飛射而下的子彈結束了他們的任務,而同時有數枚強烈閃光震盪彈飛進了洞庫。相對封閉的洞庫環境增強了這些震盪彈的作用,入庫的人悉數失去了知覺,這類效應彈對周圍物體的破壞是極小的。


    隨即進入洞庫的我軍戰士控製住了這些台軍官兵,交由審訊專家隔離審問。我軍的這支突擊隊原定的任務中有突擊台灣4座核電站的小組,他們配置了一些檢測放射性的儀器。經過仔細的檢測沒有發現放射性物質,此時審訊組也有了突破。這批台軍帶來的工程人員中有一名願意合作的,交待了洞庫中是10枚“天馬”中程地地飛彈,有效射程達1000千米。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研製出來後,因為違反當時的美台條約,遭到了美國的製止。美國派來的檢查組銷毀了研製的全部資料和生產設備,唯獨“漏掉”了這批成品,被台軍秘密地儲存了起來。呂屯奎直到成為台灣執政人物很久後才得知了它們的下落,現在認為是時候了妄圖使用他們來“威懾”解放軍。核彈頭倒是沒有的。這批人和飛彈後來都由安-124運到了我軍的飛彈研究院去了。


    我軍又控製了台軍的一個洞庫,王克成立即通報了師長。要知道突擊隊雖然人人精幹,但是數量終究有限。他們絕對無法抵擋敵軍大兵團的反擊,此時最緊迫的就是將兵員投送到位。很多人自然想到我軍龐大的運-14(電動伊爾-76)、運-8,甚至那些安-124“魯斯蘭”運輸機。可此時並不具備動用它們的條件,這些大傢夥大量出動的話絕對瞞不過美軍的e-3預警機,甚至可能招來美軍艦載機群的大規模突擊。我軍總參謀部對此有預案,那就是大規模動用運-6來完成這一階段的兵力投送。此時還有一個條件已經具備,南灣-恆春基地已經落入我軍手中。


    談到運-6不由得要略微展開一下。對我軍自行生產的第一款運輸機運-5(仿自大名鼎鼎的前蘇聯的安-2)很多人可能會不以為然。安-2是一款雙翼輕型飛機,頭部是一台1千馬力的活塞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為5500千克,最大載重1。5噸,巡航速度190千米/時,航程700千米。以現代的目光看來是一架不起眼的小飛機,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從它上世紀四十年代出世後的20多年裏,龐大的前蘇聯的客貨運總量的70%是由該型運輸機完成的!而且以安東諾夫設計局的強大設計力量雖然將其改裝為農用型、水機型、高空氣象研究型、滅火型、空降型應用於各個領域,居然要經過50多年的努力才設計出它真正的後繼機型:安-3,那已是換了一個世紀。可見安-2當年不凡的設計。


    雙翼輕型機安-3外形基本與安-2相似,不過內容已大不相同。頭部一台渦槳發動機1375馬力,在零下40度也能啟動;最大起飛重量5800千克,最大載重1800千克,巡航速度255千米/時,航程1230千米。這些都有了不小的提高。而且起飛滑跑距離由230米減少到140米,降落滑跑距離由190米減少到95-105米。蒙皮也改為新型的合成纖維布了,還安裝了衛星導航係統,由此乘員可由2人減至1人。它也有各種改型,其客機型裝12個軟座,搭載9名乘客,3名服務員,有行李架和廁所。價格僅為同類型公務機的1/2,使用費為1/3。


    當然安-2在前蘇聯能得到廣泛應用有一些特殊的原因,前蘇聯地域遼闊,在其東部地區小城鎮分布很分散,而且油料又相對便宜。而在我國,汽油在建國後很長時間都是進口的,東部的人口相對密集,而西部大開發那時也未提出。另一方麵非常需要它的西藏,不像低平的西伯利亞大平原,由於海拔太高它又上不去(安-2的機場海拔高度在1500米以下,即使安-3也隻是提高到3000米)。所以安-2和運-5在我國發揮的作用不如在前蘇聯那麽大。


    本世紀初安-3出現後,我國也引進了一些,一方麵是替代安-2,另一方麵我國的情況也發生了一些變化,石油不再是緊缺物資,西部大開發也需要一些此類飛機。軍方對它也發生了興趣,那就是它極短的起降滑跑距離,理論上隻要加強起落架強度,它是可以在航母或重型兩棲艦上起降的。而在特種戰爭中,它的纖維布蒙皮,大大減小了雷達反射截麵,而且它的低空性能極佳,有利於低空滲透。不過我軍真正下決心引進安-3的生產線,還是在金龍電池發明後。當時安東諾夫公司也未能大量推銷出安-3,金龍電池對安-3性能的提升是極大的,雙方一拍即合。


    機頭換裝一台我國的1千千瓦航空電機,由於短時間功率可達1500千瓦,起飛滑跑距離也降到了140米,起落架加固型的電動安-3實現了在航母和兩棲艦上的起降。航程則增加到了2000千米,航速也有所增加。對民用型來說安全性、價格和使用費這三項更具吸引力。到去年底已經生產了300多架運-6(電動安-3的國產型號),為了準備台海大戰,生產廠全力以赴,在戰前又生產了200多架運-6a。運-6a以鎂鈉合金管件製作焊接的機架,機艙底部的要害部位以凱夫拉縴維防彈板護衛,加裝微光夜視儀等夜航設備。載重量仍為1。8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醒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衛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衛華並收藏醒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