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航艦艇:中方是6艘東方級飛彈驅逐艦、2艘無畏級導驅、2艘現代級導驅、8艘海衛級飛彈護衛艦,共10艘飛彈驅逐艦,8艘飛彈護衛艦為主力,清一色是世界上最先進的全電推進型艦艇,裝置了大批的金龍電池,令世界上的同行羨慕不已。由於拆除了直升機機庫,大量裝載了防空/反潛/反艦飛彈,尤其是中國已經在俄國專家的協助下轉向了垂直發射。據中央情報局的秘密報告,中國已經把航空發動機的電磁矢量推力控製技術轉移到了飛彈用的火箭發動機上,這批飛彈的轉向力矩很大。


    印度則是4艘德裏級、4艘俄製改進型“卡辛iii”級共8艘飛彈驅逐艦,4艘新型的“阿格拉”級(滿載排水量5000噸,武器裝備基本同德裏級,可搭載3架印製的alh輕型武裝直升機)飛彈護衛艦、2艘“布拉馬普特拉河”級、4艘俄製改進型“克裏瓦克iii”級,共10艘飛彈護衛艦。


    不計直升機的話,戰鬥力和性能中方要高出不少。最令美國軍事專家推崇的是,中國的航母集群完全參照美軍航母群的豪華陣容的防衛部署,僅僅是缺少巡洋艦作為護衛艦隊的中堅,不過中國最新的東方ii級已經初具巡洋艦的實力。而印度號稱有4個航母群,實際上其護衛艦隊根本不可能組成4個護衛艦群,隻是圖虛名而已。


    ——輔助艦艇:中方的13000噸級的廣州號多用途兩棲艦性能十分出眾,這次增加了大量的通訊指揮設備改裝成了指揮艦,也說明中方的高層跟上了時代的進步。它比日本當年引起轟動的“大隅”級兩棲艦要大不少,就如同一艘輕型直升機航母,但衛星偵察資料顯示,艦上有移動式滑橇跳板,可幫助重載的“海鷂”起飛。通長的甲板有4個直升機起降位,甲板上可承載米-26重型直升機的起降。艦橋的第二層甲板上有4座雙37近防炮,反導能力與6管20毫米“密集陣”不相上下。左側的上層建築占了甲板長度的一半,有機庫,維修間。在上層建築的前後各有一台升降機,可以起降“海鷹”類的中型直升機。上層建築的頂上有大量的雷達和通訊天線,這也是指揮艦的特色。艦上有很出色的醫院,為艦隊救治傷病員創造了條件。


    而印度的1艘英製14600噸級的lpd兩棲艦為了對抗中國在恰赫巴哈爾港的4艘兩棲艦,隻得編入西部艦隊。


    中方還有4架水轟-6反潛巡邏機、6架水轟-6改型的空中加油機隨艦隊出動。印度則是依靠6架俄製的圖-142海上巡邏機實施遠處反潛警戒。


    潛艇的數量當然是雙方的秘密,據信中國出動了4艘攻擊型核潛艇,4艘基洛級改進型。印度至少有6艘基洛級改進型和4艘德國製造的“西舒馬”級潛艇。由於擁有金龍電池,潛艇方麵中國絕對占有優勢。而且印度唯一的一艘核潛艇“胎死腹中”,在去年被中國摧毀了。這也是印特混艦隊部署了大量的反潛直升機的主要原因。


    中方還配有4艘飛彈快艇、4艘反潛護衛艇、4艘艦隊掃雷艇,全部是電力推進的高速艇。隨艦隊移動時通過電纜由航母或驅逐艦或護衛艦供電,執行任務時脫離電纜靠金龍電池供電。


    印度則有8艘俄製“塔蘭圖爾i”級護衛艇,其中4艘是改進型。


    總的來說,裝備上中方有相當的優勢。


    那麽在人員的素質上有差距嗎?專家們認為差距並不大。印度早就有了航母集群,並多次在印巴戰爭中出動,雖然並無突出的建樹,但在協同上肯定積累了相當的經驗。而中國的航母集群雖然投入現役不到1年,但那些艦載機飛行員不但在去年的邊境戰爭中屢立戰功,而且與眾不同的他們是以艦載機聯隊的建製參戰的。在前不久的南中國海海戰的後期,他們發揮了突出的作用。不過一些專家對此評價不高,認為遼寧號竟然被菲律賓的1架f-16戰機突破防線擊中,受到重創,說明中國航母集群的防空係統問題很大。


    那麽是什麽原因導致人們不看好中方呢?隻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地利”。在航母大戰中這可是致命的。人們隻要看一下地圖,再翻閱一點資料就可以明白的。當然由專家指點的話,會更有味道些。美國的資深海軍專家告訴我們:


    當中國的遠征艦隊從新加坡出發後,隻有二條航道可抵達印度洋。一條是向西北穿越馬六甲海峽,進入安達曼海;再穿越尼科巴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的格雷特海峽進入印度洋。全程約1200公裏。據分析這是一條“死路”。


    馬六甲海峽是連接南中國海和安達曼海、溝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海上交通要道。水道狹長是一條繁忙的國際商業航道,從西部印度洋出口處的韋島到東部的皮艾角長1080公裏,如果加上東部出口處的新加坡海峽,全長是1188公裏。東南部較窄,並分布了很多小島,皮艾角和小卡裏蒙島之間最窄,隻有37公裏。海峽內有許多淺灘,加上不少沉船,大型船艦航行也不易。雖經沿岸國和日本等國投入巨資整修,還是不適合航母集群戰鬥隊形的展開。更要命的是,印度已經在安達曼群島上修築了海空軍基地部署有戰機。印度本土的陸基戰機遠程的如蘇-27可以直接飛過來參戰,即使如蘇-30、美洲虎、lca也可在島上的基地加油後,對航母集群發起攻擊。在狹窄的安達曼海航母集群根本無法展開,將難逃滅頂之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醒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衛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衛華並收藏醒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