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都是萬中選一的精英,這是他們歷經多少年的汗水,還要有機遇才能達到如此的境界。他們絕對不同於那些開著小型運動飛機在空中做做特技的飛行員。國家的領空就靠著他們駕駛重型戰機的高超技藝來捍衛的。
接下來首長們進入了觀摩室,大屏幕上顯示了雙方的位置,東方的4個紅點表示我軍的殲—11h,已經到達預定空域,現在高度1萬米,不久4個蘭點也到達了預定空域。一聲令下,雙方開始了鬥智鬥勇的搏殺,他們代表了雙方的最高水平。隻見雙方同時急速降低高度到6千米,然後高速向前搜索,似乎都明白高處不勝寒的道理。現在的空戰已經不是靠目視搜索的年代了,機載雷達俯視的搜索距離要比平視或仰視時小得多。當然仰攻時飛彈的射程會受影響,戰機的機動也會受點影響。多少高度較好需要飛行指揮官自己掌握了。
卻說羅米諾夫斯基命令4架戰機的機載雷達輪流開機搜索,而且採取跳頻方式工作,但雷達截獲的信息卻可以4機通過數據鏈同時共享。俄國專家開發的這套戰術,敵機將很難通過ems(電子支援係統)來測定輻射源的位置、速度等信息。他預計在180多公裏的距離就可以發現對方,因為是雙方對進,蘇—33的rcs約為6.開始時雙方相距270公裏,都以高亞音速飛行,每秒約接近600米,150秒後應該就能發現對方了。也就是說2分半後,他們將發現目標,少校的戰術很簡單,以雙機包抄中國的小隊,他估計對方的機載雷達最最多能在140公裏發現目標,他們的雙機隻要在140公裏開外包抄,對方就不能發現自己。隻要繞到與對方的前進方向成65度角時,就可以高速向對方逼近,因為相控陣雷達的掃描角不過是60度,機械掃描的n001更是隻有30度而已。
當然蘇—33也有後視雷達,不過掃描角隻有30度,搜索距離隻有40公裏左右,避開它並不難。隻要接近到100公裏,就可以向對方交叉發射r—27增程彈了。當然也不能完全依賴遠程飛彈,少校他們將開加力以2馬赫的速度繼續從後半球逼近敵機。
如果戰術奏效,飛彈大約在82秒後接近到敵機18公裏處,可以啟動彈載雷達實施主動段攻擊。當然如果飛彈恰巧落入蘇—33的護尾雷達的搜索範圍,那麽大約在22公裏時被發現。飛行高手完全有可能以機動飛行擺脫飛彈的追殺,但要擺脫2枚飛彈的交叉攻擊那是很驚險的事。可是此時少校已經逼近到70公裏左右,當對手在“垂死掙紮”時,他們將繼續抓住機會發動第二輪遠程飛彈的攻擊,當然接下來對殘餘的“敵機”的打擊力度就更大了。他們至少可以發動6輪飛彈攻擊,少校不認為還會留下蘇—33讓他們以機炮來“送行”。
可是觀摩室裏的俄軍首長們看到的完全不是羅米諾夫斯基給他們預先描繪的美妙景象。雙方對進到185公裏的時候,隻見中方的2對戰機開始分左右翼向展開成4機搜索隊形的蘇—35實施包抄,他們始終在185—190公裏的邊緣飛行。俄軍高層震驚了,難道中國的機載雷達的探測距離已經達到185公裏了嗎?可是後來地麵電子偵察係統的記錄表明,中國小隊一開始根本就沒有打開雷達!
這令俄國電子專家更加震驚,說明中國的ems的性能極為出眾。當2對殲—11h繞到蘇—35機載雷達的盲區,也即與蘇—35的軸線成65度角時,他們突然轉向加速,以2馬赫的速度高速逼近毫無知覺的對手,150秒鍾就把距離拉近到100公裏,然後減速到亞音速,立即各發射2枚增程型r—27,對蘇—35交叉攻擊。飛彈發射後戰機再次加速到2馬赫繼續追殺蘇—35.
令俄軍高層再次震驚的是殲—11h並沒有開啟機載雷達為r—27照射目標!而是採取更隱蔽的方式發出控製指令,果然沒有驚動蘇—35.那麽中方是如何得到後者的位置信息呢?原來薑中校知道俄方一定會憑藉機載雷達的優勢來搜索和跟蹤我機,所以就依靠“天眼通ii”的優異性能來跟蹤、鎖定對方。果然在240公裏外就發現了4架蘇—35,並發現他們是以輪流開機跳頻方式在搜索,而且2對戰機相距5千米,雙機的高差為2千米,搜索隊形相當漂亮。他們不能暴露“天眼通”的性能,原來預測蘇—35的機載雷達的搜索距離是190公裏,發現對方雷達並未改變成跟蹤方式,於是又冒險逼近了5公裏。中校進一步摸清了俄軍新雷達的極限搜索距離小於185公裏。他們分左右包抄俄方小隊。蘇—35的n011m2型相控陣雷達的掃描角不是隻有60度嗎,那麽薑中校他們在與俄戰機成65度乃至更大的角度時,仍不開雷達又靠什麽來跟蹤呢?
這裏要稍微談一點雷達的工作原理,相控陣雷達把發射的波束聚焦在一個方向時,電磁波還是有微小的部分會從邊上漏出去,術語稱之為“旁瓣”。比如黑暗中一支手電筒把一束光照向一個方向,但是在旁邊很遠的地方人們就可以發現這個手電筒,藉助的就是從旁邊散射的光線。雷達也是如此。“天眼通ii”可以藉助這“漏出來”的一點電磁波就能確定雷達的位置、速度、運動方向等信息。當殲—11h轉到蘇—35的後半球範圍時,又可以依靠蘇—35的後視雷達的旁瓣來測定輻射源的位置。因為此時已接近到100公裏以內了。
卻說觀摩室中的俄軍高層看到屏幕上8道紅線向4個蘭點飛奔而去,r—27以4.5馬赫的速度追逐蘇—35,相對速度約為1公裏/秒。而後者卻仍在向前“搜索”呢。俄空軍參謀長簡直想要向羅米諾夫斯基大喝一聲了。不過少校確非泛泛之輩,他也發覺問題了,對方已不可能還在前方了,於是當機立斷命令全體以“弗羅洛夫轉法輪”的動作在空中的垂直方向以極低的速度轉了360度,機載雷達果然發現“敵機”已經轉到身後的90公裏最佳攻擊位置了。4人大吃一驚,少校已無暇思考對手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又為什麽“不發射飛彈”(因為他們的雷達告警接收機並未發現對方的鎖定脈衝),立即命令反身展開飛彈攻擊。
接下來首長們進入了觀摩室,大屏幕上顯示了雙方的位置,東方的4個紅點表示我軍的殲—11h,已經到達預定空域,現在高度1萬米,不久4個蘭點也到達了預定空域。一聲令下,雙方開始了鬥智鬥勇的搏殺,他們代表了雙方的最高水平。隻見雙方同時急速降低高度到6千米,然後高速向前搜索,似乎都明白高處不勝寒的道理。現在的空戰已經不是靠目視搜索的年代了,機載雷達俯視的搜索距離要比平視或仰視時小得多。當然仰攻時飛彈的射程會受影響,戰機的機動也會受點影響。多少高度較好需要飛行指揮官自己掌握了。
卻說羅米諾夫斯基命令4架戰機的機載雷達輪流開機搜索,而且採取跳頻方式工作,但雷達截獲的信息卻可以4機通過數據鏈同時共享。俄國專家開發的這套戰術,敵機將很難通過ems(電子支援係統)來測定輻射源的位置、速度等信息。他預計在180多公裏的距離就可以發現對方,因為是雙方對進,蘇—33的rcs約為6.開始時雙方相距270公裏,都以高亞音速飛行,每秒約接近600米,150秒後應該就能發現對方了。也就是說2分半後,他們將發現目標,少校的戰術很簡單,以雙機包抄中國的小隊,他估計對方的機載雷達最最多能在140公裏發現目標,他們的雙機隻要在140公裏開外包抄,對方就不能發現自己。隻要繞到與對方的前進方向成65度角時,就可以高速向對方逼近,因為相控陣雷達的掃描角不過是60度,機械掃描的n001更是隻有30度而已。
當然蘇—33也有後視雷達,不過掃描角隻有30度,搜索距離隻有40公裏左右,避開它並不難。隻要接近到100公裏,就可以向對方交叉發射r—27增程彈了。當然也不能完全依賴遠程飛彈,少校他們將開加力以2馬赫的速度繼續從後半球逼近敵機。
如果戰術奏效,飛彈大約在82秒後接近到敵機18公裏處,可以啟動彈載雷達實施主動段攻擊。當然如果飛彈恰巧落入蘇—33的護尾雷達的搜索範圍,那麽大約在22公裏時被發現。飛行高手完全有可能以機動飛行擺脫飛彈的追殺,但要擺脫2枚飛彈的交叉攻擊那是很驚險的事。可是此時少校已經逼近到70公裏左右,當對手在“垂死掙紮”時,他們將繼續抓住機會發動第二輪遠程飛彈的攻擊,當然接下來對殘餘的“敵機”的打擊力度就更大了。他們至少可以發動6輪飛彈攻擊,少校不認為還會留下蘇—33讓他們以機炮來“送行”。
可是觀摩室裏的俄軍首長們看到的完全不是羅米諾夫斯基給他們預先描繪的美妙景象。雙方對進到185公裏的時候,隻見中方的2對戰機開始分左右翼向展開成4機搜索隊形的蘇—35實施包抄,他們始終在185—190公裏的邊緣飛行。俄軍高層震驚了,難道中國的機載雷達的探測距離已經達到185公裏了嗎?可是後來地麵電子偵察係統的記錄表明,中國小隊一開始根本就沒有打開雷達!
這令俄國電子專家更加震驚,說明中國的ems的性能極為出眾。當2對殲—11h繞到蘇—35機載雷達的盲區,也即與蘇—35的軸線成65度角時,他們突然轉向加速,以2馬赫的速度高速逼近毫無知覺的對手,150秒鍾就把距離拉近到100公裏,然後減速到亞音速,立即各發射2枚增程型r—27,對蘇—35交叉攻擊。飛彈發射後戰機再次加速到2馬赫繼續追殺蘇—35.
令俄軍高層再次震驚的是殲—11h並沒有開啟機載雷達為r—27照射目標!而是採取更隱蔽的方式發出控製指令,果然沒有驚動蘇—35.那麽中方是如何得到後者的位置信息呢?原來薑中校知道俄方一定會憑藉機載雷達的優勢來搜索和跟蹤我機,所以就依靠“天眼通ii”的優異性能來跟蹤、鎖定對方。果然在240公裏外就發現了4架蘇—35,並發現他們是以輪流開機跳頻方式在搜索,而且2對戰機相距5千米,雙機的高差為2千米,搜索隊形相當漂亮。他們不能暴露“天眼通”的性能,原來預測蘇—35的機載雷達的搜索距離是190公裏,發現對方雷達並未改變成跟蹤方式,於是又冒險逼近了5公裏。中校進一步摸清了俄軍新雷達的極限搜索距離小於185公裏。他們分左右包抄俄方小隊。蘇—35的n011m2型相控陣雷達的掃描角不是隻有60度嗎,那麽薑中校他們在與俄戰機成65度乃至更大的角度時,仍不開雷達又靠什麽來跟蹤呢?
這裏要稍微談一點雷達的工作原理,相控陣雷達把發射的波束聚焦在一個方向時,電磁波還是有微小的部分會從邊上漏出去,術語稱之為“旁瓣”。比如黑暗中一支手電筒把一束光照向一個方向,但是在旁邊很遠的地方人們就可以發現這個手電筒,藉助的就是從旁邊散射的光線。雷達也是如此。“天眼通ii”可以藉助這“漏出來”的一點電磁波就能確定雷達的位置、速度、運動方向等信息。當殲—11h轉到蘇—35的後半球範圍時,又可以依靠蘇—35的後視雷達的旁瓣來測定輻射源的位置。因為此時已接近到100公裏以內了。
卻說觀摩室中的俄軍高層看到屏幕上8道紅線向4個蘭點飛奔而去,r—27以4.5馬赫的速度追逐蘇—35,相對速度約為1公裏/秒。而後者卻仍在向前“搜索”呢。俄空軍參謀長簡直想要向羅米諾夫斯基大喝一聲了。不過少校確非泛泛之輩,他也發覺問題了,對方已不可能還在前方了,於是當機立斷命令全體以“弗羅洛夫轉法輪”的動作在空中的垂直方向以極低的速度轉了360度,機載雷達果然發現“敵機”已經轉到身後的90公裏最佳攻擊位置了。4人大吃一驚,少校已無暇思考對手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又為什麽“不發射飛彈”(因為他們的雷達告警接收機並未發現對方的鎖定脈衝),立即命令反身展開飛彈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