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總書記聽了不住點頭,武耀輝不由心中嘆惜,知道總書記主意已定,戰爭已不可避免。他真想給武國鑫他們二記耳光,這些似是而非的“理由”竟然用來作為決定自己祖國命運的依據,令他感到莫名的悲哀。越南既然不是與中國正式開戰,怎麽能說中國是陷於二線作戰的困境呢?退一萬步,中國立即停止支持寮國,越軍難道會攻擊中國嗎?至於對地形的熟悉更是奇論,難道還有人比寮國人更熟悉自己的國土嗎?越軍是進入寮國作戰,並不是在自己的國土上抗擊別國的入侵。至於對中國後勤能力的估計更是錯誤百出,寮國難道比喜馬拉雅山區更險峻?中國難道不能從柬埔寨、泰國向寮國南部運送物資嗎?
會議決定:――命令海軍部隊全部撤出寮國,184師全力接應,首先要打通驕諾山口。
――184師完成任務後與325b師共同控製從穆嘉關到湄公河這一寮國的蜂腰部位,徹底切斷萬象與下寮地區的聯繫。
――304師、特工3團和特工5團負責消滅下寮地區的寮國人民軍,並控製沙拉灣市。
――二周後在沙拉灣成立以蘇明達為首的寮國新政府。一個月後組織北伐大軍向萬象進軍。
――鄰近寮國上寮、中寮的萊州省、山蘿省、清化省、義靜省和平治省的各守備團負責邊界的守衛以及前線作戰部隊的後勤支持和兵員補充。
――473師增援327師,務必盡快封鎖老中邊界。
――346師增援437師務必控製班哈雅-桑怒一線。在展開北伐戰爭時,從東北方向攻入萬象。
越南高層決定向寮國投入7個主力師和4個特工團,展開大規模戰爭。從兵員的動員和投入來講問題不大,那麽如何支持這一大規模戰爭呢。僅僅一天的激戰就讓他們理解什麽叫現代化戰爭了,僅有拿槍的步兵是難以取勝的,必須要裝備先進的武器,要有各型直升機、適合山地作戰的步兵戰車、防空飛彈、對付直升機的雷達製導的高炮…。越南不同於朝鮮,雖然連續打了30多年的仗,可是有新解放的南方的牽製,並沒有全麵的軍事化。尤其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經濟改革,越南領導人在經濟上也下了不少功夫。經濟上得到了不少的發展,人民的生活也有所改善。可是幾乎與中國的情況差不多,導致貪汙腐敗叢生,越南對貪官汙吏的處置似乎比中國還嚴厲,可是沒有能堅持,而且缺乏人才。軍力不升反降,裝備越來越過時,無力大規模更新。
杜政明總書記認為越南要振興隻有走軍事化的道路,立即大規模的提升裝備的水平。於是組織政府部門大規模增加稅率,也要學中國大規模整頓經濟和行政部門的秩序,肅清貪官汙吏、收繳他們的財產補充國庫。在越南剎那間掀起了一場“廉政風暴”,其震撼可要比中國的強烈得多。問題是真理隻要被超越一步就成了謬誤,這種根本是為了籌措軍費這個目標發起的運動,並不能觸動真正的高層的貪官汙吏,反而打擊了勤勞致富,或者靠正當經營致富的一批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北方與南方的矛盾一下子尖銳起來,本來越南吸收的外資就不多,經此折騰更是嚇得不敢來了。
不過無論如何越軍還是得到了大筆的軍費,如同當年驅趕華人、華僑,搜刮到一筆財富一樣,不過這次大都是從南方人身上榨取的。俄國的先進裝備源源運抵各個港口,120輛bmd-3傘兵戰車、80架經改進的米-24,40架卡-60、先進的自行高炮係統,10套改進型便於移動的vhf雷達,還有一批野戰炮。以及各型飛彈火箭彈。準備全部配置給前線的主力師。陸軍當然十分高興,他們也可進入現代化的行列了。海軍損失的裝備也將全部給予補充。越軍士氣似乎高漲起來。
問題又來了,這些新一代的裝備可不像步槍換一支新的,隻要操練幾天就可以運用的。那可是換了一代的,哪裏一下子能培養出大批能熟練操作的戰士呢,那是需要相當一段時間的,前線能等得嗎?這種臨渴掘井的做法根本於事無補,而且又掉入了另一個陷阱-漸次投入戰力。當前線大批呼救報告湧入總參謀部時,他們隻能不斷地把剛培訓好的戰車、武裝直升機群等投入戰鬥,這等於給我軍提供了練兵的機會。
王剛在南方開闢的新戰場,意義十分深遠。更是我國安全戰略的重大轉折。我軍開始主動把防禦線向外擴展,這將極大地改善我軍不利的態勢,迫使美國拉長封鎖線。
第四章 南亞鬥魔 第十九節 激戰前夜
(更新時間:2003-6-4 0:56:00 本章字數:44121)
東北戰區的大反擊是第二次中印邊境戰爭爆發以來印軍組織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略反擊行動。一切有利因素似乎都屬於印軍:首先,消除了二線作戰的不利局麵,可以調集悍將和精兵於一個方麵決戰,當然代價是巨大的,印軍退回到原來的克什米爾印巴停火線。其次,雨季進入了高強度的時節,中方麵臨的後勤困難驟增。第三,戰區貼近阿薩姆平原,印軍的兵員、物資補充極為便利,兵力更是高出中方數倍。可是印軍遭到了慘敗。
盡管印度政府實施嚴格的新聞管製,極力縮小損失的數字,但在網絡時代、全球衛星電視的時代,印度民眾很快了解了實情。媒體也開始不滿軍方的指揮,發出了反戰的聲音。
會議決定:――命令海軍部隊全部撤出寮國,184師全力接應,首先要打通驕諾山口。
――184師完成任務後與325b師共同控製從穆嘉關到湄公河這一寮國的蜂腰部位,徹底切斷萬象與下寮地區的聯繫。
――304師、特工3團和特工5團負責消滅下寮地區的寮國人民軍,並控製沙拉灣市。
――二周後在沙拉灣成立以蘇明達為首的寮國新政府。一個月後組織北伐大軍向萬象進軍。
――鄰近寮國上寮、中寮的萊州省、山蘿省、清化省、義靜省和平治省的各守備團負責邊界的守衛以及前線作戰部隊的後勤支持和兵員補充。
――473師增援327師,務必盡快封鎖老中邊界。
――346師增援437師務必控製班哈雅-桑怒一線。在展開北伐戰爭時,從東北方向攻入萬象。
越南高層決定向寮國投入7個主力師和4個特工團,展開大規模戰爭。從兵員的動員和投入來講問題不大,那麽如何支持這一大規模戰爭呢。僅僅一天的激戰就讓他們理解什麽叫現代化戰爭了,僅有拿槍的步兵是難以取勝的,必須要裝備先進的武器,要有各型直升機、適合山地作戰的步兵戰車、防空飛彈、對付直升機的雷達製導的高炮…。越南不同於朝鮮,雖然連續打了30多年的仗,可是有新解放的南方的牽製,並沒有全麵的軍事化。尤其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經濟改革,越南領導人在經濟上也下了不少功夫。經濟上得到了不少的發展,人民的生活也有所改善。可是幾乎與中國的情況差不多,導致貪汙腐敗叢生,越南對貪官汙吏的處置似乎比中國還嚴厲,可是沒有能堅持,而且缺乏人才。軍力不升反降,裝備越來越過時,無力大規模更新。
杜政明總書記認為越南要振興隻有走軍事化的道路,立即大規模的提升裝備的水平。於是組織政府部門大規模增加稅率,也要學中國大規模整頓經濟和行政部門的秩序,肅清貪官汙吏、收繳他們的財產補充國庫。在越南剎那間掀起了一場“廉政風暴”,其震撼可要比中國的強烈得多。問題是真理隻要被超越一步就成了謬誤,這種根本是為了籌措軍費這個目標發起的運動,並不能觸動真正的高層的貪官汙吏,反而打擊了勤勞致富,或者靠正當經營致富的一批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北方與南方的矛盾一下子尖銳起來,本來越南吸收的外資就不多,經此折騰更是嚇得不敢來了。
不過無論如何越軍還是得到了大筆的軍費,如同當年驅趕華人、華僑,搜刮到一筆財富一樣,不過這次大都是從南方人身上榨取的。俄國的先進裝備源源運抵各個港口,120輛bmd-3傘兵戰車、80架經改進的米-24,40架卡-60、先進的自行高炮係統,10套改進型便於移動的vhf雷達,還有一批野戰炮。以及各型飛彈火箭彈。準備全部配置給前線的主力師。陸軍當然十分高興,他們也可進入現代化的行列了。海軍損失的裝備也將全部給予補充。越軍士氣似乎高漲起來。
問題又來了,這些新一代的裝備可不像步槍換一支新的,隻要操練幾天就可以運用的。那可是換了一代的,哪裏一下子能培養出大批能熟練操作的戰士呢,那是需要相當一段時間的,前線能等得嗎?這種臨渴掘井的做法根本於事無補,而且又掉入了另一個陷阱-漸次投入戰力。當前線大批呼救報告湧入總參謀部時,他們隻能不斷地把剛培訓好的戰車、武裝直升機群等投入戰鬥,這等於給我軍提供了練兵的機會。
王剛在南方開闢的新戰場,意義十分深遠。更是我國安全戰略的重大轉折。我軍開始主動把防禦線向外擴展,這將極大地改善我軍不利的態勢,迫使美國拉長封鎖線。
第四章 南亞鬥魔 第十九節 激戰前夜
(更新時間:2003-6-4 0:56:00 本章字數:44121)
東北戰區的大反擊是第二次中印邊境戰爭爆發以來印軍組織的規模最大的一次戰略反擊行動。一切有利因素似乎都屬於印軍:首先,消除了二線作戰的不利局麵,可以調集悍將和精兵於一個方麵決戰,當然代價是巨大的,印軍退回到原來的克什米爾印巴停火線。其次,雨季進入了高強度的時節,中方麵臨的後勤困難驟增。第三,戰區貼近阿薩姆平原,印軍的兵員、物資補充極為便利,兵力更是高出中方數倍。可是印軍遭到了慘敗。
盡管印度政府實施嚴格的新聞管製,極力縮小損失的數字,但在網絡時代、全球衛星電視的時代,印度民眾很快了解了實情。媒體也開始不滿軍方的指揮,發出了反戰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