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戰役”的d日定於7月17日。


    拉薩前線指揮部7月7日


    這是一個很有意義的日子,71年前侵華日軍在中國的土地上的蘆溝橋向中國軍隊發動了突然襲擊,中國軍隊則奮起反擊,開始了全民抗日,抵抗日本軍國主義的侵略。前指接到了北京最高統帥部的指令,基本在現有戰線展開積極防禦,以局部的突擊來消減印軍的攻擊力,以進一步鞏固戰區的防禦線。


    自從印巴再次停火以來,印軍開始調集軍力,並不斷襲擾我後勤補給線。我軍採取了針鋒相對的防禦措施,在空中加強了預警機的探測力量,尤其是高性能的熱成象儀對印軍攻擊機的探測相當有效。更絕的是殲偵-17不久投入了偵察巡邏,它加強了機頭的脈衝都卜勒雷達的能力,機身下部安裝了一台側視雷達和一部高性能的半導體強製冷熱成象儀,專門在預警機雷達探測的死角進行高空巡邏。它的巡航時間長、運行成本低,效果也很好,多次發現鑽山溝的印軍戰機和直升機,召來在空中戰鬥執勤的殲擊機群予以打擊。到8月份印軍的戰機就極少能突入我防區了。在防區內加強了防衛組織和巡防力量,不但在市鎮和大的農牧場加強了聯防組織,即使在隻有1-2戶人家的農牧業小組也修建了防禦設施,房舍周圍布鐵絲網,埋設新型的智能地雷-它不但能殺傷敵人,還會報警。房間內有聯網的無線報警係統,還有地道和秘密地窖可供藏身殺敵。隨著新區的大規模移民開發計劃的實施,印軍的偷襲計劃越來越不成功。


    在防禦線上則以反突擊對付印軍的突擊,同時加強了防禦工事的修建,尤其是在一些關鍵地段的高地上修築了高質量的坑道體係。這時在一條看不見的戰線中央突擊師、第2海軍陸戰師和各集團軍的電子戰團各出奇謀與印軍鬥開了。


    我軍在戰鬥中繳獲了大量的印軍的軍用電腦,通過對俘虜的印軍技術人員的審訊和自己的研究,電子戰團掌握了印軍軍用電腦網路係統的不少秘密。印軍的軍用網絡是獨立的,與民用的網際網路僅有幾個受到控製的連接通道。已經在大部分連隊配置了電腦和網絡埠。當然即使在軍用網絡上傳輸文件他們也常常採用加密的方式,可是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印軍的報告和上級下達的文件居然仍然採用嚴格的格式,這是文牘主義根深蒂固的表現,對這些遵循嚴格格式的加密文件的破譯就容易得多了。於是經常組織特種兵和那些電子戰專家深入敵後,奇襲那些相對孤立的連隊隊部和小型野戰機場,奪取聯網的電腦後,採用各種方式破解主伺服器的口令,以下載印軍的大量內部文件。很多次奇襲根本不破壞印軍的設備,甚至盡量不造成傷亡,讓那些遇襲擊的印軍單位自己向上級隱瞞遭襲擊的事實。由此來核對偵察衛星和高空偵察機的情報,前指就能準確地掌握印軍的部署和作戰意圖。這些戰術行動得來的情報甚至多次幫助我軍的戰略偵察部門破獲了印軍的密碼,以得到更多的軍事秘密。


    前指找到了一個很好的戰機,決定以海軍特種部隊――第2海軍陸戰師為主,中央突擊師給予支持以實施一項遠程突擊行動。


    隆萊基地7月9日


    印軍6月初在這裏“丟失”了60架“海鷂”,成了印軍的傷心之地。可是考拉爾德司令官還是看中這個基地作為從印巴前線調來的精銳第3、第4突擊旅轉用“虎”式武裝直升機的訓練基地,因為這裏不但遠離前線,而且有大片荒丘野地可作為射擊靶場和戰術演練基地。當然,基地的防衛得到了加強,東、西二個幾乎相連的機場以鐵絲網圍了起來作為內層防禦圈,裏麵主要是印軍的“虎”式直升機的飛行和維護的培訓人員,除了第3


    、第4快速旅的陸航兵團外,還有第4軍的第11、第12裝甲步兵師的各1個陸航大隊共同培訓,他們將各得到


    20架“虎”式直升機。法國的2名高級教官和30名維護支持人員單獨住一個院子,由第3旅的一個班警衛。原來的空軍基地隻留下12架米格-21-93(經俄國改進的米格-21),飛行員和地勤人員也住在裏麵的一個單獨的院子。第3旅帶來的4架卡-60負責低空警戒,飛行員和維護人員也單獨住一幢小樓。


    內圈的外麵由第3旅的3個營組織巡邏和防衛,他們駐紮在西部原來警衛團的一個營區,有12輛裝有防空飛彈的輪式裝甲車,用於沿鐵絲網外的一條巡邏道巡邏。外麵是一圈由37個雷達警戒站組成的嚴密的低空探測網。最絕的是在最外麵還有一圈由當地的守備部隊組成的觀察哨網絡,有6個連隊管轄140多個觀察哨,每個連管20多個,連部裝有電話和與基地守衛部隊聯網的電腦。每個哨位有2-3個人,配置瞭望遠鏡、微光夜視儀和印軍自己研製的聽音器——有一個可轉動的喇叭狀的集音器,拖出一副耳機可以聽到遠處微弱的聲音,還附帶有一個模擬發聲器,一捏會發出呼呼的響聲,據說就是中國人的電動直升機和電動小飛機的聲音。崗哨都有電話與連部相通,緊急時也可以用信號彈報警。這大概也可算是“人海戰術”


    了。據說是根據陸軍參謀部的研究人員報告配置的,說是以人的視覺和聽覺可以彌補雷達的不足,有效地防範中國人的電動直升機和隱形小戰機的偷襲。看來殲-17的奇襲效果給印軍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醒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衛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衛華並收藏醒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