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      世界


    生存    潛能→ 實現→ 現實性


    (生命)  ↓


    生成→既成


    意識方向廣延


    有機的機械的


    象徵,肖像     數字,概念


    ↓   ↓


    歷史自然


    世界意象  節奏,形式    張力,定律


    觀相的係統的


    事實真理


    因此,在尋求對統一的原則獲得一個明晰的觀念——我們對這兩個世界的認識全都要依據這個統一的原則——的時候,我們發現,受數學操控的認知活動總是與一個連續的當下在場有關(而且,認知活動越是純粹,那關係就越是直接)。物理學家所處理的自然的圖象,在那一給定時刻就展示在他的感官前。自然研究中一個不言自明、但依然堅定不移的前提性假設就是,“自然”對於每個意識和所有時代來說都是相同的。一個實驗總具有一勞永逸的決定性意義;時間存在著,根本不容否定,但卻從研究領域剔除掉了。真正的歷史有賴於同樣確定的相反的觀念;它假定為它的源頭的東西,是一種幾乎無法描述的感覺官能,在其中,由於感官印象的不斷變化,歷史也在不斷變化,因此它不可能掌握那所謂的時間的中心(我們在後麵會考慮物理學家所說的“時間”的意思)。歷史的圖象——當然是人類的歷史,是有機體的世界的歷史,亦是地球和星係的歷史——是一種記憶圖象(memory-picture)。“記憶”,在這種聯繫中,被視作是一高級狀態(當然不適合每種意識,例如僅僅處於低級程度的許多意識就不具備記憶的功能),一種完全確定的想像力,能使經驗穿越sub specie aeternitatis(自然情況下)每一特殊時刻,成為由所有過去和所有未來所構成的某個整體中的一個點,因此,記憶乃是所有回望、所有自我認識、所有自白的必要基礎。在這個意義上說,古典人是沒有記憶的,因而也無所謂歷史,不論是對於他自身還是對於他周圍的一切。歌德說:“沒有人能論斷歷史,而隻能以其自我體驗歷史。”在古典的世界意識中,所有的“過去”都被吸附在當下的“現在”中。把紐倫堡大教堂的雕刻家、丟勒(dürer)、倫勃朗的全部歷史意識拿來和希臘化時期的雕刻,例如著名的索福克勒斯雕像中的歷史意識作一比較,就可以看到這一點。前者訴說的是一種心靈的全部歷史,而後者則把自己嚴格地局限於表現某個存在於當下時刻的特徵,而對於這一存在何以是一個生命過程則不置一辭——盡管實際上,我們完全可以談論“生命歷程”與一個純粹的、永遠是完成的而從不是生成的古典人的聯繫。


    ------------


    第三章 世界歷史的問題(2)


    ------------


    六


    由此,我們可以發現歷史的形式世界的終極要素。


    無數的形態出現,爾後又消失;累積,爾後又消融,有如數以千計令人眼花繚亂的、完全出於意識的可能性在那裏匯聚——這就是世界歷史第一次展示在我們的內在之眼麵前時的圖象。但是,在這表麵上無政府的狀態裏,隻有那敏銳的眼睛能探測到支撐所有人類生成的那些純粹的形式,能深入到這些形式的雲層中,使它們不情願地顯示出來。


    但是,對於世界生成的整個圖象,對於浮士德之眼所看到的一層壓著一層的那厚厚的積雲——天空、地殼、生命、人等等的生成——我們在此隻能處理其中很小的一個形態學單位,我們習慣稱之為“世界歷史”,亦即歌德臨了所輕蔑的那一歷史,或6000年來高級人類的歷史,但他沒能深入深層的問題,那就是歷史中的所有這些東西的內在同源性。那賦予這一飛逝的形式世界以意義和基質的東西,那迄今為止還被掩埋在一堆有形的“事實”與“日期”之下而幾乎從未被深究過的東西,其實就是諸偉大文化的現象。隻有當這些原初形式的觀相學意義被認識、被感受到和被探究之後,我們才有可能說,人類歷史的本質和內在形式作為自然的本質的對立麵而獲得了理解——或者更確切地說,我們理解了它們。隻有在這種內視(inlook)和外視(outlook)之後,一種嚴肅的歷史哲學才變得有可能。隻有這樣,我們才有可能依據其象徵的內涵看清歷史圖象中的每一事實——每一觀念、每一藝術、每一戰爭、每一人格、每一時代——才有可能不把歷史看作沒有內在秩序或內在必然性的過去事件的單純總和,而是把它看作一個有著嚴格的結構和重大關聯的有機體,這個有機體,當它為觀察者偶然的當下所接觸時,不會突然消融於無形的、模糊的未來中。


    文化是一種有機體,世界歷史則是有機體的集體傳記。從形態學上說,中國文化或古典文化的悠遠歷史乃是個體的人的小歷史的確切等價物,亦是動物、樹木、花朵的小歷史的確切等價物。對於浮士德式的內心視象來說,這並不是一個假設,而是一種體驗;如果我們想要學會認識那不斷地在所有地方重複自身的內在形式,那麽,植物和動物的比較形態學很久以前就已經給了我們方法。在一個接著的一個發生、成長,繼而相互接觸、相互影響和相互壓製的諸種文化的命運中,濃縮了人類歷史的整體內涵。如果我們使它們的形態釋放出來——這些形態直到現在為止還全被深掩在“人類進步的歷史”這一老掉牙的說辭之下——讓它們在精神上作為我們的過去與我們並列,那我們就可以在所有特殊的或非本質的東西當中,區分出原始的文化形式,區分出作為理想支撐著所有的各別文化的那種文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方的沒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德]奧斯瓦爾德·斯賓格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德]奧斯瓦爾德·斯賓格勒並收藏西方的沒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