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向暗中掃了崔福一眼,見他還是一臉笑意,神情如常地伺立在一旁,看似不動聲色,不過他卻敏銳地捕捉到崔福眼中閃過一絲笑意,是那種源自真心的笑意,而不是他長久以來練就的固定的招牌式微笑。崔向暗暗高興,剛才他以倒茶試探崔福,崔福神色如常,眼中不見一絲慍怒,又見他對二叔乍乍呼呼的性子絲毫不以為忤,心中就有了主意。崔福其人,盡管多年身為管家養成喜怒不形於色的本領,但人的眼睛往往會無意出賣自身真實的感情,崔福不以崔卓的彬彬有禮而高看一眼,反而更喜歡崔越的灑脫性格,說明他也是可以交往之人。
以後來往崔府,出入崔氏學堂,少不了與崔福打交道,許多事情也都由崔福經手。崔刺史為人如何現在不得而知,至少先摸清他身邊之人的稟性,也好做到心中有數,不至於雙眼全黑。崔向可不認為隻憑父親一身傲氣滿身傲骨就可在崔府如魚得水,就算深受崔刺史賞識,畢竟也是屈身人下,而管家雖為下人,卻身居要位,起承上啟下作用,不能成事,但要是敗事起來卻綽綽有餘。
好歹崔向後世也是大學講師,在周圍都是“專假叫獸”的氛圍中,他不想同流合汙,就算獨善其身也需要心明眼亮,最少要有八分眼力勁再加九分察顏觀色的本領。
崔卓一臉不快,不滿地說道:“二弟,在崔管家麵前,怎好說些家長裏短之事?崔管家勿怪,我這二弟生性如此,向來隨意慣了,言語之間若有唐突之處,還請見諒。”
崔福連連擺手:“崔郎君言重了,二先生來崔府雖然時間不長,不過卻是深受我等下人敬重,親如一家,不說二話。”
見微知著,崔福身為崔府得力的管家,能得主人信任,可見崔刺史也不是迂腐刻板之人。
崔卓以已度人,認為崔福隻是客套之話,覺得先是崔向失禮在先,再有崔越狂放在後,唯恐給崔府留下疏於管教的印象,臉色一沉,竟是拿起兄長和父親之尊,語氣不善地教訓起崔越和崔向來。
“你二人太過放肆失禮,還不趕快退到一旁……”
崔向低頭不語,崔越也是一臉肅然,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二人卻暗中對視一眼,會心一笑。崔福目光閃動,臉上不變,眼中卻閃過一絲戲謔之色,雖然一閃而過,卻未能逃過崔向的眼睛。
正當此時,忽聽門外傳來爽朗的笑聲:“貴客遠道而來,某未能遠迎,還姍姍來遲,未知卓之是否也怪罪某怠慢之過?”
崔福向前一步,一把打開門簾,說道:“阿郎,來偏房見客,不合禮儀!”
第十三章 刺史
(第二更到,繼續求票、票、票!現在排到了20名內,兄弟們為我加把勁,多砸幾張票,12名已經不遠了。)
袁州崔賀堯身著緋色官服,一步邁入偏房。官服在身,顯然是辦完府衙差事之後,並未先回內院,而是直接前來見客。
崔賀堯年約四旬,生得俊朗不凡,白麵,短須,儀表堂堂,望之如清風君子。崔越早已見怪不怪了,崔卓和崔向卻是首次見到,二人急忙起身,一起叉手胸前,深揖一禮:“見過崔使君!”
稱刺史為使君為尊稱。
唐人喜好率性而為,最明顯的是在交往之上,禮節非常隨意和平等,並沒有後世尤其是滿清那種奴顏婢膝的跪拜的大禮,隻是叉手作揖即可,稱呼官員也隻是稱呼官名,也沒有“大人”稱呼,“大人”隻可用對父親的尊稱之上,其他地方全不可用。
崔刺史向前一步,雙手扶起崔卓和崔向二人,打量二人幾眼,點頭贊道:“好,卓之生得溫潤如玉,崔向生得資質秀偉、豐姿俊雅,皆是卓爾不凡之人,不愧為我崔門中人,哈哈,妙哉。”
崔吳氏緊跟崔卓身後,也與崔刺史見了一禮。崔刺史微一點頭,算作還禮,又轉身向崔福說了幾句,才又說道:“某急急前來先來偏房見卓之一麵,並非有意怠慢,卓之勿怪。”
崔卓並不習慣崔刺史過於親近的舉動,奈何對方身份高高在上,不好直說,隻是被崔刺史拉住胳膊不放,實在渾身難受,就腳下輕輕退後一步,掙脫崔刺史之手,說道:“不敢,不敢。崔使君身為朝廷命官,自然要以公事為重,我隻是受聘於使君私學,乃是私事,不當使君如此抬愛。”
崔刺史愛才心切,又與崔越交好,認為崔卓也是爽快灑脫之人,不想他卻是拘泥性子,不由一愣,臉上微露疑惑之色。
崔越見狀,正要向前一步,開口打破尷尬局麵,不想崔向一伸手卻將他攔下,笑道:“二叔且慢,我與崔使君近在咫尺,還是先讓我和使君多說幾句,此為‘近水樓台先得月’!”
崔刺史先是一怔,臉露思索之意,自言自語說道:“近水樓台……先得月,好詩,崔向,你將某比為明月,某可愧不敢當。不過此詩妙就妙在運用之妙,恰如此時,難得,十分難得。”
說完,又上下打量崔向幾眼,一臉讚許之色:“不錯,崔家兒郎,全是文采斐然之輩。此詩,是否還有下句?”
好罷,既然崔刺史問也沒問,就將此詩當成他的妙手偶得之句,本來就有意據為己有的崔向,此時也正好有了一個光明正大的理由來安慰自己,反正隻是他信口說出,並沒有非說是他所作,而是崔刺史想當然地按在他的頭上,也怪不得他再次竊詩,當一次文賊。
以後來往崔府,出入崔氏學堂,少不了與崔福打交道,許多事情也都由崔福經手。崔刺史為人如何現在不得而知,至少先摸清他身邊之人的稟性,也好做到心中有數,不至於雙眼全黑。崔向可不認為隻憑父親一身傲氣滿身傲骨就可在崔府如魚得水,就算深受崔刺史賞識,畢竟也是屈身人下,而管家雖為下人,卻身居要位,起承上啟下作用,不能成事,但要是敗事起來卻綽綽有餘。
好歹崔向後世也是大學講師,在周圍都是“專假叫獸”的氛圍中,他不想同流合汙,就算獨善其身也需要心明眼亮,最少要有八分眼力勁再加九分察顏觀色的本領。
崔卓一臉不快,不滿地說道:“二弟,在崔管家麵前,怎好說些家長裏短之事?崔管家勿怪,我這二弟生性如此,向來隨意慣了,言語之間若有唐突之處,還請見諒。”
崔福連連擺手:“崔郎君言重了,二先生來崔府雖然時間不長,不過卻是深受我等下人敬重,親如一家,不說二話。”
見微知著,崔福身為崔府得力的管家,能得主人信任,可見崔刺史也不是迂腐刻板之人。
崔卓以已度人,認為崔福隻是客套之話,覺得先是崔向失禮在先,再有崔越狂放在後,唯恐給崔府留下疏於管教的印象,臉色一沉,竟是拿起兄長和父親之尊,語氣不善地教訓起崔越和崔向來。
“你二人太過放肆失禮,還不趕快退到一旁……”
崔向低頭不語,崔越也是一臉肅然,一副洗耳恭聽的模樣,二人卻暗中對視一眼,會心一笑。崔福目光閃動,臉上不變,眼中卻閃過一絲戲謔之色,雖然一閃而過,卻未能逃過崔向的眼睛。
正當此時,忽聽門外傳來爽朗的笑聲:“貴客遠道而來,某未能遠迎,還姍姍來遲,未知卓之是否也怪罪某怠慢之過?”
崔福向前一步,一把打開門簾,說道:“阿郎,來偏房見客,不合禮儀!”
第十三章 刺史
(第二更到,繼續求票、票、票!現在排到了20名內,兄弟們為我加把勁,多砸幾張票,12名已經不遠了。)
袁州崔賀堯身著緋色官服,一步邁入偏房。官服在身,顯然是辦完府衙差事之後,並未先回內院,而是直接前來見客。
崔賀堯年約四旬,生得俊朗不凡,白麵,短須,儀表堂堂,望之如清風君子。崔越早已見怪不怪了,崔卓和崔向卻是首次見到,二人急忙起身,一起叉手胸前,深揖一禮:“見過崔使君!”
稱刺史為使君為尊稱。
唐人喜好率性而為,最明顯的是在交往之上,禮節非常隨意和平等,並沒有後世尤其是滿清那種奴顏婢膝的跪拜的大禮,隻是叉手作揖即可,稱呼官員也隻是稱呼官名,也沒有“大人”稱呼,“大人”隻可用對父親的尊稱之上,其他地方全不可用。
崔刺史向前一步,雙手扶起崔卓和崔向二人,打量二人幾眼,點頭贊道:“好,卓之生得溫潤如玉,崔向生得資質秀偉、豐姿俊雅,皆是卓爾不凡之人,不愧為我崔門中人,哈哈,妙哉。”
崔吳氏緊跟崔卓身後,也與崔刺史見了一禮。崔刺史微一點頭,算作還禮,又轉身向崔福說了幾句,才又說道:“某急急前來先來偏房見卓之一麵,並非有意怠慢,卓之勿怪。”
崔卓並不習慣崔刺史過於親近的舉動,奈何對方身份高高在上,不好直說,隻是被崔刺史拉住胳膊不放,實在渾身難受,就腳下輕輕退後一步,掙脫崔刺史之手,說道:“不敢,不敢。崔使君身為朝廷命官,自然要以公事為重,我隻是受聘於使君私學,乃是私事,不當使君如此抬愛。”
崔刺史愛才心切,又與崔越交好,認為崔卓也是爽快灑脫之人,不想他卻是拘泥性子,不由一愣,臉上微露疑惑之色。
崔越見狀,正要向前一步,開口打破尷尬局麵,不想崔向一伸手卻將他攔下,笑道:“二叔且慢,我與崔使君近在咫尺,還是先讓我和使君多說幾句,此為‘近水樓台先得月’!”
崔刺史先是一怔,臉露思索之意,自言自語說道:“近水樓台……先得月,好詩,崔向,你將某比為明月,某可愧不敢當。不過此詩妙就妙在運用之妙,恰如此時,難得,十分難得。”
說完,又上下打量崔向幾眼,一臉讚許之色:“不錯,崔家兒郎,全是文采斐然之輩。此詩,是否還有下句?”
好罷,既然崔刺史問也沒問,就將此詩當成他的妙手偶得之句,本來就有意據為己有的崔向,此時也正好有了一個光明正大的理由來安慰自己,反正隻是他信口說出,並沒有非說是他所作,而是崔刺史想當然地按在他的頭上,也怪不得他再次竊詩,當一次文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