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這一說,老揣忙從懷中掏出他的布兜:“胡先生,你看這枚古幣行不行?”
我倒是忘了還有這一茬兒,喜道:“再好不過了。這枚古幣出自鎮庫,現在物歸原主,我們用它當買路錢,也算跟先人們套個近乎,比糧票靠譜兒。”
“行了,隻要它不挖我們的眼球,別說鎮庫幣,金條我也照埋。”胖子把那隻完好的陶器原封不動地埋了回去。我們沿用老揣刨的坑洞挖了一條通完內城的盜洞。我安排他們三人先進了洞,自己則墊在隊伍後邊,安置那隻放入鎮庫的人麵陶。
我在盜洞的入口處做了一個填土的小窩,抱著人麵陶跳入盜洞,然後將它擱在臨時堆砌的凸台上。胖子不放心我單獨埋罈子,留在身後照應。我緩緩地移動身體,整個人進入盜洞,接著拉動頂在填土窩上的活扣,頭頂上的土立刻傾瀉而下,人麵壇與盜洞入口瞬間被掩埋。我雙手合十,念叨說:“晚輩擅擾先輩安息之地,為的是救人救命,跟那些個豺狼賊子有著本質上的區別,求各位大人有大量,別跟咱們幾個計較。出去之後另造香火。”
胖子推了我一把,讓我趕緊走。我跟著他滑入盜洞深處,又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不知道是不是錯覺,仿佛看到漆黑的洞口有一張殘缺不全的人臉正對著我們發笑。
自盜洞出頭,環視內城,這裏的景象與外圍截然不同。城市內部的建築雖然多數崩塌瓦解,蓋上了歲月的風塵,但整體結構布局皆瞭然於眾人眼前。風沙區的房屋以矮小通暢見稱,這裏的房屋前後通亮,沒有繁複的功能劃分,起臥一體。門臉和窗口的設計嚴格按照日照比例,門前埋有暗渠,屋後藏有溝井。眼前所見的一切都在無聲地為我們訴說著歷史的風貌,智慧堅韌的鎮庫人民早在千百年前就開始了與惡劣自然的博弈,即便在這片幾近荒廢的內城中,我們還是能感受到往日的繁榮與活力。
我依靠在早就幹枯壞死的巨型胡楊木下查看地圖,第一處可疑點就在距離這片民居不遠的正南方,深居鎮庫城內腹。以我們目前掌握的比例尺計算,步行差不多得花上四十分鍾的時間才能抵達。經歷了外圍那一係列駭人聽聞的險遇之後,我們早已疲倦不堪。特別是身患奇症的老揣,他的臉色越來越差,眼下皮膚的紋理間透出一股反常的暗黃色,動作也比先前遲緩許多。我安排眾人在胡楊木下休息,將shirley楊單獨拉到一旁向她諮詢這種凝血症的情況。
我倆繞過胡楊木,故意避開了老揣。她坐在胡楊木下,細聲描述起她祖父與父親的病症特徵。
“老揣現在的情況,撐不了多久了。他的血液在凝固,紅細胞已經造不出新血。這些帶著病毒的廢血會一遍一遍地在他身體裏循環,逐漸腐蝕健康的內髒器官。到了末期,他整個人就會變得僵硬無法動彈,無法與外界交流,與死人無異。可怕的是,他本身還會留有意識,繼續在黑暗的寂靜中獨自掙紮,直到心髒完全停止跳動。從這個階段到最後的死亡,才是最折磨人的地方。祖父為此感到恐懼,甚至沒有熬到最後,自己拔掉了針管。”
shirley楊回憶完那段童年往事,像沒事人一樣站起身拍去身上的沙塵。“休息過了,上路吧。老揣的時間不多了。”
我和胖子攙扶著老揣,一行人繼續前進。這一次我明顯感覺到他的身體機能正在迅速衰退,整個人幾乎沒有力氣走路,大部分時間都是靠著我和胖子的拖動在無意識地抬腳。胖子頗為擔憂地看了我一眼。麵對這樣的情況我深感無力,老揣隨身攜帶的藥夾早就空了,我們的背包裏隻有消毒物品和一些固態葡萄糖,根本無法緩解他的病痛。老揣雖然尚存意識,但手腳關節已經開始發硬,走路搖擺不定,如果不是我和胖子一直在邊上扶著,恐怕早就無法自由行動了。
出了胡楊林民居,我們來到一片開闊的溝壑地帶。胖子滿頭大汗,問我還有多遠。我眺望前方,祭廟的塔尖依舊小得像天邊的星星。shirley楊說:“比預計得要慢很多,照這個速度,沒有一個鍾頭到不了祭廟。”此時老揣幾乎已經喪失了與我們對話的能力,他眼裏含著淚花,艱難地彎曲手指,嗓子裏支支吾吾地喊著我們的名字,示意我們將他留下。古城內有太多未知的領域,依他現在的身體狀況,如果遇險根本沒有任何反抗的餘地,留下來無疑是送死。我撿來幾節枯死的胡楊木,拆開了防雨帳篷,迅速地裹了一個移動擔架。老揣明白了我們的意圖,掙紮著不願上擔架。胖子拖著他朝擔架上一丟:“別嘰嘰歪歪的,跟個娘們兒似的。哥兒幾個有的是力氣,你他媽的要是敢在半路上咽氣,老子就讓你爛在這個鬼地方。”
“走!”我掛上擔架,對shirley楊說,“你隻管帶路,能跑多快跑多快,我們跟得上。”shirley楊撿起我和胖子遺落在地上的背包,大步邁向祭廟所在的方向。我們抬著擔架,卯足了腳力,追在後邊一路小跑。我低著頭,沿著溝壑邊緣小心翼翼地前進,沒跑幾步就意識到這片溝壑縱橫的地形並非天然形成,而是後人刻意挖鑿的。深溝邊緣留有清晰筆直的挖鑿痕跡,橫縱每條壕溝之間大概有三四平方米的空間,填有類似蒙古包形狀的圓形土包,土包比地平麵高出許多,目測有半米左右。它們有規律地被安置在溝壑地中,如同一座座無主的墳頭,靜靜地在地下沉睡了千百年。我無法推測這些土包在當時有何作用,到底是宗教祭祀儀式抑或日常生活中留下的某種痕跡。我艱難地扭頭,看了看身後的胖子。他正專心致誌地抬著擔架,似乎尚未注意到我們身邊的土包。我暗自鬆了一口,這要是換了平時,他肯定早就舉著鐵鍬深入敵軍找明器去了。擔架上的老揣瞪大雙眼,不知道是不是血液塞堵的原因,身體已經開始蜷縮發硬,如果不是胸口微弱的起伏,根本分不清他是死是活。我甩了甩頭上的汗,叮囑自己不能分心,與其花力氣去猜測溝壑地中的秘密,不如加把勁兒。老揣一家的性命此刻全部寄托在我們幾個人肩上,由不得半點鬆懈。
我倒是忘了還有這一茬兒,喜道:“再好不過了。這枚古幣出自鎮庫,現在物歸原主,我們用它當買路錢,也算跟先人們套個近乎,比糧票靠譜兒。”
“行了,隻要它不挖我們的眼球,別說鎮庫幣,金條我也照埋。”胖子把那隻完好的陶器原封不動地埋了回去。我們沿用老揣刨的坑洞挖了一條通完內城的盜洞。我安排他們三人先進了洞,自己則墊在隊伍後邊,安置那隻放入鎮庫的人麵陶。
我在盜洞的入口處做了一個填土的小窩,抱著人麵陶跳入盜洞,然後將它擱在臨時堆砌的凸台上。胖子不放心我單獨埋罈子,留在身後照應。我緩緩地移動身體,整個人進入盜洞,接著拉動頂在填土窩上的活扣,頭頂上的土立刻傾瀉而下,人麵壇與盜洞入口瞬間被掩埋。我雙手合十,念叨說:“晚輩擅擾先輩安息之地,為的是救人救命,跟那些個豺狼賊子有著本質上的區別,求各位大人有大量,別跟咱們幾個計較。出去之後另造香火。”
胖子推了我一把,讓我趕緊走。我跟著他滑入盜洞深處,又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不知道是不是錯覺,仿佛看到漆黑的洞口有一張殘缺不全的人臉正對著我們發笑。
自盜洞出頭,環視內城,這裏的景象與外圍截然不同。城市內部的建築雖然多數崩塌瓦解,蓋上了歲月的風塵,但整體結構布局皆瞭然於眾人眼前。風沙區的房屋以矮小通暢見稱,這裏的房屋前後通亮,沒有繁複的功能劃分,起臥一體。門臉和窗口的設計嚴格按照日照比例,門前埋有暗渠,屋後藏有溝井。眼前所見的一切都在無聲地為我們訴說著歷史的風貌,智慧堅韌的鎮庫人民早在千百年前就開始了與惡劣自然的博弈,即便在這片幾近荒廢的內城中,我們還是能感受到往日的繁榮與活力。
我依靠在早就幹枯壞死的巨型胡楊木下查看地圖,第一處可疑點就在距離這片民居不遠的正南方,深居鎮庫城內腹。以我們目前掌握的比例尺計算,步行差不多得花上四十分鍾的時間才能抵達。經歷了外圍那一係列駭人聽聞的險遇之後,我們早已疲倦不堪。特別是身患奇症的老揣,他的臉色越來越差,眼下皮膚的紋理間透出一股反常的暗黃色,動作也比先前遲緩許多。我安排眾人在胡楊木下休息,將shirley楊單獨拉到一旁向她諮詢這種凝血症的情況。
我倆繞過胡楊木,故意避開了老揣。她坐在胡楊木下,細聲描述起她祖父與父親的病症特徵。
“老揣現在的情況,撐不了多久了。他的血液在凝固,紅細胞已經造不出新血。這些帶著病毒的廢血會一遍一遍地在他身體裏循環,逐漸腐蝕健康的內髒器官。到了末期,他整個人就會變得僵硬無法動彈,無法與外界交流,與死人無異。可怕的是,他本身還會留有意識,繼續在黑暗的寂靜中獨自掙紮,直到心髒完全停止跳動。從這個階段到最後的死亡,才是最折磨人的地方。祖父為此感到恐懼,甚至沒有熬到最後,自己拔掉了針管。”
shirley楊回憶完那段童年往事,像沒事人一樣站起身拍去身上的沙塵。“休息過了,上路吧。老揣的時間不多了。”
我和胖子攙扶著老揣,一行人繼續前進。這一次我明顯感覺到他的身體機能正在迅速衰退,整個人幾乎沒有力氣走路,大部分時間都是靠著我和胖子的拖動在無意識地抬腳。胖子頗為擔憂地看了我一眼。麵對這樣的情況我深感無力,老揣隨身攜帶的藥夾早就空了,我們的背包裏隻有消毒物品和一些固態葡萄糖,根本無法緩解他的病痛。老揣雖然尚存意識,但手腳關節已經開始發硬,走路搖擺不定,如果不是我和胖子一直在邊上扶著,恐怕早就無法自由行動了。
出了胡楊林民居,我們來到一片開闊的溝壑地帶。胖子滿頭大汗,問我還有多遠。我眺望前方,祭廟的塔尖依舊小得像天邊的星星。shirley楊說:“比預計得要慢很多,照這個速度,沒有一個鍾頭到不了祭廟。”此時老揣幾乎已經喪失了與我們對話的能力,他眼裏含著淚花,艱難地彎曲手指,嗓子裏支支吾吾地喊著我們的名字,示意我們將他留下。古城內有太多未知的領域,依他現在的身體狀況,如果遇險根本沒有任何反抗的餘地,留下來無疑是送死。我撿來幾節枯死的胡楊木,拆開了防雨帳篷,迅速地裹了一個移動擔架。老揣明白了我們的意圖,掙紮著不願上擔架。胖子拖著他朝擔架上一丟:“別嘰嘰歪歪的,跟個娘們兒似的。哥兒幾個有的是力氣,你他媽的要是敢在半路上咽氣,老子就讓你爛在這個鬼地方。”
“走!”我掛上擔架,對shirley楊說,“你隻管帶路,能跑多快跑多快,我們跟得上。”shirley楊撿起我和胖子遺落在地上的背包,大步邁向祭廟所在的方向。我們抬著擔架,卯足了腳力,追在後邊一路小跑。我低著頭,沿著溝壑邊緣小心翼翼地前進,沒跑幾步就意識到這片溝壑縱橫的地形並非天然形成,而是後人刻意挖鑿的。深溝邊緣留有清晰筆直的挖鑿痕跡,橫縱每條壕溝之間大概有三四平方米的空間,填有類似蒙古包形狀的圓形土包,土包比地平麵高出許多,目測有半米左右。它們有規律地被安置在溝壑地中,如同一座座無主的墳頭,靜靜地在地下沉睡了千百年。我無法推測這些土包在當時有何作用,到底是宗教祭祀儀式抑或日常生活中留下的某種痕跡。我艱難地扭頭,看了看身後的胖子。他正專心致誌地抬著擔架,似乎尚未注意到我們身邊的土包。我暗自鬆了一口,這要是換了平時,他肯定早就舉著鐵鍬深入敵軍找明器去了。擔架上的老揣瞪大雙眼,不知道是不是血液塞堵的原因,身體已經開始蜷縮發硬,如果不是胸口微弱的起伏,根本分不清他是死是活。我甩了甩頭上的汗,叮囑自己不能分心,與其花力氣去猜測溝壑地中的秘密,不如加把勁兒。老揣一家的性命此刻全部寄托在我們幾個人肩上,由不得半點鬆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