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衍和尚微笑不語,依然在那裏打坐。朱棣一把把他拉起來:“本王跟你說話呢,你倒是聽見沒有啊?”
道衍和尚仍舊笑著說道:“隻不過是死了一個急先鋒而已,殿下不必介懷。”
朱棣道:“不必介懷?你可知道,我們在京城之中最大的眼線,就是順王!”
道衍和尚道:“殿下可是知道佛道兩家對百姓的態度有何不同嗎?”
朱棣本想發火,我都快急死了,你還有雅興討論佛道的態度問題?可是轉念一想,知道道衍和尚不會無的放矢,平靜了一下情緒,說道:“還請大師告知。”
道衍和尚很是滿意朱棣的態度,說道:“我佛慈悲為懷,普度眾生,卻是不管眾生願不願意,故此常常強行點化,也有因此而釀成禍端的。道家則不然,講究超然物外,修身養性,常常潤物細無聲,百姓雖然不會將它放在心上,卻是無時無刻不受到它的影響。”
朱棣說道:“那又如何?”
道衍和尚笑道:“那麽請問殿下,是佛家好,還是道家好?”
朱棣心想你這個和尚可是道家出身的,當真是天下奇聞,我說哪邊好都是不合你的心意。當下說道:“各擅勝場。”
道衍和尚念了一聲佛號,答曰:“看來殿下已經明白了。”
朱棣一愣,旋即說道:“你是說……陳友諒之死,我們還有好處嗎?”
道衍和尚道:“陳友諒謀反,弒君未果,可曾與殿下商量?祭壇兵變之事,可曾有殿下參與其中?”
朱棣恍然,笑道:“對呀!這樣父皇就不會懷疑到我的頭上了。”
道衍和尚接著說道:“現如今我們的最大敵人就是陳凝之,他這次從朝鮮得勝歸來,一定又在皇上麵前搏了個滿堂彩,要是聖上有心隱退,而直接禪位給朱允炆,那就大大地不妙了!而且,我們的盟友蒙古人對咱們不理不睬,雖說還沒有鬧到和朱允炆他們態度曖昧的地步,可是卻不得不防。想一想,本來是一大臂助的蒙古人,到現在反而成了掣肘,牽製我們南下的兵力……這還不算和陳凝之穿一條褲子的朝鮮國。殿下,四麵楚歌矣!”
朱棣嘴唇有些顫抖,雙目瞪視著遠處,表麵上平靜,心中已然是翻江倒海了……
………
藍玉終於還是被朱元璋給趕去了扶桑國,同去的仍舊是上次在朝鮮一顯神威的孫有道將軍。剛剛發生祭天的時候陳友諒謀反之事,皇上就急急忙忙地把大將軍藍玉派到萬裏之遙的地方,不由得眾臣不去思考這其中的含義。說實在的,陳友諒當時在祭台上大罵朱元璋的那些話,還是很深入人心的。徐達、劉基、胡惟庸,這幾人到底是怎麽死的,有心人不難察覺出來。因此上,這幾日那真是人人自危,生怕被皇上惦記著,以前翹上天的尾巴都夾到腚溝裏去了,生怕一不小心放了個屁,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
唯一不擔心的人,就是我們的大明駙馬爺陳凝之。雖說當時參與陳友諒造反的也有明教的人,可是楊光誌把所有罪過都攬在自己身上,在朱元璋麵前以死謝罪,朱元璋念在楊光誌父子均已喪命,又是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被陳友諒利用,也就饒恕了明教這次的謀反事件,但是嚴令陳凝之必須立刻重組明教,明教這個名字也不許再用,而是賜名“光明會”。陳凝之樂得如此,趁機將一部分不怎麽服從自己的人剔除出去。還在他考慮要不要將這一部分人趕盡殺絕的時候,三花聯盟傳來消息,這些人已經被朱元璋給暗中除掉了!陳凝之再一次感受到了皇權的厲害,不過也沒有對他們感到惋惜,因為每個人的道路都是自己選的,他們既然選擇了和朱元璋作對,就得做好被朱元璋殺掉的準備。
陳凝之那天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麽抱著媚紫嫣回到府裏的,反正醒過來的時候,就看到朱允炆站在自己的床邊。
“大哥,你醒來了?”
陳凝之坐起身來:“你怎麽跑到這裏來了?”
朱允炆臉上有了悽然之色:“皇爺爺這次是真的病重了。”
“啊?”一向強勢的朱元璋也會病重?在陳凝之的心中,朱元璋一直都是一個神一樣的存在。從第一次進宮親眼見到朱元璋殺掉那個嚇傻了的侍衛的時候的那種殺伐決斷,再到後來對自己行蹤的了如指掌,以及借刀殺人除掉劉伯溫,通過自己的手害死徐達,布下大局栽贓胡惟庸,在陳凝之眼中,朱元璋就是一個政壇不倒翁,他也會病重?他會死嗎?盡管陳凝之很是害怕朱元璋,可是一旦聽到朱元璋也許就要不久於人世的時候,還是感到一種莫名地擔憂。是害怕以後沒有人罩著自己了,抑或是替朱允炆這個年輕的繼位者擔心?
陳凝之瞬息百念,想通了一些事情。既然是事到臨頭了,那就要想辦法如何應對了。他向朱允炆問道:“知道這個消息的人多嗎?”
朱允炆道:“不多,除了你我就是李清李公公了。”
陳凝之點頭道:“那就好,記得這個消息一定要封鎖起來,不然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就開始動作了。據我所知,京城中的齊王朱榑就已經開始不安分了。可惜,這次除掉陳友諒的事情當中,李公公的風頭太過,這一次就不能再派他出馬了。”
道衍和尚仍舊笑著說道:“隻不過是死了一個急先鋒而已,殿下不必介懷。”
朱棣道:“不必介懷?你可知道,我們在京城之中最大的眼線,就是順王!”
道衍和尚道:“殿下可是知道佛道兩家對百姓的態度有何不同嗎?”
朱棣本想發火,我都快急死了,你還有雅興討論佛道的態度問題?可是轉念一想,知道道衍和尚不會無的放矢,平靜了一下情緒,說道:“還請大師告知。”
道衍和尚很是滿意朱棣的態度,說道:“我佛慈悲為懷,普度眾生,卻是不管眾生願不願意,故此常常強行點化,也有因此而釀成禍端的。道家則不然,講究超然物外,修身養性,常常潤物細無聲,百姓雖然不會將它放在心上,卻是無時無刻不受到它的影響。”
朱棣說道:“那又如何?”
道衍和尚笑道:“那麽請問殿下,是佛家好,還是道家好?”
朱棣心想你這個和尚可是道家出身的,當真是天下奇聞,我說哪邊好都是不合你的心意。當下說道:“各擅勝場。”
道衍和尚念了一聲佛號,答曰:“看來殿下已經明白了。”
朱棣一愣,旋即說道:“你是說……陳友諒之死,我們還有好處嗎?”
道衍和尚道:“陳友諒謀反,弒君未果,可曾與殿下商量?祭壇兵變之事,可曾有殿下參與其中?”
朱棣恍然,笑道:“對呀!這樣父皇就不會懷疑到我的頭上了。”
道衍和尚接著說道:“現如今我們的最大敵人就是陳凝之,他這次從朝鮮得勝歸來,一定又在皇上麵前搏了個滿堂彩,要是聖上有心隱退,而直接禪位給朱允炆,那就大大地不妙了!而且,我們的盟友蒙古人對咱們不理不睬,雖說還沒有鬧到和朱允炆他們態度曖昧的地步,可是卻不得不防。想一想,本來是一大臂助的蒙古人,到現在反而成了掣肘,牽製我們南下的兵力……這還不算和陳凝之穿一條褲子的朝鮮國。殿下,四麵楚歌矣!”
朱棣嘴唇有些顫抖,雙目瞪視著遠處,表麵上平靜,心中已然是翻江倒海了……
………
藍玉終於還是被朱元璋給趕去了扶桑國,同去的仍舊是上次在朝鮮一顯神威的孫有道將軍。剛剛發生祭天的時候陳友諒謀反之事,皇上就急急忙忙地把大將軍藍玉派到萬裏之遙的地方,不由得眾臣不去思考這其中的含義。說實在的,陳友諒當時在祭台上大罵朱元璋的那些話,還是很深入人心的。徐達、劉基、胡惟庸,這幾人到底是怎麽死的,有心人不難察覺出來。因此上,這幾日那真是人人自危,生怕被皇上惦記著,以前翹上天的尾巴都夾到腚溝裏去了,生怕一不小心放了個屁,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
唯一不擔心的人,就是我們的大明駙馬爺陳凝之。雖說當時參與陳友諒造反的也有明教的人,可是楊光誌把所有罪過都攬在自己身上,在朱元璋麵前以死謝罪,朱元璋念在楊光誌父子均已喪命,又是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被陳友諒利用,也就饒恕了明教這次的謀反事件,但是嚴令陳凝之必須立刻重組明教,明教這個名字也不許再用,而是賜名“光明會”。陳凝之樂得如此,趁機將一部分不怎麽服從自己的人剔除出去。還在他考慮要不要將這一部分人趕盡殺絕的時候,三花聯盟傳來消息,這些人已經被朱元璋給暗中除掉了!陳凝之再一次感受到了皇權的厲害,不過也沒有對他們感到惋惜,因為每個人的道路都是自己選的,他們既然選擇了和朱元璋作對,就得做好被朱元璋殺掉的準備。
陳凝之那天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麽抱著媚紫嫣回到府裏的,反正醒過來的時候,就看到朱允炆站在自己的床邊。
“大哥,你醒來了?”
陳凝之坐起身來:“你怎麽跑到這裏來了?”
朱允炆臉上有了悽然之色:“皇爺爺這次是真的病重了。”
“啊?”一向強勢的朱元璋也會病重?在陳凝之的心中,朱元璋一直都是一個神一樣的存在。從第一次進宮親眼見到朱元璋殺掉那個嚇傻了的侍衛的時候的那種殺伐決斷,再到後來對自己行蹤的了如指掌,以及借刀殺人除掉劉伯溫,通過自己的手害死徐達,布下大局栽贓胡惟庸,在陳凝之眼中,朱元璋就是一個政壇不倒翁,他也會病重?他會死嗎?盡管陳凝之很是害怕朱元璋,可是一旦聽到朱元璋也許就要不久於人世的時候,還是感到一種莫名地擔憂。是害怕以後沒有人罩著自己了,抑或是替朱允炆這個年輕的繼位者擔心?
陳凝之瞬息百念,想通了一些事情。既然是事到臨頭了,那就要想辦法如何應對了。他向朱允炆問道:“知道這個消息的人多嗎?”
朱允炆道:“不多,除了你我就是李清李公公了。”
陳凝之點頭道:“那就好,記得這個消息一定要封鎖起來,不然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就開始動作了。據我所知,京城中的齊王朱榑就已經開始不安分了。可惜,這次除掉陳友諒的事情當中,李公公的風頭太過,這一次就不能再派他出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