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子澄道:“想你我都能覺察出來,何況陳友諒?陳凝之是一把雙刃劍,不知道最終會刺向誰。”
……….
“陳凝之是一把雙刃劍,用好了,就有利;用不好,則傷己。”道衍和尚對麵前的燕王朱棣說道。
朱棣剛開始的時候並沒有注意到這個道衍,他隻是從京城派過來幫助自己給已逝去的馬皇後祈福的,這樣的一個和尚,他怎麽會放在心上?可是相處了一段日子以後,朱棣也終於發現了這個和尚的獨到之處。這個和尚用好了,將會是自己的一大臂助,朱棣如是想到。出生在皇家又能活得滋潤的,有哪個不是七竅玲瓏?朱棣尤其如此。
朱棣說道:“陳凝之將大師推薦與我,莫非他與我是一條心的?”
道衍和尚盤膝坐在蒲團上,與一般的和尚無異。朱棣為顯示誠心,也學他一樣坐在蒲團上。道衍臉上現出微笑:“如果貧僧沒有猜錯的話,他本來是打算將我推薦給皇太孫朱允炆的。”
朱棣嘴角抽搐了一下,最終隻是淡淡地說道:“他和皇侄是結拜兄弟,想來推薦給他也是正常。”
道衍嗬嗬笑道:“可貧僧最終卻來到了這裏。”
朱棣說道:“這就是順王的功勞了。”
道衍道:“就是在這裏了!你有手上精兵壓底,燕京之地糧食產量還算可以,對你以後的宏圖大展甚為有利。”
朱棣眼皮動了動,說道:“大師說笑了,想我就是一個逍遙王爺,能有何宏圖可言?”
道衍說道:“那貧僧隻是一個和尚,還請施主隻跟我談論佛經。”
朱棣看著道衍,足足有盞茶功夫,而道衍卻隻是微笑不語,看不出來有什麽心理波動。朱棣突然笑了起來:“大師真是有意思,既然這麽說,還請大師幫本王分析一下。”
道衍說道:“燕王還記得當年聖上起兵之初,有高人贈與的九字真言嗎?”
朱棣正色道:“自然記得,‘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九字真言,字字珠璣,父皇每每提及都是頗多感慨。”
道衍說道:“那麽以燕王之見,目前應當作何策略呢?”
朱棣站起來給道衍施了一禮:“小王愚鈍,還望大師教我!”
朱棣很是聰明,聞弦知雅意,道衍既然如此說,那定是心中已經有了好的方法了。道衍果然沒有讓他失望,緩緩說道:“孟子雲天時地利人和乃是成功之道,目前你有地利和半個人和,卻是沒有天時。之所以說是半個人和,是因為目前支持皇太孫朱允炆的還在多數,畢竟他才是正式的皇位繼承人。”
朱棣狠狠一拳砸在地上:“本來父皇在大哥去世後有意立我為儲,怎料黃子澄等幾個酸儒一力阻撓,說什麽立幼不立長,取亂之道也。這都是胡說八道,我這個做叔叔的難道倒比侄子年幼?”
道衍說道:“燕王大可不必驚慌,支持你的也不是沒有,畢竟朱允炆性格太過謙和,有失君儀。再加上一味的偏好儒道,難免令軍中頗有微詞,這些都是你的機會。順王就是一力保你,不過他跟你走得近也未必就是好事,一旦讓聖上知道,難免會遭其猜忌。”
朱棣點了點頭:“我們做的很隱秘,就怕陳凝之向父皇告密。”
道衍說道:“現在看來,陳凝之已經向聖上告密了。不過這也沒關係,你還有最大的一個優勢,那就是地利之便。”
朱棣道:“此話怎講?”
道衍說道:“方才已經說了,燕京之地糧儲頗豐,民風彪悍可堪大用。若是我沒有猜錯的話,燕王殿下定然還養得有私兵吧?這是其一。其二,大凡自古因勢而取天下者,莫不是由北向南而行,未嚐聞有自南向北而成功者也!秦末,楚之霸王擁兵甚重,還是敗給沛公;漢末天下三分,東吳西蜀皆不敵北方之曹魏;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取得天下,亦是先後被遼、金所滅,後金又被元滅。由此看來,自古皆然,燕王殿下處之北之國門,何愁大業不興?”
一番話說得朱棣頗為意動,深覺有理。本來還覺得自己起事不一定能成,這下子聽了道衍的分析,又開始覺得雄心萬丈,氣貫長虹。道衍卻是又接著說道:“南人失之柔弱,如今大明幹坤一朗,休戰已久。戰事不興,軍士得不到鍛鍊,戰鬥力必然大幅下降。而殿下北抗北元多年,軍士每多磨礪,足可以一當十,何足懼哉!朱允炆自詡謙謙君子,凡事優柔寡斷,此非明君之相也!”
朱棣沉靜地聽道衍說完,哈哈笑道:“大師並非是單純的和尚呀,我看你凡心甚重。”
道衍嗬嗬笑道:“彼此彼此!難道殿下就是單純的逍遙王爺不成?”
兩人相視大笑,道衍建議道:“目前既然我們已經遭到了聖上的猜忌,當要示之以弱,勿使猜忌加深。殿下應當沉迷於聲色犬馬之中,每日飲酒作樂,幹一些逍遙王爺所應當幹的事情。”
朱棣又對道衍深鞠一躬:“他日若能成事,大師當為頭功!”
道衍笑道:“貧僧隻是一個和尚,何功之有?”
朱棣也笑著說道:“正是!今日能來這裏聽大師講經談佛,實在是人生一大快事!大師佛法精深,小王佩服至極。小王告辭了,大師繼續做本分的祈福之事吧,小王也去逍遙了,嗬嗬。”
……….
“陳凝之是一把雙刃劍,用好了,就有利;用不好,則傷己。”道衍和尚對麵前的燕王朱棣說道。
朱棣剛開始的時候並沒有注意到這個道衍,他隻是從京城派過來幫助自己給已逝去的馬皇後祈福的,這樣的一個和尚,他怎麽會放在心上?可是相處了一段日子以後,朱棣也終於發現了這個和尚的獨到之處。這個和尚用好了,將會是自己的一大臂助,朱棣如是想到。出生在皇家又能活得滋潤的,有哪個不是七竅玲瓏?朱棣尤其如此。
朱棣說道:“陳凝之將大師推薦與我,莫非他與我是一條心的?”
道衍和尚盤膝坐在蒲團上,與一般的和尚無異。朱棣為顯示誠心,也學他一樣坐在蒲團上。道衍臉上現出微笑:“如果貧僧沒有猜錯的話,他本來是打算將我推薦給皇太孫朱允炆的。”
朱棣嘴角抽搐了一下,最終隻是淡淡地說道:“他和皇侄是結拜兄弟,想來推薦給他也是正常。”
道衍嗬嗬笑道:“可貧僧最終卻來到了這裏。”
朱棣說道:“這就是順王的功勞了。”
道衍道:“就是在這裏了!你有手上精兵壓底,燕京之地糧食產量還算可以,對你以後的宏圖大展甚為有利。”
朱棣眼皮動了動,說道:“大師說笑了,想我就是一個逍遙王爺,能有何宏圖可言?”
道衍說道:“那貧僧隻是一個和尚,還請施主隻跟我談論佛經。”
朱棣看著道衍,足足有盞茶功夫,而道衍卻隻是微笑不語,看不出來有什麽心理波動。朱棣突然笑了起來:“大師真是有意思,既然這麽說,還請大師幫本王分析一下。”
道衍說道:“燕王還記得當年聖上起兵之初,有高人贈與的九字真言嗎?”
朱棣正色道:“自然記得,‘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九字真言,字字珠璣,父皇每每提及都是頗多感慨。”
道衍說道:“那麽以燕王之見,目前應當作何策略呢?”
朱棣站起來給道衍施了一禮:“小王愚鈍,還望大師教我!”
朱棣很是聰明,聞弦知雅意,道衍既然如此說,那定是心中已經有了好的方法了。道衍果然沒有讓他失望,緩緩說道:“孟子雲天時地利人和乃是成功之道,目前你有地利和半個人和,卻是沒有天時。之所以說是半個人和,是因為目前支持皇太孫朱允炆的還在多數,畢竟他才是正式的皇位繼承人。”
朱棣狠狠一拳砸在地上:“本來父皇在大哥去世後有意立我為儲,怎料黃子澄等幾個酸儒一力阻撓,說什麽立幼不立長,取亂之道也。這都是胡說八道,我這個做叔叔的難道倒比侄子年幼?”
道衍說道:“燕王大可不必驚慌,支持你的也不是沒有,畢竟朱允炆性格太過謙和,有失君儀。再加上一味的偏好儒道,難免令軍中頗有微詞,這些都是你的機會。順王就是一力保你,不過他跟你走得近也未必就是好事,一旦讓聖上知道,難免會遭其猜忌。”
朱棣點了點頭:“我們做的很隱秘,就怕陳凝之向父皇告密。”
道衍說道:“現在看來,陳凝之已經向聖上告密了。不過這也沒關係,你還有最大的一個優勢,那就是地利之便。”
朱棣道:“此話怎講?”
道衍說道:“方才已經說了,燕京之地糧儲頗豐,民風彪悍可堪大用。若是我沒有猜錯的話,燕王殿下定然還養得有私兵吧?這是其一。其二,大凡自古因勢而取天下者,莫不是由北向南而行,未嚐聞有自南向北而成功者也!秦末,楚之霸王擁兵甚重,還是敗給沛公;漢末天下三分,東吳西蜀皆不敵北方之曹魏;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取得天下,亦是先後被遼、金所滅,後金又被元滅。由此看來,自古皆然,燕王殿下處之北之國門,何愁大業不興?”
一番話說得朱棣頗為意動,深覺有理。本來還覺得自己起事不一定能成,這下子聽了道衍的分析,又開始覺得雄心萬丈,氣貫長虹。道衍卻是又接著說道:“南人失之柔弱,如今大明幹坤一朗,休戰已久。戰事不興,軍士得不到鍛鍊,戰鬥力必然大幅下降。而殿下北抗北元多年,軍士每多磨礪,足可以一當十,何足懼哉!朱允炆自詡謙謙君子,凡事優柔寡斷,此非明君之相也!”
朱棣沉靜地聽道衍說完,哈哈笑道:“大師並非是單純的和尚呀,我看你凡心甚重。”
道衍嗬嗬笑道:“彼此彼此!難道殿下就是單純的逍遙王爺不成?”
兩人相視大笑,道衍建議道:“目前既然我們已經遭到了聖上的猜忌,當要示之以弱,勿使猜忌加深。殿下應當沉迷於聲色犬馬之中,每日飲酒作樂,幹一些逍遙王爺所應當幹的事情。”
朱棣又對道衍深鞠一躬:“他日若能成事,大師當為頭功!”
道衍笑道:“貧僧隻是一個和尚,何功之有?”
朱棣也笑著說道:“正是!今日能來這裏聽大師講經談佛,實在是人生一大快事!大師佛法精深,小王佩服至極。小王告辭了,大師繼續做本分的祈福之事吧,小王也去逍遙了,嗬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