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凝之也是覺得劉伯溫教給自己的都是一些打坐修煉的法門,雖然厲害,可是一到打架的時候全然用不上,隻能欺負欺負那些差勁的,而且一旦別人用毒,自己更是毫無辦法。就連劉伯溫本人,不也是被胡惟庸給毒死了嗎?
陳凝之道:“你們薩滿教是不是以攻擊見長的?”他見到洛洛的控火能力,是以有此一問。
卡贊道:“什麽我們薩滿教,我和你師父根本就是同出一脈。”
陳凝之大驚:“什麽?!我們是道家,祖師爺是老子李耳,你們薩滿教不是起源於草原上的嗎?”
卡贊道:“我們的祖師爺其實也是老子!當年李耳作為一個沒有任何實權的操筆之吏,因不滿周王朝的腐敗,憤而棄官出走。走到函穀關,碰到關尹,拜求其著書立說。李耳答應了關尹的請求,就在函穀關寫就《道經》和《德經》共計一百篇。後來有所遺失,現今共存《道德經》合本共計八十三篇。到這裏,李耳算是真正創立了道家思想,是他人生中的第一個大階段!”
陳凝之問道:“第一個大階段?難道他後來還有第二個大階段?”
卡贊答道:“正是!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道,老子棄官後於函穀關著書立說,而後騎一青驢出關向北,莫知所蹤。事實上並不是‘莫知所蹤’,相反,他司馬遷很清楚地知道李耳究竟去了哪裏,做了些什麽事!”
陳凝之越來越糊塗了,魯迅先生說《史記》這本書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給了這本書很高的評價,後世的史學家們也是把這本書奉為經典,對立麵所說的事件幾乎是從來不敢懷疑的。
陳凝之問道:“那司馬遷為何不寫出來?”
卡贊說道:“他不敢寫!當年漢武帝雄才大略,大將衛青、霍去病,直殺得匈奴幾乎滅族,他本人金屋藏嬌更是名傳千古。這段歷史被當時的漢王朝當做炫耀的資本。
“李耳自從出關而去,來到了所謂的塞外苦寒之地,也就是你口中的大草原。在這裏,李耳的道法日益精深,明白到自己以前功法隻注重自身修養的不足之處,潛心研究,終於被他悟出了以攻擊見長的攻擊流派的道法。
“可是他本人畢竟是中原人,不願意塞外蠻夷習得他的道法精髓,可又不忍心自己的苦心研究變成白費,於是就傳授給草原民族攻擊流派的道法,而不傳授修身之法。這樣,就算這些民族將來功夫高深,也難以成大氣候,不會給中原漢人帶來滅頂之災。而這個流派,結合當地的宗教,就是聞名於世的薩滿教!”
陳凝之簡直要暈死過去了,李耳竟然是薩滿教的祖宗?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一直以來,李耳在他頭腦中的形象都是一位白髮飄飄仙風道骨的慈祥老人,他竟然會研究怎麽殺人的功法?如果大巫師卡贊說的都是真的,那司馬遷還真是不敢寫出來。怎麽的,我們漢人的棄官李耳,跑到草原上教會了當地人高明的功夫,我們漢人就打不過了,千年以來,漢人碰到草原遊牧民族就吃敗仗,這是光榮的嗎?不能不說,李耳留給中原和草原兩種不同的功法,造就了兩邊不同的民族性格,也改變了許多民族的命運。漢人一直以來被認為是軟弱可欺,未嚐不是隻注重修身養性,不注重借用外力的原因。而草原遊牧民族往往盛極一時,勢不可擋,卻最終是不能長久,曇花一現,難道就不是隻學會了老子的攻擊,卻不會守成的緣故?儒家的開山祖師孔丘,也是老子的學生,他們的學說有諸多相似之處,把個人的品德修養放在第一位,而忽略了人性本惡的天性。在這一點上,孟子的學生荀子倒是看出來了,提出“人性本惡”的說法,可惜沒有人搭理他。
這一席話,困擾兩千年的問題終於豁然開朗,陳凝之渾身舒泰,感覺自己好像放下了什麽,卻又說不清究竟放下了什麽。突然猛然驚覺,發現大巫師正在似笑非笑地盯著自己看,嚇出一身冷汗。我幹啊,光顧上神遊物外了,怎麽把這個老怪物給忘了!
第一百一十六章 辟穀
更新時間2012-3-31 8:13:47 字數:2500
陳凝之擦擦額頭的汗水,說道:“大巫師,晚輩一時驚呆了,失禮失禮!”
卡贊說道:“這些話本來是極少有人知道的,就算是知道了也未必肯信,畢竟有太多的不可思議在裏麵。可是今天我卻告訴了你,你知道這是為什麽嗎?”
我哪兒知道啊,自從認識了朱元璋陳友諒之流,哥就一直覺得自己長一個腦袋根本不夠用。哎我就納悶兒了,你說同樣是一個腦袋一張嘴兒,一對兒眼睛兩條腿兒,怎麽有的人就那麽聰明,有的人卻蠢笨如豬呢?像那個道衍和尚,隨便一個小計謀,陳非凡父子慘死當前,自己就是拍馬也追不上人家的智慧呀!說來說去,我怎麽覺得我就是個傻子啊!
也難怪陳凝之會覺得自己傻,也不想想他見到的都是些什麽人,隨便拉出來一個都是當今世上數得著的聰明人。要是想一想傻瓜一樣的朱四,白癡一樣的陳非凡,還有隻會坑人的胡惟庸,這些人也不怎麽樣嘛!你陳凝之非要和卡贊這樣的半仙之人攀比,那還不得自卑死啊。
不等陳凝之回答,卡贊又接著說道:“其實我一直以來都有個想法,若是有人能兼取老子兩個流派之長,那豈不是無敵的存在?這個願望困擾了我許多年,而今……”
陳凝之道:“你們薩滿教是不是以攻擊見長的?”他見到洛洛的控火能力,是以有此一問。
卡贊道:“什麽我們薩滿教,我和你師父根本就是同出一脈。”
陳凝之大驚:“什麽?!我們是道家,祖師爺是老子李耳,你們薩滿教不是起源於草原上的嗎?”
卡贊道:“我們的祖師爺其實也是老子!當年李耳作為一個沒有任何實權的操筆之吏,因不滿周王朝的腐敗,憤而棄官出走。走到函穀關,碰到關尹,拜求其著書立說。李耳答應了關尹的請求,就在函穀關寫就《道經》和《德經》共計一百篇。後來有所遺失,現今共存《道德經》合本共計八十三篇。到這裏,李耳算是真正創立了道家思想,是他人生中的第一個大階段!”
陳凝之問道:“第一個大階段?難道他後來還有第二個大階段?”
卡贊答道:“正是!司馬遷在《史記》中寫道,老子棄官後於函穀關著書立說,而後騎一青驢出關向北,莫知所蹤。事實上並不是‘莫知所蹤’,相反,他司馬遷很清楚地知道李耳究竟去了哪裏,做了些什麽事!”
陳凝之越來越糊塗了,魯迅先生說《史記》這本書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給了這本書很高的評價,後世的史學家們也是把這本書奉為經典,對立麵所說的事件幾乎是從來不敢懷疑的。
陳凝之問道:“那司馬遷為何不寫出來?”
卡贊說道:“他不敢寫!當年漢武帝雄才大略,大將衛青、霍去病,直殺得匈奴幾乎滅族,他本人金屋藏嬌更是名傳千古。這段歷史被當時的漢王朝當做炫耀的資本。
“李耳自從出關而去,來到了所謂的塞外苦寒之地,也就是你口中的大草原。在這裏,李耳的道法日益精深,明白到自己以前功法隻注重自身修養的不足之處,潛心研究,終於被他悟出了以攻擊見長的攻擊流派的道法。
“可是他本人畢竟是中原人,不願意塞外蠻夷習得他的道法精髓,可又不忍心自己的苦心研究變成白費,於是就傳授給草原民族攻擊流派的道法,而不傳授修身之法。這樣,就算這些民族將來功夫高深,也難以成大氣候,不會給中原漢人帶來滅頂之災。而這個流派,結合當地的宗教,就是聞名於世的薩滿教!”
陳凝之簡直要暈死過去了,李耳竟然是薩滿教的祖宗?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一直以來,李耳在他頭腦中的形象都是一位白髮飄飄仙風道骨的慈祥老人,他竟然會研究怎麽殺人的功法?如果大巫師卡贊說的都是真的,那司馬遷還真是不敢寫出來。怎麽的,我們漢人的棄官李耳,跑到草原上教會了當地人高明的功夫,我們漢人就打不過了,千年以來,漢人碰到草原遊牧民族就吃敗仗,這是光榮的嗎?不能不說,李耳留給中原和草原兩種不同的功法,造就了兩邊不同的民族性格,也改變了許多民族的命運。漢人一直以來被認為是軟弱可欺,未嚐不是隻注重修身養性,不注重借用外力的原因。而草原遊牧民族往往盛極一時,勢不可擋,卻最終是不能長久,曇花一現,難道就不是隻學會了老子的攻擊,卻不會守成的緣故?儒家的開山祖師孔丘,也是老子的學生,他們的學說有諸多相似之處,把個人的品德修養放在第一位,而忽略了人性本惡的天性。在這一點上,孟子的學生荀子倒是看出來了,提出“人性本惡”的說法,可惜沒有人搭理他。
這一席話,困擾兩千年的問題終於豁然開朗,陳凝之渾身舒泰,感覺自己好像放下了什麽,卻又說不清究竟放下了什麽。突然猛然驚覺,發現大巫師正在似笑非笑地盯著自己看,嚇出一身冷汗。我幹啊,光顧上神遊物外了,怎麽把這個老怪物給忘了!
第一百一十六章 辟穀
更新時間2012-3-31 8:13:47 字數:2500
陳凝之擦擦額頭的汗水,說道:“大巫師,晚輩一時驚呆了,失禮失禮!”
卡贊說道:“這些話本來是極少有人知道的,就算是知道了也未必肯信,畢竟有太多的不可思議在裏麵。可是今天我卻告訴了你,你知道這是為什麽嗎?”
我哪兒知道啊,自從認識了朱元璋陳友諒之流,哥就一直覺得自己長一個腦袋根本不夠用。哎我就納悶兒了,你說同樣是一個腦袋一張嘴兒,一對兒眼睛兩條腿兒,怎麽有的人就那麽聰明,有的人卻蠢笨如豬呢?像那個道衍和尚,隨便一個小計謀,陳非凡父子慘死當前,自己就是拍馬也追不上人家的智慧呀!說來說去,我怎麽覺得我就是個傻子啊!
也難怪陳凝之會覺得自己傻,也不想想他見到的都是些什麽人,隨便拉出來一個都是當今世上數得著的聰明人。要是想一想傻瓜一樣的朱四,白癡一樣的陳非凡,還有隻會坑人的胡惟庸,這些人也不怎麽樣嘛!你陳凝之非要和卡贊這樣的半仙之人攀比,那還不得自卑死啊。
不等陳凝之回答,卡贊又接著說道:“其實我一直以來都有個想法,若是有人能兼取老子兩個流派之長,那豈不是無敵的存在?這個願望困擾了我許多年,而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