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解放台灣計劃擱淺的台前幕後 作者:斯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了對台關係,標誌著美已走上了扶蔣保台的路子。
7 月31日,不可一世的麥克阿瑟率大批幕僚浩浩蕩蕩飛抵台灣。麥克阿瑟此行
可謂躊躇滿誌,出盡了風頭。走下飛機,麥克阿瑟親吻了台灣第一夫人宋美齡的手。
麵對狂妄至極、極為傲慢的麥克阿瑟,蔣介石心中雖頗為不快,但有求於人,況且
人家畢竟是救命恩人,他隻能強作歡顏。
次日,雙方經過協商後達成了協定:
一、雙方陸海空軍歸麥克阿瑟指揮,共同防守台灣;
二、增派美國空軍第十三航空隊常駐台灣,在台灣設立軍事聯絡辦事處。
當天,雙方還分別發表了聲明。麥克阿瑟稱:“台灣本島包括澎湖在內,在目
前情況下,不得遭受軍事進攻之政策業經宣布,是項政策之執行,即為餘之責任與
堅決之目的。餘在台與各級人民所舉行會議極為懇切而和諧。餘統率下的美軍與‘
中國政府’軍隊間有效聯繫已經完成。”他還宣稱:“大陸中共倘若發動對台灣的
進攻,則吾人當更能作有效之應付。”蔣介石聲明指出:“吾人與麥帥舉行之歷次
會議中,對於有關各項問題,已獲得一致意見,其間關於共同保衛台灣,與中美軍
事合作之基礎,已告奠定。”
第十七章 國共雙方以特殊方式,心照不宣地共同維護台灣主權
有了美國人撐腰,老蔣腰板硬了許多,不久重又做起反攻大陸的美夢。
值得指出的是,美國第七艦隊進駐台灣海峽,在為蔣介石政權撐起了保護傘,
使得蔣介石政權得以依美殘存的同時,美國也在策劃著名另一更為險惡的陰謀,提出
了兩個附加條件:
第一,提出“台澎地位未定論”。事實上,早在日本投降前,美國海軍軍部擬
定的攻占台灣的計劃中,就曾提出由“美國單獨軍政管理台灣”,而排除中國代表
的介入。後因美國軍尚未進占台灣日本已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從日本手中收回了
台灣。當台灣“二二八”事件發生後,個別“台獨”分子乘機活動,雖然美國官方
態度表示不介入台灣事務,但在美國官員中已經開始出現將台灣與中國分離的主張。
然而,此時依靠美國保護的蔣介石,不僅受寵若驚,而且處處受製於人,一切
聽命於美國的安排。盡管蔣介石亦深知美國人的陰謀,但他也隻好忍氣吞聲,惟一
能做的就是故作姿態了。
第二,要求台灣當局承認“台灣中立化”,即美國一方麵用優勢海軍力量遏製
共產黨在台灣海峽動武,但另一方麵也要求台灣當局停止對大陸的軍事襲擊。
美國對中國政策,一貫堅持說一套做一套,堅持“兩個中國”方針,以台獨製
蔣,以蔣製共,企圖玩弄“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手法。
對此,國共兩黨皆心知肚明,深知美國此舉用心,所以盡管國共兩黨不共戴天,
但雙方在對台灣主權這個問題上,不管是在韓戰期間還是以後都有高度默契,
國共雙方以特殊方式,心照不宣地共同維護台灣主權,使美國分裂中國的陰謀難以
得逞。
自韓戰爆發後,毛澤東每天都在密切關注著朝鮮戰場的局勢,為北韓的
命運焦急不安。作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戰略家,毛澤東在冷靜地注視著
東北亞那裏瞬息萬變的戰爭態勢,注視著世界各國對這場戰爭的種種反應,注視著
朝鮮北南雙方、美國的任何點滴舉動,思考著中國的安全與戰略形勢,特別是台灣
海峽的風雲變幻……
1950年10月1 日,這一天是年輕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迎來的第一個生日。就在毛
澤東剛剛參加完國慶大典,從天安門回到中南海時,周恩來急忙送來了一封朝鮮人
民軍總參謀部的加急電報:
毛澤東同誌:
……自9 月中旬美軍在仁川登陸後,我方遭受到極大損失。局勢對我們已造成
了很不利的影響。敵人利用約千架各種作戰飛機,不分晝夜地轟炸我們的前方與後
方,使我們的兵力和物資受到了難以估量的損失。情況是非常嚴重的。
目前,敵人的主要登陸部隊已與其南線部隊連接為一體,切斷了我們的南北部
隊和物資供應。如果敵人繼續進攻“三八線”以北地區,隻靠我們自己的力量是難
以抵擋的。因此,我們不得不請求您給我們以特別的援助,在敵人進攻“三八線”
以北地區的情況下,我們希望中國人民解放軍能直接出動,赴朝參戰,援助我軍作
戰……
急盼您的答覆。
金日成、樸憲永(簽名)
毛澤東接到電報後,看了兩遍,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兩道濃眉擰成了疙瘩,
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無論怎樣,我們是不能見死不救的。”半晌,毛澤東對著周恩來嘆了一口氣。
接著,他轉身走向西牆上懸掛著的巨幅軍事地圖,一邊端詳著一邊像是對自己、又
7 月31日,不可一世的麥克阿瑟率大批幕僚浩浩蕩蕩飛抵台灣。麥克阿瑟此行
可謂躊躇滿誌,出盡了風頭。走下飛機,麥克阿瑟親吻了台灣第一夫人宋美齡的手。
麵對狂妄至極、極為傲慢的麥克阿瑟,蔣介石心中雖頗為不快,但有求於人,況且
人家畢竟是救命恩人,他隻能強作歡顏。
次日,雙方經過協商後達成了協定:
一、雙方陸海空軍歸麥克阿瑟指揮,共同防守台灣;
二、增派美國空軍第十三航空隊常駐台灣,在台灣設立軍事聯絡辦事處。
當天,雙方還分別發表了聲明。麥克阿瑟稱:“台灣本島包括澎湖在內,在目
前情況下,不得遭受軍事進攻之政策業經宣布,是項政策之執行,即為餘之責任與
堅決之目的。餘在台與各級人民所舉行會議極為懇切而和諧。餘統率下的美軍與‘
中國政府’軍隊間有效聯繫已經完成。”他還宣稱:“大陸中共倘若發動對台灣的
進攻,則吾人當更能作有效之應付。”蔣介石聲明指出:“吾人與麥帥舉行之歷次
會議中,對於有關各項問題,已獲得一致意見,其間關於共同保衛台灣,與中美軍
事合作之基礎,已告奠定。”
第十七章 國共雙方以特殊方式,心照不宣地共同維護台灣主權
有了美國人撐腰,老蔣腰板硬了許多,不久重又做起反攻大陸的美夢。
值得指出的是,美國第七艦隊進駐台灣海峽,在為蔣介石政權撐起了保護傘,
使得蔣介石政權得以依美殘存的同時,美國也在策劃著名另一更為險惡的陰謀,提出
了兩個附加條件:
第一,提出“台澎地位未定論”。事實上,早在日本投降前,美國海軍軍部擬
定的攻占台灣的計劃中,就曾提出由“美國單獨軍政管理台灣”,而排除中國代表
的介入。後因美國軍尚未進占台灣日本已無條件投降,中國人民從日本手中收回了
台灣。當台灣“二二八”事件發生後,個別“台獨”分子乘機活動,雖然美國官方
態度表示不介入台灣事務,但在美國官員中已經開始出現將台灣與中國分離的主張。
然而,此時依靠美國保護的蔣介石,不僅受寵若驚,而且處處受製於人,一切
聽命於美國的安排。盡管蔣介石亦深知美國人的陰謀,但他也隻好忍氣吞聲,惟一
能做的就是故作姿態了。
第二,要求台灣當局承認“台灣中立化”,即美國一方麵用優勢海軍力量遏製
共產黨在台灣海峽動武,但另一方麵也要求台灣當局停止對大陸的軍事襲擊。
美國對中國政策,一貫堅持說一套做一套,堅持“兩個中國”方針,以台獨製
蔣,以蔣製共,企圖玩弄“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手法。
對此,國共兩黨皆心知肚明,深知美國此舉用心,所以盡管國共兩黨不共戴天,
但雙方在對台灣主權這個問題上,不管是在韓戰期間還是以後都有高度默契,
國共雙方以特殊方式,心照不宣地共同維護台灣主權,使美國分裂中國的陰謀難以
得逞。
自韓戰爆發後,毛澤東每天都在密切關注著朝鮮戰場的局勢,為北韓的
命運焦急不安。作為一名出色的政治家、軍事家和戰略家,毛澤東在冷靜地注視著
東北亞那裏瞬息萬變的戰爭態勢,注視著世界各國對這場戰爭的種種反應,注視著
朝鮮北南雙方、美國的任何點滴舉動,思考著中國的安全與戰略形勢,特別是台灣
海峽的風雲變幻……
1950年10月1 日,這一天是年輕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迎來的第一個生日。就在毛
澤東剛剛參加完國慶大典,從天安門回到中南海時,周恩來急忙送來了一封朝鮮人
民軍總參謀部的加急電報:
毛澤東同誌:
……自9 月中旬美軍在仁川登陸後,我方遭受到極大損失。局勢對我們已造成
了很不利的影響。敵人利用約千架各種作戰飛機,不分晝夜地轟炸我們的前方與後
方,使我們的兵力和物資受到了難以估量的損失。情況是非常嚴重的。
目前,敵人的主要登陸部隊已與其南線部隊連接為一體,切斷了我們的南北部
隊和物資供應。如果敵人繼續進攻“三八線”以北地區,隻靠我們自己的力量是難
以抵擋的。因此,我們不得不請求您給我們以特別的援助,在敵人進攻“三八線”
以北地區的情況下,我們希望中國人民解放軍能直接出動,赴朝參戰,援助我軍作
戰……
急盼您的答覆。
金日成、樸憲永(簽名)
毛澤東接到電報後,看了兩遍,意識到事態的嚴重性,兩道濃眉擰成了疙瘩,
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無論怎樣,我們是不能見死不救的。”半晌,毛澤東對著周恩來嘆了一口氣。
接著,他轉身走向西牆上懸掛著的巨幅軍事地圖,一邊端詳著一邊像是對自己、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