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柏林,這個計劃卻造成了恐慌。在那個時代,人們很容易發現潛在的敵人在幹什麽。軍隊必須靠火車運送,車站站台的長度會使敵人的戰爭計劃暴露無遺;而且,沒有人會限製旅行和拍攝,一個奧匈帝國的情報官員甚至可以拿著一本自己的護照在俄國南部四處旅行,而護照上職業一欄竟然登記的是“總參謀部軍官”。在某個偏遠之地,在正常情況下,那裏乘客很少,鐵路職工甚至要討好那裏帶著小雞的農婦乘坐火車,可那裏的站台卻長得令人起疑,這意味著騎兵或步兵已經被運到了那裏的某個地方了。再有,那個時代每個國家都有議會,議會記錄則是公開的,人們甚至能在每天的報紙上讀到它們。因此,柏林和維也納方麵很容易了解到,1914年的春天,俄國人正在把他們的經濟實力集中用到軍事事務上。德國宰相特奧巴登·馮·貝特曼·霍爾維格(theobald von bethmann hollweg)[28]本人就目睹了俄國不斷增長的實力,因為在當時,金本位製維持了俄國的貨幣穩定,鐵路也把各個層麵的供求關係都聯結了起來。各類科技雜誌都顯示出了俄國取得了非凡的進步——一輛俄國卡車在目的地為裏加[29]的歐洲長途汽車比賽中獲勝,一位理論物理學家喬爾可夫斯基論述了終將攜帶人造衛星擺脫地球引力,飛向太空的公式。聖彼得堡仍有可能是未來歐洲的首都。毫無疑問,貝特曼·霍爾維格非常富有才智,他知道德國要勉為其難地適應這一切。他的兒子曾問他,是否在他位於霍亨菲諾的布蘭登堡莊園栽種一些成長期很長的榆樹。這位首相答道:不,那隻有俄國人會得到好處。在這件事上,霍爾維格是正確的。30年後,俄國人確實到達了布蘭登堡,而且接下來又在那裏駐紮了50年。但貝特曼·霍爾維格本人是一位宿命論者,可是他屈服於那些沒有懷疑精神的人們。在當時,軍人們猛敲著桌子大吼道:德國現在能贏得戰爭,但如果再等上兩三年,那時俄國就會變得太強大。
俄國軍隊的規模和力量不斷增長,這對德國來說足夠糟糕。鐵路的快速發展帶來了恐慌。1908年以後,俄國加入到了自我驅動的工業化進程之中。這樣的工業化進程早已發生,最突出的例子就是美國和德國。俄國當然擁有龐大豐富的資源,但開發程度非常低,一方麵是因為運輸還是個問題,另一方麵是因為沒人相信紙幣。隨著鐵路的建設和黃金供應的增長,在1909年,俄國首相彼得·斯托雷平[30]對一位法國記者說:“給這個國家20年的內外和平,您就將認不出來這個國家了”。到了1914年,俄國的預算收入翻了一番,其中一部分資金用於建設能比以前更快地把軍隊運送到前線的鐵路。在科隆每天大約有700列火車運送上下班的乘客,如果以此作為比較標準,在1910年,調動俄軍需要250列火車;到了1914年,這一數字上升到360列;而到了1917年,則進一步上升到560列。更強大的運輸能力允許俄軍在德國調兵後的第3天,就能夠準確和全麵地部署部隊在邊界地帶。換言之,在1917年,我們就能夠預見到1945年的形勢——英軍占領了漢堡,俄軍占領了柏林,德軍則要向貝特曼·霍爾維格之子曾想栽種榆樹的布蘭登堡說再見。
德國將軍在公共事務中的優勢地位,是其他國家的將軍所無法比擬的。但如今他們開始恐慌了。麵對法俄聯盟,德國的戰爭計劃已昭然若揭。俄國仍然是一個落後國家,它所擁有的鐵路仍然遠遠少於西歐列強;如果戰爭打響,在法軍潰敗的時候,俄軍隻是剛剛完成集結。在這種情況下,德軍總參謀長施裏芬伯爵[31]在1897年指出,德軍有充裕的時間再現1870年打敗法國的勝利,接下來再對付俄國。可德軍的調動將會是一項巨大的任務——100萬稱職的鐵路工人要在17天中,在超過4萬英裏的雙線鐵路上,動用3萬輛火車頭、65 000節客車車廂和70萬節貨車車廂,運送300萬士兵、86 000匹戰馬和大堆大堆的戰略物資,尤其是槍枝彈藥。一個集團軍就需要6 000節車廂,一個騎兵師也需要1 200節車廂。德軍確實能夠有效地安排好這些士兵和物資,這樣,在宣布調動兵力17天後,德軍就將在邊界地帶進入戰備狀態。與此同時,德國人多年來一直確信俄國人效率低下,因為他們的鐵路太少,在供水、電報、煤炭儲備,甚至站台建設等方麵的技術能力都太差。確實,在當時的俄國,協助軍隊的鐵路員工共有4萬人,其中1/3是文盲。但是,所有這些至關重要的設想都將失去真正的基礎,因為列強關係中出現了另外一個因素:德國唯一的真正盟友奧匈帝國不久就要解體。
奧匈帝國行將瓦解的跡象,隨處可見。在一個民族主義時代,這個龐大的多民族國家本身就是一個時代的錯誤(它的帝國國歌《上帝保佑吾皇弗朗茨》有15種語言版本,包括一種意地緒語版)。而且,維也納在外交上並沒有運用好平衡策略。在奧匈帝國控製的南斯拉夫,當最重要的南斯拉夫民族塞爾維亞在巴爾幹戰爭中獲得勝利之時,它的榜樣力量激起了許多反對奧匈的政治運動。維也納是如何反應的呢?一個切合實際的方案是在維也納的控製下,把所有南斯拉夫各族聯合成一個所謂的南斯拉夫國家,對此,明智的塞爾維亞人是會支持的(在奧匈帝國中,他們經常這樣教育自己)。但是,真正掌控帝國的匈牙利人卻不想出現第二個民族國家。這樣,在1914年時,維也納就沒有提出任何解決辦法。根據泰勒[32]的說法,維也納隻是在靜觀事態發展,或者更確切地說,是希望一切問題自行消失。但是,事件還是發生了,而且突如其來地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在《布列斯特和約》簽訂期間,奧匈帝國的外長切爾寧伯爵則換了種說法,他指出:“我們必定要消亡。我們可以自由地選擇消亡的方式,不過,我們選擇了最糟糕最恐怖的一種。”
俄國軍隊的規模和力量不斷增長,這對德國來說足夠糟糕。鐵路的快速發展帶來了恐慌。1908年以後,俄國加入到了自我驅動的工業化進程之中。這樣的工業化進程早已發生,最突出的例子就是美國和德國。俄國當然擁有龐大豐富的資源,但開發程度非常低,一方麵是因為運輸還是個問題,另一方麵是因為沒人相信紙幣。隨著鐵路的建設和黃金供應的增長,在1909年,俄國首相彼得·斯托雷平[30]對一位法國記者說:“給這個國家20年的內外和平,您就將認不出來這個國家了”。到了1914年,俄國的預算收入翻了一番,其中一部分資金用於建設能比以前更快地把軍隊運送到前線的鐵路。在科隆每天大約有700列火車運送上下班的乘客,如果以此作為比較標準,在1910年,調動俄軍需要250列火車;到了1914年,這一數字上升到360列;而到了1917年,則進一步上升到560列。更強大的運輸能力允許俄軍在德國調兵後的第3天,就能夠準確和全麵地部署部隊在邊界地帶。換言之,在1917年,我們就能夠預見到1945年的形勢——英軍占領了漢堡,俄軍占領了柏林,德軍則要向貝特曼·霍爾維格之子曾想栽種榆樹的布蘭登堡說再見。
德國將軍在公共事務中的優勢地位,是其他國家的將軍所無法比擬的。但如今他們開始恐慌了。麵對法俄聯盟,德國的戰爭計劃已昭然若揭。俄國仍然是一個落後國家,它所擁有的鐵路仍然遠遠少於西歐列強;如果戰爭打響,在法軍潰敗的時候,俄軍隻是剛剛完成集結。在這種情況下,德軍總參謀長施裏芬伯爵[31]在1897年指出,德軍有充裕的時間再現1870年打敗法國的勝利,接下來再對付俄國。可德軍的調動將會是一項巨大的任務——100萬稱職的鐵路工人要在17天中,在超過4萬英裏的雙線鐵路上,動用3萬輛火車頭、65 000節客車車廂和70萬節貨車車廂,運送300萬士兵、86 000匹戰馬和大堆大堆的戰略物資,尤其是槍枝彈藥。一個集團軍就需要6 000節車廂,一個騎兵師也需要1 200節車廂。德軍確實能夠有效地安排好這些士兵和物資,這樣,在宣布調動兵力17天後,德軍就將在邊界地帶進入戰備狀態。與此同時,德國人多年來一直確信俄國人效率低下,因為他們的鐵路太少,在供水、電報、煤炭儲備,甚至站台建設等方麵的技術能力都太差。確實,在當時的俄國,協助軍隊的鐵路員工共有4萬人,其中1/3是文盲。但是,所有這些至關重要的設想都將失去真正的基礎,因為列強關係中出現了另外一個因素:德國唯一的真正盟友奧匈帝國不久就要解體。
奧匈帝國行將瓦解的跡象,隨處可見。在一個民族主義時代,這個龐大的多民族國家本身就是一個時代的錯誤(它的帝國國歌《上帝保佑吾皇弗朗茨》有15種語言版本,包括一種意地緒語版)。而且,維也納在外交上並沒有運用好平衡策略。在奧匈帝國控製的南斯拉夫,當最重要的南斯拉夫民族塞爾維亞在巴爾幹戰爭中獲得勝利之時,它的榜樣力量激起了許多反對奧匈的政治運動。維也納是如何反應的呢?一個切合實際的方案是在維也納的控製下,把所有南斯拉夫各族聯合成一個所謂的南斯拉夫國家,對此,明智的塞爾維亞人是會支持的(在奧匈帝國中,他們經常這樣教育自己)。但是,真正掌控帝國的匈牙利人卻不想出現第二個民族國家。這樣,在1914年時,維也納就沒有提出任何解決辦法。根據泰勒[32]的說法,維也納隻是在靜觀事態發展,或者更確切地說,是希望一切問題自行消失。但是,事件還是發生了,而且突如其來地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在《布列斯特和約》簽訂期間,奧匈帝國的外長切爾寧伯爵則換了種說法,他指出:“我們必定要消亡。我們可以自由地選擇消亡的方式,不過,我們選擇了最糟糕最恐怖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