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藹齡回家後;越想越覺得不是那麽回事,就找孔祥熙商量對策,認為這樣下去等於被動挨打,一定要想個辦法扭轉一下。
孔祥熙這時已過了70大壽,正在潛心練習氣功,對那些流言蜚語早已不放在心上,當下便說:“無風不起浪,風停水自平。他們愛說什麽就讓他們說什麽,不理他。他們說上一段時間沒人理,自然就不會再說了。”
“這不是中國”,宋藹齡說,“他們不問你個底掉決不甘心。”
和孔祥熙說不通,宋藹齡就去找尼克森。尼克森給宋藹齡推薦一個朋友,是“中美文化交流協會”的副主席。
這位副主席自然受到孔家的款待,並且原來存摺的尾數上一下子多加三五個零。他頓時喜形於色地對孔祥熙、宋藹齡說:“可以動用我們的關係,也來個調查,然後再找一個比較權威的機構,公布調查結果,就可以給那些流言蜚語當頭一棒。
“這談何容易”,孔祥熙說。
“尼克森正在幫助艾森豪競選美國總統,一旦艾森豪當上總統,他就是副總統。”
“如果那樣簡直太好了!”宋藹齡禁不住叫了起來。
果然,1952年艾森豪當選為美國總統,尼克森被任命為副總統。不久,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和財政部公布了一個華人在美國資產的內部調查材料。這個材料上說,全部華僑連同各銀行在內,所有在美國的存款額不超過5000萬美元,其中最大的存戶,隻有100萬美元,而這些超過100萬美元的華僑,都已在美國居住了很久並且經營著商業。
這裏麵雖然沒點出名字,但顯然是包括孔祥熙和宋藹齡的。
材料公布不久,一向深居簡出的孔祥熙突然破天荒地在華爾街一家酒店舉行了一次規模不小的記者招待會。
招待會上,滿頭銀髮的孔祥熙在美國公眾的心目中變成了一個並不富裕但卻心地善良、極為值得同情的落難者。他扯動著幹枯的噪音頗為動情地說,他祖上雖然有一些積蓄,但輪到他這一代已所剩無幾。為政十餘年雖然有些積蓄,但大部投在大陸工商和房地產業中,隨著大陸被共產黨接管,這些財產損失殆盡。現在盡靠菲薄的退休金和兒女們接濟生活。所謂富翁之說不知從何談起……雲雲。
記者們注意到,一向對自己的身世閉口不談的這位前國民黨財政部長,今天卻像嘮家常似的,向與會者喋喋不休地談起了他的身世和家資,這倒真有點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味道。
幾天後,報刊廣播裏開始出現了“孔博士丟掉大陸財產,來美後生活桔據”的報導。但這類報導除了孔祥熙、宋藹齡等極少數人關心外,大多數美國人是不會關心這類消息的。誰會關心一個窮人、一個落魄者呢?大多數美國人所關心的,是成功者及其為什麽獲得成功。
當晚,孔祥熙、宋藹齡睡了一個好覺。並且也就在這天晚上,他們更加堅定了中國人關於“不露富”的古訓。看來,幾千年來的中國文化確實博大精深,要好好琢磨琢磨才是。因為這對他們在美國的生活太重要了。
2.癡心妄想復出夢
江山易改,秉性難移。宋藹齡進攻性的性格是天生的。在挫敗了杜魯門的財產調查計劃後,她說服孔祥熙,利用孔家的財力和有限的影響力,又打響了一場保衛自己在美利益的戰鬥。他們聯合院外援華集團,暗中支持尼克森並給他提供活動經費,終於搞垮了杜魯門。在1952年美國總統大選中,艾森豪當選為總統,尼克森則被提名為副總統。
尼克森當上了副總統後,孔祥熙夫婦原本打算請尼克森吃一頓飯祝賀祝賀。不料卻被尼克森拒絕了。後來他們才知道,在美國政府官員一般都不接受吃請和禮品。因為那樣就有受賄的嫌疑,會被認為失去了公正。這不免令孔祥熙、宋藹齡有點失望。他們到美國後精心培養數年的關係,就是為了將來需要時能走走後門。
這時,台灣又傳來要召開第二次國民大會和要重新選舉總統屆人總統的消息。
1952年朝鮮半島停戰,美蘇仍處於對峙狀態。蔣介石在坐穩了國民黨第一把交椅的位置後,這時便異想天開地又開了一次“國民大會”,走走形式,以便給人以為,他這個“總統”是民選的。
蔣介石這麽一搞,在美國的孔祥熙心裏就癢癢了。國民黨的元老們現在有點“朝氣”的恐怕就剩下孔祥熙了,加上尼克森當選副總統的刺激,使他覺得還可以再拚搏一次。幾年前蔣介石被李宗仁和杜魯門“威脅”時,宋美齡跑到美國求援,當時孔祥熙、宋藹齡不是傾囊相助嗎?!
但宋藹齡對這個想法沒多大的興趣。
“別天真啦!”她對孔祥熙說,“你要回去和他共事,他就會把你當成敵人。”
“不可能吧?”
“他現在要實行新政,要起用新人。你看看,現在台灣政府裏哪有一個像你這樣的元老。”
“我去當副總統,協助嘛。”
宋藹齡明白孔祥熙,70多歲了,還能真的在乎那個副總統的位子嗎?他想要個名聲,要個“公正”的評價,要在臨終前有個說法。自從跟了蔣介石,不能說忠心耿耿,也是一心一意。從1928年當工商部長起,整整16年,他為蔣介石鞍前馬後玩命似的幹。特別是抗戰8年,那麽困難,對蔣介石也沒起過二心。雖說後來貪了點,但誰不貪?你蔣介石不貪,宋美齡不貪?總不至於因此就一棍子打死呀。把個孔祥熙趕跑了怎麽樣,不出4年,就被共產黨打到了台灣。說孔祥熙不行,換上一個還不如孔祥熙呢。這一點蔣介石心裏明鏡似的。但他就是不認錯。他不能認錯,有了錯都是別人的,他不能有錯,他永遠是正確的。這就是蔣介石!孔祥熙是想在有生之年,為自己終身奮鬥的事業劃上一個句號。他要在台灣劃上這個句號,而不是在美國。
孔祥熙這時已過了70大壽,正在潛心練習氣功,對那些流言蜚語早已不放在心上,當下便說:“無風不起浪,風停水自平。他們愛說什麽就讓他們說什麽,不理他。他們說上一段時間沒人理,自然就不會再說了。”
“這不是中國”,宋藹齡說,“他們不問你個底掉決不甘心。”
和孔祥熙說不通,宋藹齡就去找尼克森。尼克森給宋藹齡推薦一個朋友,是“中美文化交流協會”的副主席。
這位副主席自然受到孔家的款待,並且原來存摺的尾數上一下子多加三五個零。他頓時喜形於色地對孔祥熙、宋藹齡說:“可以動用我們的關係,也來個調查,然後再找一個比較權威的機構,公布調查結果,就可以給那些流言蜚語當頭一棒。
“這談何容易”,孔祥熙說。
“尼克森正在幫助艾森豪競選美國總統,一旦艾森豪當上總統,他就是副總統。”
“如果那樣簡直太好了!”宋藹齡禁不住叫了起來。
果然,1952年艾森豪當選為美國總統,尼克森被任命為副總統。不久,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和財政部公布了一個華人在美國資產的內部調查材料。這個材料上說,全部華僑連同各銀行在內,所有在美國的存款額不超過5000萬美元,其中最大的存戶,隻有100萬美元,而這些超過100萬美元的華僑,都已在美國居住了很久並且經營著商業。
這裏麵雖然沒點出名字,但顯然是包括孔祥熙和宋藹齡的。
材料公布不久,一向深居簡出的孔祥熙突然破天荒地在華爾街一家酒店舉行了一次規模不小的記者招待會。
招待會上,滿頭銀髮的孔祥熙在美國公眾的心目中變成了一個並不富裕但卻心地善良、極為值得同情的落難者。他扯動著幹枯的噪音頗為動情地說,他祖上雖然有一些積蓄,但輪到他這一代已所剩無幾。為政十餘年雖然有些積蓄,但大部投在大陸工商和房地產業中,隨著大陸被共產黨接管,這些財產損失殆盡。現在盡靠菲薄的退休金和兒女們接濟生活。所謂富翁之說不知從何談起……雲雲。
記者們注意到,一向對自己的身世閉口不談的這位前國民黨財政部長,今天卻像嘮家常似的,向與會者喋喋不休地談起了他的身世和家資,這倒真有點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味道。
幾天後,報刊廣播裏開始出現了“孔博士丟掉大陸財產,來美後生活桔據”的報導。但這類報導除了孔祥熙、宋藹齡等極少數人關心外,大多數美國人是不會關心這類消息的。誰會關心一個窮人、一個落魄者呢?大多數美國人所關心的,是成功者及其為什麽獲得成功。
當晚,孔祥熙、宋藹齡睡了一個好覺。並且也就在這天晚上,他們更加堅定了中國人關於“不露富”的古訓。看來,幾千年來的中國文化確實博大精深,要好好琢磨琢磨才是。因為這對他們在美國的生活太重要了。
2.癡心妄想復出夢
江山易改,秉性難移。宋藹齡進攻性的性格是天生的。在挫敗了杜魯門的財產調查計劃後,她說服孔祥熙,利用孔家的財力和有限的影響力,又打響了一場保衛自己在美利益的戰鬥。他們聯合院外援華集團,暗中支持尼克森並給他提供活動經費,終於搞垮了杜魯門。在1952年美國總統大選中,艾森豪當選為總統,尼克森則被提名為副總統。
尼克森當上了副總統後,孔祥熙夫婦原本打算請尼克森吃一頓飯祝賀祝賀。不料卻被尼克森拒絕了。後來他們才知道,在美國政府官員一般都不接受吃請和禮品。因為那樣就有受賄的嫌疑,會被認為失去了公正。這不免令孔祥熙、宋藹齡有點失望。他們到美國後精心培養數年的關係,就是為了將來需要時能走走後門。
這時,台灣又傳來要召開第二次國民大會和要重新選舉總統屆人總統的消息。
1952年朝鮮半島停戰,美蘇仍處於對峙狀態。蔣介石在坐穩了國民黨第一把交椅的位置後,這時便異想天開地又開了一次“國民大會”,走走形式,以便給人以為,他這個“總統”是民選的。
蔣介石這麽一搞,在美國的孔祥熙心裏就癢癢了。國民黨的元老們現在有點“朝氣”的恐怕就剩下孔祥熙了,加上尼克森當選副總統的刺激,使他覺得還可以再拚搏一次。幾年前蔣介石被李宗仁和杜魯門“威脅”時,宋美齡跑到美國求援,當時孔祥熙、宋藹齡不是傾囊相助嗎?!
但宋藹齡對這個想法沒多大的興趣。
“別天真啦!”她對孔祥熙說,“你要回去和他共事,他就會把你當成敵人。”
“不可能吧?”
“他現在要實行新政,要起用新人。你看看,現在台灣政府裏哪有一個像你這樣的元老。”
“我去當副總統,協助嘛。”
宋藹齡明白孔祥熙,70多歲了,還能真的在乎那個副總統的位子嗎?他想要個名聲,要個“公正”的評價,要在臨終前有個說法。自從跟了蔣介石,不能說忠心耿耿,也是一心一意。從1928年當工商部長起,整整16年,他為蔣介石鞍前馬後玩命似的幹。特別是抗戰8年,那麽困難,對蔣介石也沒起過二心。雖說後來貪了點,但誰不貪?你蔣介石不貪,宋美齡不貪?總不至於因此就一棍子打死呀。把個孔祥熙趕跑了怎麽樣,不出4年,就被共產黨打到了台灣。說孔祥熙不行,換上一個還不如孔祥熙呢。這一點蔣介石心裏明鏡似的。但他就是不認錯。他不能認錯,有了錯都是別人的,他不能有錯,他永遠是正確的。這就是蔣介石!孔祥熙是想在有生之年,為自己終身奮鬥的事業劃上一個句號。他要在台灣劃上這個句號,而不是在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