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夫人,我們現在最缺乏的就是藥品,很多傷員因為藥品不足而延誤了搶救……”院長一邊走,一邊對宋藹齡喋喋不休地講。
“需要什麽藥品,你列個清單,我們爭取給你想辦法。”宋藹齡回答說。
說話間她們來到一個病房,碰巧看見一個腹部受槍傷的士兵,由於傷口感染停止了呼吸。
宋慶齡從人叢中走上前來,將一束鮮花放在死者的床頭,並用白被單慢慢蒙到了死者的麵部。
周圍有人忍不住哭出了聲來。
宋藹齡也被這沉痛肅穆的氣氛所感染。在與其他重傷員一一握手後,她說我要讓這裏的每位受傷的官兵出院或退伍時,都可以得到一套新軍裝、一包食品和一些零用錢。宋藹齡說她所領導的“傷兵之友”將舉行一次大規模的募捐,募捐到的錢將全部作為傷兵退伍後的補貼。
宋氏三姐妹又來到手術室,並現場觀看一次手術,被手術的是一個年輕的士兵。他腿部中彈,而且已經感染,手術大夫原來想為他截肢。
宋慶齡對大夫講:“能不能不截肢,設法保住他的雙腿,今後他還能有希望。”
宋藹齡在一旁說:“要多給他輸血,錢由我來付。”
宋美齡也說:“一定要想法保住他的腿。”
主刀大夫在她們的鼓勵下,開了幾處難度很大的傷口,把裏麵的彈片碎片-一取了出來,並做了嚴格的消毒和縫合,看來這個小夥子的雙腿是有希望保住了。
安排完重慶的日程後,宋氏三姐妹又決定去成都。當時成都和重慶之間又沒有鐵路,並且恰逢日軍連日轟炸,坐飛機更不安全,於是她們決定乘汽車去。
孔祥熙曾為宋藹齡她們擔心,考慮是否有必要千裏迢迢趕往成都。要路遇日機轟炸躲避不及,豈不因小失大?一席話說得宋藹齡有點拿不定主意,便去找宋慶齡商量。宋慶齡聽後說,好不容易回來一趟,還是應該去看看。我們去會對那裏的軍民產生很大的鼓勵,他們覺得政府沒忘記他們,打日本抗戰會更有信心。
宋藹齡又打電話給宋美齡,宋美齡也決定去。她在電話裏笑著對宋藹齡說:“在上海我就被日軍飛機炸過一回,現在不是也好好的嗎!”
的確,當時中國的抗日戰爭正進入最緊張、最關鍵的時刻。汪精衛叛變投敵,日軍準備發動太平洋戰爭,美國等西方國家裏有一些人對日本採取綏靖政策,國民黨內部則有人高喊要取消八路軍和新四軍。一時間中國上空陰雲密布,不少人對抗戰能否取勝憂心忡仲。而這時宋氏三姐妹的視察和“出訪”,確實能起到堅定軍心,鼓舞士氣的作用。
經過兩天的長途跋涉,宋氏三姐妹終於安全抵達成都。兩天來她們躲過日軍的一次空襲,沿途看見了逃難的人群,以及戰爭給人民群眾帶來的苦難,更激起她們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仇恨和動員人民堅決抗戰的決心。
宋氏三姐妹由重慶赴成都,也引起了很多新聞媒體的關注。一位外國記者在重慶《大公報》這樣寫到:
“她們(指宋氏三姐妹)在中國旅行就要投宿於當地的客棧裏,這樣不僅床上有臭蟲咬而且天上還有飛機追趕,但你別指望,例如孔夫人,會很自然地適應這種環境。她看起來似乎還是呆在城市中自家舒適安全的房子裏為好,那才是她這種人住的地方…… 但是,她吃苦耐勞,三姐妹個個能吃苦耐勞。麵對空襲,她們麵帶微笑,旁若無事,談吐自然。”
寥寥數筆,真實地記錄了宋氏三姐妹旅途的艱辛和她們堅韌不拔的毅力。
4月25日,宋氏三姐妹前往中國合作社成都事務所。數百名女工集合在廣場上為她們舉行歡迎儀式。當時宋氏三姐妹也發表了即興演講。
宋藹齡說,我們在前往的路途中看到了日寇的暴行,看到了人民所遭受的苦難,也看到了人民奮起抗戰的決心。
宋美齡在演講中著重談了合作社的工作。她說:“正因為有了你們,紡織女工們,不懈的努力和夜以繼日的工作,前線的將士才能英勇無畏地去戰鬥、去殺敵。合作社的工作要進一步發展,社員要進一步擴大,現在合作社有5萬社員,要增加到50萬。要讓每一個有工作能力、有愛國熱情的成年婦女都參加,這是一種責任,一種對國家對民族的責任。”
由於連日旅途疲勞,宋慶齡正患牙痛。但全場女工一再以熱烈的掌聲邀請來慶齡講話。
宋慶齡走到台前,用洪亮的聲音說:“工合社事業,就是總理民生主義之實行,一麵求改善人民生活,一麵求充實國家經濟力量,希望各位對民生主義加以研究,使總理遺旨早日實現。”
三姐妹演講完後,即由合作社領導陪同下,參觀了展覽台。
三姐妹興致勃勃地參觀展品,完全忘記了旅途的疲勞,並細心地詢問展品的生產過程以及工人的生活情況。當她們來到毛紡班參觀時,恰有一些女工正在工作,趕製軍衣。宋美齡也挨著一名女工坐了下來,親自動手縫製軍衣。隨同的美國攝影師搶拍了這一場景。於是,宋美齡坐在縫紉機旁,聚精會神地為抗日將士縫製軍衣的照片,不久就登在了全國各大報刊上。
宋美齡還別出新裁,由她做東在成都的一個勵誌社舉行集會,歡迎宋慶齡和宋藹齡首次來蓉視察。實際上這主要是為了宋慶齡。1927年以後,宋慶齡和蔣介石積怨甚深,和宋美齡、宋藹齡也基本斷了聯繫。雖為同胞姐妹,卻視為路人。這次好不容易說服宋慶齡到四川,宋美齡和宋藹齡都想盡辦法,利用一切機會進行“感情投資”,以設法彌合(至少在表麵上)長期以來因政治觀點不同而造成的裂痕。
“需要什麽藥品,你列個清單,我們爭取給你想辦法。”宋藹齡回答說。
說話間她們來到一個病房,碰巧看見一個腹部受槍傷的士兵,由於傷口感染停止了呼吸。
宋慶齡從人叢中走上前來,將一束鮮花放在死者的床頭,並用白被單慢慢蒙到了死者的麵部。
周圍有人忍不住哭出了聲來。
宋藹齡也被這沉痛肅穆的氣氛所感染。在與其他重傷員一一握手後,她說我要讓這裏的每位受傷的官兵出院或退伍時,都可以得到一套新軍裝、一包食品和一些零用錢。宋藹齡說她所領導的“傷兵之友”將舉行一次大規模的募捐,募捐到的錢將全部作為傷兵退伍後的補貼。
宋氏三姐妹又來到手術室,並現場觀看一次手術,被手術的是一個年輕的士兵。他腿部中彈,而且已經感染,手術大夫原來想為他截肢。
宋慶齡對大夫講:“能不能不截肢,設法保住他的雙腿,今後他還能有希望。”
宋藹齡在一旁說:“要多給他輸血,錢由我來付。”
宋美齡也說:“一定要想法保住他的腿。”
主刀大夫在她們的鼓勵下,開了幾處難度很大的傷口,把裏麵的彈片碎片-一取了出來,並做了嚴格的消毒和縫合,看來這個小夥子的雙腿是有希望保住了。
安排完重慶的日程後,宋氏三姐妹又決定去成都。當時成都和重慶之間又沒有鐵路,並且恰逢日軍連日轟炸,坐飛機更不安全,於是她們決定乘汽車去。
孔祥熙曾為宋藹齡她們擔心,考慮是否有必要千裏迢迢趕往成都。要路遇日機轟炸躲避不及,豈不因小失大?一席話說得宋藹齡有點拿不定主意,便去找宋慶齡商量。宋慶齡聽後說,好不容易回來一趟,還是應該去看看。我們去會對那裏的軍民產生很大的鼓勵,他們覺得政府沒忘記他們,打日本抗戰會更有信心。
宋藹齡又打電話給宋美齡,宋美齡也決定去。她在電話裏笑著對宋藹齡說:“在上海我就被日軍飛機炸過一回,現在不是也好好的嗎!”
的確,當時中國的抗日戰爭正進入最緊張、最關鍵的時刻。汪精衛叛變投敵,日軍準備發動太平洋戰爭,美國等西方國家裏有一些人對日本採取綏靖政策,國民黨內部則有人高喊要取消八路軍和新四軍。一時間中國上空陰雲密布,不少人對抗戰能否取勝憂心忡仲。而這時宋氏三姐妹的視察和“出訪”,確實能起到堅定軍心,鼓舞士氣的作用。
經過兩天的長途跋涉,宋氏三姐妹終於安全抵達成都。兩天來她們躲過日軍的一次空襲,沿途看見了逃難的人群,以及戰爭給人民群眾帶來的苦難,更激起她們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仇恨和動員人民堅決抗戰的決心。
宋氏三姐妹由重慶赴成都,也引起了很多新聞媒體的關注。一位外國記者在重慶《大公報》這樣寫到:
“她們(指宋氏三姐妹)在中國旅行就要投宿於當地的客棧裏,這樣不僅床上有臭蟲咬而且天上還有飛機追趕,但你別指望,例如孔夫人,會很自然地適應這種環境。她看起來似乎還是呆在城市中自家舒適安全的房子裏為好,那才是她這種人住的地方…… 但是,她吃苦耐勞,三姐妹個個能吃苦耐勞。麵對空襲,她們麵帶微笑,旁若無事,談吐自然。”
寥寥數筆,真實地記錄了宋氏三姐妹旅途的艱辛和她們堅韌不拔的毅力。
4月25日,宋氏三姐妹前往中國合作社成都事務所。數百名女工集合在廣場上為她們舉行歡迎儀式。當時宋氏三姐妹也發表了即興演講。
宋藹齡說,我們在前往的路途中看到了日寇的暴行,看到了人民所遭受的苦難,也看到了人民奮起抗戰的決心。
宋美齡在演講中著重談了合作社的工作。她說:“正因為有了你們,紡織女工們,不懈的努力和夜以繼日的工作,前線的將士才能英勇無畏地去戰鬥、去殺敵。合作社的工作要進一步發展,社員要進一步擴大,現在合作社有5萬社員,要增加到50萬。要讓每一個有工作能力、有愛國熱情的成年婦女都參加,這是一種責任,一種對國家對民族的責任。”
由於連日旅途疲勞,宋慶齡正患牙痛。但全場女工一再以熱烈的掌聲邀請來慶齡講話。
宋慶齡走到台前,用洪亮的聲音說:“工合社事業,就是總理民生主義之實行,一麵求改善人民生活,一麵求充實國家經濟力量,希望各位對民生主義加以研究,使總理遺旨早日實現。”
三姐妹演講完後,即由合作社領導陪同下,參觀了展覽台。
三姐妹興致勃勃地參觀展品,完全忘記了旅途的疲勞,並細心地詢問展品的生產過程以及工人的生活情況。當她們來到毛紡班參觀時,恰有一些女工正在工作,趕製軍衣。宋美齡也挨著一名女工坐了下來,親自動手縫製軍衣。隨同的美國攝影師搶拍了這一場景。於是,宋美齡坐在縫紉機旁,聚精會神地為抗日將士縫製軍衣的照片,不久就登在了全國各大報刊上。
宋美齡還別出新裁,由她做東在成都的一個勵誌社舉行集會,歡迎宋慶齡和宋藹齡首次來蓉視察。實際上這主要是為了宋慶齡。1927年以後,宋慶齡和蔣介石積怨甚深,和宋美齡、宋藹齡也基本斷了聯繫。雖為同胞姐妹,卻視為路人。這次好不容易說服宋慶齡到四川,宋美齡和宋藹齡都想盡辦法,利用一切機會進行“感情投資”,以設法彌合(至少在表麵上)長期以來因政治觀點不同而造成的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