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5年7月1日,廣東革命政府由大元帥府改組為國民政府。國民政府實行委員製,汪精衛任主席,胡漢民任外交部長,廖仲愷為財政部長。同年10月,國民政府領導的革命軍在蔣介石的指揮下進行了第二次東征,全殲了廣東軍閥陳炯明的殘部,實現了兩廣統一,為北伐奠定了基礎。1926年7月,國民革命軍10萬人在廣州誓師北伐。此次北伐共8個軍,分三路向湖南、江西和福建進軍。北伐開始後,捷報頻傳,在兩湖戰場擊潰吳佩孚主力並在江西重創孫傳芳。一時間,北洋軍閥節節敗退,革命形勢一片大好。就在這時,孔祥熙由美國回到了廣州,就任廣東省財政廳長,同時兼任廣東國民政府代財政部長,總攬後方財政。


    1927年1月1日,廣東國民政府遷都武漢。同年3月,武漢國民政府增設實業部,任命孔祥熙為實業部長。但當時孔祥熙並沒到武漢就職,在廣州等了一段時間後,他就回上海找他的夫人宋藹齡去了。


    當時全國的形勢已日漸明朗,國民革命軍順應民心民意,所向披靡。而北洋軍閥失道寡助,節節敗退,統一中國已然是早晚的事情。國民革命軍在控製了南方數省、特別是浙江、上海後卻停止了北伐。當時,蔣介石並非不想消滅段棋瑞,而是不願意為別人做嫁衣裳,亦即不願在汪精衛手下當個二把手。在沒和汪精衛攤牌之前,在沒有按他的意誌統一國民黨之前,在沒有絕對控製全部軍權之前,他決定不再向北出動一兵一卒。蔣介石和以汪精衛為代表的武漢國民政府的裂痕,頓時公開化了。


    1927年3月末,蔣介石到了上海。他隨即便到了那座極為豪華的西愛威斯路宋氏家族的住宅拜訪了孔祥熙夫婦,希望孔氏夫婦能支持他。


    在那個風雲變幻的年代,孔祥熙麵臨著選擇。


    國民黨原本就是一個鬆散的政治組織。1913年宋教仁將其組成一個統一的政黨後不久,便被袁世凱暗殺。1924年孫中山下決心重組國民黨,實行新的“三大政策”。但不幸於1925年孫中山也病逝北京。孫中山逝世後,汪精衛被公認為接班人,但以胡漢民為代表的右派和以廖仲愷為代表的左派的矛盾日趨激化,後終於釀成於1926年的廖仲愷被暗殺。


    蔣介石借北伐和廖被暗殺而地位迅速上升,但當時他尚並不是公認的領袖和“合法”選出的主席,而汪精衛卻是。當時從名義上和形式上,汪精衛代表著國民黨和原來的廣州革命政府;再則汪精衛也擁有一部分軍隊,特別是當時由蘇聯影響控製的共產黨和在北伐中膨脹的桂係軍隊都支持汪精衛。


    蔣介石雖然由北伐撈到了政治資本,擁有幾十萬大軍但畢竟勢單力薄且名不正言不順。


    孔祥熙追隨孫中山多年,和宋藹齡結婚後又一直效力於國民黨的民主革命,看到孫中山逝世後國民黨內的狀況,不禁憂心忡忡,此時,蔣介石的拜訪更使他對未來感到迷茫。


    但宋藹齡卻當即態度鮮明。她在蔣介石走後勸孔祥熙承認蔣介石是很有潛力的政治領袖,況且當時蔣介石正在和宋美齡熱戀。隻要蔣宋聯姻,蔣家的軍隊和宋家的金錢聯合起來,就能形成中國最有影響力的集團。當時宋藹齡認為,當前的當務之急是說服汪精衛同蔣介石聯手,並認為他們的矛盾再大也沒有和張作霖的大,他們的矛盾再深也沒有和孫傳芳深。隻要蔣汪攜手北伐,國民革命大業即可告成。


    孔祥熙以前對蔣介石的印象並不好,他有一個基本的信條,就是中國必須由受過高等教育、有現代科學文化知識的人來治理、來統治。可這許多年來,他目睹了辛亥革命以來中國的狀況,深感軍隊在社會變革中的重要。而軍人一般都缺少現代的民主思想。軍隊要打仗,就要講紀律、講服從、講統一意誌,而這樣的土壤必然培育出獨裁而不是民主的種子。蔣介石就是這樣一個人。在當時,人們都已逐漸看出了他獨裁武斷的本質。不過話又說回來了,他如果不獨裁武斷,他怎能統帥一支幾十萬人的軍隊?宋藹齡說,他們將來可以在政府裏影響甚至控製蔣介石,當然這恐怕是幻想,因為蔣介石需要的是奴隸和工具……但汪精衛行嗎,他更是一個扶不起來的阿鬥,靠一次所謂的“謀殺”大撈了政治資本,靠一支筆寫了幾篇文章傾倒了一部分青年,靠察言觀色和伶俐的口齒贏得了孫中山的信賴。可這樣的人能成為黨的領袖嗎?缺少大氣魄,缺少大胸懷,缺少決斷的能力和敢於承擔後果的勇氣。還有更重要的一點,汪精衛沒有受過西方教育,不會講英文。在北京孫中山身邊工作的最後一段日子裏,孔祥熙雖然覺得汪精衛有幾分才氣,但絕對缺少共同語言。孔祥熙還覺得汪精衛這個人很虛偽,有時又很傲慢,但汪畢竟是國民黨全國代表正式選舉出來的主席呀。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在緊要關頭的確就隻有這幾步。孔祥熙當時已經47歲,已走過了人生道路的一多半,所以他不願再拿自己的後半生去做賭注、去冒險。


    但宋藹齡和孔祥熙的性格完全不同。孔祥熙喜歡靜,她喜歡動;孔祥熙喜歡穩,她喜歡“亂”;孔祥熙不願冒險,而她最喜歡探險和下賭注。在1927年中國的政治舞台上,宋藹齡如魚得水似地成了一個人物。自從跟隨孫中山以來,她還從沒有找到現在的這種感覺。當時,她正在進行著一樁足以影響中國命運的“事業”,即促成蔣宋聯姻。當然,對於蔣介石和汪精衛的關係,她保留了自己的意見。於是孔氏夫婦,一個開始積極為寧漢合流斡旋,一個開始為蔣介石宋美齡牽媒拉線。盡管出發點有所不同,但殊途同歸,最終都成了蔣介石獨裁政權的幫凶和重臣,並且也為他們自己的歷史填寫了不那麽光彩的一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孔氏家族全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建平/李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建平/李安並收藏孔氏家族全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