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李鴻章對孔祥熙留下了“良好”印象,也就為孔祥熙更多地接觸李鴻章創造了機會。對此,孔祥熙也就必然會對自己的未來留學美國,設計出多種方案。
孔祥熙生活的時代,是我們中國最貧窮落後也最黑暗的清朝末年。政府的腐敗無能和國家幾遭蹂躪,使當時的一些青年知識分子心灰意冷,認為在國內沒有前途可言,都把出洋留學看成一條最為理想的出路。當時許多聰明的青年人,都拚命地上“洋學校”、學“洋知識”,認為有朝一日出國留學後身價就可以高出十倍,就能“高官任做、駿馬任騎”。
這些人實際上是把出國留學當成了變相的時髦的洋科考。
實際上留學和科考是不一樣的。應赴科考,隻需下決心熬過十載寒窗,或十一載或更長一些,苦讀聖賢書,到時多能金榜題名而青衫換紫袍。出國留學就不一樣了。雖然想出國留學的人很多,但最終能成行的人卻很少。因為留學需要大量的錢。日本離中國最近,當時費用也最便宜,但一年下來也要五六百塊大洋。留學西洋就貴得多了,一年大概要五六千塊大洋,比日本多了10倍。如果再讀碩士、博士,少則五六年多則七八年,如果沒有成千上萬的白花花的銀子作後盾,就隻好是望洋興嘆了。
清末的留學生,以經費來源上分,大體有官費、自費和公派3種。首先是“官費”:從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清政府內部有了洋務之說。為了培養洋務人才,政府開始向歐美派遣留學生去學習西方科技。當時因為是剛剛開始,那些有地位、有權勢的人並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出國留學。一是受“父母在不遠遊”的影響,二是他們也不相信洋人的東西就一定能強得過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因而也就更談不上自己掏腰包了。所以那時出國留學的多是平民家的子弟,因為自己負擔不起學費,費用自然要由國家負責。真要由自己出錢,他們也就出不去了。此為官費生。那些有地位、有權勢的人看到留學歸來的學生大多掌握了一技之長而且官運亨通,且日漸受到朝廷的重視,所以從此官費留學生就成了這批有權官僚壟斷的一種專利和特權了。他們從反對自家子女出國留學到利用特權送自己的子女出國留學,以培養他們和扶植自己的親信勢力。這裏說明了人們觀念上的轉變,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的。同時也證明了世界發展的一個大趨勢。
其次是“自費”:官費留學被達官貴人壟斷後,沾不上官府光的那些商人和所謂的“土財主”,仍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出國留學,將來學業有成歸國後好繼承自己的事業,或當官發財超過自己以光宗耀祖。這些人有的是錢,他們自己掏腰包把子女送出去,這樣一來就有了自費留學生。
最後便是“公派”:既沾不上官府的光,自己家又沒錢,這樣的學生要想出國留學,就隻有走最後一條路亦即“公派”了。這些學生一般都是出身比較貧苦,家裏無權無勢無錢,隻好依靠傳人中國的各類教會,皈依洋教併到教會學校讀書學習。因為在校期間認真刻苦,努力讀書,讓學校覺得自己有培養的價值。而這些傳教士所在的國家也願意出錢培養一些中國青年。培養他們是想讓他們為自己的國家服務。這類學生一般通過公開招考,教會學校保送,宗教團體推薦等形式被派送到和教會有關係的各大學去學習,享受助學金待遇。畢業後仍回中國充任神職。是為公派。
孔祥熙拒絕李鴻章的邀請,下決心出洋留學後,首先想到的是爭取官費留學。要想爭取到官費,孔祥熙雖說是孔子的後代,出身顯赫,身份特殊;但當時的孔家人卻沒有在朝廷做高官的,最多是個知縣(如孔祥熙的五叔孔繁杏),說不上話頂不了事。所以,孔祥熙要想官費留學,必須首先搭上一位有權有勢的朝廷命官做他的靠山才行。為此,孔祥熙想到了和他有一麵之交的李鴻章。
前麵我們講過,孔祥熙在協助洋人處理“山西教案”時給李鴻章這位握有清朝外交、軍事大權的實力派人物留下了極好的印象,所以李鴻章才邀請孔祥熙出來“參辦教案”,並授銜“幫辦洋務”給孔祥熙。因孔祥熙當時無意於此,所以拒絕了李鴻章。但為此兩人並沒有“割袍斷義”,當孔祥熙為留學之事求見時,李鴻章破例召見了他。而且,那天這一老一少和洋人有著特殊關係的人進行了長時間的交談。
李鴻章很賞識孔祥熙這個從著名教會學校出來的青年人,一再挽留他,要他留在國內;做官也好,讀書也罷,都不必遠涉重洋。並帶著一種對青年人的關懷,責問孔祥熙道:“難道中國的書不夠讀嗎?”
孔祥熙答說:“倒不是我國的書不夠讀,學生隻是想到外國去求些切合實用的學問。”
李鴻章有意要測試一下這位小青年,隨即問道:“什麽是切合實用的學問?”
孔祥熙答道:“竊以為富國強兵之術,都是切合實用的學問。為了獲此學問,研究聲光化電之學,顯係當務之急。西人每謂:聲光化電是發達實業之母,而發達實業又為富國強兵之基……這些隻不過是學生的一得之思,管窺之見,還請中堂大人有以教之。”
李鴻章聽後對孔祥熙說道:“你的見解,透闢得很!我們堂堂中華,泱泱大國,其所以被外人侵擾,疆土日蹙,利權外溢,多半是我們咎由自取。這咎便是我們不能富強安樂,臍身世界大國之林,跟他們並駕齊驅!你年紀小,居然能有此見識,有此抱負,有此眼光,有此誌向,可見得你來日必定前程遠大,光芒萬丈。不過,老夫今天有句話要奉送給你:‘見聞宜廣,學貴專一’。”
孔祥熙生活的時代,是我們中國最貧窮落後也最黑暗的清朝末年。政府的腐敗無能和國家幾遭蹂躪,使當時的一些青年知識分子心灰意冷,認為在國內沒有前途可言,都把出洋留學看成一條最為理想的出路。當時許多聰明的青年人,都拚命地上“洋學校”、學“洋知識”,認為有朝一日出國留學後身價就可以高出十倍,就能“高官任做、駿馬任騎”。
這些人實際上是把出國留學當成了變相的時髦的洋科考。
實際上留學和科考是不一樣的。應赴科考,隻需下決心熬過十載寒窗,或十一載或更長一些,苦讀聖賢書,到時多能金榜題名而青衫換紫袍。出國留學就不一樣了。雖然想出國留學的人很多,但最終能成行的人卻很少。因為留學需要大量的錢。日本離中國最近,當時費用也最便宜,但一年下來也要五六百塊大洋。留學西洋就貴得多了,一年大概要五六千塊大洋,比日本多了10倍。如果再讀碩士、博士,少則五六年多則七八年,如果沒有成千上萬的白花花的銀子作後盾,就隻好是望洋興嘆了。
清末的留學生,以經費來源上分,大體有官費、自費和公派3種。首先是“官費”:從十九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清政府內部有了洋務之說。為了培養洋務人才,政府開始向歐美派遣留學生去學習西方科技。當時因為是剛剛開始,那些有地位、有權勢的人並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出國留學。一是受“父母在不遠遊”的影響,二是他們也不相信洋人的東西就一定能強得過中國傳統的儒家文化,因而也就更談不上自己掏腰包了。所以那時出國留學的多是平民家的子弟,因為自己負擔不起學費,費用自然要由國家負責。真要由自己出錢,他們也就出不去了。此為官費生。那些有地位、有權勢的人看到留學歸來的學生大多掌握了一技之長而且官運亨通,且日漸受到朝廷的重視,所以從此官費留學生就成了這批有權官僚壟斷的一種專利和特權了。他們從反對自家子女出國留學到利用特權送自己的子女出國留學,以培養他們和扶植自己的親信勢力。這裏說明了人們觀念上的轉變,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的。同時也證明了世界發展的一個大趨勢。
其次是“自費”:官費留學被達官貴人壟斷後,沾不上官府光的那些商人和所謂的“土財主”,仍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出國留學,將來學業有成歸國後好繼承自己的事業,或當官發財超過自己以光宗耀祖。這些人有的是錢,他們自己掏腰包把子女送出去,這樣一來就有了自費留學生。
最後便是“公派”:既沾不上官府的光,自己家又沒錢,這樣的學生要想出國留學,就隻有走最後一條路亦即“公派”了。這些學生一般都是出身比較貧苦,家裏無權無勢無錢,隻好依靠傳人中國的各類教會,皈依洋教併到教會學校讀書學習。因為在校期間認真刻苦,努力讀書,讓學校覺得自己有培養的價值。而這些傳教士所在的國家也願意出錢培養一些中國青年。培養他們是想讓他們為自己的國家服務。這類學生一般通過公開招考,教會學校保送,宗教團體推薦等形式被派送到和教會有關係的各大學去學習,享受助學金待遇。畢業後仍回中國充任神職。是為公派。
孔祥熙拒絕李鴻章的邀請,下決心出洋留學後,首先想到的是爭取官費留學。要想爭取到官費,孔祥熙雖說是孔子的後代,出身顯赫,身份特殊;但當時的孔家人卻沒有在朝廷做高官的,最多是個知縣(如孔祥熙的五叔孔繁杏),說不上話頂不了事。所以,孔祥熙要想官費留學,必須首先搭上一位有權有勢的朝廷命官做他的靠山才行。為此,孔祥熙想到了和他有一麵之交的李鴻章。
前麵我們講過,孔祥熙在協助洋人處理“山西教案”時給李鴻章這位握有清朝外交、軍事大權的實力派人物留下了極好的印象,所以李鴻章才邀請孔祥熙出來“參辦教案”,並授銜“幫辦洋務”給孔祥熙。因孔祥熙當時無意於此,所以拒絕了李鴻章。但為此兩人並沒有“割袍斷義”,當孔祥熙為留學之事求見時,李鴻章破例召見了他。而且,那天這一老一少和洋人有著特殊關係的人進行了長時間的交談。
李鴻章很賞識孔祥熙這個從著名教會學校出來的青年人,一再挽留他,要他留在國內;做官也好,讀書也罷,都不必遠涉重洋。並帶著一種對青年人的關懷,責問孔祥熙道:“難道中國的書不夠讀嗎?”
孔祥熙答說:“倒不是我國的書不夠讀,學生隻是想到外國去求些切合實用的學問。”
李鴻章有意要測試一下這位小青年,隨即問道:“什麽是切合實用的學問?”
孔祥熙答道:“竊以為富國強兵之術,都是切合實用的學問。為了獲此學問,研究聲光化電之學,顯係當務之急。西人每謂:聲光化電是發達實業之母,而發達實業又為富國強兵之基……這些隻不過是學生的一得之思,管窺之見,還請中堂大人有以教之。”
李鴻章聽後對孔祥熙說道:“你的見解,透闢得很!我們堂堂中華,泱泱大國,其所以被外人侵擾,疆土日蹙,利權外溢,多半是我們咎由自取。這咎便是我們不能富強安樂,臍身世界大國之林,跟他們並駕齊驅!你年紀小,居然能有此見識,有此抱負,有此眼光,有此誌向,可見得你來日必定前程遠大,光芒萬丈。不過,老夫今天有句話要奉送給你:‘見聞宜廣,學貴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