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小說] 《孔氏家族全傳》作者:張建平/李安【完結】


    內容簡介


    本書敘述了一個家族的發跡史。


    號稱“國民黨政府財神爺”的孔祥熙及其孔氏家族,當年曾以私家財富之巨,位列蔣宋孔陳“四大家族”之首;並一度因此獲咎而為眾矢之的。迄今大半個世紀過去了,人們對孔氏家族當年的發跡之謎及其暴斂財富之醜惡內幕,仍可謂知者廖廖。本書廣泛採用大量翔實史料以盡可能全麵、客觀地敘寫了孔祥熙。宋藹齡夫婦的身世,其最初的發跡及其後的蛻變和墮落、其家族的最終形成及其歷史影響;包括其斂財之術和身後淒涼等等。就中人們不難領教孔宋夫婦的精明處世、狡黠為人及其令人髮指的貪婪本性;同時還可了解當年“四大家族”之間複雜微妙的恩怨糾葛,以及當時中國社會大量鮮為人知的歷史內幕。在迄今為止反映孔氏家族為數不多的書籍中,本書可望成為規模最大、內容最全麵且最具警世意義和收藏價值的一部書。


    引子


    在北中國的中部,橫亙萬裏有一座大山名日太行山。山西省即因位於太行山西麓而得其名。又因此地大部歸屬春秋時期的晉國,故山西又別稱為晉,所謂三晉大地即指山西。元朝時這裏設河東山西道宣慰司,至明朝初年改置山西省,其後則一直沿用至今。山西位屬黃土高原,平均海拔千米左右,著名的黃河流經該省西南,是為晉陝、晉豫之分界線。山西省內山川縱橫,關隘陡立。名山有太行、五台以及恆山等,其中五台山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恆山則為著名的“五嶽”名山之北嶽。在這些大山之間長河橫貫,有黃河、汾水及桑幹河、慷淪河等。其中黃河幹流流經山西西南並切穿呂梁山南麓時,巨大落差造成著名的壺口瀑布,令人嘆為觀止。太行山間有“太行八路”之說,為山西高原與華北平原的交通孔道。北麵山地沿內長城又有關隘密布,著名的有雁門關、平型關和娘子關等。其雄關險要,堪當仰止。歷史上,山西亦為中華民族著名的發祥地之一。悠久的歷史孕育了這一方水土上的人們,也孕育了這一方水土上的燦爛文明。在山西境內,人們會為眾多的名勝古蹟而目不暇接,會為訴說不盡的歷史掌故而如癡如迷;更會為淳樸的山西百姓那山一般的胸襟和水一樣的情懷,而感動而傾慕甚而至於流連忘返。尤其是在今天這個令人眼花繚亂的時代,那一方至純至樸的水土,就格外顯著令人嚮往了。


    大概也正因此,人說山西好地方啊!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山西可以說出了三位世人矚目的名人。一位就是曾在山西主宰地方近半個世紀之久,號稱山西“土皇帝”的閻錫山。此君早年留學日本,在日本士官學校與蔣介石、何應欽為同窗學友。辛亥革命後閻錫山出任山西都督,後於抗日戰爭中官至國民黨第二戰區司令長官,解放前夕又短暫出任國民黨政府行政院院長等。閻錫山雖早年亦追隨孫中山投身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但卻半途而廢投靠蔣家王朝,終於落得個亡命孤島、了此殘生的可悲下場。山西名人中的另一位則是著名的徐向前元帥--在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中卓著功勳的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和軍事家。徐向前為山西五台縣人,第一次大革命中投身革命,為黃埔軍校一期高材生,後任中國工農紅軍第四方麵軍軍事總指揮,抗日戰爭中任八路軍第一二九師副師長,解放戰爭時期徐向前親自指揮了臨汾戰役和太原戰役。全國解放後於1955年徐向前被授銜為元帥,並一度官至國防部部長。徐向前元帥為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和建設事業無私地奉獻了畢生精力,於1990年9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歲。


    在這裏我們要講的第三位山西名人,也便是本書的主人公孔祥熙了。


    公元1880年9月11日(舊曆八月初七),在山西省太穀縣西郊程家莊孔氏宅內,伴隨著一聲嘹亮的嬰兒啼號,一個白白胖胖敦實可愛的小男孩降臨人間。一時,年輕的父親孔繁慈喜得合不攏嘴,忙不迭地彎腰在案前查閱孔氏家族的族譜。按照幹隆九年二月十七日幹隆皇帝禦賜孔府的世係排行字--“希言公彥承宏聞貞尚衍興流傳繼廣昭憲慶繁祥令德維垂佑欽紹念顯揚”來擇選名字,孔繁慈給自己心愛的胖兒子起了一個十分文雅且又吉祥的名字:孔祥熙,字庸之,號子淵。後來孔祥熙赴美留學時,又起了一個英文名字叫做h.h.kong,此即後來人們戲稱的“哈哈孔”的最初由來。此為後話了。


    依據族譜,孔祥熙為至聖先師孔子第七十五代裔孫。


    距此大約9年之後的1889年7月15日,在太平洋西岸的中國上海,華美印書館的老闆來查理家裏,又一個小生命呱呱墜地了。這便是後來孔祥熙的第二任妻子亦即眾所周知的孔祥熙夫人來藹齡。當年來查理為了紀念自己在美漂泊期間的恩人卡爾將軍的夫人南希·卡爾,便給自己的第一個女兒命名為南希(英文教名),中國名字則叫愛琳,後改為藹齡,意即和藹可親。


    當時大概沒有人能料想到,冥冥中的造物主已經為孔祥熙和宋藹齡這兩個人做了那麽妥貼的命運安排,簡直天作之合一般。


    孔祥熙的孩提時代是在一種平談以至黯然的氛圍中度過的。他6歲時便失去了母親。盡管父親孔繁慈為了心疼一對小兒女以致終身未再續娶,但畢竟母愛是無法替代的。加之當時正逢家道中落,所以後來世間有孔祥熙去太穀城拾撿煤渣之說。雖然傳聞種種且說法不一,但有一點基本可以肯定,這就是孔祥熙的童年飽嚐了不幸和艱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孔氏家族全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張建平/李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張建平/李安並收藏孔氏家族全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