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興利問了好半天才明白過來,是羅勇軍的蒙日-安培方程論證完成了。
他滿臉寫著不可置信。
“這怎麽可能!”
“羅勇軍,老羅?那個蒙日-安培方程的研究?”
“幾萬塊小項目?”
“研究解的光滑性,擴大邊界需求?”
孫興利呆立在原地好半天。
他實在是太驚訝了。
數學學院任何一個教職工,聽到消息也會一樣驚訝。
這個研究項目,可是數學學院的一大八卦!
去年的時候,羅勇軍申請了蒙日-安培方程的研究項目,其實也沒什麽大不了,有些人手裏沒有國家科學基金項目、也沒有省級資助項目時,就會申請一個學校內部資助的項目過渡。
學校項目資助經費一般隻有幾萬塊。
羅勇軍的項目之所以會出名,是因為他在項目申請期間碰到了科技大學的陳教授發表論文。
陳教授的研究內容,也是對蒙日-安培方程進行論證。
他的研究成果去掉了解的光滑性‘兩個區域一致凸’的需求,還降低了邊界的光滑性需求,證明了自然邊界條件下,蒙日-安培方程的整體光滑性。
這就是尷尬的地方。
羅勇軍要繼續申請經費,就必須要修改研究內容,他的修改就是在陳教授的研究基礎上進行拓展。
學術界有個共識是,一個研究剛剛取得質的突破,再想有質的突破,難度就會呈現幾何倍率提升。
蒙日-安培方程相關研究,每一次提升間隔時間都超過20年。
所以學校根本不批他的項目。
後來羅勇軍鬧了一通,還牽扯到了蘇東大學的副校長張秋生,才終於拿到了幾萬塊錢的經費。
經費具體數字就不清楚了,但肯定不多。
這樣的項目當然不會被看好,學校裏幾乎沒有人相信羅勇軍能夠完成研究。
現在……
“完成了?”
“真完成了?不會是在騙我吧?”孫興利猛然反應過來,問向張碩道,“是不是你?肯定是你,對吧?你幫他完成的,老羅沒有這個水平!”
“那你就小看羅老師了!”
張碩說的很認真,“我當然也有貢獻,但也隻是最後說了一些想法,實際上,羅老師已經完成大部分了。”
這是實話。
他在後續研究的幾個關鍵節點上有貢獻,但前期是羅勇軍一個人完成的,他知道項目的時候,完成度就已經接近50%了。
羅勇軍激動過後變得正常很多,他馬上提醒孫興利道,“可不能說出去!”
“我也準備投稿《數學年刊》,審稿通過再說……”
《數學年刊》,數學四大刊之一,是普林斯頓大學數學係與高等研究院合作出版的雙月刊。
科技大學陳教授的論文就發表在《數學年刊》上。
羅勇軍也準備投稿數學年刊,就有意思了。
“嗯、嗯。”
孫興利隻能呆愣愣的點頭了。
他也知道不能傳出去,因為事情太過於‘離譜’,估計說出去會被人笑話。
……
羅勇軍的研究中,張碩也有很大收獲。
首先,係統任務欄多出一個,再加上已提交的任務,就等於空出了兩個太任務欄。
他也感覺輕鬆很多。
另外,混個一作也不錯。
那可是要投稿到《數學年刊》上的論文,一作不比通訊作者,但某種程度來說,也能算是並列的了。
一般高水平的論文都是有好幾個作者,大部分作者並不是掛名,是真正對研究有貢獻。
比如,科技大學陳教授的論文,就有多達五個作者。
他有一個研究團隊,是進行的合作研究。
大部分研究項目都是如此。
數學的研究,很多也是一個團隊來完成。
有句話說的好,三個臭皮匠頂上一個諸葛亮,更不用說,每一個加入項目的都是聰明人。
他們一起相互交流探討,研究完成的概率就會更大。
如果是一個人,也許碰到一個小問題,就被卡住了,而同樣的問題,放在別人身上,可能很快就會解決。
這就是團隊的重要性。
張碩回了宿舍。
這幾天時間倒是不累,但一直氪金想研究還是很費腦子的。
他躺在床上,打開了手機通訊軟件,就發現又有了一大堆的信息。
這種情況都已經習慣了,他會回複一些重要的信息,有心情的時候也會和同學朋友說上幾句。
今天的信息有些奇怪——
李劉雙悅:“我今天去綜合辦公室找了調查組的人,和他們說,我知道你的碩士論文很早就完成了。”
“你不用擔心了,調查很快就有結果了。”
孟浩(同學):“我給調查組發郵件了,證明伱沒有抄襲,你的論文呢很早就完成了。他們還給我打電話確認身份,我怕什麽?確認就確認!”
張建(同學):“張碩,我和調查組說了,你沒問題,還有老師過來問,我當麵就說,我為我說的話負責!
就算上了法庭,我也去當證人!”
同學群裏也有很多類似的討論,都在說著綜合辦公室、檢舉、郵件的事情。
張碩問了下情況才知道,是東港大學成立的臨時調查組,在大學的校內網發布了公開信息。
公開信息上說,有誰知道論文抄襲事件的情況,可以直接到綜合辦公室反應。
如果不想公開身份,可以發信息到指定郵箱,到時候,就會調查組的人溝通詢問。
在校內,就會有調查組的人溝通上門。
校外,也會電話溝通。
這是公開征集論文抄襲事件的線索。
在東港大學裏,張碩的人緣還不錯,同學朋友也有一大堆,再加上網上鬧得輿論紛紛,一些知道情況的人都發了郵件。
綜合辦公室去的人很少,大部分人都不想公開露麵。
李劉雙悅是很特殊的一個,她去綜合辦公室和調查組的人聊了一通,說自己知道張碩論文提前完成,還說了一大堆黃慧的壞話。
小學妹的做法讓張碩感覺很暖心,他關心了一下對方的學業以及畢業論文問題,和她聊了頭半個多小時。
等放下了手機以後,張碩也感覺非常的欣慰。
論文抄襲,一直是身上的汙點。
現在終於能洗清了。
……
第二天上午,東港大學就發布了公開信息,他們進行了重新調查,確定張碩的論文是提前完成的。
這就洗清了抄襲嫌疑。
東港大學還同時宣布,要恢複張碩的碩士畢業證和學位證。
這則公告,讓網絡輿論再次沸騰。
#東港大學宣布調查結果#,快速成為輿論的熱點話題。
很多人都紛紛發表評論,“這件事一出來就知道,張碩肯定沒有抄襲!”
“能發表頂刊的博士生,碩士論文會抄襲?世紀玩笑!”
“沒有輿論這一波,估計東港大學根本不會重新調查,也許張碩一輩子都會背著這個汙點。”
“現在網絡輿論一出現,什麽事情都能解決,沒有輿論,事情就解決不了。”
“應該反思一下,為什麽輿論沒出現的時候,東港大學就不知道重新調查?他們第一次調查到底是在幹什麽?”
“他們內部肯定知道有問題,但沒有壓力,根本不會有人管……”
就和行政主任田俊的判斷一樣,事件本身會成為東港大學的汙點,給大學的名聲造成不小的負麵影響。
當然,事情還沒有解決,東港大學的壓力還在。
伴隨著輿論的火熱,一大堆人發評論催促調查組發布詳細結果,毫無意外的牽扯一個名字——
黃慧。
調查組確定張碩的畢業論文沒有抄襲,那麽抄襲的一方必定就是黃慧了。
調查公告裏沒有提到黃慧,為什麽呢?
難道不調查了?
這可不行!
他滿臉寫著不可置信。
“這怎麽可能!”
“羅勇軍,老羅?那個蒙日-安培方程的研究?”
“幾萬塊小項目?”
“研究解的光滑性,擴大邊界需求?”
孫興利呆立在原地好半天。
他實在是太驚訝了。
數學學院任何一個教職工,聽到消息也會一樣驚訝。
這個研究項目,可是數學學院的一大八卦!
去年的時候,羅勇軍申請了蒙日-安培方程的研究項目,其實也沒什麽大不了,有些人手裏沒有國家科學基金項目、也沒有省級資助項目時,就會申請一個學校內部資助的項目過渡。
學校項目資助經費一般隻有幾萬塊。
羅勇軍的項目之所以會出名,是因為他在項目申請期間碰到了科技大學的陳教授發表論文。
陳教授的研究內容,也是對蒙日-安培方程進行論證。
他的研究成果去掉了解的光滑性‘兩個區域一致凸’的需求,還降低了邊界的光滑性需求,證明了自然邊界條件下,蒙日-安培方程的整體光滑性。
這就是尷尬的地方。
羅勇軍要繼續申請經費,就必須要修改研究內容,他的修改就是在陳教授的研究基礎上進行拓展。
學術界有個共識是,一個研究剛剛取得質的突破,再想有質的突破,難度就會呈現幾何倍率提升。
蒙日-安培方程相關研究,每一次提升間隔時間都超過20年。
所以學校根本不批他的項目。
後來羅勇軍鬧了一通,還牽扯到了蘇東大學的副校長張秋生,才終於拿到了幾萬塊錢的經費。
經費具體數字就不清楚了,但肯定不多。
這樣的項目當然不會被看好,學校裏幾乎沒有人相信羅勇軍能夠完成研究。
現在……
“完成了?”
“真完成了?不會是在騙我吧?”孫興利猛然反應過來,問向張碩道,“是不是你?肯定是你,對吧?你幫他完成的,老羅沒有這個水平!”
“那你就小看羅老師了!”
張碩說的很認真,“我當然也有貢獻,但也隻是最後說了一些想法,實際上,羅老師已經完成大部分了。”
這是實話。
他在後續研究的幾個關鍵節點上有貢獻,但前期是羅勇軍一個人完成的,他知道項目的時候,完成度就已經接近50%了。
羅勇軍激動過後變得正常很多,他馬上提醒孫興利道,“可不能說出去!”
“我也準備投稿《數學年刊》,審稿通過再說……”
《數學年刊》,數學四大刊之一,是普林斯頓大學數學係與高等研究院合作出版的雙月刊。
科技大學陳教授的論文就發表在《數學年刊》上。
羅勇軍也準備投稿數學年刊,就有意思了。
“嗯、嗯。”
孫興利隻能呆愣愣的點頭了。
他也知道不能傳出去,因為事情太過於‘離譜’,估計說出去會被人笑話。
……
羅勇軍的研究中,張碩也有很大收獲。
首先,係統任務欄多出一個,再加上已提交的任務,就等於空出了兩個太任務欄。
他也感覺輕鬆很多。
另外,混個一作也不錯。
那可是要投稿到《數學年刊》上的論文,一作不比通訊作者,但某種程度來說,也能算是並列的了。
一般高水平的論文都是有好幾個作者,大部分作者並不是掛名,是真正對研究有貢獻。
比如,科技大學陳教授的論文,就有多達五個作者。
他有一個研究團隊,是進行的合作研究。
大部分研究項目都是如此。
數學的研究,很多也是一個團隊來完成。
有句話說的好,三個臭皮匠頂上一個諸葛亮,更不用說,每一個加入項目的都是聰明人。
他們一起相互交流探討,研究完成的概率就會更大。
如果是一個人,也許碰到一個小問題,就被卡住了,而同樣的問題,放在別人身上,可能很快就會解決。
這就是團隊的重要性。
張碩回了宿舍。
這幾天時間倒是不累,但一直氪金想研究還是很費腦子的。
他躺在床上,打開了手機通訊軟件,就發現又有了一大堆的信息。
這種情況都已經習慣了,他會回複一些重要的信息,有心情的時候也會和同學朋友說上幾句。
今天的信息有些奇怪——
李劉雙悅:“我今天去綜合辦公室找了調查組的人,和他們說,我知道你的碩士論文很早就完成了。”
“你不用擔心了,調查很快就有結果了。”
孟浩(同學):“我給調查組發郵件了,證明伱沒有抄襲,你的論文呢很早就完成了。他們還給我打電話確認身份,我怕什麽?確認就確認!”
張建(同學):“張碩,我和調查組說了,你沒問題,還有老師過來問,我當麵就說,我為我說的話負責!
就算上了法庭,我也去當證人!”
同學群裏也有很多類似的討論,都在說著綜合辦公室、檢舉、郵件的事情。
張碩問了下情況才知道,是東港大學成立的臨時調查組,在大學的校內網發布了公開信息。
公開信息上說,有誰知道論文抄襲事件的情況,可以直接到綜合辦公室反應。
如果不想公開身份,可以發信息到指定郵箱,到時候,就會調查組的人溝通詢問。
在校內,就會有調查組的人溝通上門。
校外,也會電話溝通。
這是公開征集論文抄襲事件的線索。
在東港大學裏,張碩的人緣還不錯,同學朋友也有一大堆,再加上網上鬧得輿論紛紛,一些知道情況的人都發了郵件。
綜合辦公室去的人很少,大部分人都不想公開露麵。
李劉雙悅是很特殊的一個,她去綜合辦公室和調查組的人聊了一通,說自己知道張碩論文提前完成,還說了一大堆黃慧的壞話。
小學妹的做法讓張碩感覺很暖心,他關心了一下對方的學業以及畢業論文問題,和她聊了頭半個多小時。
等放下了手機以後,張碩也感覺非常的欣慰。
論文抄襲,一直是身上的汙點。
現在終於能洗清了。
……
第二天上午,東港大學就發布了公開信息,他們進行了重新調查,確定張碩的論文是提前完成的。
這就洗清了抄襲嫌疑。
東港大學還同時宣布,要恢複張碩的碩士畢業證和學位證。
這則公告,讓網絡輿論再次沸騰。
#東港大學宣布調查結果#,快速成為輿論的熱點話題。
很多人都紛紛發表評論,“這件事一出來就知道,張碩肯定沒有抄襲!”
“能發表頂刊的博士生,碩士論文會抄襲?世紀玩笑!”
“沒有輿論這一波,估計東港大學根本不會重新調查,也許張碩一輩子都會背著這個汙點。”
“現在網絡輿論一出現,什麽事情都能解決,沒有輿論,事情就解決不了。”
“應該反思一下,為什麽輿論沒出現的時候,東港大學就不知道重新調查?他們第一次調查到底是在幹什麽?”
“他們內部肯定知道有問題,但沒有壓力,根本不會有人管……”
就和行政主任田俊的判斷一樣,事件本身會成為東港大學的汙點,給大學的名聲造成不小的負麵影響。
當然,事情還沒有解決,東港大學的壓力還在。
伴隨著輿論的火熱,一大堆人發評論催促調查組發布詳細結果,毫無意外的牽扯一個名字——
黃慧。
調查組確定張碩的畢業論文沒有抄襲,那麽抄襲的一方必定就是黃慧了。
調查公告裏沒有提到黃慧,為什麽呢?
難道不調查了?
這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