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東萊郡,不其城外。第五騎兵營軍營。
青州第五騎兵營是平定黃巾之後組建的,也是第一批按新式標準——《大漢軍隊標準手冊》,也是陳舉等人在【二千石會議】上搞出來的,當討伐黃巾結束後,陳舉就邀請曹操、袁紹、孫堅、朱雋、皇甫嵩等軍隊將領就在洛陽開碰頭會,對這次戰爭進行了總結什麽的。
陳舉就趁機拋出了剽竊自後世的“軍隊標準化”和“軍製改革”等建議。這些領先了近兩千年的理論,立刻得到曹操等人的大力支持,什麽參謀製、政委製、以及的訓練、後勤製度等等,給這些人帶來了極大的啟發。這幫傢夥可都是行家,仔細一琢磨,立刻發現這些東東的好處,哪裏還有不同意的道理。於是,大夥就趁朝廷準備【二千石會議】的時間,對這些建議進行優化、修改,說句實話,由於陳大官人的精稿是後世軍事製度的大雜燴,顯得非常的生硬,如果沒有眾人的修改潤色,絕對沒有幾個人看得懂。好在這些傢夥都是專家,尤其是阿瞞這廝,不愧是漢末第一軍事家,對這些理論理解得非常快,簡直就是舉一反三。
經過個把月的討論和修改,這些人就搞了這麽一個《大漢軍隊標準手冊》,然後聯名上書給劉老大。咱們宇宙大帝也知道是軍事,既然軍官們都說這樣好,也就順水推舟的畫圈同意了。文官們由於都關心【攤丁入畝】、【稅製改革】、【發展工商】等轟動性內容在前麵,這個軍隊標準倒是顯得不怎麽起眼。當然,陳舉這麽做,主要還是為了自己方便,畢竟在他眼裏,這個時代的軍隊組織實在太落後了,別說沒有什麽固定標準,就連軍製也是糊裏糊塗的,估計就是軍隊的將領自己都搞不清楚(當時的軍隊各有各的組織模式,幾乎沒有一個相同的,軍製也很不科學)。陳舉雖然想改變,但他也知道,無論在哪個時代,擅自改動軍製都是嚴重的違法行為,就算劉老大再寵信自己,也經不住烏鴉嘴多啊。現在通過了《大漢軍隊標準手冊》,原來那些隻能在私兵裏搞的東東,終於可以正大光明的搞了。
現在大漢的軍隊編製從小到大是:伍、什、排、連、營、旅、師、軍。其實這些編製名稱,很容易被當時的人接受的,畢竟軍、師、旅這三級編製可是正兒八經的周製啊,大夥都覺得這樣的名稱很有古風。而什、伍這兩級編製也是現成的。排、連、營也就相當於以前的隊、屯、曲,隻是換個名字而已,沒什麽接受不了的。按照現在的規定,伍、什分別是5、10人,由伍長、什長帶領;4什為1排,加上正副排長共42人;在這三級是基本戰術單位。兵種完全一至,任何部隊、兵種編製的人數都一樣。連、營是中級戰術單位,根據兵種和地區不同,在人數上有差異,1個連是200人左右;1個營通常是800~1200人。旅是高級戰術單位,通常是4000~6000人,也是最大的常設單位。作為最高級編製的“軍”和“師”是戰役級單位,都不常設,隻要在大規模戰爭時,才臨時編成。而且,現在軍隊的官職也改為了“*長”、“副*長”,原來的都伯、百人將、軍司馬等官職,則成了類似軍銜的東東。
這種模塊化編製一推出,軍方大佬們都覺得很方便,完全可以根據不同情況自由組合,不必像以前那樣頻繁地調動。要知道,當時單一兵種的最小編製都是1000人的“部”,而且還沒有後勤、輔助單位。這在戰爭中實在太不方便了,大規模戰爭畢竟是少數,像那種小規模衝突的話,就得到各個“部”去調集不同兵種,組建後勤、輔助單位,提供補給、物資等等。這些繁瑣的事情在沒實施參謀製的古代軍隊,絕對是指揮官的噩夢。要是小規模衝突多一些的話,這種調動足可以讓管事的人大腦崩潰。
現在有了新編製,就完全不一樣了,“連”級單位就可以自由組合了,完全可以應對小規模衝突;而且還有了專門的參謀人員,指揮官隻需要把精力放在指揮戰爭上,完全可以從那些瑣碎的事情脫身。這讓各級軍官都大大地鬆了口氣。
現在這個青州第五騎兵營也是這樣,它共有兩個輕騎兵連、兩個中騎兵連(騎兵連都140人),加上後勤排、輜重排、醫療什、膳食什、營部排等單位,共有1050人。營長掛“軍司馬”銜(秩比千石),副營長掛“軍假司馬”銜(秩六百石)。
青州第五騎兵營是陳大官人的新部隊,軍官全都是虎賁軍校的畢業生,絕對是正牌的嫡係。同時,由於軍官們都是受過三年的係統教育,更能理解那些先進的軍事思想,所以陳舉準備把它打造成青州的樣本部隊。因此,第五騎兵營的裝備、補給什麽的,都是屬於優先對像。連俸祿也是僅次於霸天虎的水準,普通新兵每月都能領五石糧食和200銅錢,絕對的待遇優厚啊。所以大夥的士氣都很高,也很爽。不過,此時的營長大人卻一點都不爽。
高順氣得臉上青筋暴跳,拍著桌子對著眼前的幾個廢材大發雷霆:“你們腦子裏都裝的糨糊嗎?軍營裏丟人還沒丟夠,居然還丟到醫院去了。氣死我了!今年的晉升考評,你們到底還想不想要了?”關小白等人都垂頭喪氣的站在那兒,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的,都沒了語言。
“關羽,你這個副營長是怎麽當的?看看這個,葉鋒院長已經把你們告到校長那去了。”高順拿起桌上的一封公文,狠狠扔在關小白臉上,罵道:“你現在是領導幹部了,這樣搞下去怎麽能以身作則呢?自己下去領20軍棍,下次再犯,你就去膳食什剝地瓜皮吧。快滾!”
青州第五騎兵營是平定黃巾之後組建的,也是第一批按新式標準——《大漢軍隊標準手冊》,也是陳舉等人在【二千石會議】上搞出來的,當討伐黃巾結束後,陳舉就邀請曹操、袁紹、孫堅、朱雋、皇甫嵩等軍隊將領就在洛陽開碰頭會,對這次戰爭進行了總結什麽的。
陳舉就趁機拋出了剽竊自後世的“軍隊標準化”和“軍製改革”等建議。這些領先了近兩千年的理論,立刻得到曹操等人的大力支持,什麽參謀製、政委製、以及的訓練、後勤製度等等,給這些人帶來了極大的啟發。這幫傢夥可都是行家,仔細一琢磨,立刻發現這些東東的好處,哪裏還有不同意的道理。於是,大夥就趁朝廷準備【二千石會議】的時間,對這些建議進行優化、修改,說句實話,由於陳大官人的精稿是後世軍事製度的大雜燴,顯得非常的生硬,如果沒有眾人的修改潤色,絕對沒有幾個人看得懂。好在這些傢夥都是專家,尤其是阿瞞這廝,不愧是漢末第一軍事家,對這些理論理解得非常快,簡直就是舉一反三。
經過個把月的討論和修改,這些人就搞了這麽一個《大漢軍隊標準手冊》,然後聯名上書給劉老大。咱們宇宙大帝也知道是軍事,既然軍官們都說這樣好,也就順水推舟的畫圈同意了。文官們由於都關心【攤丁入畝】、【稅製改革】、【發展工商】等轟動性內容在前麵,這個軍隊標準倒是顯得不怎麽起眼。當然,陳舉這麽做,主要還是為了自己方便,畢竟在他眼裏,這個時代的軍隊組織實在太落後了,別說沒有什麽固定標準,就連軍製也是糊裏糊塗的,估計就是軍隊的將領自己都搞不清楚(當時的軍隊各有各的組織模式,幾乎沒有一個相同的,軍製也很不科學)。陳舉雖然想改變,但他也知道,無論在哪個時代,擅自改動軍製都是嚴重的違法行為,就算劉老大再寵信自己,也經不住烏鴉嘴多啊。現在通過了《大漢軍隊標準手冊》,原來那些隻能在私兵裏搞的東東,終於可以正大光明的搞了。
現在大漢的軍隊編製從小到大是:伍、什、排、連、營、旅、師、軍。其實這些編製名稱,很容易被當時的人接受的,畢竟軍、師、旅這三級編製可是正兒八經的周製啊,大夥都覺得這樣的名稱很有古風。而什、伍這兩級編製也是現成的。排、連、營也就相當於以前的隊、屯、曲,隻是換個名字而已,沒什麽接受不了的。按照現在的規定,伍、什分別是5、10人,由伍長、什長帶領;4什為1排,加上正副排長共42人;在這三級是基本戰術單位。兵種完全一至,任何部隊、兵種編製的人數都一樣。連、營是中級戰術單位,根據兵種和地區不同,在人數上有差異,1個連是200人左右;1個營通常是800~1200人。旅是高級戰術單位,通常是4000~6000人,也是最大的常設單位。作為最高級編製的“軍”和“師”是戰役級單位,都不常設,隻要在大規模戰爭時,才臨時編成。而且,現在軍隊的官職也改為了“*長”、“副*長”,原來的都伯、百人將、軍司馬等官職,則成了類似軍銜的東東。
這種模塊化編製一推出,軍方大佬們都覺得很方便,完全可以根據不同情況自由組合,不必像以前那樣頻繁地調動。要知道,當時單一兵種的最小編製都是1000人的“部”,而且還沒有後勤、輔助單位。這在戰爭中實在太不方便了,大規模戰爭畢竟是少數,像那種小規模衝突的話,就得到各個“部”去調集不同兵種,組建後勤、輔助單位,提供補給、物資等等。這些繁瑣的事情在沒實施參謀製的古代軍隊,絕對是指揮官的噩夢。要是小規模衝突多一些的話,這種調動足可以讓管事的人大腦崩潰。
現在有了新編製,就完全不一樣了,“連”級單位就可以自由組合了,完全可以應對小規模衝突;而且還有了專門的參謀人員,指揮官隻需要把精力放在指揮戰爭上,完全可以從那些瑣碎的事情脫身。這讓各級軍官都大大地鬆了口氣。
現在這個青州第五騎兵營也是這樣,它共有兩個輕騎兵連、兩個中騎兵連(騎兵連都140人),加上後勤排、輜重排、醫療什、膳食什、營部排等單位,共有1050人。營長掛“軍司馬”銜(秩比千石),副營長掛“軍假司馬”銜(秩六百石)。
青州第五騎兵營是陳大官人的新部隊,軍官全都是虎賁軍校的畢業生,絕對是正牌的嫡係。同時,由於軍官們都是受過三年的係統教育,更能理解那些先進的軍事思想,所以陳舉準備把它打造成青州的樣本部隊。因此,第五騎兵營的裝備、補給什麽的,都是屬於優先對像。連俸祿也是僅次於霸天虎的水準,普通新兵每月都能領五石糧食和200銅錢,絕對的待遇優厚啊。所以大夥的士氣都很高,也很爽。不過,此時的營長大人卻一點都不爽。
高順氣得臉上青筋暴跳,拍著桌子對著眼前的幾個廢材大發雷霆:“你們腦子裏都裝的糨糊嗎?軍營裏丟人還沒丟夠,居然還丟到醫院去了。氣死我了!今年的晉升考評,你們到底還想不想要了?”關小白等人都垂頭喪氣的站在那兒,臉上紅一陣白一陣的,都沒了語言。
“關羽,你這個副營長是怎麽當的?看看這個,葉鋒院長已經把你們告到校長那去了。”高順拿起桌上的一封公文,狠狠扔在關小白臉上,罵道:“你現在是領導幹部了,這樣搞下去怎麽能以身作則呢?自己下去領20軍棍,下次再犯,你就去膳食什剝地瓜皮吧。快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