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這天,遮不住我眼
遇到一隻敬業猴,玉帝都無語了 作者:卦十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觀音菩薩手持玉淨瓶,斜插垂楊柳,周身為祥光瑞氣所罩。
正是她先開口,引得眾佛側目,如來心中一喜。
“觀音尊者此去,必然功成,然妖猴頑劣,魔性尚存,恐有阻礙。”
如來微微沉吟,手掌翻開,卻是出現三個箍兒。
“此乃緊箍兒,有那金、禁、緊三咒,那妖猴神通廣大,若是不聽教化,可想個法子套在他頭上。
有這寶貝,屆時隻需念上一念,定可叫他入我佛門,望尊者謹記。”
如來說罷,將那緊箍兒送至觀音手中,又傳下那咒語三篇。
觀音唱個大喏,收了寶貝,便出了靈山。
眾佛,羅漢等禮送。
如來低唱一聲佛號,便與那蓮花寶座,一同消失在寶刹當中。
眾佛,菩薩羅漢見此,也是個個低眉垂目,參禪打坐!
正是那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瑞霧祥雲彌漫,虹光霞氣湧動。
可謂西天極樂之寶地也。
靈山外,觀音菩薩身形出現,心念稍定。
“惠岸,吾領如來法旨,去那南瞻部洲度那妖猴皈依,你隨我走上一遭吧!”
觀音對惠岸行者言道。
“是!”
行者聞言應聲答應,當即隨在觀音左右,駕雲起霧,沒入天際。
一路上,觀音將如來的旨意說與惠岸行者,問其可有好法子,勸那妖猴。
惠岸沉思許久,微微搖頭。
“弟子愚鈍,那妖猴法力頗高,手段非常,怕是難以度化。”
惠岸如實回道。
妖猴孫悟空何其恐怖,殺的十萬天兵天將逃竄,各方仙神膽顫。
縱使世尊將其鎮壓,可若度化,怕是難!
“為師已對世尊誇下海口,須得想個法子出來,叫那妖猴歸我西方極樂,便是功德一件。”
觀音輕聲道,心中亦是思慮。
一時間卻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隻能一邊趕路,一邊苦思。
“師尊可放心,自古以來邪不壓正,魔道難興,那妖猴雖強,可師尊出手,定能手到擒來。”
惠岸行者笑著說道。
師尊救苦救難,度眾生苦厄,乃是大慈悲。
說什麽也能感化那妖猴,皈依我佛。
“借你吉言!”
觀音舒展眉頭,微笑道。
談笑間,便已至那南瞻部洲之地。
隻是觀音掐指一算,卻是又心生疑竇。
“這猴子遮掩天機,我卻是尋他不得,怪哉怪哉!”
隨即又是一陣推演,兩道身影來到那兩界山。
向下瞧去,哪還有猴子的身影。
連那山也是消失的無影無蹤。
“這妖猴莫不是背著那山一起跑了,怎滴平白空了一塊?”
惠岸行者疑惑道。
佛祖以大法力化成的五指山,竟然沒半點蹤跡。
四周也無殘留痕跡,像是憑空消失一般。
“五方揭諦先前來報,玉帝下旨,敕封妖猴為兩界使,這山,卻是那猴子自行掙脫的。”
觀音菩薩輕聲道。
心中頗為無奈,隻因她如何推算,那猴子的所在,一直就是在這下方,原先五指山所在。
未曾想初次出手,便是無所得。
“這孫悟空既然已經是兩界使,那師尊前去,若是度化了那猴,這豈不是……”
惠岸行者稍有不解,忍不住開口問道。
“這又如何,他入了佛門,難道就做不得那兩界使者,陛下心胸寬廣,眼界不在一妖一物之上,他不會在意的。”
觀音淡然道,這妖猴犯下如此罪孽都可輕放。
皈依佛門,亦是小事一樁。
玉帝豈會在意這個。
隻要三界安定,四海升平。
這天底下,還不是任由各方折騰。
惠岸行者了然,當即不再言語。
既如此,那他們隻需找到那妖猴,將其度化便可。
無需擔憂其他。
隻是不知道這妖猴的蹤跡,如何去尋。
“我佛無量!”
觀音輕唱一聲佛號,知道這猴子不在此地,便與行者行向他處。
五指山所在,一片平坦,四周群山環繞。
雖算不上福地,對於普通生靈而言,卻也是一個好去處。
下方卻是聚集了少許獵戶,百姓,以及一些小妖小怪。
“大哥二哥,這樣真的可行嗎?”
李清月愁眉不展,看著賣力幹活的這些人,並不看好。
“既然是孫道友吩咐,你我照辦即可,行與不行,那是孫道友該操心的事,咱們的眼界與智慧,還能比孫道友更高不成!”
柳雲生笑笑,輕聲回道。
那一夜,天未亮,孫道友卻是先一步找到他們。
給了他們許多莫名其妙的東西。
有煉鐵煉鋼煉金之術,也有那煉琉璃,造紙,化鹽,機關,建城,煉兵……
總之方方麵麵,近乎全能。
他想到的沒想到的,上麵記載的清清楚楚,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他更是看不明白。
他依然清清楚楚的記得孫道友當日說話時的神采。
“古有易經,分連山,歸藏,周易三部,闡述天地萬物,包羅萬象,定天象,法地儀,觀象授時,乃文明之始。
我力微薄,不能行大觀之道,隻好改變些細枝末節,以安心,定神,無憾爾!”
是以傳下諸多書藏,其中道理不像經書那般晦澀難懂。
皆是以大白話所書,闡述天象,地理,人文,自然,方方麵麵。
小到預防病症,織物作衣,護理頭發,甚至是女子月事,接生,養胎之法。
大到建城,演武練兵,應對天災,搬山改道……
裏麵事無巨細,皆有詳細闡述。
對於他們來說,這些自然是小道,可對於世間諸多生靈而言,便是神書。
求神拜佛,未必響應。
可那書中之法,卻是實實在在的救命,興盛,大行道法。
此書中一二,一旦傳出,怕是仙神難安啊!
若非他們有靈識烙印,單靠抄寫,怕是就能寫上數載。
單是總綱,便有數十萬字,輔以圖文,細細劃分下來,太過恐怖。
而裏麵太多的法門,哪怕無需修行,也可以觀摩學習。
隻有少許,需要配合修士使用,可這些修士的境界,並不需要太高。
普通人修行一年半載,便可習上麵小術,而那些小術,對於普通生靈而言,卻是天大的造化。
“等這座城建起來,這個世界,怕是要變了,修行之人,依然高高在上,可世間萬靈,怕不再是手中魚肉。”
黃淮輕歎道。
他看到的東西更多,孫道友傳下的東西不可怕,可怕的是,裏裏外外,都在告訴世人一個道理。
道在己身,莫向外求。
世人常言,求人不如求己,可道理雖明,卻無智慧。
隻能愚者自娛,寬慰己心而已。
如今,孫道友卻是將一條路擺在世人麵前。
天若降災,你是求神還是求己?
正是她先開口,引得眾佛側目,如來心中一喜。
“觀音尊者此去,必然功成,然妖猴頑劣,魔性尚存,恐有阻礙。”
如來微微沉吟,手掌翻開,卻是出現三個箍兒。
“此乃緊箍兒,有那金、禁、緊三咒,那妖猴神通廣大,若是不聽教化,可想個法子套在他頭上。
有這寶貝,屆時隻需念上一念,定可叫他入我佛門,望尊者謹記。”
如來說罷,將那緊箍兒送至觀音手中,又傳下那咒語三篇。
觀音唱個大喏,收了寶貝,便出了靈山。
眾佛,羅漢等禮送。
如來低唱一聲佛號,便與那蓮花寶座,一同消失在寶刹當中。
眾佛,菩薩羅漢見此,也是個個低眉垂目,參禪打坐!
正是那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瑞霧祥雲彌漫,虹光霞氣湧動。
可謂西天極樂之寶地也。
靈山外,觀音菩薩身形出現,心念稍定。
“惠岸,吾領如來法旨,去那南瞻部洲度那妖猴皈依,你隨我走上一遭吧!”
觀音對惠岸行者言道。
“是!”
行者聞言應聲答應,當即隨在觀音左右,駕雲起霧,沒入天際。
一路上,觀音將如來的旨意說與惠岸行者,問其可有好法子,勸那妖猴。
惠岸沉思許久,微微搖頭。
“弟子愚鈍,那妖猴法力頗高,手段非常,怕是難以度化。”
惠岸如實回道。
妖猴孫悟空何其恐怖,殺的十萬天兵天將逃竄,各方仙神膽顫。
縱使世尊將其鎮壓,可若度化,怕是難!
“為師已對世尊誇下海口,須得想個法子出來,叫那妖猴歸我西方極樂,便是功德一件。”
觀音輕聲道,心中亦是思慮。
一時間卻也想不出個所以然來,隻能一邊趕路,一邊苦思。
“師尊可放心,自古以來邪不壓正,魔道難興,那妖猴雖強,可師尊出手,定能手到擒來。”
惠岸行者笑著說道。
師尊救苦救難,度眾生苦厄,乃是大慈悲。
說什麽也能感化那妖猴,皈依我佛。
“借你吉言!”
觀音舒展眉頭,微笑道。
談笑間,便已至那南瞻部洲之地。
隻是觀音掐指一算,卻是又心生疑竇。
“這猴子遮掩天機,我卻是尋他不得,怪哉怪哉!”
隨即又是一陣推演,兩道身影來到那兩界山。
向下瞧去,哪還有猴子的身影。
連那山也是消失的無影無蹤。
“這妖猴莫不是背著那山一起跑了,怎滴平白空了一塊?”
惠岸行者疑惑道。
佛祖以大法力化成的五指山,竟然沒半點蹤跡。
四周也無殘留痕跡,像是憑空消失一般。
“五方揭諦先前來報,玉帝下旨,敕封妖猴為兩界使,這山,卻是那猴子自行掙脫的。”
觀音菩薩輕聲道。
心中頗為無奈,隻因她如何推算,那猴子的所在,一直就是在這下方,原先五指山所在。
未曾想初次出手,便是無所得。
“這孫悟空既然已經是兩界使,那師尊前去,若是度化了那猴,這豈不是……”
惠岸行者稍有不解,忍不住開口問道。
“這又如何,他入了佛門,難道就做不得那兩界使者,陛下心胸寬廣,眼界不在一妖一物之上,他不會在意的。”
觀音淡然道,這妖猴犯下如此罪孽都可輕放。
皈依佛門,亦是小事一樁。
玉帝豈會在意這個。
隻要三界安定,四海升平。
這天底下,還不是任由各方折騰。
惠岸行者了然,當即不再言語。
既如此,那他們隻需找到那妖猴,將其度化便可。
無需擔憂其他。
隻是不知道這妖猴的蹤跡,如何去尋。
“我佛無量!”
觀音輕唱一聲佛號,知道這猴子不在此地,便與行者行向他處。
五指山所在,一片平坦,四周群山環繞。
雖算不上福地,對於普通生靈而言,卻也是一個好去處。
下方卻是聚集了少許獵戶,百姓,以及一些小妖小怪。
“大哥二哥,這樣真的可行嗎?”
李清月愁眉不展,看著賣力幹活的這些人,並不看好。
“既然是孫道友吩咐,你我照辦即可,行與不行,那是孫道友該操心的事,咱們的眼界與智慧,還能比孫道友更高不成!”
柳雲生笑笑,輕聲回道。
那一夜,天未亮,孫道友卻是先一步找到他們。
給了他們許多莫名其妙的東西。
有煉鐵煉鋼煉金之術,也有那煉琉璃,造紙,化鹽,機關,建城,煉兵……
總之方方麵麵,近乎全能。
他想到的沒想到的,上麵記載的清清楚楚,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他更是看不明白。
他依然清清楚楚的記得孫道友當日說話時的神采。
“古有易經,分連山,歸藏,周易三部,闡述天地萬物,包羅萬象,定天象,法地儀,觀象授時,乃文明之始。
我力微薄,不能行大觀之道,隻好改變些細枝末節,以安心,定神,無憾爾!”
是以傳下諸多書藏,其中道理不像經書那般晦澀難懂。
皆是以大白話所書,闡述天象,地理,人文,自然,方方麵麵。
小到預防病症,織物作衣,護理頭發,甚至是女子月事,接生,養胎之法。
大到建城,演武練兵,應對天災,搬山改道……
裏麵事無巨細,皆有詳細闡述。
對於他們來說,這些自然是小道,可對於世間諸多生靈而言,便是神書。
求神拜佛,未必響應。
可那書中之法,卻是實實在在的救命,興盛,大行道法。
此書中一二,一旦傳出,怕是仙神難安啊!
若非他們有靈識烙印,單靠抄寫,怕是就能寫上數載。
單是總綱,便有數十萬字,輔以圖文,細細劃分下來,太過恐怖。
而裏麵太多的法門,哪怕無需修行,也可以觀摩學習。
隻有少許,需要配合修士使用,可這些修士的境界,並不需要太高。
普通人修行一年半載,便可習上麵小術,而那些小術,對於普通生靈而言,卻是天大的造化。
“等這座城建起來,這個世界,怕是要變了,修行之人,依然高高在上,可世間萬靈,怕不再是手中魚肉。”
黃淮輕歎道。
他看到的東西更多,孫道友傳下的東西不可怕,可怕的是,裏裏外外,都在告訴世人一個道理。
道在己身,莫向外求。
世人常言,求人不如求己,可道理雖明,卻無智慧。
隻能愚者自娛,寬慰己心而已。
如今,孫道友卻是將一條路擺在世人麵前。
天若降災,你是求神還是求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