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楊傲的一天,下午就清閑了
隋唐:被李家退婚,我截胡觀音婢 作者:曹魏遺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宋顥不可能會放過這些勞力。
縱然這一次的失誤被大隋得知,他會因此被罷免也在所不辭。
而且宋顥甚至覺得丟臉。
他身為武將,自然也想建功立業。
誰曾想,連看守東瀛人都辦不好,聖上怎麽會讓他行軍打仗呢?
對比起遠征軍眾人,宋顥更是丟臉丟到家了。
“若是被本將抓住,本將必要讓他們後悔逃走的決定!”
宋顥緊咬牙關。
就在這時,幾名將士急忙跑了過來。
他們是其他搜查隊的人。
“如何?”
宋顥忙問。
“將軍,我們有發現!”
為首的將士說道。
“有什麽發現?”
宋顥忙問。
“那些東瀛人砍了不少大樹,用來做成木筏,而且東南邊的海岸上還有不少腳印!”
將士忙道。
“好,很好!”
宋顥強壓心中怒氣。
他親自帶人趕了過去。
果不其然,這一片的樹木都被砍伐。
岸邊的確有不少腳印,看上去密密麻麻數量不少啊。
“就從此地追過去,他們隻能去琉球。”
宋顥直接下令。
他不用擔心,東瀛人會擺他一道。
畢竟東瀛人是在高壓下逃走的,這種情況下,可沒有心思使用計謀。
而是越快離開此地越好。
“諾!”
眾將士領命。
隨即不少船隻,紛紛朝這個方向靠近。
宋顥留下副將繼續鎮守,他則是親自走一趟。
他帶上五千精銳水師,浩浩湯湯的出發了。
船隻數量不少,而且一路上都是急行前往。
那些東瀛人用的又是木筏,怎麽比得過呢?
被追上,不過是時間問題。
......
回到京都。
東瀛郡這邊的動靜,第一時間就被錦衣衛得知。
但因例行朝會,所以陸炳選擇在偏殿候著。
這時候的乾陽殿,楊傲掃視下方群臣。
眾多文武,幾乎全部到場。
站在文武兩列,匯報相關國事。
首先匯報的,便是民部尚書樊子蓋。
他匯報的內容,就與今年的糧稅等等相關。
以及商稅等等。
其餘人聽了之後,都是大吃一驚。
因為今年的稅,比往年的都多不少。
而且還是成倍增加。
當然,這裏麵也有大隋疆域擴張的緣故。
而且這些稅,自然要算上吐蕃和草原等地。
會成倍增加,也不是什麽奇怪的事。
畢竟大隋日後的相關開支,自然也會成倍增加。
“不錯。”
楊傲對此甚是滿意,沒有什麽可挑的地方。
“現在細鹽已經傳遍天下,百姓們的生活更好了。”
“可不是嘛,飯菜也變得更加美味了。”
“哈哈,臣都圓潤了不少。”
一眾文武相繼開口,紛紛大笑。
楊傲聽在耳裏,也跟著笑了起來。
這的確是好事情。
“陛下,與西域的經商,還多了一些水果。”
“是啊,這些水果之前都難得一見,現在就不一樣了。”
“一些商人或者運氣好的百姓,也能品嚐到。”
“不錯。”
眾文武又道。
這也意味著,整個大隋的生活品質都在提高。
可以說放眼古今,沒有一個王朝可以同大隋相提並論。
大隋也是一眾王朝的巔峰,別說超過了,可以達到一半成就就已經了不起了。
“農具方麵,進展如何?”
楊傲又問。
“回陛下,天下的農具已經全部更換。”
工部官員出列說道。
因宇文愷和何稠,都在負責建造戰船的事。
所以工部的例行匯報,就有其他官員來完成。
“很好。”
楊傲點了點頭。
後續匯報,就是天下各地的情況。
例如吐蕃都護府傳來的消息,亦或者草原等地。
還有目前都護府的建造進度,已經延伸到東斯拉夫部落的事。
眾文武聽了之後,都在驚呼不斷。
可見都護府的延伸速度,已經超出他們的預料。
“可有動蕩發生?”
楊傲又問。
“一些地區有,例如都護府一帶,一些人不服從管理當了土匪。”
虞世基直言。
“那就剿匪,必須保證百姓的安全。”
楊傲直言。
地方駐軍閑著也是閑著,倒不如活動一下。
“諾。”
虞世基應下。
“可還有事匯報?”
楊傲掃視眾人問道。
“回陛下,無事匯報。”
眾文武紛紛回道。
“既然如此,今日朝會便到此為止。”
楊傲言罷,便緩緩起身。
“臣,恭送陛下!”
一眾文武紛紛高呼。
直到楊傲從禦用通道離開之後,這些文武才相繼離去。
楊傲去了偏殿,一進去就遇見陸炳。
“臣,參見陛下。”
陸炳連忙行禮。
“何事?”
楊傲並不奇怪,徑直走到椅子上坐下後問。
“東瀛郡那邊,有點變故。”
陸炳直言。
“什麽變故?”
楊傲眉頭一皺,神色不悅。
什麽高麗郡亦或者新羅郡出現問題,他都不至於如此。
唯獨東瀛郡不同!
“東瀛勞工逃了。”
陸炳直言。
“這群家夥,真不怕死?”
楊傲冷笑一聲。
“估摸著宋顥已經派遣人手追擊了,他也沒能料到這點。”
陸炳又道。
“無妨,隻要他追回來,朕也不會追究此事。”
楊傲淡淡說道。
宋顥有多少能耐,他比誰都要清楚。
一個能力不強的人,還能對他有什麽要求?
而且東瀛人隱忍那麽久,才突然有所行動,宋顥被麻痹了也不奇怪。
不過楊傲雖不追究,但宋顥的仕途也就到這了。
“其他地方,可有什麽異常?”
楊傲又問。
“其他地方,目前未見異常。”
陸炳回道。
“很好。”
楊傲微微頷首,就示意陸炳離開。
後者躬身拱手,從大殿離去。
等其一走,楊傲就開始處理奏折。
雖然國事基本上在朝會都處理完了。
但那些都是重要的國事。
奏折上的事,就是各地的事。
例如各地官員都會根據各地情況匯報,亦或者尋求朝廷的幫助等等。
這些奏折,都需要楊傲批閱。
當然,房玄齡和杜如晦,也會參與批閱。
但兩人批閱之後,都會拿給楊傲過目。
等楊傲處理完奏折,天色還亮。
他緩緩起身,殿外的內監總管立馬就進來了。
“回後宮。”
楊傲吩咐道。
“諾。”
內監總管連忙領命,在外麵準備好龍輦返回後宮。
這基本上就是楊傲的一天。
在國泰民安之後,的確顯得平靜啊!
縱然這一次的失誤被大隋得知,他會因此被罷免也在所不辭。
而且宋顥甚至覺得丟臉。
他身為武將,自然也想建功立業。
誰曾想,連看守東瀛人都辦不好,聖上怎麽會讓他行軍打仗呢?
對比起遠征軍眾人,宋顥更是丟臉丟到家了。
“若是被本將抓住,本將必要讓他們後悔逃走的決定!”
宋顥緊咬牙關。
就在這時,幾名將士急忙跑了過來。
他們是其他搜查隊的人。
“如何?”
宋顥忙問。
“將軍,我們有發現!”
為首的將士說道。
“有什麽發現?”
宋顥忙問。
“那些東瀛人砍了不少大樹,用來做成木筏,而且東南邊的海岸上還有不少腳印!”
將士忙道。
“好,很好!”
宋顥強壓心中怒氣。
他親自帶人趕了過去。
果不其然,這一片的樹木都被砍伐。
岸邊的確有不少腳印,看上去密密麻麻數量不少啊。
“就從此地追過去,他們隻能去琉球。”
宋顥直接下令。
他不用擔心,東瀛人會擺他一道。
畢竟東瀛人是在高壓下逃走的,這種情況下,可沒有心思使用計謀。
而是越快離開此地越好。
“諾!”
眾將士領命。
隨即不少船隻,紛紛朝這個方向靠近。
宋顥留下副將繼續鎮守,他則是親自走一趟。
他帶上五千精銳水師,浩浩湯湯的出發了。
船隻數量不少,而且一路上都是急行前往。
那些東瀛人用的又是木筏,怎麽比得過呢?
被追上,不過是時間問題。
......
回到京都。
東瀛郡這邊的動靜,第一時間就被錦衣衛得知。
但因例行朝會,所以陸炳選擇在偏殿候著。
這時候的乾陽殿,楊傲掃視下方群臣。
眾多文武,幾乎全部到場。
站在文武兩列,匯報相關國事。
首先匯報的,便是民部尚書樊子蓋。
他匯報的內容,就與今年的糧稅等等相關。
以及商稅等等。
其餘人聽了之後,都是大吃一驚。
因為今年的稅,比往年的都多不少。
而且還是成倍增加。
當然,這裏麵也有大隋疆域擴張的緣故。
而且這些稅,自然要算上吐蕃和草原等地。
會成倍增加,也不是什麽奇怪的事。
畢竟大隋日後的相關開支,自然也會成倍增加。
“不錯。”
楊傲對此甚是滿意,沒有什麽可挑的地方。
“現在細鹽已經傳遍天下,百姓們的生活更好了。”
“可不是嘛,飯菜也變得更加美味了。”
“哈哈,臣都圓潤了不少。”
一眾文武相繼開口,紛紛大笑。
楊傲聽在耳裏,也跟著笑了起來。
這的確是好事情。
“陛下,與西域的經商,還多了一些水果。”
“是啊,這些水果之前都難得一見,現在就不一樣了。”
“一些商人或者運氣好的百姓,也能品嚐到。”
“不錯。”
眾文武又道。
這也意味著,整個大隋的生活品質都在提高。
可以說放眼古今,沒有一個王朝可以同大隋相提並論。
大隋也是一眾王朝的巔峰,別說超過了,可以達到一半成就就已經了不起了。
“農具方麵,進展如何?”
楊傲又問。
“回陛下,天下的農具已經全部更換。”
工部官員出列說道。
因宇文愷和何稠,都在負責建造戰船的事。
所以工部的例行匯報,就有其他官員來完成。
“很好。”
楊傲點了點頭。
後續匯報,就是天下各地的情況。
例如吐蕃都護府傳來的消息,亦或者草原等地。
還有目前都護府的建造進度,已經延伸到東斯拉夫部落的事。
眾文武聽了之後,都在驚呼不斷。
可見都護府的延伸速度,已經超出他們的預料。
“可有動蕩發生?”
楊傲又問。
“一些地區有,例如都護府一帶,一些人不服從管理當了土匪。”
虞世基直言。
“那就剿匪,必須保證百姓的安全。”
楊傲直言。
地方駐軍閑著也是閑著,倒不如活動一下。
“諾。”
虞世基應下。
“可還有事匯報?”
楊傲掃視眾人問道。
“回陛下,無事匯報。”
眾文武紛紛回道。
“既然如此,今日朝會便到此為止。”
楊傲言罷,便緩緩起身。
“臣,恭送陛下!”
一眾文武紛紛高呼。
直到楊傲從禦用通道離開之後,這些文武才相繼離去。
楊傲去了偏殿,一進去就遇見陸炳。
“臣,參見陛下。”
陸炳連忙行禮。
“何事?”
楊傲並不奇怪,徑直走到椅子上坐下後問。
“東瀛郡那邊,有點變故。”
陸炳直言。
“什麽變故?”
楊傲眉頭一皺,神色不悅。
什麽高麗郡亦或者新羅郡出現問題,他都不至於如此。
唯獨東瀛郡不同!
“東瀛勞工逃了。”
陸炳直言。
“這群家夥,真不怕死?”
楊傲冷笑一聲。
“估摸著宋顥已經派遣人手追擊了,他也沒能料到這點。”
陸炳又道。
“無妨,隻要他追回來,朕也不會追究此事。”
楊傲淡淡說道。
宋顥有多少能耐,他比誰都要清楚。
一個能力不強的人,還能對他有什麽要求?
而且東瀛人隱忍那麽久,才突然有所行動,宋顥被麻痹了也不奇怪。
不過楊傲雖不追究,但宋顥的仕途也就到這了。
“其他地方,可有什麽異常?”
楊傲又問。
“其他地方,目前未見異常。”
陸炳回道。
“很好。”
楊傲微微頷首,就示意陸炳離開。
後者躬身拱手,從大殿離去。
等其一走,楊傲就開始處理奏折。
雖然國事基本上在朝會都處理完了。
但那些都是重要的國事。
奏折上的事,就是各地的事。
例如各地官員都會根據各地情況匯報,亦或者尋求朝廷的幫助等等。
這些奏折,都需要楊傲批閱。
當然,房玄齡和杜如晦,也會參與批閱。
但兩人批閱之後,都會拿給楊傲過目。
等楊傲處理完奏折,天色還亮。
他緩緩起身,殿外的內監總管立馬就進來了。
“回後宮。”
楊傲吩咐道。
“諾。”
內監總管連忙領命,在外麵準備好龍輦返回後宮。
這基本上就是楊傲的一天。
在國泰民安之後,的確顯得平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