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鷁曾在北大就讀七年,四年本科,三年研究生。他曾寫過幾本小說,文字學的造詣也很深厚。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間有的字,間或有專家認錯了,他卻做出了嚴密準確的解釋,曾有文字學專著問世,被母校留任。他曾結識老舍,老舍介紹他去英國劍橋任教,「九·一八」事變以後,日本帝國主義磨刀霍霍,對平津虎視眈眈。他不願離開多難的祖國,南下執教光華大學。抗日戰爭全麵爆發後,回到家鄉,執教昆師。他家廣有土地錢財,他把教書所得的工資,全部用來資助貧困學生,購置圖書,贈給學校。他沒有兒女,把學生當自己的兒女對待。
他親身參加過「五四」運動,接受過民主的洗禮,實事求是的民主作風已深入腦際。他認為,發揚民主,讓人們暢所欲言,人們才能自己解放自己,決不能越俎代庖。因此,學生有錯誤時,他總是不立即表明態度,而讓他們充分辯論,甚至相互抨擊,在論戰中認識並揚棄錯誤。他認為,這是馬克思主義矛盾對立統一學說的具體實踐,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並從而認識自己、改造自己的根本途徑。青年人往往能背誦馬克思主義的一些詞句,但實際上不懂得馬克思主義真諦,他們往往將自己當作鮮花,自我欣賞,自我陶醉,而看不到或者不願看到花下有刺、有枯枝的另一麵,從而認識自己不全是鮮花。而推行民主,眾人的議論,是一麵麵鏡子。用這麵麵鏡子時時從各個方麵照自己,他就會發現自己非花的另一麵,認識到自己也不過是草,甚而至於是形態猥瑣的野草。這樣,他才有可能把自己剖解為一個平麵,鋪在陽光下,讓千人指點,萬人訾議。這樣,他才可能「覺今是而昨非」,使他成為與舊觀念、舊傳統、舊世界徹底決裂的勇士。因此,每當學生激烈辯論時,他好像是個地地道道的旁觀者,一言不發。隻有在辯論脫離了正確的航道時,他才不得不說幾句,指明水下的暗礁,引導他們駛向正確的航道。可是,此次,雖然通過辯論,他還是不了解彭芳家裏的困難情況,不知道暗礁究竟在哪裏,如果自己無知妄說,信口雌黃,豈不自己也背離了馬克思主義的航向?因此,他非得去彭芳家裏走一遭不可。
彭芳家居昆口縣濱湖的一個垸子裏。乘船登岸後,還得走三十多裏。洪老師在開過班會後一周自己當天無課務的星期一,天還未亮,就帶上自行車去趕早班船。正八點,在臨湖州的一個小鎮登岸。清風盪起稻穗的金色的波浪,滾滾滔滔,湧向天邊,與最遠處的模模糊糊似山的變幻莫測的雲霧的相承接。稻浪裏,星星點點地漂浮著一些酷類蒙古包的草屋,不認真辨識,你會誤認為自己到了秋高草黃的大草原。已經有人開鐮收割了,不時遠處送來稀稀拉拉的嗵嗵嗵的打穀聲。田間的道路,坑坑窪窪,自行車在上麵行進,顛顛簸簸,恰如巨浪裏漂泊的小船。行車極慢,越向前走,行進越艱難。他邊走邊問,十點多鍾,趕到了彭芳家寄居的那所小學。
迎麵是一幢低矮的泥磚砌的平房,遠望像一垛矮牆。走近一看,有四間教室,教室與教室之間,有三間教員室,窗戶很小,窗戶中間縱向裝上幾根未經刨光的小圓木棒,上麵糊著冬天用以阻擋的北風的窗紙,如今紙破了,被風颳得花花地響,好像在低聲訴說著這裏的淒涼。屋上全用稻草蓋的,多年未換,變成了灰黑,上麵能清楚地看到有一個個凹陷下去的洞。屋前是操場,操場中樹有一對細柱白木板製作的籃球架,一個球架的籃板有兩塊木板,一端已經脫落,吊在空中,被風盪得吱吱呀呀地響。正在上課,學生的咿咿呀呀讀書聲和教師授課的單調平板的說話聲,清晰而有節奏。學校不遠處還散落著一些蒙古包似的草房,比學校的草房子還矮塌,向北的後牆高不足一米高,農民們形象描述說,這種房子狗都能跳過去。這灰黑的屋頂上,間著一道道黃金色,那是新蓋的稻草。這是湖區標準的民居。解放前,湖區十年九淹,農民的住房建造得極其簡陋,用幾根原木支個架,蓋上層稻草就算竣工了。大水一來,掀掉屋上的草,將屋柱檁木拚在一起,紮成木排,就離鄉背井,漂泊天涯……看到目前的景象,想起解放前農民的百般的痛苦,洪鷁不禁十分辛酸。
一位中年老師見來了不速之客,走出教室,領洪老師走到兩間教室之間的教師住房——彭芳的家。門片有兩塊木板被踹折,湖區木材少,外麵隻釘了塊小木板。唯其小,遮不了一個喏大的洞。木板與木板之間的縫隙,足足可以塞進手掌。在這漫無邊際、毫無屏障的平原上,冬天一來,朔風野大,鑽縫穿穴,此屋定然該冷如冰窟,叫人怎麽過活!他這麽想著的時候,腿無意識地已經走到了門前。
「彭大娘,芳丫頭的老師看你來了。」引路的老師推開門,讓洪鷁進去。房間上麵無天花板,從幾個不規則的洞裏,可以直窺藍天。房頂吊滿了黑色的塵索,像在微風中輕輕搖盪的垂柳的柔條。房間為通間,進門三分之一的地方放著爐灶飯桌。桌子的一條腿斷了,桌子的斷腿旁邊用鐵絲綁了根木棍,搖搖挪挪,勉強支撐著。沒有碗櫃,殘餘的飯菜、碗筷杯盤,都堆放在桌上,幾隻蒼蠅在上麵盤旋。隻有兩條骨牌凳,吃飯,多的人就必須站著。後麵三分之二的地方,相對放著兩張床,無床架;一張床用小竹竿撐起一鋪蚊帳,蚊帳原來應該是白的,如今灰多白少色暗黑。沒有櫃子,換洗的衣服都放在床上。大娘的床對麵牆上橫擱著塊用紅墨水染過的木板,木板上立著尊塑像,塑像頭上披著塊紅巾。一切都這麽破舊,這麽雜亂,唯獨這裏綴拾得這般整潔,那塑像好像才剛剛擦拭過。洪老師以為彭大娘信佛,供奉著觀音菩薩,但走近一看,卻是位身著長衫、腳踏布鞋的風度翩翩的青年。洪鷁心想,這大概是大娘的兒子,彭芳的哥哥,英年早逝,難怪彭芳心地這麽淒楚!
他親身參加過「五四」運動,接受過民主的洗禮,實事求是的民主作風已深入腦際。他認為,發揚民主,讓人們暢所欲言,人們才能自己解放自己,決不能越俎代庖。因此,學生有錯誤時,他總是不立即表明態度,而讓他們充分辯論,甚至相互抨擊,在論戰中認識並揚棄錯誤。他認為,這是馬克思主義矛盾對立統一學說的具體實踐,是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並從而認識自己、改造自己的根本途徑。青年人往往能背誦馬克思主義的一些詞句,但實際上不懂得馬克思主義真諦,他們往往將自己當作鮮花,自我欣賞,自我陶醉,而看不到或者不願看到花下有刺、有枯枝的另一麵,從而認識自己不全是鮮花。而推行民主,眾人的議論,是一麵麵鏡子。用這麵麵鏡子時時從各個方麵照自己,他就會發現自己非花的另一麵,認識到自己也不過是草,甚而至於是形態猥瑣的野草。這樣,他才有可能把自己剖解為一個平麵,鋪在陽光下,讓千人指點,萬人訾議。這樣,他才可能「覺今是而昨非」,使他成為與舊觀念、舊傳統、舊世界徹底決裂的勇士。因此,每當學生激烈辯論時,他好像是個地地道道的旁觀者,一言不發。隻有在辯論脫離了正確的航道時,他才不得不說幾句,指明水下的暗礁,引導他們駛向正確的航道。可是,此次,雖然通過辯論,他還是不了解彭芳家裏的困難情況,不知道暗礁究竟在哪裏,如果自己無知妄說,信口雌黃,豈不自己也背離了馬克思主義的航向?因此,他非得去彭芳家裏走一遭不可。
彭芳家居昆口縣濱湖的一個垸子裏。乘船登岸後,還得走三十多裏。洪老師在開過班會後一周自己當天無課務的星期一,天還未亮,就帶上自行車去趕早班船。正八點,在臨湖州的一個小鎮登岸。清風盪起稻穗的金色的波浪,滾滾滔滔,湧向天邊,與最遠處的模模糊糊似山的變幻莫測的雲霧的相承接。稻浪裏,星星點點地漂浮著一些酷類蒙古包的草屋,不認真辨識,你會誤認為自己到了秋高草黃的大草原。已經有人開鐮收割了,不時遠處送來稀稀拉拉的嗵嗵嗵的打穀聲。田間的道路,坑坑窪窪,自行車在上麵行進,顛顛簸簸,恰如巨浪裏漂泊的小船。行車極慢,越向前走,行進越艱難。他邊走邊問,十點多鍾,趕到了彭芳家寄居的那所小學。
迎麵是一幢低矮的泥磚砌的平房,遠望像一垛矮牆。走近一看,有四間教室,教室與教室之間,有三間教員室,窗戶很小,窗戶中間縱向裝上幾根未經刨光的小圓木棒,上麵糊著冬天用以阻擋的北風的窗紙,如今紙破了,被風颳得花花地響,好像在低聲訴說著這裏的淒涼。屋上全用稻草蓋的,多年未換,變成了灰黑,上麵能清楚地看到有一個個凹陷下去的洞。屋前是操場,操場中樹有一對細柱白木板製作的籃球架,一個球架的籃板有兩塊木板,一端已經脫落,吊在空中,被風盪得吱吱呀呀地響。正在上課,學生的咿咿呀呀讀書聲和教師授課的單調平板的說話聲,清晰而有節奏。學校不遠處還散落著一些蒙古包似的草房,比學校的草房子還矮塌,向北的後牆高不足一米高,農民們形象描述說,這種房子狗都能跳過去。這灰黑的屋頂上,間著一道道黃金色,那是新蓋的稻草。這是湖區標準的民居。解放前,湖區十年九淹,農民的住房建造得極其簡陋,用幾根原木支個架,蓋上層稻草就算竣工了。大水一來,掀掉屋上的草,將屋柱檁木拚在一起,紮成木排,就離鄉背井,漂泊天涯……看到目前的景象,想起解放前農民的百般的痛苦,洪鷁不禁十分辛酸。
一位中年老師見來了不速之客,走出教室,領洪老師走到兩間教室之間的教師住房——彭芳的家。門片有兩塊木板被踹折,湖區木材少,外麵隻釘了塊小木板。唯其小,遮不了一個喏大的洞。木板與木板之間的縫隙,足足可以塞進手掌。在這漫無邊際、毫無屏障的平原上,冬天一來,朔風野大,鑽縫穿穴,此屋定然該冷如冰窟,叫人怎麽過活!他這麽想著的時候,腿無意識地已經走到了門前。
「彭大娘,芳丫頭的老師看你來了。」引路的老師推開門,讓洪鷁進去。房間上麵無天花板,從幾個不規則的洞裏,可以直窺藍天。房頂吊滿了黑色的塵索,像在微風中輕輕搖盪的垂柳的柔條。房間為通間,進門三分之一的地方放著爐灶飯桌。桌子的一條腿斷了,桌子的斷腿旁邊用鐵絲綁了根木棍,搖搖挪挪,勉強支撐著。沒有碗櫃,殘餘的飯菜、碗筷杯盤,都堆放在桌上,幾隻蒼蠅在上麵盤旋。隻有兩條骨牌凳,吃飯,多的人就必須站著。後麵三分之二的地方,相對放著兩張床,無床架;一張床用小竹竿撐起一鋪蚊帳,蚊帳原來應該是白的,如今灰多白少色暗黑。沒有櫃子,換洗的衣服都放在床上。大娘的床對麵牆上橫擱著塊用紅墨水染過的木板,木板上立著尊塑像,塑像頭上披著塊紅巾。一切都這麽破舊,這麽雜亂,唯獨這裏綴拾得這般整潔,那塑像好像才剛剛擦拭過。洪老師以為彭大娘信佛,供奉著觀音菩薩,但走近一看,卻是位身著長衫、腳踏布鞋的風度翩翩的青年。洪鷁心想,這大概是大娘的兒子,彭芳的哥哥,英年早逝,難怪彭芳心地這麽淒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