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塵獨秀峰——祭陳獨秀(3)
你說,像陳獨秀這樣的大思想家,這樣不肯為世俗改變自己的奇人,和哪個女人能有長久的共同語言?莫道“舊派女人”高曉嵐最終被棄,就是在京受過高等教育的“新女性”高君曼不也一樣嗎?之後的那個連大字也識不幾個的女兒一樣的潘蘭珍呢?陳與潘的結合曾令他的“托派”同誌大惑不解,“為何此女願嫁老倌,更驚嘆陳獵艷技術之高明”(濮清泉語)。罷罷!莫以俗念論英雄,燕雀安知鴻鵠心?陳獨秀乃時代之超人,曠古之狂才,哪裏是傳統道德觀念所能旌表的良人!因入獄服刑,陳獨秀不得不結束了對異性的追求史,上海英美煙廠女工潘蘭珍成了這位總是駭世驚俗的人的愛情終結者。潘從來沒有妻子的名份(陳獨秀對最親近的人也隻稱潘為“女友”),而且,長年不識郎君真麵目。按說,被騙久也,幽怨深矣!況且家裏被抄,私物盡失,何不藉機離去?可這位時髦少婦,偏偏忠貞感人,不顧陳的勸阻,頻繁趕往南京探監,後幹脆從上海搬到南京租一處陋室住下,以便每天白天進獄中照料陳獨秀——對外就稱她是陳的“學生”。陳先生的人格魅力可見一斑。而受獄方優待的陳獨秀也真叫本色,盡管身陷牢獄,且年近六旬,竟激情難耐地與潘氏在囚室裏做起愛!不幸的是,這種極為罕見的獄中“春景”被負有監視之責的看守窺見。監獄長聞報後,左右為難,隻得把陳的同鄉晚輩、同案犯濮清泉提來,大發牢騷:“陳先生近來忘了他是在坐監,把我們這裏當作旅館了。此事傳出去,豈不要叫我同他一樣坐牢嗎?”末了,這位先前崇拜過陳獨秀,“以為他的道德文章可以做青年模範”的“黨國”牢頭大為感慨:“現在看來,陳先生文章雖好,道德有限。”而陳獨秀聽到濮的相勸後,竟“毫無赧顏”,反問道:“難道我不能有個伴侶嗎?”喏!這就是陳獨秀,一個我行我素決不肯委曲自己的偉丈夫!除那位若隱若現的施小姐之外,人們已知的陳獨秀的三位女伴,均與他共同生活了十餘年,她們一個比一個年輕,卻也一個比一個短命——潘蘭珍二十二歲與陳同居,三十四歲為陳送終,後與“國軍”一名下級軍官結婚不久又守寡,四十一歲時因患子宮癌謝世。高君曼二十五歲時與陳結合,不到四十歲時成為棄婦,四十五歲那年因肺病辭別人間。受苦最長的高曉嵐活得也最長:她二十一歲成為陳家的人,三十五歲那年夫君一去不回,至五十四歲寂然辭世,守空房的時間長達二十一年。生前,這位將門之女自己在安慶城外的葉家沖購置了塋地,咽氣前,囑咐身邊唯一的兒子鬆年說:我與你父,生不同林,死要同穴,待他百年之後,務必與我合葬一起。在第二個兒子被政府處決的兩年之後,她撒手人寰。於冥冥陰間等了十七年,亡夫的遊魂才被小兒帶回故土。歷史將感謝陳鬆年,因為正是這個陳家唯一沒投身政治的人平安地活了下來,把父親的形骸帶回了故土,把動盪而詭譎的歷史風雲埋在了長江邊的城外,也把解析20世紀中國歷史的完整答案埋在了這長江岸邊的青山下——隻要挖開它,仔細看透了,就一定會明白我們走了怎樣大的一段冤枉路啊!安慶窯廠退休會計師陳鬆年先生已於1990年過世,晚年被安排為安慶市政協副主席。
有親歷者回憶過,上世紀30年代初,二十歲的鬆年在國民政府的南京“模範監獄”裏初見陌生而蒼老的老父時,禁不住哭了。孰料第一次見到麽兒的陳獨秀把眼一瞪,來了句:“沒出息!”僅此一句,即可窺知陳獨秀性情之剛烈。那位坐了一輩子監的鄭超麟也回憶過,某次,陳延年自外地來滬,鄭陪他往見總書記。原以為闊別數年的父子相見場景會很激動人,但爺兒倆卻平淡如路人——陳獨秀正在石庫門房子的天井裏等候,見到兒子出現,表情安之若素;而延年也一樣,隨手拖來張椅子坐下就談起了工作。對親生子女沒表現出應有的慈愛,但對他的年輕的同誌,如趙世炎、鄭超麟等自歐洲回國的晚輩,卻表現出了由衷的父愛。不知陳獨秀“內外顛倒”的親情,是否與他對兩任前妻的嫌棄有關。人生有情淚沾衣,硬漢也有慟哭時。同樣在監獄,同樣為兒子,他也爆發過山洪般的憶念,隻不過,那時,長子與次子已經先他而為共產主義殉命。後來關在共
產黨獄中的“托派”骨幹濮清泉在交代材料裏寫過,當初,“西安事變”的消息傳進南京的大牆裏——
陳獨秀對這件事,簡直像兒童過年那樣的高興,他托人打了一點酒,買了一點菜,對我和羅世說:“我生平滴酒不喝,今天為了國讎家恨,我要痛飲一杯。”他先斟滿一杯酒,高舉齊眉說,“大革命以來,為共產主義而犧牲的烈士,請受奠一杯,你們的深仇大恨有人給報了。”於是他把酒奠酹地上。他斟了第二杯,嗚咽起來說,“延年啦喬年,為父的為你倆酹此一杯!”接著他老淚縱橫,痛哭失聲。
他出獄後,國民黨方麵有意聘他出任國防參議會議員甚至政府的勞工部部長,他非但不識抬舉,反倒切齒回答:蔣介石殺了我許多同誌,還有兩個兒子,我與他不共戴天!想拿我裝點門麵,真是異想天開!你看,他還是有骨肉之情的。
你說,像陳獨秀這樣的大思想家,這樣不肯為世俗改變自己的奇人,和哪個女人能有長久的共同語言?莫道“舊派女人”高曉嵐最終被棄,就是在京受過高等教育的“新女性”高君曼不也一樣嗎?之後的那個連大字也識不幾個的女兒一樣的潘蘭珍呢?陳與潘的結合曾令他的“托派”同誌大惑不解,“為何此女願嫁老倌,更驚嘆陳獵艷技術之高明”(濮清泉語)。罷罷!莫以俗念論英雄,燕雀安知鴻鵠心?陳獨秀乃時代之超人,曠古之狂才,哪裏是傳統道德觀念所能旌表的良人!因入獄服刑,陳獨秀不得不結束了對異性的追求史,上海英美煙廠女工潘蘭珍成了這位總是駭世驚俗的人的愛情終結者。潘從來沒有妻子的名份(陳獨秀對最親近的人也隻稱潘為“女友”),而且,長年不識郎君真麵目。按說,被騙久也,幽怨深矣!況且家裏被抄,私物盡失,何不藉機離去?可這位時髦少婦,偏偏忠貞感人,不顧陳的勸阻,頻繁趕往南京探監,後幹脆從上海搬到南京租一處陋室住下,以便每天白天進獄中照料陳獨秀——對外就稱她是陳的“學生”。陳先生的人格魅力可見一斑。而受獄方優待的陳獨秀也真叫本色,盡管身陷牢獄,且年近六旬,竟激情難耐地與潘氏在囚室裏做起愛!不幸的是,這種極為罕見的獄中“春景”被負有監視之責的看守窺見。監獄長聞報後,左右為難,隻得把陳的同鄉晚輩、同案犯濮清泉提來,大發牢騷:“陳先生近來忘了他是在坐監,把我們這裏當作旅館了。此事傳出去,豈不要叫我同他一樣坐牢嗎?”末了,這位先前崇拜過陳獨秀,“以為他的道德文章可以做青年模範”的“黨國”牢頭大為感慨:“現在看來,陳先生文章雖好,道德有限。”而陳獨秀聽到濮的相勸後,竟“毫無赧顏”,反問道:“難道我不能有個伴侶嗎?”喏!這就是陳獨秀,一個我行我素決不肯委曲自己的偉丈夫!除那位若隱若現的施小姐之外,人們已知的陳獨秀的三位女伴,均與他共同生活了十餘年,她們一個比一個年輕,卻也一個比一個短命——潘蘭珍二十二歲與陳同居,三十四歲為陳送終,後與“國軍”一名下級軍官結婚不久又守寡,四十一歲時因患子宮癌謝世。高君曼二十五歲時與陳結合,不到四十歲時成為棄婦,四十五歲那年因肺病辭別人間。受苦最長的高曉嵐活得也最長:她二十一歲成為陳家的人,三十五歲那年夫君一去不回,至五十四歲寂然辭世,守空房的時間長達二十一年。生前,這位將門之女自己在安慶城外的葉家沖購置了塋地,咽氣前,囑咐身邊唯一的兒子鬆年說:我與你父,生不同林,死要同穴,待他百年之後,務必與我合葬一起。在第二個兒子被政府處決的兩年之後,她撒手人寰。於冥冥陰間等了十七年,亡夫的遊魂才被小兒帶回故土。歷史將感謝陳鬆年,因為正是這個陳家唯一沒投身政治的人平安地活了下來,把父親的形骸帶回了故土,把動盪而詭譎的歷史風雲埋在了長江邊的城外,也把解析20世紀中國歷史的完整答案埋在了這長江岸邊的青山下——隻要挖開它,仔細看透了,就一定會明白我們走了怎樣大的一段冤枉路啊!安慶窯廠退休會計師陳鬆年先生已於1990年過世,晚年被安排為安慶市政協副主席。
有親歷者回憶過,上世紀30年代初,二十歲的鬆年在國民政府的南京“模範監獄”裏初見陌生而蒼老的老父時,禁不住哭了。孰料第一次見到麽兒的陳獨秀把眼一瞪,來了句:“沒出息!”僅此一句,即可窺知陳獨秀性情之剛烈。那位坐了一輩子監的鄭超麟也回憶過,某次,陳延年自外地來滬,鄭陪他往見總書記。原以為闊別數年的父子相見場景會很激動人,但爺兒倆卻平淡如路人——陳獨秀正在石庫門房子的天井裏等候,見到兒子出現,表情安之若素;而延年也一樣,隨手拖來張椅子坐下就談起了工作。對親生子女沒表現出應有的慈愛,但對他的年輕的同誌,如趙世炎、鄭超麟等自歐洲回國的晚輩,卻表現出了由衷的父愛。不知陳獨秀“內外顛倒”的親情,是否與他對兩任前妻的嫌棄有關。人生有情淚沾衣,硬漢也有慟哭時。同樣在監獄,同樣為兒子,他也爆發過山洪般的憶念,隻不過,那時,長子與次子已經先他而為共產主義殉命。後來關在共
產黨獄中的“托派”骨幹濮清泉在交代材料裏寫過,當初,“西安事變”的消息傳進南京的大牆裏——
陳獨秀對這件事,簡直像兒童過年那樣的高興,他托人打了一點酒,買了一點菜,對我和羅世說:“我生平滴酒不喝,今天為了國讎家恨,我要痛飲一杯。”他先斟滿一杯酒,高舉齊眉說,“大革命以來,為共產主義而犧牲的烈士,請受奠一杯,你們的深仇大恨有人給報了。”於是他把酒奠酹地上。他斟了第二杯,嗚咽起來說,“延年啦喬年,為父的為你倆酹此一杯!”接著他老淚縱橫,痛哭失聲。
他出獄後,國民黨方麵有意聘他出任國防參議會議員甚至政府的勞工部部長,他非但不識抬舉,反倒切齒回答:蔣介石殺了我許多同誌,還有兩個兒子,我與他不共戴天!想拿我裝點門麵,真是異想天開!你看,他還是有骨肉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