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時器響了,他拎起顯影架,小心翼翼地抖掉膠片上的水珠,以免化學液體濺到軍服上。是硝酸銀吧?好象是的。他把架子放進二號水盆,又上好了定時器。真他媽的令人遺憾,事先誰都不知道行動命令的內容,不然他就把那套熱帶軍服帶來了。就這樣子到古巴去,準會把他熱得汗流如注象頭豬。那地方的野蠻人從來不洗澡,15年過去了,是否會有點長進呢?他得瞧一瞧。
定時器又響了,彼得羅夫第二次提起顯影架、抖抖水,然後把它放進清水盆,好了,又完成了一件討厭的工作。為什麽沒有人從梯子上摔下來,把哪兒折斷呢?他希望見到一個真正的病人,他好使用一下那台民主德國造的x光機。他不信任德國人,不管他們是不是馬克思主義者。但是話又說回來,他們製造的醫療設備確實不錯,這裏的x光機、高壓消毒鍋以及大部分藥品都是德國貨。時間到了,彼得羅夫取出顯影架,把它固定到x射線讀數屏幕上,打開了開關。
“怎麽一回事?”彼得羅夫不禁倒抽了一口氣。他得好好想想。他的膠片已經部分感光,模糊不清。編號是3-4-8:第三組劑量計,醫療室、廚房和艉部的軍官居住室。
這種膠片劑量計大小隻有兩厘米見方,採用可變靈敏度,通過膠片上的十條縱向線顯示放射線輻射的程度。彼得羅夫發現他的膠片的前四格已經感光,輪機艙的水點達到五格,而一直在艏部工作的魚雷兵輻射汙染程度隻有一格。
“婊子養的!”波得羅夫盡管清楚地記得每一刻度代表多少拉德,但他還是拿出醫生手冊一一核查。幸好這十個刻度的換算是使用對數的。結果,他受到的輻射是12拉德,輪機兵是15至25拉德。兩天內接受12至25拉德的輻射並不危險,不會真正危及人的生命。不過……彼得羅夫還是謹慎地把膠片留在了實驗室,自己回到外間辦公室。他拿起了電話。
“拉米烏斯艦長嗎?我是彼得羅夫。請你到艇尾我的辦公室來一下,好嗎?”
“好的,就來,醫生同誌。”
拉米烏斯從容不迫地向艇尾走去。他很清楚發生了什麽問題。啟航的前一天,當彼得羅夫上岸採辦藥品時,鮑羅丁就在x光機上將這些膠片劑量計感了光。
“怎麽啦。彼得羅夫?”拉米烏斯隨手關上了門。
“艦長同誌,艇上出現了輻射滲漏。”
“胡說,如果發生滲漏,艇上的儀器肯定會立即發現的。”
彼得羅夫從實驗室裏取出膠片交給艦長。“你看看吧。”
拉米烏斯把膠片舉到燈下,從上到下把全部膠片看了一遍。皺起了眉頭。“有誰知道這件事?”
“你和我,艦長同誌。”
“不要告訴別人,對誰都不要講。”拉米烏斯頓了頓。“會不會是這些膠片本身——出了毛病,會不會你在沖洗過程中搞錯了?”
彼得羅夫使勁地搖搖頭。“不會的,艦長同誌。這些膠片隻有你、鮑羅丁同誌和我接觸過。你也知道,在啟航的前三天,每批膠片我都做過抽樣檢查。”彼得羅夫並沒有按規定抽樣檢查,而隻是檢查了劑量計箱子裏最上麵的一層。不過,誰遇到這事也不會承認的。實際上這並不是抽樣。
“看來最大輻射量是……10至20拉德吧?”拉米烏斯有意估計得低一些。“涉及哪些人?”
“布爾加寧和蘇熱波伊。前艙的魚雷兵受到的輻射都在三拉德以下。”
“那好,醫生同誌,這可能是反應堆艙出現了一個微小的——注意,彼得羅夫——是微小的滲漏,最多不過是有點漏氣。以前也出過這種毛病,沒有死過人。我們很快就會找到修好的。但是這個小小的秘密必須保守,決不能無緣無故地把全艇官兵搞得驚慌失措。”
彼得羅夫點點頭表示同意。但是他知道1970年“伏羅希洛夫”號核潛艇上發生過類似事件,死了一些人,“列寧”號破冰船上死的人要多一些。當然,這兩起事件都發生在很久以前,更何況他相信拉米烏斯是一個善於處理問題的人。難道不是這樣嗎?
五角大樓
“e”號樓是五角大樓最外層、也是最大的環形樓。從它的外側窗戶看到的不是終年不見陽光的後院,因此,國防部最高級官員的辦公室都設在那裏,其中包括參謀長聯席會議作戰處處長的辦公室,他的代號為“j-3”。此時,他不在辦公室裏,而在一般人叫做“坦克”的地下室裏,因為那裏四麵都是金屬牆,牆壁上裝著電子噪音發生器,可以幹擾其他的電子裝置。
他下到這間地下室已經24個小時了,但是,從他的外表上卻看不出來。綠色的軍褲依然中縫分明,卡其布襯衣上還看得出洗衣店熨過的摺痕,衣領筆挺,打著領帶,別著一枚金質海軍陸戰隊領帶夾,端正整潔。埃德溫.哈裏斯中將既不是外交官也不是軍事學院的畢業生,但是,他卻扮演著調解人的角色。這種身份對一個海軍陸戰隊的軍官說來很不相稱。
“真他媽的見鬼!”大西洋艦隊司令布萊克伯恩上將罵道。他的作戰軍官皮特.斯坦福少將也在場。“就這樣去開展一次軍事行動?”
定時器又響了,彼得羅夫第二次提起顯影架、抖抖水,然後把它放進清水盆,好了,又完成了一件討厭的工作。為什麽沒有人從梯子上摔下來,把哪兒折斷呢?他希望見到一個真正的病人,他好使用一下那台民主德國造的x光機。他不信任德國人,不管他們是不是馬克思主義者。但是話又說回來,他們製造的醫療設備確實不錯,這裏的x光機、高壓消毒鍋以及大部分藥品都是德國貨。時間到了,彼得羅夫取出顯影架,把它固定到x射線讀數屏幕上,打開了開關。
“怎麽一回事?”彼得羅夫不禁倒抽了一口氣。他得好好想想。他的膠片已經部分感光,模糊不清。編號是3-4-8:第三組劑量計,醫療室、廚房和艉部的軍官居住室。
這種膠片劑量計大小隻有兩厘米見方,採用可變靈敏度,通過膠片上的十條縱向線顯示放射線輻射的程度。彼得羅夫發現他的膠片的前四格已經感光,輪機艙的水點達到五格,而一直在艏部工作的魚雷兵輻射汙染程度隻有一格。
“婊子養的!”波得羅夫盡管清楚地記得每一刻度代表多少拉德,但他還是拿出醫生手冊一一核查。幸好這十個刻度的換算是使用對數的。結果,他受到的輻射是12拉德,輪機兵是15至25拉德。兩天內接受12至25拉德的輻射並不危險,不會真正危及人的生命。不過……彼得羅夫還是謹慎地把膠片留在了實驗室,自己回到外間辦公室。他拿起了電話。
“拉米烏斯艦長嗎?我是彼得羅夫。請你到艇尾我的辦公室來一下,好嗎?”
“好的,就來,醫生同誌。”
拉米烏斯從容不迫地向艇尾走去。他很清楚發生了什麽問題。啟航的前一天,當彼得羅夫上岸採辦藥品時,鮑羅丁就在x光機上將這些膠片劑量計感了光。
“怎麽啦。彼得羅夫?”拉米烏斯隨手關上了門。
“艦長同誌,艇上出現了輻射滲漏。”
“胡說,如果發生滲漏,艇上的儀器肯定會立即發現的。”
彼得羅夫從實驗室裏取出膠片交給艦長。“你看看吧。”
拉米烏斯把膠片舉到燈下,從上到下把全部膠片看了一遍。皺起了眉頭。“有誰知道這件事?”
“你和我,艦長同誌。”
“不要告訴別人,對誰都不要講。”拉米烏斯頓了頓。“會不會是這些膠片本身——出了毛病,會不會你在沖洗過程中搞錯了?”
彼得羅夫使勁地搖搖頭。“不會的,艦長同誌。這些膠片隻有你、鮑羅丁同誌和我接觸過。你也知道,在啟航的前三天,每批膠片我都做過抽樣檢查。”彼得羅夫並沒有按規定抽樣檢查,而隻是檢查了劑量計箱子裏最上麵的一層。不過,誰遇到這事也不會承認的。實際上這並不是抽樣。
“看來最大輻射量是……10至20拉德吧?”拉米烏斯有意估計得低一些。“涉及哪些人?”
“布爾加寧和蘇熱波伊。前艙的魚雷兵受到的輻射都在三拉德以下。”
“那好,醫生同誌,這可能是反應堆艙出現了一個微小的——注意,彼得羅夫——是微小的滲漏,最多不過是有點漏氣。以前也出過這種毛病,沒有死過人。我們很快就會找到修好的。但是這個小小的秘密必須保守,決不能無緣無故地把全艇官兵搞得驚慌失措。”
彼得羅夫點點頭表示同意。但是他知道1970年“伏羅希洛夫”號核潛艇上發生過類似事件,死了一些人,“列寧”號破冰船上死的人要多一些。當然,這兩起事件都發生在很久以前,更何況他相信拉米烏斯是一個善於處理問題的人。難道不是這樣嗎?
五角大樓
“e”號樓是五角大樓最外層、也是最大的環形樓。從它的外側窗戶看到的不是終年不見陽光的後院,因此,國防部最高級官員的辦公室都設在那裏,其中包括參謀長聯席會議作戰處處長的辦公室,他的代號為“j-3”。此時,他不在辦公室裏,而在一般人叫做“坦克”的地下室裏,因為那裏四麵都是金屬牆,牆壁上裝著電子噪音發生器,可以幹擾其他的電子裝置。
他下到這間地下室已經24個小時了,但是,從他的外表上卻看不出來。綠色的軍褲依然中縫分明,卡其布襯衣上還看得出洗衣店熨過的摺痕,衣領筆挺,打著領帶,別著一枚金質海軍陸戰隊領帶夾,端正整潔。埃德溫.哈裏斯中將既不是外交官也不是軍事學院的畢業生,但是,他卻扮演著調解人的角色。這種身份對一個海軍陸戰隊的軍官說來很不相稱。
“真他媽的見鬼!”大西洋艦隊司令布萊克伯恩上將罵道。他的作戰軍官皮特.斯坦福少將也在場。“就這樣去開展一次軍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