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史達林看來,要保證安全,必須保持核戰略平衡。
1946年蘇聯建成第一座原子能反應堆。1949年8月,蘇聯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打破了美國的核壟斷地位。
這是20世紀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廣島、長崎的蘑菇雲所營造的恐怖景象變成了核均勢的象徵,長時間內製約著兩個超級大國不敢妄動幹戈,保證了世界的和平。
英國的邱吉爾先生說:史達林接過的是一個扶木犁的窮國,他留下的是一個有核武器的強國。
在巨大的成就後麵也存在問題。
輕工業生產比1940年隻增加22%,棉紡織業和食品加工業還沒有達到戰前水平。工業增長率到1952年已降為11.6%。蘇聯用不到5年的時間迅速恢復了經濟,但其重工輕農、重重輕輕的思路並沒改變。
1955年5月14日,蘇聯、波蘭等8國在華沙締結了《華沙條約》。冷戰格局完全形成。蘇聯軍隊駐紮在西起易北河、東至朝鮮三八線的廣大地區,成為歐洲以至世界上一支舉足輕重的戰略力量。此外,華沙條約組織成員國的數百萬軍隊給蘇軍以有力支援。
2、國際地平線上已是陰雲密布。
早在1911年,齊奧爾科夫斯基就提出了一個當時看來似乎荒誕不經的預言:“人類不會永遠停留在地球上,為了探索光和太空,人類將首先探測大氣層,然後控製整個太陽係。”
歷史跨入了60年代,他的預言部分地成為現實。
就像16世紀以來製海權使葡萄牙、西班牙、英國依次成為時代的主角,20世紀初製空權使美國、德國、蘇聯依次成為時代的主角,20世紀中葉以來,宇宙空間的戰略意義備受各國關注。美蘇兩國的競爭就突出表現在製天權上的競爭。
60年代初,就在美國總統甘迺迪提出“誰能控製空間,誰就能控製地球”時,美國突然發現同蘇聯的巨大航天成就相比,美國是小巫見大巫。
1957年,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闖入了太空,它的身上鐫著“蘇聯”。
1961年4月12日,“蘇聯”這個名詞再次震動世界,蘇聯太空人加加林乘“東方”號飛船頭一個進入了太空,第一次實現了人類進入太空的夢想。“蘇聯”這個名字再次震動世界。它的實踐不僅僅停留在大地上,它探索的目光直達宇宙。
從太空俯瞰地球,是人類文明的高度,也是蘇聯作為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高度。任時光流逝,這一高度將永載史冊。而能否超越這一高度,將取決於繼往開來者的視野是否足夠高遠。
得知這一消息後,赫魯雪夫在聯合國會議上得意地用鞋子敲著桌子大喊起來。
“在20年內基本建成共產主義社會”,這是赫魯雪夫在1961年10月挾太空的得勝之威,發出的豪言壯語。
在這種急躁的指導思想下,赫魯雪夫對農業政策進行調整,採取措施減輕農民負擔,取消國家不必要的幹預,鼓勵發展副業經濟,從而改變了農業長期停滯不前的狀態。
在工業領域赫魯雪夫推行“物質利益原則”的改革,增加資金和勞動力投入,使工業有明顯增長。1953—1963年,蘇聯工業總產量增加了1.7倍,年增長率為10.5%,比美國快了一倍。
但是工農業粗放經營的生產方式沒有改變,勞動生產率低,而且改革中隨心所欲的因素使政策呈現出混亂,這一切與赫魯雪夫的雄心壯誌相去甚遠。
不久,就有人收回了赫魯雪夫的豪語。
勃列日涅夫以“發達社會主義”的提法來代替。他實行新經濟體製,在堅持集中計劃的前提下,擴大企業的某些自主權;成立各種聯合公司,推行以集約化經營為核心的經濟發展戰略。
正當美國被越南戰爭拖得精疲力竭的時候,勃列日涅夫讓“俄國熊來了”的驚呼響徹西方世界。蘇聯在軍事競賽中取得了對美歐的大幅度增長,並在“戰略緩和”政策的掩護下,向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發起“歷史性總攻勢”。
這是俄羅斯立國以來國力最強大,對外最活躍,擴張勢頭最猛烈的一個時期。蘇聯經濟實力躍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軍事力量與美國平起平坐,人民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比其他各個時期都高。
美國學者塞維林·比亞勒宣告:“勃列日涅夫時代很可能要以一個成就最為顯著的時代,一個過去無法匹敵,而且在可能預見的將來也無法匹敵的時代,載入蘇聯史冊。”
這是蘇聯歷史上非常“穩定”、祥和的時代。然而,就是這個表麵繁榮的時代,隱含了種種危機,積累了無數矛盾。勃列日涅夫在蘇共26大上承認:“國際地平線上已是陰雲密布。”
就在蘇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和阿富汗,在全球都呈現進攻態勢的時候,世界已在悄悄地發生變化。
資本主義國家大膽採用計劃和管理手段,並致力於實現“全麵就業”,全力保障社會福利和社會安全,積極降低社會矛盾。經濟全球化初露端倪,經濟共生性日益加強。
五六十年代開始,七十年代迅猛發展的新技術革命,已經改變整個工業建設的方式和標準,生物工程、計算機、通信等技術對經濟增長和競爭能力起決定性促進作用,對國家提出了集約型增長的要求。
1946年蘇聯建成第一座原子能反應堆。1949年8月,蘇聯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顆原子彈,打破了美國的核壟斷地位。
這是20世紀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廣島、長崎的蘑菇雲所營造的恐怖景象變成了核均勢的象徵,長時間內製約著兩個超級大國不敢妄動幹戈,保證了世界的和平。
英國的邱吉爾先生說:史達林接過的是一個扶木犁的窮國,他留下的是一個有核武器的強國。
在巨大的成就後麵也存在問題。
輕工業生產比1940年隻增加22%,棉紡織業和食品加工業還沒有達到戰前水平。工業增長率到1952年已降為11.6%。蘇聯用不到5年的時間迅速恢復了經濟,但其重工輕農、重重輕輕的思路並沒改變。
1955年5月14日,蘇聯、波蘭等8國在華沙締結了《華沙條約》。冷戰格局完全形成。蘇聯軍隊駐紮在西起易北河、東至朝鮮三八線的廣大地區,成為歐洲以至世界上一支舉足輕重的戰略力量。此外,華沙條約組織成員國的數百萬軍隊給蘇軍以有力支援。
2、國際地平線上已是陰雲密布。
早在1911年,齊奧爾科夫斯基就提出了一個當時看來似乎荒誕不經的預言:“人類不會永遠停留在地球上,為了探索光和太空,人類將首先探測大氣層,然後控製整個太陽係。”
歷史跨入了60年代,他的預言部分地成為現實。
就像16世紀以來製海權使葡萄牙、西班牙、英國依次成為時代的主角,20世紀初製空權使美國、德國、蘇聯依次成為時代的主角,20世紀中葉以來,宇宙空間的戰略意義備受各國關注。美蘇兩國的競爭就突出表現在製天權上的競爭。
60年代初,就在美國總統甘迺迪提出“誰能控製空間,誰就能控製地球”時,美國突然發現同蘇聯的巨大航天成就相比,美國是小巫見大巫。
1957年,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闖入了太空,它的身上鐫著“蘇聯”。
1961年4月12日,“蘇聯”這個名詞再次震動世界,蘇聯太空人加加林乘“東方”號飛船頭一個進入了太空,第一次實現了人類進入太空的夢想。“蘇聯”這個名字再次震動世界。它的實踐不僅僅停留在大地上,它探索的目光直達宇宙。
從太空俯瞰地球,是人類文明的高度,也是蘇聯作為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高度。任時光流逝,這一高度將永載史冊。而能否超越這一高度,將取決於繼往開來者的視野是否足夠高遠。
得知這一消息後,赫魯雪夫在聯合國會議上得意地用鞋子敲著桌子大喊起來。
“在20年內基本建成共產主義社會”,這是赫魯雪夫在1961年10月挾太空的得勝之威,發出的豪言壯語。
在這種急躁的指導思想下,赫魯雪夫對農業政策進行調整,採取措施減輕農民負擔,取消國家不必要的幹預,鼓勵發展副業經濟,從而改變了農業長期停滯不前的狀態。
在工業領域赫魯雪夫推行“物質利益原則”的改革,增加資金和勞動力投入,使工業有明顯增長。1953—1963年,蘇聯工業總產量增加了1.7倍,年增長率為10.5%,比美國快了一倍。
但是工農業粗放經營的生產方式沒有改變,勞動生產率低,而且改革中隨心所欲的因素使政策呈現出混亂,這一切與赫魯雪夫的雄心壯誌相去甚遠。
不久,就有人收回了赫魯雪夫的豪語。
勃列日涅夫以“發達社會主義”的提法來代替。他實行新經濟體製,在堅持集中計劃的前提下,擴大企業的某些自主權;成立各種聯合公司,推行以集約化經營為核心的經濟發展戰略。
正當美國被越南戰爭拖得精疲力竭的時候,勃列日涅夫讓“俄國熊來了”的驚呼響徹西方世界。蘇聯在軍事競賽中取得了對美歐的大幅度增長,並在“戰略緩和”政策的掩護下,向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發起“歷史性總攻勢”。
這是俄羅斯立國以來國力最強大,對外最活躍,擴張勢頭最猛烈的一個時期。蘇聯經濟實力躍居世界第二位,僅次於美國,軍事力量與美國平起平坐,人民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比其他各個時期都高。
美國學者塞維林·比亞勒宣告:“勃列日涅夫時代很可能要以一個成就最為顯著的時代,一個過去無法匹敵,而且在可能預見的將來也無法匹敵的時代,載入蘇聯史冊。”
這是蘇聯歷史上非常“穩定”、祥和的時代。然而,就是這個表麵繁榮的時代,隱含了種種危機,積累了無數矛盾。勃列日涅夫在蘇共26大上承認:“國際地平線上已是陰雲密布。”
就在蘇聯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和阿富汗,在全球都呈現進攻態勢的時候,世界已在悄悄地發生變化。
資本主義國家大膽採用計劃和管理手段,並致力於實現“全麵就業”,全力保障社會福利和社會安全,積極降低社會矛盾。經濟全球化初露端倪,經濟共生性日益加強。
五六十年代開始,七十年代迅猛發展的新技術革命,已經改變整個工業建設的方式和標準,生物工程、計算機、通信等技術對經濟增長和競爭能力起決定性促進作用,對國家提出了集約型增長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