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列寧讓歷史在這裏凝固了一下,但是隨後爆發出來的是滿堂鬧笑。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控製大會,通過了支持臨時政府的決議。
其實,即使在布爾什維克內部,也隻有很少人支持列寧的主張,在史達林和加米涅夫主辦的《真理報》上,對臨時政府的態度也是搖擺不定,以妥協居多。
這也許就是歷史的魅力,在歷史沒有揭開它的麵紗時,能夠把握歷史並堅定走向未來的隻是少數人,在歷史的關節點大多數人都是盲目的,焦急地等待著揭盅的那一刻,並通過嘲笑那些目光獨到者來證明自己並不那麽遲鈍。
隨著時光的推移,歷史證明了列寧的眼光。
7月,臨時政府還在聲稱:“完全遵守我們對盟國承擔的義務。”並下令俄軍出擊,軍事冒險遭到慘敗,十幾天內損失6萬多人。
人民忍無可忍。50萬士兵工人走上街頭中,群眾的口號已經從“擁護臨時政府”變成 “打倒戰爭”、“打倒十個資本家部長”,最後是“全部權力歸蘇維埃”。
就在沙皇向人民開槍的地方,臨時政府的槍也向人民打響,示威群眾遭到武裝鎮壓,鮮血橫流。臨時政府懸賞重金通緝列寧,矛盾已不可調和。
局勢還在進一步惡化,俄軍最高總司令科爾尼洛夫叛亂,臨時政府束手無策,是蘇維埃和布爾什維克成功地瓦解了叛軍,讓叛軍不戰自潰。
到了秋天,俄國經濟瀕於全麵崩潰,工業產量比上年下降2\3,國家每年的債務利息幾乎等同於戰前國家預算。
糧食每周都在減少,首都居民的麵包從每天1磅半減為1磅,後來減為3\4磅,半磅,1\4磅。到最後,有時連這點麵包也沒有。為了那可能發放的麵包,人們必須在淒風冷雪中連天連夜地排隊,大多數婦女還抱著嗷嗷待哺的嬰兒。
而與此相對應的是那些當權者和姦商,據一位外國人記載:
“投機商人趁混亂之機大發橫財,卻把錢花在奢侈無度的盛宴,或用來賄賂臨時政府的官吏。食物和燃料被囤積起來,或者秘密運往國外,送到瑞典去。例如,在革命的頭四個月中,有人幾乎是公開地洗劫巨大的彼得格勒市倉庫中所儲備的糧食,到後來,兩年的穀物儲備減少到還不夠供給全城居民1個月的食用……”
人民在思考,這場戰爭到底有什麽意義?搶奪殖民地,爭奪勢力範圍?這與俄羅斯人民有多大關係?卻要他們來承受飢餓和傷殘的代價。
人民也許並不真正明白布爾什維克的理論,但他們打心眼裏贊同布爾什維克停止戰爭、分配土地的主張,於是兩三月前還力量薄弱的布爾什維克悄然長大,不久前還遭到嘲笑的意見現在卻嚇得當權者瑟瑟發抖。
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無法帶領人民擺脫困境,甚至無法控製局勢。“大難臨頭”的氣氛籠罩著俄羅斯。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臨時政府被拋得越來越遠,它無能為力地看著遠處的時代風暴漸漸逼近自己。
要想馬上結束戰爭,必須從臨時政府手中奪過政權,然而除了列寧,很少有人能從混亂的局勢中看到這個歷史的機遇。
9月27日,列寧要求立即進行武裝起義,他認為“必須像對待藝術那樣對待起義”,甚至製訂了起義的具體計劃。然而,布爾什維克中央委員會否決了列寧的提議,大多數委員沒有發現這歷史性的時機,仍寄希望於合法鬥爭。
眼看著千載難逢的起義時機一分一秒地過去,而中央委員會仍然無動於衷。9月29日,列寧再次向中央委員會提出起義,並以辭職作為最後的通牒:要麽中央委員會同意立即起義,要麽列寧退出中央委員會。
列寧從未如此強硬地向黨中央施加壓力,他的信深深地震撼了他的同誌們,布哈林後來回憶道:“信寫得非常堅決,我們都驚呆了,在此之前誰也沒有把這個問題看得如此嚴重。”
然而,黨中央雖然同意退出議會,許多人仍然不相信起義能夠成功,提議再次被擱置。
10月23日,在彼得格勒卡爾波夫長河沿岸街32號樓31號,召開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布爾什維克中央委員會會議,被通緝的列寧冒險出席會議。
列寧耐心地分析了形勢,嚴厲地警告中央委員們:拖延就等於犯罪,等待就是自取滅亡。會議以10票對2票通過了列寧關於武裝起義的提議。
其實,這次會議能夠召開本身就意味著起義成功的概率。會場屬於布爾什維克敵對陣營的一位負責人,然而這位負責人沒有想到自己的妻子就是一位布爾什維克,更想不到敵人會在自己家裏做出推翻臨時政府的決議。若幹年後,這位仁兄回憶道:“布爾什維克中央委員會的成員居然在我家裏歡聚一堂,歷史女神真會開玩笑。”
3、勝利進軍
當然,在列寧看來,起義不是玩笑,起義是藝術。列寧在短短的兩周內就帶領布爾什維克做好了起義的全部準備。
1917年11月7日晚9點40分,隨著阿芙樂爾號上的大炮發出的吼聲,成千上萬的士兵和群眾潮水般沖向冬宮。
攻占冬宮後不久,美國記者約翰·裏德在涅瓦大街上看見幾個興高采烈的士兵。他問:“你們是哪一方麵的?是臨時政府的嗎?”一個士兵微笑著回答:“臨時政府早已經完蛋了。”
其實,即使在布爾什維克內部,也隻有很少人支持列寧的主張,在史達林和加米涅夫主辦的《真理報》上,對臨時政府的態度也是搖擺不定,以妥協居多。
這也許就是歷史的魅力,在歷史沒有揭開它的麵紗時,能夠把握歷史並堅定走向未來的隻是少數人,在歷史的關節點大多數人都是盲目的,焦急地等待著揭盅的那一刻,並通過嘲笑那些目光獨到者來證明自己並不那麽遲鈍。
隨著時光的推移,歷史證明了列寧的眼光。
7月,臨時政府還在聲稱:“完全遵守我們對盟國承擔的義務。”並下令俄軍出擊,軍事冒險遭到慘敗,十幾天內損失6萬多人。
人民忍無可忍。50萬士兵工人走上街頭中,群眾的口號已經從“擁護臨時政府”變成 “打倒戰爭”、“打倒十個資本家部長”,最後是“全部權力歸蘇維埃”。
就在沙皇向人民開槍的地方,臨時政府的槍也向人民打響,示威群眾遭到武裝鎮壓,鮮血橫流。臨時政府懸賞重金通緝列寧,矛盾已不可調和。
局勢還在進一步惡化,俄軍最高總司令科爾尼洛夫叛亂,臨時政府束手無策,是蘇維埃和布爾什維克成功地瓦解了叛軍,讓叛軍不戰自潰。
到了秋天,俄國經濟瀕於全麵崩潰,工業產量比上年下降2\3,國家每年的債務利息幾乎等同於戰前國家預算。
糧食每周都在減少,首都居民的麵包從每天1磅半減為1磅,後來減為3\4磅,半磅,1\4磅。到最後,有時連這點麵包也沒有。為了那可能發放的麵包,人們必須在淒風冷雪中連天連夜地排隊,大多數婦女還抱著嗷嗷待哺的嬰兒。
而與此相對應的是那些當權者和姦商,據一位外國人記載:
“投機商人趁混亂之機大發橫財,卻把錢花在奢侈無度的盛宴,或用來賄賂臨時政府的官吏。食物和燃料被囤積起來,或者秘密運往國外,送到瑞典去。例如,在革命的頭四個月中,有人幾乎是公開地洗劫巨大的彼得格勒市倉庫中所儲備的糧食,到後來,兩年的穀物儲備減少到還不夠供給全城居民1個月的食用……”
人民在思考,這場戰爭到底有什麽意義?搶奪殖民地,爭奪勢力範圍?這與俄羅斯人民有多大關係?卻要他們來承受飢餓和傷殘的代價。
人民也許並不真正明白布爾什維克的理論,但他們打心眼裏贊同布爾什維克停止戰爭、分配土地的主張,於是兩三月前還力量薄弱的布爾什維克悄然長大,不久前還遭到嘲笑的意見現在卻嚇得當權者瑟瑟發抖。
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無法帶領人民擺脫困境,甚至無法控製局勢。“大難臨頭”的氣氛籠罩著俄羅斯。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臨時政府被拋得越來越遠,它無能為力地看著遠處的時代風暴漸漸逼近自己。
要想馬上結束戰爭,必須從臨時政府手中奪過政權,然而除了列寧,很少有人能從混亂的局勢中看到這個歷史的機遇。
9月27日,列寧要求立即進行武裝起義,他認為“必須像對待藝術那樣對待起義”,甚至製訂了起義的具體計劃。然而,布爾什維克中央委員會否決了列寧的提議,大多數委員沒有發現這歷史性的時機,仍寄希望於合法鬥爭。
眼看著千載難逢的起義時機一分一秒地過去,而中央委員會仍然無動於衷。9月29日,列寧再次向中央委員會提出起義,並以辭職作為最後的通牒:要麽中央委員會同意立即起義,要麽列寧退出中央委員會。
列寧從未如此強硬地向黨中央施加壓力,他的信深深地震撼了他的同誌們,布哈林後來回憶道:“信寫得非常堅決,我們都驚呆了,在此之前誰也沒有把這個問題看得如此嚴重。”
然而,黨中央雖然同意退出議會,許多人仍然不相信起義能夠成功,提議再次被擱置。
10月23日,在彼得格勒卡爾波夫長河沿岸街32號樓31號,召開了具有歷史意義的布爾什維克中央委員會會議,被通緝的列寧冒險出席會議。
列寧耐心地分析了形勢,嚴厲地警告中央委員們:拖延就等於犯罪,等待就是自取滅亡。會議以10票對2票通過了列寧關於武裝起義的提議。
其實,這次會議能夠召開本身就意味著起義成功的概率。會場屬於布爾什維克敵對陣營的一位負責人,然而這位負責人沒有想到自己的妻子就是一位布爾什維克,更想不到敵人會在自己家裏做出推翻臨時政府的決議。若幹年後,這位仁兄回憶道:“布爾什維克中央委員會的成員居然在我家裏歡聚一堂,歷史女神真會開玩笑。”
3、勝利進軍
當然,在列寧看來,起義不是玩笑,起義是藝術。列寧在短短的兩周內就帶領布爾什維克做好了起義的全部準備。
1917年11月7日晚9點40分,隨著阿芙樂爾號上的大炮發出的吼聲,成千上萬的士兵和群眾潮水般沖向冬宮。
攻占冬宮後不久,美國記者約翰·裏德在涅瓦大街上看見幾個興高采烈的士兵。他問:“你們是哪一方麵的?是臨時政府的嗎?”一個士兵微笑著回答:“臨時政府早已經完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