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唱反調的隻有布爾什維克和他的領袖——列寧。列寧認為這是帝國主義對市場和殖民地的爭奪,全世界工人沒有理由為這場戰爭獻身,工人們更應該反對的是戰爭的煽動者。
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淹沒了列寧的聲音,俄國人民認為很快會取得勝利,許多軍官互相詢問是否帶了禮服,以便在柏林慶祝勝利時穿著,但是得到的是一連串慘敗。
世界大戰使俄國背上了沉重的軍費負擔,俄國經濟幾近崩潰的邊緣。在戰場上,三分之一的俄國士兵沒有步槍。
一位將軍寫道“這些可憐的傢夥在暴風雨般的榴霰彈片中耐心等待,等待著拾起倒下的同伴的步槍……這種殘殺太可怕了。”
士兵們的遭遇反映了整個俄國的落後。
雖然俄國是第四工業大國,但按人均計算,差距實在太大了。1913年,俄國人均工業化水平不到德國的1/4、英國的1/6,80%的人口是農業人口,1815年曾經的輝煌已是“明日黃花”,好景難再。
到1915年,俄國傷亡高達250萬人,丟失15%的領土,損失10%的鐵路,失去30%的工業,喪失20%的平民人口,沙皇政權遭到了無法復原的打擊,它沒有經濟實力來維持和第一流工業強國的現代化戰爭。
尼古拉二世沒有下令停戰,而是強征1500萬壯丁入伍,幾乎占全國男勞力的一半。
結果還是一樣:戰事失利,傷亡數百萬人;經濟崩潰,外債高達500億;人民在饑寒交迫中掙紮。歷史驗證了列寧的預見性。
人民忍耐已到極限,俄國變成隨時會爆炸的火藥桶。戰爭終將打斷沙皇的脊樑。
如果說改革可以或多或少地緩和階級矛盾,防止或延緩革命的話,那麽拒絕改革則必然誘發革命。
沙皇尼古拉二世拒絕改革,並採取政治高壓手段,嚴禁一切政治反對派活動,連續解散兩屆國家杜馬。
對於這位沙皇,房龍說“坐在彼得堡龍椅上的是一個被牧師和女人們包圍了的地位虛弱的人,當他以自己的寶座為代價,典押給倫敦和巴黎的貸款者,接受他們的條件,被迫參加他多數臣民都討厭的那場戰爭,這實際等於自己在自己的死刑判決書上畫了押”。
尼古拉二世一再延誤改革的良機,最終他的寶座和生命都被歷史的車輪輾成粉碎。
1917年3月,食品和燃料的極度缺乏的彼得格勒發生暴動。當局派去鎮壓的士兵譁變,沙皇下令再次解散杜馬議會,杜馬領導人拒不執行。
沙皇發現自己甚至失去了維護權力的手段。對他來說認識到失去權力本身就是革命。尼古拉退位,他在日記中沮喪地寫到:“我帶著沉重的心情離開了普斯科夫。周圍盡是背叛、膽怯和欺騙。”
僅僅5 天時間,統治俄國三百多年之久的沙皇專製大廈倒了下來。與此同時,一場更大的風暴正在醞釀,一種嶄新的製度正噴薄欲出……
大國崛起·俄羅斯 第三部分
新途
在距離莫斯科35公裏外的地方,有一個叫高爾克的小村莊,看似不起眼,卻曾經被全世界向住社會主義製度的人民視為聖地。因為這裏的主人曾在這極其簡陋的地方,規劃著名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建設和發展,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這裏有一座博物館,光線不是很好。但當燈光在黑暗中突然亮起來的時候,每一個人的目光都會盯在一尊雕像上。
站在他的麵前,即使是81年後的今天,他的氣息和力量依然撲麵而來。
他的名字是“列寧”。
1、那隻不過是一堵朽牆,隻要一推就會倒掉。
列寧,這是發源於西伯利亞的一條大河——勒拿河的名字,這位17歲就加入革命的青年,在27歲被流放到西伯利亞時,用它來做自己的化名。
自19世紀初十二月黨人以來,勒拿河用寬厚的胸懷接納了俄羅斯歷代被沙皇流放的革命者。一代代革命者為了推翻沙皇統治,探尋俄羅斯民族的強盛之路,而被流放至此。
即使在西伯利亞風雪嚴寒的折磨下,革命者們也沒有放棄對俄羅斯道路的求索,他們曾無數地在這條滔滔北去的大河邊思考著民族的命運,勒拿河也因此在俄羅斯歷代革命者心中具有了特別的意義,它象徵著一個民族對國家富強的思考和嚮往,這也許正是列寧以這條西伯利亞大河作為名字的原因。
對列寧來說,命運之輪發生改變的日子是在1886年。這一年,父親去世。
第二年3月1日,一些大學生行刺沙皇亞歷山大三世,但沒有成功。大學生們被捕,其中有列寧的長兄亞歷山大·烏裏揚諾夫。5月8日,亞歷山大被絞死。一周之內,列寧的母親滿頭皆白。
由此開始,列寧一家被視為異類,大多數熟人都不理睬他們,躲著他們。當列寧母親走在街上的時候,人們視而不見,免得同死刑犯的母親打招呼。當列寧畢業的時候,他的老師們爭論該不該發給這個死刑犯之弟金質獎章,然而列寧在畢業考試上表現太出色了,學校還是把金質獎章發給了他。
列寧此時的興趣完全轉向思考俄羅斯的道路,他不認為兄長的選擇是對的:“在1881年,也是在3月1日這天,民意黨的革命者們殺死了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難道人民的生活變好了嗎?絲毫沒有。代替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的是一個新的沙皇——亞歷山大三世。人們的生活變好了嗎?絲毫沒有。這就是說,應當採取另一種方式進行鬥爭。”
強烈的民族主義情緒淹沒了列寧的聲音,俄國人民認為很快會取得勝利,許多軍官互相詢問是否帶了禮服,以便在柏林慶祝勝利時穿著,但是得到的是一連串慘敗。
世界大戰使俄國背上了沉重的軍費負擔,俄國經濟幾近崩潰的邊緣。在戰場上,三分之一的俄國士兵沒有步槍。
一位將軍寫道“這些可憐的傢夥在暴風雨般的榴霰彈片中耐心等待,等待著拾起倒下的同伴的步槍……這種殘殺太可怕了。”
士兵們的遭遇反映了整個俄國的落後。
雖然俄國是第四工業大國,但按人均計算,差距實在太大了。1913年,俄國人均工業化水平不到德國的1/4、英國的1/6,80%的人口是農業人口,1815年曾經的輝煌已是“明日黃花”,好景難再。
到1915年,俄國傷亡高達250萬人,丟失15%的領土,損失10%的鐵路,失去30%的工業,喪失20%的平民人口,沙皇政權遭到了無法復原的打擊,它沒有經濟實力來維持和第一流工業強國的現代化戰爭。
尼古拉二世沒有下令停戰,而是強征1500萬壯丁入伍,幾乎占全國男勞力的一半。
結果還是一樣:戰事失利,傷亡數百萬人;經濟崩潰,外債高達500億;人民在饑寒交迫中掙紮。歷史驗證了列寧的預見性。
人民忍耐已到極限,俄國變成隨時會爆炸的火藥桶。戰爭終將打斷沙皇的脊樑。
如果說改革可以或多或少地緩和階級矛盾,防止或延緩革命的話,那麽拒絕改革則必然誘發革命。
沙皇尼古拉二世拒絕改革,並採取政治高壓手段,嚴禁一切政治反對派活動,連續解散兩屆國家杜馬。
對於這位沙皇,房龍說“坐在彼得堡龍椅上的是一個被牧師和女人們包圍了的地位虛弱的人,當他以自己的寶座為代價,典押給倫敦和巴黎的貸款者,接受他們的條件,被迫參加他多數臣民都討厭的那場戰爭,這實際等於自己在自己的死刑判決書上畫了押”。
尼古拉二世一再延誤改革的良機,最終他的寶座和生命都被歷史的車輪輾成粉碎。
1917年3月,食品和燃料的極度缺乏的彼得格勒發生暴動。當局派去鎮壓的士兵譁變,沙皇下令再次解散杜馬議會,杜馬領導人拒不執行。
沙皇發現自己甚至失去了維護權力的手段。對他來說認識到失去權力本身就是革命。尼古拉退位,他在日記中沮喪地寫到:“我帶著沉重的心情離開了普斯科夫。周圍盡是背叛、膽怯和欺騙。”
僅僅5 天時間,統治俄國三百多年之久的沙皇專製大廈倒了下來。與此同時,一場更大的風暴正在醞釀,一種嶄新的製度正噴薄欲出……
大國崛起·俄羅斯 第三部分
新途
在距離莫斯科35公裏外的地方,有一個叫高爾克的小村莊,看似不起眼,卻曾經被全世界向住社會主義製度的人民視為聖地。因為這裏的主人曾在這極其簡陋的地方,規劃著名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的建設和發展,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這裏有一座博物館,光線不是很好。但當燈光在黑暗中突然亮起來的時候,每一個人的目光都會盯在一尊雕像上。
站在他的麵前,即使是81年後的今天,他的氣息和力量依然撲麵而來。
他的名字是“列寧”。
1、那隻不過是一堵朽牆,隻要一推就會倒掉。
列寧,這是發源於西伯利亞的一條大河——勒拿河的名字,這位17歲就加入革命的青年,在27歲被流放到西伯利亞時,用它來做自己的化名。
自19世紀初十二月黨人以來,勒拿河用寬厚的胸懷接納了俄羅斯歷代被沙皇流放的革命者。一代代革命者為了推翻沙皇統治,探尋俄羅斯民族的強盛之路,而被流放至此。
即使在西伯利亞風雪嚴寒的折磨下,革命者們也沒有放棄對俄羅斯道路的求索,他們曾無數地在這條滔滔北去的大河邊思考著民族的命運,勒拿河也因此在俄羅斯歷代革命者心中具有了特別的意義,它象徵著一個民族對國家富強的思考和嚮往,這也許正是列寧以這條西伯利亞大河作為名字的原因。
對列寧來說,命運之輪發生改變的日子是在1886年。這一年,父親去世。
第二年3月1日,一些大學生行刺沙皇亞歷山大三世,但沒有成功。大學生們被捕,其中有列寧的長兄亞歷山大·烏裏揚諾夫。5月8日,亞歷山大被絞死。一周之內,列寧的母親滿頭皆白。
由此開始,列寧一家被視為異類,大多數熟人都不理睬他們,躲著他們。當列寧母親走在街上的時候,人們視而不見,免得同死刑犯的母親打招呼。當列寧畢業的時候,他的老師們爭論該不該發給這個死刑犯之弟金質獎章,然而列寧在畢業考試上表現太出色了,學校還是把金質獎章發給了他。
列寧此時的興趣完全轉向思考俄羅斯的道路,他不認為兄長的選擇是對的:“在1881年,也是在3月1日這天,民意黨的革命者們殺死了沙皇亞歷山大二世。難道人民的生活變好了嗎?絲毫沒有。代替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的是一個新的沙皇——亞歷山大三世。人們的生活變好了嗎?絲毫沒有。這就是說,應當採取另一種方式進行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