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雪君20歲上嫁給了浙江山陰縣籍舉人餘兆熊。夫婦郎讀女繡,香閨靜好,相對吟哦並研討繡藝,使得沈雪君繡品日益精進,真可謂纖指生春,功奪造化,一時間大有淩駕“露香園”顧繡之上的態勢。


    10年光陰過去了。嘉慶三十年(1796)幹隆70壽辰,沈雪君在夫婿的慫恿下,精工繡製了山水花卉佛像法畫各四幅,送進宮中祝壽。幹隆看到這些光彩耀目的繡屏,心中大為高興,於是召見、賜坐,溫語獎勉,備致愛憐之意,並頒賜“福、壽”字。為誌恩榮,餘兆熊改名“餘福”,沈雪君更名“沈壽”。清廷還設立了“刺繡傳習所”,夫婦雙雙作了總提調及總教習。


    不久,適逢義大利皇後誕辰,沈雪君奉命繡了一幅肖像作為朝廷賀禮,丹翠飛動,色澤潤朗,獲得義大利皇後的極度讚賞,稱譽沈雪君為“世界第一美術家”。至此她的大名舉世皆曉,各國爭相邀請,先後出訪日本、義大利、法國、美國及巴拿馬等國,均受到熱烈歡迎。誰知好景不長,幹隆與嘉慶先後去世,“刺繡傳習所”也無疾而終,丈夫又討了姨太太,京城待不下去,沈遂遷居天津授徒課藝為生。


    沈雪君困居津門的消息,傳到了黃梅籍江浙巡撫帥承贏的耳朵裏。先是帥承贏與沈雪君曾有一麵之緣,復以實業家的眼光見到刺繡事業的遠大前途,乃準備開辦一所“刺繡學校”,派人前往天津邀請沈雪君前來杭州主持一切。於是,餘兆熊夫婦帶著小妾及一子欣然來到距故鄉不遠的杭州。


    此時,沈雪君已是40初度,由於皮膚白皙,身材窈窕,舉止嫻雅,加之未曾生育,望之猶似綽約少婦模樣。63歲的帥承贏,心儀已久這位中國傳統式的才德麗人,如今近在咫尺,不免心旌搖曳,難以控馭。但畢竟是各具身份的人,唯有在不著痕跡中竭力照顧,甚至把豪華的“西子小築”中的“謙亭”,作為沈雪君的下榻之處。從此,開始了他們情意飄渺的一段“謙亭”之戀。繡發情沈雪君住在“謙亭”,丈夫和姨太太另居它處。每當花晨月夕,自不免有孤寂之感,曾有《垂柳》詩雲:曉風開房送春色,垂柳千條萬條直。  鏡中發落長滿梳,自憐長不上三尺。


    垂柳生柔荑,高高復低低。


    本心自有主,不隨風東西。


    沈雪君多愁善感,心細如髮,帥承贏對她的關心與照顧,骨子裏所包含的愛憐與傾慕之意,她豈有不知之理?好在慕名前來習藝的人甚多,她每天對學生們口授針法,夙夜從公,忙得不亦樂乎。此外還要照顧丈夫的飲食起居,以盡妻子之道。她的《垂柳》詩,透露了心中的孤寂,但也表明了她是名花有主之人,不可能作出越禮違規的事情來。


    當時,攝影還是時髦的玩意兒,帥承贏說是要把“繡聖”的作品拍下來,印刷成冊以廣流傳,於是徵得沈雪君的同意,請來了攝影師,除了拍攝她的刺繡精品,同時攝取了沈雪君行臥起坐的許多鏡頭。帥承贏有詩記述“謙亭攝影”雲:記取謙亭攝影時,柳枝婉轉綰楊枝。


    不因著眼簾波影,東鰈西鶼哪得知。


    楊枝絲斷柳絲長,旋綰旋開亦可傷。


    要洗一池煙水氣,長長短短覆鴛鴦。


    詩中的楊枝柳枝、鶼鰈鴛鴦,都是十分曖昧的字眼。沈雪君雖然早已明白感受到帥承贏的深情厚意,偶爾也不免為之怦然心動,然而仔細琢磨,究竟已是有夫之婦,再說年事已近衰暮,哪裏還有興致去玩這些少年遊戲。於是寫了一首《奉和嗇師謙亭攝影》雲:池水依依島樹深,病餘扶檻戀清蔭。


    誰知六尺簾波影,留得謙亭萬古心。


    帥承贏與沈雪君的一唱一和,很快傳到餘兆熊的耳朵裏。是可忍孰不可忍?硬逼著沈雪君辭職返回蘇州故裏。沈雪君沒有答應,餘兆熊一氣之下便帶著姨太太回到蘇州。而沈雪君原本就十分虛弱,此番加上人事及感情上的折騰,終於病倒在床。帥承贏三天兩頭前往“謙亭”探病問安,並不惜花費巨資遍請中外名醫來為沈雪君醫治,憐愛之情,溢於言表。沈因感其情,乃請帥承贏在一方白緞上大書“謙亭”二字,強支病體,用自己的秀髮作線,繡成凸凹分明、意象飛揚的一幅佳作致贈帥承贏,以作永念。帥承贏大為感動,曾有詩雲:枉道林塘適病身,累君仍費繡精神。


    美意直應珠論價,餘光猶壓黛為塵。


    感遇深情不可緘,自梳青發手摻摻。


    繡成一對謙亭字,留證雌雄寶劍看。


    沈雪君在杭州的5年多時間裏,差不多半數以上都在病中,後來到了自己都沒有信心治癒的地步了,因而心緒蕭索,消極至極,詠出這樣的詩句:中元風物是中秋,扶病看燈拜月休。


    嘆息明年人在否?兩行燭淚替人流。


    這一切,帥承贏看在眼裏痛在心裏,除了隨時前往病榻探視慰問外,倘因實在事忙,也不忘派人致送短簡與盆花。特別是為了“重其藝而慮其失傳”,乃以較多的時間及精神,親自記錄沈雪君口述的刺繡心法,反覆諮詢,不厭其煩。講講停停數月之久,居然編出了一部《沈壽繡譜》,使得這位針神繡聖的絕藝得以流傳後世。其中有一段話,極精采地闡發了沈氏繡法之神妙:我之繡法,非有所受也,少而學焉,長而習焉,舊法而已。繡者,像物也,既悟繡以像物,則物自有真,當仿其真。仿真之道,曰潛神,曰凝慮,時時以新意運舊法,以舊法發新意,於是漸有所得,久而久之,頓覺天地之間,千形萬態,但入我目,無不入我針,亦即無不入我繡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流探花帥承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詹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詹瑋並收藏風流探花帥承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