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隨朕遊賞者中,有三相二公。三相者,為武英殿大學士管吏部事翰林院掌院學士阿桂,文華殿大學士管戶部事翰林院掌院學士於敏中,禦前大臣輔政大臣領侍衛內務府總管步軍統領和?;二公者,為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今任工部尚書劉墉劉公,文淵閣直閣事兵部侍郎紀昀紀公。就你們諸人的才華來說,都未能壓住翰林院編修曾任陝西道監察禦史帥承瀛。有帥承瀛一臣在側,則我朝文才俱在也。”
眾人聽了,無不稱是,皆心服口服。
和?一旁心領神會,為使幹隆愈加高興,便奏稟道:
“啟奏聖上,今日雲淡天高,日麗風輕,難得晴和,此乃鴻福蓋世,隆恩齊天。我等,當藉此吟聯作畫,以助興致。”
幹隆道:
“坤兒所言極是,眾卿以為如何?”
群臣一聽,齊聲呼道:
“正隨我等心願,請聖上命題吧。”
幹隆望一眼,見山間有一小湖,湖水清澈透底,荷花綻碧,鮮嫩一池,好不艷美,於是說道:
“出淤泥而不染,則荷花也。”
聽此,和?想起宮廷所傳幹隆少年時的呈才故事了。
幹隆名叫弘曆。
小弘曆12歲那年夏天,隨皇祖康熙及妃嬪、太後、皇子、王妃,以及諸扈從等,來到熱河避暑山莊。
一日遊歷在晴碧亭。
亭邊湖內有荷。
偏巧,有扈駕太監送上糖蓮子來。
康熙見此,靈機一協,要以“蓮子”為題試試弘曆心勁。
於是,問答開始了。
“你知道‘蓮’字為平聲,還是仄聲?”
“是下平聲。”
“在哪一韻?”
“一聲。”
“蓮與荷是一回事否?”
“是一回事,也不是一回事。”
“何也?”
“原來北方人,以蓮為荷。其實,不盡焉。《爾雅》上說:‘荷、芙、蕖,其莖茄,其葉葭,其本密,其華萏,其實蓮,其根藕,基中者,為蕊子。’照此說,荷是總稱,蓮乃其中之一部也。”
“那麽,蓮指何說?”
“蓬也。”
“蓮子何來?”
“剝去花瓣,即見蓮子也。”
“荷之性何?”
“出淤泥而不染者。”
“為人臣者呢?”
“亦當此。”
康熙遂大悅,說道:
“我皇孫承繼大統,則江山不遜於我這皇祖也。”
和?想到這裏,便想選一高手繪荷,以悅聖心。
正在和?尋找人才時,見幹隆將眼睛又盯在帥承瀛身上。
於是,靈機一動,說道:
“聖上所諭,還是帥翰林完成吧。”
帥承瀛確是丹青妙手,不僅字好,畫亦佳。
他聽了和?的話後,當即揮毫繪出一幅水墨丹青。他更體會聖意,畫出後,便呈到幹隆麵前,說道:
“請聖上點睛。”
幹隆道:
“朕題詩是題詩,可得有人和。”
“可以,請萬歲爺命筆吧。”
朝隆看了畫,在上麵題道:“畫上荷花和尚畫。”
大家看了,都清楚這是聖上知道帥承瀛在雷池龍泉寺呆過,並與元空和尚學過畫,可以和尚稱謂。
帥承瀛看了這句上聯,發現其倒念也是一樣發音。那麽下聯,也應做此合才行。他略一思索,便揮毫寫道:“吟詩稻田道士吟。”
眾人看了,皆喝彩叫絕。
正這時,有人送上新疆、甘肅一帶特產哈密瓜、白蘭瓜、新疆綠皮長西瓜。
幹隆看了這些瓜,雅興又來了,順口說道:
“東瓜、西瓜、南瓜、北瓜”;
帥承瀛一聽,明白他這是要對對兒,偏巧,山坡一片豆田長滿紅豆。於是,他出答道:
“紅豆、黑豆、黃豆、綠豆。”
幹隆聽了,說道:“
“我說的是:東瓜、西瓜、南瓜、北瓜,瓜瓜呱呱;”
帥承瀛聽了,馬上答道:
“我答的是:紅豆、黑豆、黃豆、綠豆,豆豆痘痘。”
“呱呱”,是象聲詞,褒揚瓜好;
“痘痘”,是象聲詞,貶責豆孬。
幹隆道:
“我說的是:瓜瓜掛掛”;
帥承瀛道:
“我答的是:豆豆兜兜。”
“掛掛”,前字為名,後字為動;
“兜兜”,前字為名,後字為動。
幹隆道:
“我說的是:瓜刮剮掛;”
帥承瀛道:
“我答的是:豆鬥抖逗。”
“瓜刮剮掛”,分別為名、動、動、動詞,“刮剮”為殺瓜,“掛”為放瓜;
“豆鬥抖逗”,分別為名、動、動、動詞,“鬥抖”為弄豆,“逗”為戲豆。
幹隆道:
“朕說的是:瓜寡鴰卦;”
帥承瀛道:
“臣答的是:豆都蚪竇。”
“瓜寡鴰卦”,分別說明瓜少、鴰在卜卦;
眾人聽了,無不稱是,皆心服口服。
和?一旁心領神會,為使幹隆愈加高興,便奏稟道:
“啟奏聖上,今日雲淡天高,日麗風輕,難得晴和,此乃鴻福蓋世,隆恩齊天。我等,當藉此吟聯作畫,以助興致。”
幹隆道:
“坤兒所言極是,眾卿以為如何?”
群臣一聽,齊聲呼道:
“正隨我等心願,請聖上命題吧。”
幹隆望一眼,見山間有一小湖,湖水清澈透底,荷花綻碧,鮮嫩一池,好不艷美,於是說道:
“出淤泥而不染,則荷花也。”
聽此,和?想起宮廷所傳幹隆少年時的呈才故事了。
幹隆名叫弘曆。
小弘曆12歲那年夏天,隨皇祖康熙及妃嬪、太後、皇子、王妃,以及諸扈從等,來到熱河避暑山莊。
一日遊歷在晴碧亭。
亭邊湖內有荷。
偏巧,有扈駕太監送上糖蓮子來。
康熙見此,靈機一協,要以“蓮子”為題試試弘曆心勁。
於是,問答開始了。
“你知道‘蓮’字為平聲,還是仄聲?”
“是下平聲。”
“在哪一韻?”
“一聲。”
“蓮與荷是一回事否?”
“是一回事,也不是一回事。”
“何也?”
“原來北方人,以蓮為荷。其實,不盡焉。《爾雅》上說:‘荷、芙、蕖,其莖茄,其葉葭,其本密,其華萏,其實蓮,其根藕,基中者,為蕊子。’照此說,荷是總稱,蓮乃其中之一部也。”
“那麽,蓮指何說?”
“蓬也。”
“蓮子何來?”
“剝去花瓣,即見蓮子也。”
“荷之性何?”
“出淤泥而不染者。”
“為人臣者呢?”
“亦當此。”
康熙遂大悅,說道:
“我皇孫承繼大統,則江山不遜於我這皇祖也。”
和?想到這裏,便想選一高手繪荷,以悅聖心。
正在和?尋找人才時,見幹隆將眼睛又盯在帥承瀛身上。
於是,靈機一動,說道:
“聖上所諭,還是帥翰林完成吧。”
帥承瀛確是丹青妙手,不僅字好,畫亦佳。
他聽了和?的話後,當即揮毫繪出一幅水墨丹青。他更體會聖意,畫出後,便呈到幹隆麵前,說道:
“請聖上點睛。”
幹隆道:
“朕題詩是題詩,可得有人和。”
“可以,請萬歲爺命筆吧。”
朝隆看了畫,在上麵題道:“畫上荷花和尚畫。”
大家看了,都清楚這是聖上知道帥承瀛在雷池龍泉寺呆過,並與元空和尚學過畫,可以和尚稱謂。
帥承瀛看了這句上聯,發現其倒念也是一樣發音。那麽下聯,也應做此合才行。他略一思索,便揮毫寫道:“吟詩稻田道士吟。”
眾人看了,皆喝彩叫絕。
正這時,有人送上新疆、甘肅一帶特產哈密瓜、白蘭瓜、新疆綠皮長西瓜。
幹隆看了這些瓜,雅興又來了,順口說道:
“東瓜、西瓜、南瓜、北瓜”;
帥承瀛一聽,明白他這是要對對兒,偏巧,山坡一片豆田長滿紅豆。於是,他出答道:
“紅豆、黑豆、黃豆、綠豆。”
幹隆聽了,說道:“
“我說的是:東瓜、西瓜、南瓜、北瓜,瓜瓜呱呱;”
帥承瀛聽了,馬上答道:
“我答的是:紅豆、黑豆、黃豆、綠豆,豆豆痘痘。”
“呱呱”,是象聲詞,褒揚瓜好;
“痘痘”,是象聲詞,貶責豆孬。
幹隆道:
“我說的是:瓜瓜掛掛”;
帥承瀛道:
“我答的是:豆豆兜兜。”
“掛掛”,前字為名,後字為動;
“兜兜”,前字為名,後字為動。
幹隆道:
“我說的是:瓜刮剮掛;”
帥承瀛道:
“我答的是:豆鬥抖逗。”
“瓜刮剮掛”,分別為名、動、動、動詞,“刮剮”為殺瓜,“掛”為放瓜;
“豆鬥抖逗”,分別為名、動、動、動詞,“鬥抖”為弄豆,“逗”為戲豆。
幹隆道:
“朕說的是:瓜寡鴰卦;”
帥承瀛道:
“臣答的是:豆都蚪竇。”
“瓜寡鴰卦”,分別說明瓜少、鴰在卜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