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琰也有些累了,便坐在一邊休息。


    這時,就聽人們在講述著這樣一個故事:


    一年元宵佳節,正值尋陽才子帥承瀛取中二甲一名進士,在家閑居之時。他見民間過元宵節很熱鬧,便讓家人自製了一對燈籠,然後自己寫了一副對聯貼在上麵,聯雲:


    夜黑星亮,星星點燈星星亮;


    月白日明,日日垂盞日日明。


    燈籠糊得好,對聯編得佳,看的人自然是很多。村子裏有一個財主也看到了,便邀帥承瀛也給自己家的燈籠上寫副對聯。


    帥承瀛一見這人,便想起了鄉親們對他的談論和評價。都說他平日專好巴結官府,欺壓窮人。並給他下了一個評語,那便是:“不殺窮人不富。”帥承瀛對於這般為富不仁的人打心往外憎恨。這會兒,他聽了那個人的相求後,便一口答應下來。


    當即拿來紙筆,略加思考,隨即寫道:


    蠟灌心腸,偏有黃昏行黑道,


    紙糊麵皮,卻無白晝見青天。


    那個財主雖然有錢,卻不識幾字,自認為好,便欣然地掛了出去。


    窮苦百姓看了,心裏都明白,便投給那個財主以嘰笑的眼光。


    現在,這裏所掛的那幾盞舊燈籠就是。


    永琰聽了,暗暗佩服帥承瀛的作法。心想,他年我要承繼大統,非要好好整治一下這樣的官吏和為富不仁者不可。


    沒有多久,永琰便來到了尋陽城。


    他們沒有打擾官府,擇一處客棧便住了下來。


    永琰想,尋陽是老師帥承瀛的家鄉,關於他的故事一定還不少,要悉心地聽一下才是。


    果然,他聽到了這樣兩個故事。但是,卻不是關於帥承瀛的,而是關於尋陽城和它的明代守軍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是《尋陽失陷》:


    傳說,清太祖努爾哈赤毀掉了葉赫城後,便帶兵開始攻取尋陽。


    原任鄂東經略使熊廷弼,已被權臣誣劾而罷官;新任袁應泰進士出身,不善用兵。


    還有尋陽按禦使張銓,與袁應泰是好友。


    袁應泰見尋陽城危機,便請駐守武漢城的總兵賀世賢前來援救。


    哪想,武漢城破,賀總兵已殉職盡節。


    袁應泰見勢,隻好孤軍禦敵。


    連戰三日,官兵所剩無幾。最後,袁應泰退到北城樓鎮遠樓上,準備孤注一擲。


    他將他的好友張銓也請來了。流著淚對張銓說道:


    “我是鄂東經略使,為武官,當同城共存亡;你是鄂東按禦使,為文官,沒有守城的責任,當趕緊退去。不然,待清兵逼到,你就走不脫了。”


    張銓聽了後,也流淚了,對袁應泰說道:


    “你知道忠貞報國,難道我就不知道嗎?麵臨此時此境,你我都一樣矣。”


    袁應泰沒有說什麽,毀掉了自己的佩劍和帥印,當先懸樑自盡了。


    張銓見袁應泰已死,自己也解帶懸樑。


    這時,清軍已攻入鎮遠樓。見二人高懸樑上,便一起解下,予以救護。


    袁應泰未得活,張銓卻活了過來。


    努爾哈赤勸他歸順,他寧死不降。


    努爾哈赤見他為忠臣,不忍心殺他,便把他放掉了。


    他回到尋陽城內自己的行署後,向南拜辭了明廷,向西拜辭了父母,遂再次懸樑,直至氣絕。


    永琰聽了這個傳說後,深受感動,不由得在旁邊贊稱道:“袁張二將,雖為明人,精神可嘉,悲風長存,千古不滅。”


    那個講這個傳說的人聽了,望了他一眼,說道:


    “此與我等所見略同。”


    第二個故事是《尋陽守軍》:


    山東沂水縣有個人,明末隨袁應泰充軍?


    第33章八府巡案(長篇連載詹瑋著) [本章字數:0 最新更新時間:2008-09-29 21:10:40.0]


    ----------------------------------------------------


    第34章欽差東北(長篇連載詹瑋著) [本章字數:15039 最新更新時間:2008-09-30 07:35:04.0]


    ----------------------------------------------------


    第34章欽差東北(長篇連載詹瑋著)


    帥承瀛主試江南歸來,深得幹隆讚許。認為既為朝廷選拔了雋才,又安頓了江南士子之心,實在是一位難得幹臣。幹隆又想,我朝文臣若皆能似帥承瀛就好了。


    這日,幹隆自紫光閣觀賞所藏珍貴書畫出來,忽然心中又多了一個想法。他想,這紫光閣中所陳列書畫,都是歷朝歷代書畫名家的作品;當今翰林院、三通館諸處,都是人才濟濟,星光燦燦。其內,編修、庶吉士、侍講、侍讀及編纂《四庫全書》告竣後所遺下的文人秀士,以及朝廷文武官員,名流之輩,處處都有。何不也辦一個這些人的書畫作品展覽。通過這次展覽,以期讓他們展示與提高自己的才幹。他想,若我朝文臣都能像帥承瀛這樣就足已了,要寫能寫,要畫能畫,那樣將更會為朕分擔憂慮。他想到這裏,遂將東閣大學士王傑召來,說明意圖。


    王傑,陝西韓城人,字偉人,號惺園,一號畏堂。幹隆二十六年(1761年)辛巳恩科殿試,主司劉統勛、於敏中、觀保,中試217人,王傑獲鼎甲一名,授翰林院編修。官至東閣大學士。後來,以疾乞休。為人耿直清介,平生執文柄12次,人不致幹私。卒諡文端。有《葆醇閣集》、《惺園易說》著述傳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流探花帥承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詹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詹瑋並收藏風流探花帥承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