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承瀛聽了,笑道:


    “大學士,又是個錯矣。這個題是‘天子重翰林’,而不是‘天子重汗淋’。你想,當今聖上又開設四庫全書館,又讓翰林院眾翰林參加編修,這不是‘天子重翰林’嗎!此乃是皇恩浩蕩,體量無邊啊。和大學士,你說呢?”


    和?無話答對了。


    幹隆帝心裏明知道,帥承瀛取的這名稱,其中有說自己和眾臣子“汗淋淋”的內容和含義。但是,經他這一解釋,心裏大悅,說道:


    “帥愛卿所言極是,合情合理,頗符朕意,汝真不虧才冠翰林之首。下邊,朕要到你館舍看看,可好?”


    帥承瀛馬上答道:


    “謝聖上,那將是蓬篳生輝了。”


    說話間,君臣等來到三通館。


    幹隆看過案頭的書寫的文稿和批覽的典籍,心裏很是高興,說道:


    “適才,朕已聽紀愛卿說過,言你纂修極為用心,所撰文稿既多又好,真乃曠世奇才也。朕有你與紀昀二位賢臣,《四庫全書》將會早日告竣,此吾朝之幸矣。隻是不知道愛卿有何妙法,可否介紹一下,也好讓他人效仿之。”


    帥承瀛聽了,說道:


    “啟稟聖上:微臣本是常人,並非才高八鬥,也非三頭六臂,而是全賴於賢內助矣。”


    幹隆帝一聽他說出“賢內助”三字,頓生喜色,便要引見一下。


    帥承瀛一聽,心裏不覺有些為難起來。


    原來,幹隆帝是個多情善感、貪戀姿色,且肆無忌憚的天子。


    在他的男女生活事中,多有奪人之愛生出。


    幹隆曾與原配孝賢皇後富察氏之弟媳傅恆夫人有染。


    據說,傅夫人所生的兒子福康安,即幹隆的龍種。


    待幹隆十三年(1748年)三月,幹隆帝東巡泰山,謁孔陵,祭岱廟時,所乘船隻來到德州。同船皇後富察氏發現幹隆帝又有風流韻事生出,忙去進諫。進諫未從,刺激過重,遂投入運河。後雖經救起,卻終因此而終,時年僅37歲。


    幹隆二十五年(1760年)二月,又有香妃事。


    傳說,香妃為新疆叛匪霍集占之妻。清軍平定叛亂後,將軍兆惠捕獲了霍集占夫婦。


    在獻俘儀式上,幹隆帝為霍集占妻之美貌所驚呆。


    後來,霍妻被策封為妃,甚得寵愛。又傳說她身體自有香味,故以香妃稱之。


    幹隆三十年(1765年)二月十八日晚,幹隆帝南巡住在杭州。他見杭州西湖上,多有歌妓船隻往來,便情觸升騰,欲要去遊。皇後那拉氏,甚賢惠。她見幹隆如此放蕩,便行進勸,道:


    “臣妾為龍體盛安計,望皇上今夜就不要出去了。”


    幹隆放蕩成性,那裏聽得,當即踢了皇後一腳,然後揚長而去。


    於翌年七月十四日,這位抑鬱寡歡的那拉氏皇後死於宮中,時年49歲。


    幹隆的這些風流韻事,早傳到帥承瀛耳中。


    今日,他見幹隆要看他的內人,深怕生出不體麵的事,他又是君,不能抗拒,實有些顧慮和害怕。


    但是,見皇上口諭,又不能不讓。於是,便將夫人趙茹倩喚出,由侍女趙茹儐陪同,侍立一邊。


    幹隆看過,心中大喜,說道:


    “愛卿有福分,有此賢妻,豈怕他業不成。”


    然後,他又問道:


    “旁邊這位女官,可是何人”?


    “此乃吾之令妹。”


    幹隆道:


    “適才,聽王愛卿講,其修書成果之巨,全賴你的協助了,可是如此?”


    趙茹倩道:


    “臣妾雖然有區區小事,微不足道。但我所作事,亦多虧令妹茹儐了。是她為我作了許多事情。”


    幹隆聽了,又用眼看了一下,隻見趙茹儐同趙茹倩一樣俊美、穎惠、聰智,大悅,道:


    “真乃俊才女校書,可與唐之薛濤、漢之文姬相比了。可嘉可賀可喜。”


    幹隆說畢,復又補充道:


    “二位女較書,不知在協理修書中遇到何樣事情,也可講之一二,以為朕之所思作些參閱。”


    聽了這話,帥承瀛靈機一動,忽然想起一件事來。


    前不久,他的二兄帥承瀚由尋陽家中來書說,其妻曹彩鳳之祖父曹寅,曾有存書3287種,現仍存原籍尋陽。但是,根據幹隆帝關於編纂《四庫全書》所下的詔書規定:依書籍的主人所在地為限,由其省巡撫呈報上文,再由所分發之纂修官整理編纂,然後一併入選。然而,曹寅自從於康熙年出任江寧織造以來,其後裔多離開尋陽,居住江南,而後又居北京等處。據此規定,這部分書籍則應由上述這些地方呈送,而不能由鄂東選送,且不一定落於帥承瀛手中。若由他地選送,或不能落於帥承瀛所在三通館,很可能有流失散落之危險。帥承瀚代替曹彩鳳在信中叮嚀,萬望為保全好先祖的這部分典籍而廣加思索。


    他們的所慮不是無有道理的。


    編篆《四庫全書》,是件好事,也是場浩劫。


    幹隆開始下詔征書時,全國各地藏書家由於驚恐清代所搞的文字獄,而遲遲不敢進獻典籍。


    揚州馬裕家,據悉“藏書頗富”。但是,當兩淮鹽政李質穎奉旨前去取書時,馬氏隻呈報195種。幹隆得知此情後,諭軍機大臣:“馬裕家,夙稱善於收藏,何所存僅止於此,必係地方官員採辦不妥,其家未免心存畏懼,遂憚將善遠匿,故所開書目不精不備。著撫鹽政,善為詢覓,務祈多多益善。”後來,馬裕見隱匿不得,又感皇上之情切,呈報進獻書達五六百種,遂一炮打響。浙江飽士恭、範懋柱、江啟淑等藏書家,均遵旨奉書,“願以家藏舊書,上充秘府”。據此,幹隆帝又施行一種獎勵辦法。首先,以獻書較多的馬裕、飽士恭、範懋柱、江啟淑四家為例,各賞《古今圖書集成》一部;繼而,給獻書百種以上的周原育、蔣曾蓉、吳玉墀、紀昀、汪加藻等,各賞《佩文韻府》一部。幹隆聽說獻書最多的浙江寧波範懋柱家的藏書樓稱“天一閣”,其建築全用磚瓦石灰,因而無畏火燭。於是,便以關懷為名,派官員寅著去天一閣考究,以效仿其建築方法,以利藏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風流探花帥承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詹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詹瑋並收藏風流探花帥承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