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經扶本人早就有離任的想法。在10月下旬時,劉經扶看到解放軍主力由魯中南南下縱隊有10多個,就憂心忡忡,想找一個有威望的黃埔生來當副司令兼前線指揮部主任,其目的就是想將前線指揮部放在徐州。自己可脫身到後方指揮。
這時,東北戰局已急轉直下。10月15日,錦州國軍10萬守軍全軍覆沒。19日後,長春10萬國民黨軍或起義或投誠,名城易色。28日,包括“五大主力”中的兩大主力新1軍、新6軍在內的國軍東北10萬精銳之師土崩瓦解。失敗的陰影濃重地籠罩著南京國防部。
10月28日下午,何部長在南京再次召集國防部作戰會議,研究如何應付日益不利的中原戰事。第二天,蔣總統的參謀總長顧墨三又邀請何部長等人研究中原作戰方針。會議提出守江守淮的主張,但對守淮又有兩種意見。一種意見是以攻為守,徐州“剿總”除以一至兩個軍堅守徐州外,所有隴海鐵路上的城鎮一律放棄,集中所有可以集中的兵力於徐州蚌埠之間的津浦鐵路兩側,作攻勢防禦,並以黃維兵團進出周口附近,配合徐州方麵作戰。另一種意見是將徐州兵力撤到淮河南岸,憑河防守,避開易攻難守的四戰之地徐州,依恃淮河阻止解放軍南下,以便爭取時間經營長江防線。兩案比較,國防部和參謀總部的基本意見是採取第一意見。
可是,作為第九“綏靖區”司令官的李延年,直到11月5日開始行動時仍然蒙在鼓裏,毫無所聞。
10月30日,東北衛俊如集團全軍覆沒的結局已註定。蔣總統對東北已無事可做,便把杜光亭留在葫蘆島,讓他指揮葫蘆島的國軍部隊撤退,自己則返回南京。
在南京,蔣總統立即根據國防部和參謀總部的意見,確定了一個徐蚌會戰計劃,其內容為:將徐州“剿總”的主力收縮到徐州、蚌埠之間,依託這段鐵路實行攻勢防禦,可進可退,同時布防淮河,阻止g軍南下。
10月30日下午,何部長再次在國防部召集開會討論中原作戰問題。這時,白健生也從漢口趕來參加會議,堅決不肯指揮徐州“剿總”和華中“剿總”聯合作戰,在兵力調配上也不像日前那麽慷慨了。
白健生關鍵時刻拆蔣總統的台有他自己的打算。美國政府對南京政府的腐敗早就不滿了,在暗中支持李德鄰、白健生等,試圖扶持桂係上台,建立一個由他們直接控製的政府。以李德鄰、白健生為首的桂係巴不得蔣總統早日垮台,由他們取而代之。白健生左右權衡,一方麵為求自保,另一方麵也希望蔣總統在戰爭中進一步失敗,支持李德鄰奪權。所以,當蔣總統邀請白健生兼任徐州“剿總”總司令時,白健生一口拒絕,並且拒絕將華中的兩個軍劃歸準備調往徐州地區的第12兵團節製。
白健生的這一招,在關鍵時間給了蔣總統沉重的打擊。雖然十分惱火,但又拿白健生沒辦法,蔣總統在大罵李、白諸人不知死活的同時,也知道單靠劉經扶這位“福將”不行,隻好任命華中“剿總”副總司令兼第14兵團宋司令官為徐州“剿總”副總司令,要他協助劉總司令指揮徐蚌作戰,同時便於抽調宜昌、沙市第14兵團所屬部隊東進淮海戰場。但宋司令官認為徐州“剿總”所屬邱,孫兩位兵團司令官屬於何部長派係,與自己所在土木係勢同水火,難以指揮,不願赴任,他以鄂西方麵不便脫身以及徐州方麵情況不熟悉為由,致電蔣總統和顧墨三總長,請求收回成命。
蔣總統無奈,又想到了杜光亭。此時,杜光亭仍在指揮葫蘆島的部隊向華北、上海及南京撤退。11月3日,蔣總統派國防部作戰廳副廳長許朗軒帶著徐蚌會戰計劃和自己的親筆信,乘專機飛葫蘆島見杜光亭。蔣總統在信中寫道:如果吾弟同意這一案,請即到蚌埠指揮。
杜光亭基本同意蔣總統的方案,但他又怕背放棄徐州的罪名,受輿論指責,於個人不利,便當即覆信蔣總統,表示同意將主力集中徐蚌,實行“攻勢防禦”計劃,但須待葫蘆島部隊撤退完畢再赴任,並建議徐蚌會戰部署請劉經扶總司令直接指揮,迅速按計劃實施,否則有被g軍牽製無法撤退的可能。
杜光亭拒絕指揮,杜光亭又遠在葫蘆島一時不能南顧,而中原局勢十分危險,蔣總統決定在11月4日從南京飛徐州,親自部署徐蚌會戰,但臨行前,他又因有事,要顧墨三總長代他前去。
當劉經扶得知蔣總統決定讓從東北敗歸的杜光亭擔任徐州“剿總”副司令時,十分高興,覺得自己終於可以脫身了。
對於國軍徐州“剿總”這個蠢將,華東、中原兩支人民解放軍十分清楚,為了鼓舞士氣,在魯中南到處張貼著鼓動戰士們進軍徐州的傳單,傳單上寫道:“國民黨在徐州,來過三個大將,前年來的叫薛伯陵,打了敗仗撤掉了。去年來了顧墨三,庸碌又無能,我們把他趕走了。今年來的叫劉經扶,他是有名的大笨豬,我們要想生活過得好,就要勇敢上前打開徐州去殺豬!”
11月4日,劉經扶從空軍飛機偵察的消息中得知華東野戰軍十幾個縱隊南下,異常恐懼,連忙向顧墨三建議:“顧總長,總部放在徐州不好,應設在蚌埠。”而顧墨三以徐州總部搬動影響不好為由,拒絕了劉經扶的要求。
這時,東北戰局已急轉直下。10月15日,錦州國軍10萬守軍全軍覆沒。19日後,長春10萬國民黨軍或起義或投誠,名城易色。28日,包括“五大主力”中的兩大主力新1軍、新6軍在內的國軍東北10萬精銳之師土崩瓦解。失敗的陰影濃重地籠罩著南京國防部。
10月28日下午,何部長在南京再次召集國防部作戰會議,研究如何應付日益不利的中原戰事。第二天,蔣總統的參謀總長顧墨三又邀請何部長等人研究中原作戰方針。會議提出守江守淮的主張,但對守淮又有兩種意見。一種意見是以攻為守,徐州“剿總”除以一至兩個軍堅守徐州外,所有隴海鐵路上的城鎮一律放棄,集中所有可以集中的兵力於徐州蚌埠之間的津浦鐵路兩側,作攻勢防禦,並以黃維兵團進出周口附近,配合徐州方麵作戰。另一種意見是將徐州兵力撤到淮河南岸,憑河防守,避開易攻難守的四戰之地徐州,依恃淮河阻止解放軍南下,以便爭取時間經營長江防線。兩案比較,國防部和參謀總部的基本意見是採取第一意見。
可是,作為第九“綏靖區”司令官的李延年,直到11月5日開始行動時仍然蒙在鼓裏,毫無所聞。
10月30日,東北衛俊如集團全軍覆沒的結局已註定。蔣總統對東北已無事可做,便把杜光亭留在葫蘆島,讓他指揮葫蘆島的國軍部隊撤退,自己則返回南京。
在南京,蔣總統立即根據國防部和參謀總部的意見,確定了一個徐蚌會戰計劃,其內容為:將徐州“剿總”的主力收縮到徐州、蚌埠之間,依託這段鐵路實行攻勢防禦,可進可退,同時布防淮河,阻止g軍南下。
10月30日下午,何部長再次在國防部召集開會討論中原作戰問題。這時,白健生也從漢口趕來參加會議,堅決不肯指揮徐州“剿總”和華中“剿總”聯合作戰,在兵力調配上也不像日前那麽慷慨了。
白健生關鍵時刻拆蔣總統的台有他自己的打算。美國政府對南京政府的腐敗早就不滿了,在暗中支持李德鄰、白健生等,試圖扶持桂係上台,建立一個由他們直接控製的政府。以李德鄰、白健生為首的桂係巴不得蔣總統早日垮台,由他們取而代之。白健生左右權衡,一方麵為求自保,另一方麵也希望蔣總統在戰爭中進一步失敗,支持李德鄰奪權。所以,當蔣總統邀請白健生兼任徐州“剿總”總司令時,白健生一口拒絕,並且拒絕將華中的兩個軍劃歸準備調往徐州地區的第12兵團節製。
白健生的這一招,在關鍵時間給了蔣總統沉重的打擊。雖然十分惱火,但又拿白健生沒辦法,蔣總統在大罵李、白諸人不知死活的同時,也知道單靠劉經扶這位“福將”不行,隻好任命華中“剿總”副總司令兼第14兵團宋司令官為徐州“剿總”副總司令,要他協助劉總司令指揮徐蚌作戰,同時便於抽調宜昌、沙市第14兵團所屬部隊東進淮海戰場。但宋司令官認為徐州“剿總”所屬邱,孫兩位兵團司令官屬於何部長派係,與自己所在土木係勢同水火,難以指揮,不願赴任,他以鄂西方麵不便脫身以及徐州方麵情況不熟悉為由,致電蔣總統和顧墨三總長,請求收回成命。
蔣總統無奈,又想到了杜光亭。此時,杜光亭仍在指揮葫蘆島的部隊向華北、上海及南京撤退。11月3日,蔣總統派國防部作戰廳副廳長許朗軒帶著徐蚌會戰計劃和自己的親筆信,乘專機飛葫蘆島見杜光亭。蔣總統在信中寫道:如果吾弟同意這一案,請即到蚌埠指揮。
杜光亭基本同意蔣總統的方案,但他又怕背放棄徐州的罪名,受輿論指責,於個人不利,便當即覆信蔣總統,表示同意將主力集中徐蚌,實行“攻勢防禦”計劃,但須待葫蘆島部隊撤退完畢再赴任,並建議徐蚌會戰部署請劉經扶總司令直接指揮,迅速按計劃實施,否則有被g軍牽製無法撤退的可能。
杜光亭拒絕指揮,杜光亭又遠在葫蘆島一時不能南顧,而中原局勢十分危險,蔣總統決定在11月4日從南京飛徐州,親自部署徐蚌會戰,但臨行前,他又因有事,要顧墨三總長代他前去。
當劉經扶得知蔣總統決定讓從東北敗歸的杜光亭擔任徐州“剿總”副司令時,十分高興,覺得自己終於可以脫身了。
對於國軍徐州“剿總”這個蠢將,華東、中原兩支人民解放軍十分清楚,為了鼓舞士氣,在魯中南到處張貼著鼓動戰士們進軍徐州的傳單,傳單上寫道:“國民黨在徐州,來過三個大將,前年來的叫薛伯陵,打了敗仗撤掉了。去年來了顧墨三,庸碌又無能,我們把他趕走了。今年來的叫劉經扶,他是有名的大笨豬,我們要想生活過得好,就要勇敢上前打開徐州去殺豬!”
11月4日,劉經扶從空軍飛機偵察的消息中得知華東野戰軍十幾個縱隊南下,異常恐懼,連忙向顧墨三建議:“顧總長,總部放在徐州不好,應設在蚌埠。”而顧墨三以徐州總部搬動影響不好為由,拒絕了劉經扶的要求。